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现代大气降水中的稳定同位素组成是全球或地区性水循环研究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冰芯、湖泊沉积物、石笋等研究领域中,运用稳定同位素来重建古气候的重要依据。本文研究了桂林地区2012年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的逐日变化,根据得到的132组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建立了桂林局地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 = 8.8δ18O +17.96,大气降水的δ18O波动范围在-13.56‰~+1.07‰,平均为-5.78‰;δD在-101.52‰~+16.02‰,δD平均为-41.03‰。利用降水稳定同位素资料,结合后向轨迹法( Backwards Trajectory) 对桂林水汽来源进行追踪,发现夏季(5-10月)大气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受来自孟加拉湾、南海海洋气团的水汽源的控制,降水的δ18O值偏负,平均为-8.02‰(共64组);冬季(11月至次年4月)大气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受来自西太平洋暖湿气团、冬季风冷气团或西风环流所携带的大陆性气团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叠加了局地环流气团、蒸发水汽的补给的影响,降水的δ18O值偏正,平均为-2.86‰(共68组)。研究结果表明,桂林大气降水的稳定同位素组成与降水的水汽来源、季风类型、降水云团来源和性质有关,来自远距离输送夏季风海洋性水汽团形成的降水δ18O值较低(或偏负), 而大陆性气团或局地蒸发水汽循环形成的降水δ18O值较高(或偏正)。不同的水汽来源是决定降水中δ18O值变化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降水中的δ18O值,特别是其季节变化的特征分析,可以反过来揭示当地降水的水汽来源。   相似文献   

2.
我国大气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大气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比率与降水产生过程中的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可以利用其时空分布特征来反演大气过程,示踪水汽来源,反映天气气候的区域性特征.对影响我国大气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组成与分布进行了总结,探讨了影响降水中氢氧同位素的因素及空间变化特征,并分别介绍了我国青藏高原区、西北干旱区和东部季风区等地区近年来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  相似文献   

3.
研究水汽输送过程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极端降水发生过程。但是, 降水系统的复杂性和降水同位素的随机性使得利用降水同位素示踪水汽输送过程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利用信息熵研究了中国降水同位素组成概率分布特征, 发现降水氢氧同位素信息熵之间呈现很强的线性关系, 且斜率近似为1;对比分析了降水同位素信息熵和其平均值的时空分布特征, 发现降水同位素信息熵空间分布可以很好地揭示水汽由海洋向大陆的运移过程, 而这一特征并没有反映在降水同位素平均值空间分布上;利用降水同位素信息熵对影响中国的由季风形成的3条水汽通道进行了示踪分析, 发现降水同位素信息熵空间分布很好地指示出3条水汽通道的水汽来源和水汽运移路径及其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4.
以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核心区麻栗寨河流域的雨季大气降水为研究对象,对2014年雨季典型月7月的氢氧同位素组成进行了分析,拟合出大气瞬时降水线方程,并与邻近地区及全国、全球降水线方程进行对比,分析温度、湿度、降水量等气象参数和海拔对氢氧稳定同位素的影响,并初步判断该区的水汽来源。结果表明:(1)研究区雨季大气降水δ18O值变化范围大,与邻近的昆明、贵阳、成都地区相比,贫化明显;(2)大气降水线方程为δD=7.59δ18O+3.31,其斜率和截距较小,说明研究区雨季降水量大且蒸发强烈、降水的水汽来源非单一化,除受印度洋、孟加拉湾的变热性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还受研究区地表水体的二次蒸发影响;(3)研究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显示不但存在明显的降水量效应,也存在温度效应和海拔效应,但各因素是综合作用的,主导因素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珠江流域大气降水稳定性氢氧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郭政昇  王娟  赵培 《水文》2017,37(2):78-82
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的特征对于明确流域水循环过程、水汽来源和气候变化等方面都有重要指示作用。选取珠江流域的广州、桂林、柳州和香港4个站点的IAEA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数据,对其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降水中氧同位素的变化呈现出旱季高、雨季低的特点。全年尺度下,4个站点主要受温度效应影响,只在旱季有着较为微弱的降水量效应;得到的珠江流域大气降水线方程:δD=8.084δ~(18)O+10.998,R=0.965,对比全球及中国大气降水线方程,都较为接近,证明该地区降水主要遵循瑞利分馏过程;d盈余值的变化呈现出雨季低、旱季高的特征,表明珠江流域水汽主要源于海洋,在旱季受到北方空气南下及局地水循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西南地区降水中过量氘指示水汽来源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中d小,受沿途降水冲刷作用的影响,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比率较低;在旱季,受大陆性气团的影响,我国西南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风带的输送和内陆再蒸发水汽的补给,空气湿度小,降水中稳定同位素比率和d较大.  相似文献   

