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输血来源有限,且输注后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因而国内外科学家对以携氧液作为输血替代品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探索。迄今为止,几种第一代红细胞代用品已经有望获准上市。各种产品有其独自的生理特性、生物活性和副作用。作者着重综述了基于人,牛和重组来源血红蛋白衍生的红细胞代用品以及携氧氟碳乳剂,描述了多聚血红蛋白(PolyHeme,HBOC-201,Hemolink),双阿司匹林分子内交联血红蛋白(HemAssist),重组人血红蛋白(rHb1.1,rHb2.0),共轭血红蛋白(PHP,MP4),血红蛋白微囊,全合成型白蛋白-血红素载体和氟碳乳剂(Oxygent,Oxyiluor,Perftoran)等红细胞代用品的研制情况,产品特性,生理学效应,实(试)验效能和副作用。作为氧治疗剂进行研发,可能成为今后红细胞代用品研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输血作为重要的创伤救治手段却因血液的保存及输血过程中的诸多不便而在应用上受到限制,为此,旨在部分地替代红细胞载氧功能的红细胞代用品的研制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简述了红细胞代用品研制的历史及现状,重点介绍了目前正在研制的基于血红蛋白的第三代红细胞代用品的制备及载氧性能研究状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3.
输血作为重要的创伤救治手段却因血液的保存及输血过程中的诸多不便而在应用上受到限制,为此,旨在部分地替代红细胞载氧功能的红细胞代用品的研制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红细胞代用品研制的历史及现状,重点介绍了目前正在研制的基于血红蛋白的第三代红细胞代用品的制备及载氧性能研究状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4.
输血作为重要的创伤救治手段却因血液的保存及输血过程中的诸多不便而在应用上受到限制,为此,旨在部分地替代红细胞载氧功能的红细胞代用品的研制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红细胞代用品研制的历史及现状,重点介绍了目前正在研制的基于血红蛋白的第三代红细胞代用品的制备及载氧性能研究状况和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前关于全氟碳化物(PFC)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能研究已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对其应用价值的探索也随之深入。PFC的用途由单纯的血液代用品逐渐成为多种需氧治疗的辅助剂,可在心血管系统的广泛应用,对各种肺部疾患疗效显著并可治疗烧伤和用于肿瘤化疗与放疗辅助及细胞培养生物技术,还可作为造影剂和药物释放载体,另外并尝试作为肝酶诱导剂,脂质吸附剂和抗炎剂,在临床各科均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人工氧载体是能运输和释放氧到组织并具有扩容作用的非细胞液。由于它无需交叉配血、无病毒和细菌污染、无免疫排斥作用、保存时间长、粘度低 ,还可以节约有限的血资源 ,近年来其研究发展很快。新型人工氧载体包括全氟化碳和血红蛋白制剂等两大类 ,可以代替血液、胶体和晶体溶液 ,因而可以在运氧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关于全氟碳化物(PFC)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能研究已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对其应用价值的探索也随之深入。PFC的用途由单纯的血液代用品逐渐成为多种需氧治疗的辅助剂,可在心血管系统的广泛应用,对各种肺部疾患疗效显著并可治疗烧伤和用于肿瘤化疗与放疗辅助及细胞培养生物技术,还可作为造影剂和药物释放载体,另外并尝试作为肝酶诱导剂、脂质吸附剂和抗炎剂,在临床各科均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徐鑫  汪小海  葛卫红 《医学信息》2003,16(4):198-200
用载体运送药物被认为是很有前景的生物技术。目前被用做载体的有脂质体、人工合成聚乙烯、以及红细胞等。自1973年Ihoer等人发现破裂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重封可作为外源酶在体内运送的载体,作为人体自身成分的红细胞用做药物载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具有其不可估量的优点及广阔的前景。本文对近十年红细胞用作药物载体的特点、包埋方法及其实验与临床应用进行了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9.
血红蛋白溶液是近年来研究较多且较有前途的载氧血液代用品,目前主要有修饰血红蛋白和微囊化血红蛋白等,前者是通过化学方法将血红蛋白进行分子间和/或分子内交联,后者则是用人工膜将血红蛋白分子进行包裹。最终目的是降低血红蛋白的氧亲和力,提高向组织释氧能力,同时延长血红蛋白在循环中的半衰期。血红蛋白的来源主要有过期库血及动物(主要是牛)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目前对基因工程血红蛋白的研究正逐步深入。虽然现在已有数种产品进入临床前或I期临床试验阶段,但仍有一定的副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天然血红蛋白(Hb)经改性处理后可改善稳定性和氧亲合性。近半个世纪的研制产生了三代改性血红蛋白制品,第一代为化学改性Hv,已趋成熟,有多种制品问世,现正进行Ⅱ~Ⅲ期临床试验,第二代为包含了红细胞酶类的化学交联Hb和利用分子遗传工程制备的重组Hb,第三代为微包裹Hb其结构和功能更接近天然红细胞。Hb的来源除人红细胞外还包括牛Hb,利用重组DA技术从大肠杆菌和酵母菌中提取的重组Hb及转基因Hb。  相似文献   

