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低分子右旋糖酐致心脏骤停1例林烈民低分子右旋糖酐致心脏骤停较少见,我们曾救治1例。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患者男,67岁,因高血压病6年,突然语言不清1个月于1996年1月5日入院。平时间断服用复方罗布麻片。入院前2天曾每日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液中...  相似文献   

2.
刘克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9):7173-7173
低分子右旋糖酐又名右旋糖酐40,为血容量扩充药,改善微循环和组织灌流,适用于治疗血容量减少微循环不良的患者和血栓性疾病的患者。我科于2009-11-03成功抢救1例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的老年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降低血液黏滞性、改善微循环、扩充血容量药物:该药的过敏反应比较少见,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晕、瘙痒、发热、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关节痛、出血等。极个别人有血压下降、呼吸闲难,致过敏性休克。本文将我科2007年2月收治1例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昏迷90min,通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挽救了患者生命,且末留下任何后遗症,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总结2例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的治疗与护理.使用药物过程中护士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判断、及时救治,因抢救及时,2例患者未出现不良后果.认真、积极、过硬的护理技术是防治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葡聚糖致老年人急性肾功能衰竭16例张黎萍张洪敏高太有曾明顺低分子葡聚糖(包括低分子右旋糖酐和羟乙基淀粉)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患和血管炎的治疗。我院1988~1995年收治用低分子葡聚糖治疗老年前期及老年心脑血管病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1...  相似文献   

6.
我院2003年收治1例因车祸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寰椎前方双侧线形骨折伴枢椎脱位患者,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致使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右旋糖酐为葡萄糖的聚合物,由于聚合的葡萄糖分子数目的不同,可得到不同分子量的产品,低分子右旋糖酐平均分子量为4000,又称右旋糖酐40,右旋糖酐分子量较大,不易渗出血管,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具有扩容、维持血压的作用。能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6年8月至2000年3月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120例,其中30例25%发生皮肤瘙痒。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56岁至76岁,中位年龄59岁。所有患者无皮肤病变,亦除外其它致皮肤瘙痒因素。皮肤瘙痒与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总量有关,用药时间越长,用药量越大,皮肤瘙痒症状越明显,皮肤瘙痒持续不到1周者13例,1周者5例,1周以上至1个月者10例,1个月以上至2个月以上2例。皮肤瘙痒的性质:开始为间歇性轻度瘙痒,夜间明显,持续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后,瘙痒由间歇性…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的个案报道在国内文献中呈逐年增加趋势,我院也曾有低分子右旋糖酐过敏导致患者死亡的病例.为降低其发生率和病死率,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是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关键,其次掌握低分子低右药理特性及用药前进行皮试也是预防过敏性休克的关键,我院2007年至2010年采取以下方法来预防过敏及变态反应发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丁海波  田丽平 《现代护理》2004,10(2):112-112
目的 了解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过敏性休克的情况。方法 检索近10年全国医药学期刊有关文献。结果 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过敏性休克59例中男性高于女性,高龄大于低龄,其发生反应时闽大多数在静滴期间30min内。结论 护士对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右旋糖酐已普遍用于扩容、抗凝,临床上偶可见静滴引起过敏反应,轻者有皮疹、荨麻疹、低血压、心律失常、胸闷、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休克,均已有报道,但因过敏性休克诱发酷似急性心肌梗塞心电图改变较罕见,本文3例均  相似文献   

12.
笔对31例低分子右旋糖酐致皮肤瘙痒的病例进行了临床观察,总结了瘙痒的发生与持续时间、好发部位及特点治疗情况等,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如:加强心理护理,观察瘙痒变化,皮肤护理等,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复方丹参、葛根素分别与低分子右旋糖酐配伍(简称低右)使用时致皮肤瘙痒进行临床观察,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护理观察提供依据。方法 165例手外科、骨科的住院患者分成3组:术后使用复方丹参 低右组、术后使用葛根素 低右组及低右组.在用药后观察与记录各组患者的瘙痒发生人数、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和程度等情况。结果 复方丹参 低右组的瘙痒发生率高于葛根素 低右组和低右组,复方丹参 低右组和葛根素 低右组所致瘙痒的持续时间和程度也有不同,而瘙痒发生的时间无差别。结论 葛根素、复方丹参与低分子右旋糖酐配伍使用时易致皮肤瘙痒的发生,临床配伍时应慎用。  相似文献   

14.
大剂量免疫抑制剂和激素治疗重症皮肌炎5例体会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普内科王莉哈尔滨铁路卫生学校内科教研室张丽杰阿城糖厂医院邹锐萍多发性肌炎(PM)伴有皮肤表现时称为皮肌炎(DM),属于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目前仍将肾上腺皮质激素作为治疗本病的首...  相似文献   

15.
我院曾遇1例将中分子右旋糖酐当低分子右旋糖酐使用的教训造成不良后果,现报道如下: 患者,女,40岁,住院号18204。于1985年12月,以视网膜静脉栓塞入院。入院后长期医嘱为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因药房的实习生误把中分子右旋糖酐当成低分子右旋糖酐发出。而治疗护士只看到瓶签上的葡萄糖右旋糖酐注射液,并未查看其分子量,结果把中分子右旋糖  相似文献   

16.
本院自1995年用川芎嗪注射液加低分子右旋糖酐(以下称复方川芎嗪注射液)与维脑路通加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低分子右旋糖酐(下简称低右)是临床常用扩容升压、抗休克及降血粘度的有效药物,应用十分广泛,致过敏性休克者少见.同时在抢救治疗上略有不同.兹就2例低右严重过敏性休克救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摘要患者,女,56岁,因反复头昏头晕,肢体麻木,记忆力减退入院。诊断为脑动脉硬化,轻度脑萎缩,予低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40)静滴。患者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5分钟后,患者出现四肢抽搐,呼吸困难,全身发绀,窒息,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体温39.4℃;血压下降为零,心率126次/分,呼吸18次/分。考虑为低分子右旋糖酐致过敏性休克,即肾上腺素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我们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精制蝮蛇抗栓酶,降纤酶治疗脑血栓形成,并进行了血流变和血脂检测。现将应用降纤酶治疗脑血栓形成100例的临床疗效及血流变改变及其与精制蝮蛇抗栓酶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的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丁拥军 《临床医学》2010,30(2):51-5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6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照组60例行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