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科学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史.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伟大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这一理论体现了“三个代表”思想的本质要求.因此把握这一理论的实质.对于我们在实践中推进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的中国,其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凸显出意识形态创新的必要性扣严峻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创新。提高“三个代表”思想的有效性,应在理论研究扣思想灌输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3.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 ,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过程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在实践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根本原因 ,也是总结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历史经验教训的基本结论 ,更是中国共产党迎接新世纪新挑战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真正面向现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必须有明确的"提问方式"。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当首先确立"中国提问方式",以此来逐步形成明确的研究范式和科学合理的问题意识,防范学院化、贵族化、西化的倾向,直接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面向中国人的现实生活。确立"中国提问方式"是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最终建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一个重要机制和环节,也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实践最直接的理论诉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提问方式"的基本原则应该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的内在统一,大胆吸收中国哲学的实践智慧和传统文化的精华,将"中国经验"马克思主义哲学化,坚持中国与世界互为方法的原则,等等。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七一”讲话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的继承、现实运用和发展。了解这一论述的时代背景.明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行动指南,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狭隘的形而上学实践观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实践观的歪曲,是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共同症结。实践不是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不是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不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不是所谓“人类总体性的存在方式”,而是认识活动与改造活动“耦合”而成的“一”,它对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视野”和“立场”的本体论意义。终结形而上学实践观对于克服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各派的对立及其局限性,建立实践与人类生存困境及其终极关怀的联系,弄清“交往”、“主体际性”等交往实践观的某些基本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论述的统一性原则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 (以下简略为“七一讲话”) ,坚持统一性的方法论原则 ,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从人与社会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等多方面 ,进行了集中的、系统的论述 ,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9.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的客观性,在主观上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客观性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体现的是"客体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的统一.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既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也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应用,体现的是"坚持和发展统一论"与"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的三代领导人在不同历史时期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三大作风”、“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而贯穿于其中的是两条红线:一条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路线,一条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