7.
长江干流水体氢氧同位素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热转换元素分析同位素比值质谱法(TC/EA-IRMS)对重庆至上海段长江干流的氢氧同位素进行了监测,分析了该段长江水的氢氧同位素和氘过量参数的空间变化规律,并探讨了δ(18O)和δ(D)与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江干流不同地段水体受补给来源、大陆效应、高程效应等因素影响,其水体氢氧同位素也呈现出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南京大气降水氧同位素变化及水汽来源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涛  张洁茹  刘笑  姚龙 《水文》2013,33(4):25-31
研究结论有助于了解南京地区的水汽输送以及水汽循环过程。在全球大气降水同位素观测网(GNIP)南京站点的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资料基础上,并结合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了南京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时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建立了局地大气降水线方程。结果表明:南京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O春季最为富集、夏季最为贫化;年尺度下降水δ18O与温度之间不存在正相关,而与降水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季节尺度下,冬季的δ18O与温度、降水量的关系与年尺度结果相反,皆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采用HYSPLIT模型对站点水汽来源进行追踪,并结合季风活动分析得出:全年中南京大气降水δ18O变化主要受亚洲夏、冬季风及其带来的水汽影响,在季风交替时节(春、秋季)虽降水源于局地蒸发水汽,但仍为季风带来降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我国西部高寒山区是亚洲水塔,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区.随着环境同位素测试技术的发展和相关理论的成熟,稳定同位素技术已成为集示踪、整合和指示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技术.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对我国西部高寒山区同位素生态水文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表明西部高寒山区大气降水线为δD=7.44δ18O+5.23(R2=0.86).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温度效应从南向北呈现增加趋势,而降水量效应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研究区水汽来源复杂,当温度效应小于0时,水汽来源由西南季风主导;温度效应为0~0.3时,水汽来源由西南季风和西风共同主导;温度效应大于0.3时,水汽来源由西风主导.不同水体受水源补给、环境作用等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使得各水体稳定同位素局地蒸发线的斜率大小依次为:河水>冰雪融水>地下水.西部高寒山区降水中δ18O海拔效应为-1.3‰/100m,河水δ18O海拔效应为-0.17‰/100m.研究区植被水分来源主要是土壤水,对水分的利用率与植被类型及区域环境密切相关.水汽再循环已成为区域降水水汽来源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0.
水汽来源的变化在现代水循环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然而它对中国季风区降水氧同位素组成产生影响的大小和方式仍存在一些争议.文章依据和尚洞地区降水氧同位素组成、逐日降水量数据和后向轨迹模拟结果,使用假设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讨论了和尚洞地区降水氧同位素组成的季节性变化与水汽来源的关系.结果表明,虽然和尚洞降水氧同位素组成的...  相似文献   

11.
胡菡  王建力 《中国岩溶》2015,34(3):247-253
文章对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2013年10-12月间降水进行收集并测试样品中δD、δ18O值,得到重庆大气降水线方程δD= 8.19δ18O +17.39,r=0.97(p<0.01);发现该地区降水中δ18O与气温、降水量之间存在反温度效应、降雨量效应,但两种效应表现较弱。该地区10-12月大气水汽中的同位素组成复杂,场降水中δD、δ18O的变化受天气因素影响大。为了探明水汽输送过程中δD和δ18O变化,采用HYSPLIT模式追踪并验证该地区场降水的水汽输送轨迹,发现该时段西南季风较弱,主要受西风影响,10、11月水汽主要来源于中国横断山区三江流域,测试表明11月存在台风海燕的水汽输送记录,不同水汽来源对δD、δ18O的影响较大、响应值较好,12月主要来自局地的水汽蒸发。   相似文献   

12.
Juan He 《地球科学进展》2017,32(11):1137-1146
The Sunda Shelf, owing to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role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on its changes during the glacial cycle. At present, there is a consensus about the change of temperature in the region, but the reconstruction of paleo precipitation has been disputed. The hydrogen and oxygen isotope records since the last glacial in the Sunda Shelf were collected, combining with other paleo climate record, we roughly divided the precipitation records in the region into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areas. During the glacial, the precipitation changed little and climate remained moist in the northern area, while precipitation decreased greatly,and the climate became dry in the southern. Difference in the precipitation isotopes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areas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different 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precipitation isotopes in the two areas and large-scal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in the region. Limited by the collected hydrogen and oxygen records, the precise mechanism of division in regional hydrological changes of the region still needs more work to confirm.  相似文献   