11.
文题释义:血红蛋白氧载体:以血红蛋白为原料,通过交联、聚合、偶联等化学修饰或者将其封装在人工合成的膜中,得到一种具有运载氧气能力的红细胞替代物。红细胞替代物:通过模拟天然红细胞生物学功能的氧载体,主要包括基于全氟碳的乳剂、含铁(Fe2+)卟啉和基于血红蛋白的氧载体。与红细胞相比,红细胞替代物具有降低感染风险、延长储存时间、在使用时无需配型等优点。背景:血红蛋白氧载体作为红细胞替代物之一,已研究40余年,至今共有3代不同的血红蛋白氧载体。第1代和第2代主要是对血红蛋白进行化学修饰,而第3代主要是将血红蛋白封装在合成膜中。目的:综述国内外血红蛋白氧载体研究的新进展。方法:以“hemoglobin-based oxygen carriers,red blood cell substitutes,artificial oxygen carriers ,artificial blood”“血红蛋白氧载体,红细胞替代物,人工氧载体,人工血液”为检索词,检索2000至2019年PubMed、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收录的血红蛋白氧载体制备方法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胎儿、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的血红蛋白以及β-亚基突变的血红蛋白在制备血红蛋白氧载体上有一定优点;②关于血红蛋白的修饰和封装策略有了新的进展;③联合使用其他药物能够降低血红蛋白氧载体的血管毒性;④血红蛋白氧载体在应用上有了新方向,但是新型血红蛋白氧载体作为红细胞替代物领域的研究,在未来还需要更多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ORCID: 0000-0003-4004-115X(杨康)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2.
激光光镊拉曼光谱(LTRS)系统是拉曼光谱和激光光镊的结合,是一种研究细胞的全新方法,可对单个活细胞进行操控和光谱收集。从拉曼光谱特征峰位置、强度和线宽可得到细胞的组成、结构及细胞内物质相互作用的信息。外界因子对细胞的作用可引起细胞的生理变化,这种变化也可以通过拉曼光谱的变化而进行分析。本文是对人血红细胞在不同强度直流电的作用前后拉曼光谱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人血红细胞在直流电作用前后拉曼光谱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变化正是红细胞内信息变化的一种反映。本研究为直流电物理治疗的分子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用微孔过滤法测定红细胞变形性的实验中,为了便于定量地评定和比较红细胞变形性,我们对目前常用的表达变形性的各种物理参数和人为定义的指标的确切含义和适用性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讨论。认为红细胞平均过孔时间(或相对过孔阻力)和堵孔红细胞比例分别用于表达红细胞平均变形性和堵孔特性比较合适。早期研究力求避免过滤过程中红细胞堵塞膜孔现象对实验的干扰,但通过对近年来不同实验方法下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红细胞堵孔特性蕴涵着重要信息,反映了红细胞变形性的不同方面。表达这一特性的参数对一些物理、化学,尤其是病理因素引起的变形性改变,比平均变形性参数更敏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贫血与非肿瘤贫血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变异情况 .方法 用Coulter-JT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恶性肿瘤性贫血组、非肿瘤性贫血组及正常对照组的RDW .结果 恶性肿瘤贫血组RDW2 1.34± 4 .4 8% ,非肿瘤贫血组RDW 14 .86± 2 .17% ,均高于正常对照组RDW 13.0 0± 0 .90 % (p <0 .0 1) ;恶性肿瘤贫血组高于非肿瘤贫血组 (p <0 .0 1) .结论 恶性肿瘤贫血患者RDW明显高于非肿瘤贫血患者和正常人  相似文献   

15.
One of the major function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is to deliver blood to the microcirculation where exchange of mass and energy can take place. In the present article, we will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state-of-the-art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modeling of red blood cell (RBC) rheology and dynamics in the microcirculation. While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simulation of single-file motion of deformable RBCs in capillaries and of diluted sheared suspensions of RBCs in infinite domains,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cs of blood flow in intermediate diameter microvessels (8–1000μm) has presented formidable challenges. The difficulties are largely due to modeling the motion of multiple, interacting, highly deformable particles. The current computational tools consist mainly of three-dimensional (3D) boundary-integral methods for single RBC dynamics and deformation; and for rheology of large systems of droplets at large volume fractions using periodic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novel adaptive computational meshes. Further advances will result from combination of these tools to produce new algorithms capable of describing the motion and deformation of large systems of RBCs in microvessels at physiologically relevant volume fraction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了献血者献血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红细胞酵母花环法和单克隆抗体法,对40例献血者进行了献血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细胞亚群水平的测定。结果:献血后外周血中RBC-C3b、CD3、CD4、CD8水平均显著性提高(P〈0.01)。CD4/CD8比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能增强献血者红细胞的C3b水平,T细胞亚群比例升高,使机体进入新的免疫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RDW和DD在SLE病情活动中的监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住院的确诊SLE患者123例,根据SLEDAI-2000评分规则对患者疾病活动程度进行评分,将SLEDAI评分<10分计为病情稳定,将SLEDAI评分≥10计为病情活动.收集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1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RDW与DD水平,探讨RDW和DD在SLE病情活动程度上的评估价值.结果 SLE患者RDW与DD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病情活动组SLE患者的RDW与DD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当取RDW≥14.65%,DD≥1.66μg/mL为阳性标准,并且采用RDW和DD并联方式作为诊断标准时可以在评估SLE活动程度上获得最好的评估效能.结论 采用RDW、DD并联的标准在监测SLE患者的病情发展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有关红细胞变形性研究,国内外发展了不少方法,但多数为研究单个红细胞的变形特征[1,2]。本研究在吸收国外新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在国内首次建立了模拟微循环系统,即硅微通道毛细血管模型;并观察了红细胞集群在通过硅通道毛细血管系统时的细胞流变特性。1 资料和方法1.1 配套仪器WAYⅡ微量压积压(江苏),Nikon210/45型显微镜(日本),QVM310B监视器(日本),TKS310EG型CCD摄像头(日本),VIDAS视频图像数据分析仪(德国)。1.2 试样制备取静脉血2.25ml,用3.8%枸…  相似文献   

19.
根据红细胞聚集时,可减少血样光散射表面的数目和光通过血样透射强度增加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双圆筒式的红细胞聚集仪。该仪器具有测量速度快、测量精度高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它的产生,将为实验室和临床进行红细胞聚集的研究及检测,提供方便和可靠的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