13.
黄冠星  孙继朝 《地下水》2007,29(4):30-31,39
在系统收集整理中国北方河北平原、太原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以及银川平原的地下水氢氧同位素资料基础上,依据同位素形成演化相似性原理,对比分析同位素组成得出:深层地下水是在过去更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研究区的大气降水不但在现代气候条件下存在大陆效应和高程效应,而且在 25 kaB.P.以来的古气候条件下也存在大陆效应和高程效应;古气候条件下各盆地平原之间的蒸发强度的差异可能比现代气候条件下各盆地平原之间的蒸发强度的差异大.  相似文献   

14.
The stable isotopes of oxygen and hydrogen have been implemented to assess the recharge mechanisms in an area in the UAE bounded to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Gulf of Oman and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the Arabian Gulf. The conversion of stable isotopes to deuterium excess was utilized as a supportive tool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groundwater recharge. The concluding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origin of moisture is the Mediterranean Sea. The precipitation is the main source of recharge, in which the precipitation having undergone evaporation before recharge occur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regression line for data collected in 1996 and regression line for samples collected in 2006 suggests that the precipitation water which recharged the groundwater, was diluted with groundwater and this dilution is observed from decreasing of the deuterium excess of collected groundwater samples with increasing isotopes of oxygen. The dilution of groundwater with the recharge water suggests modern-day recharge as it is seen from high deuterium excess that exceeded the deuterium excess of LMWL and was close to MMWL.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水汽输送与冰芯中稳定同位素记录*   总被引:7,自引:7,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降水中稳定同位素作为水中的组成成分,与水汽来源的变化存在直接的关系。根据在青藏高原降水中稳定同位素的研究,青藏高原南北降水中δ18 O和过量氘(d)都存在着显著的空间变化,这种空间变化与西南季风夏季向北推进的位置有关。在时间变化上,青藏高原不同地区降水中δ18 O和d的季节变化特征也与水汽来源的季节变化有关,而且这种季节变化主要受控于西南季风水汽与西风带输送水汽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中国最北端的阿尔泰山区还受到极地气团的影响。由于不同的大气环流造成的水汽来源的差异,青藏高原冰芯中稳定同位素变化也存在空间差异。北部地区冰芯中稳定同位素的年际变化与当地气象站记录显示良好的对应关系,而南部冰芯中稳定同位素的变化与当地气象站降水量在年际变化上显示反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分布是同位素水文学和同位素生态学研究的基础资料, 近年来高空间分辨率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分布数据产品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利用新疆天山地区实测降水同位素数据, 评估两套常用的全球降水同位素分布模拟数据(OIPC和RCWIP)的适用性。结果表明: 从时间尺度来看, 两套产品在夏半年(4 - 10月)的模拟效果明显优于冬半年(11月 - 次年3月); 在各自然区中, 准噶尔盆地荒漠自然区的模拟效果相对较好, 而吐鲁番盆地-哈密(戈壁)荒漠自然区模拟效果相对较差。通过均方根误差、 线性判定系数、 平均偏置误差、 平均绝对误差等指标的比较, 在本研究区内RCWIP数据产品对降水同位素值的模拟效果比OIPC的效果好。结合乌鲁木齐多年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 发现降水同位素年际变化差异并未明显影响到代表性, 在缺乏长期监测的情况下这两套数据仍有重要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平朔矿区所在流域不同水体同位素的时空变化规律, 揭示采煤活动下区域水循环规律, 于2020年8月和12月对流域内地表水、地下水和矿井水进行采样, 测试样品的D和18O同位素组成, 并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MixSIAR计算了矿井水不同来源的贡献率。结果表明: ①地表水和矿井水δD和δ18O夏季较冬季高; 地下水δD和δ18O季节差异不明显。地表水氢氧同位素值沿程呈增加趋势, 但局部受到矿井水的补给, 出现贫化; 地下水氢氧同位素值沿径流方向呈逐渐增加趋势。②采煤区氢氧同位素值较非采煤区明显增加。受季节效应影响, 在空间分布上8月浅层地下水氢氧同位素高值区域较12月明显增多。③ δ18O与δD关系图表明, 地表水在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之后受到了蒸发分馏作用的影响; 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源较复杂, 深层地下水由于采煤形成的导水裂隙带受到了浅层地下水和地表水的补给; 矿井水受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的补给。④ MixSIAR模型揭示出深层地下水是矿井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占61.60%~67.20%, 且补给比例冬季大于夏季; 浅层地下水对矿井水的补给存在明显季节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