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基本介绍 江门有线广电网络中心约有13万有线电视用户,原来的分配网络是树型分配结构,现在进行可寻址网络改造是在每个楼梯口装1台可寻址集线器(平房区根据需要装一些小端口的集线器),采用集中分配到用户,每个集线器采用60 V集中供电.  相似文献   

2.
张西影  吴虎 《中国有线电视》2006,(22):2240-2241
目前有线电视可寻址管理系统应用很广,但出现故障后,由于维护人员还不能完全了解其工作原理而难以修复。太和县网络公司于2005年11月对城区有线电视网络进行双向改造,并以三分频可寻址分配型实行收费控制管理,本文根据太和县有线电视全双向HFC宽带信息网改造的实践,介绍可寻址用户管理系统的功能、基本原理与常见故障的检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有线电视网络和数量最多的有线(模拟)电视用户的国家。但有线电视收费难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有效和根本的解决。本文介绍网络改造中采用的可寻址技术和通过对集线器的可寻址控制实现对有线电视用户灵活和有效的收费管理。同时。通过实例说明可寻址控制技术是实现按时、足额收缴电视月费。大幅提高收费率。从根本上解决收费难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可寻址收费系统是解决经营单位收视费收费困难的一种技术措施,从设计到施工都涉及到系统指标、设计效果、施工质量、用户电平与图像等。所以,在安装可寻址收费系统施工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可寻址收费系统的网络设计与安装 可寻址分配网络是在原用户分配网络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调整,合乎可寻址分配器件的工作要求,在可寻址分配器输出口(终端用户)加上不相同的地  相似文献   

5.
1 前言 应用可寻址用户路权管理系统进行有线电视的收费工作,是提高有线电视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可寻址用户路权终端控制器(集线器)是规范有线电视网络电平分配,提高系统技术指标的重要依据。因此,可寻址用户路权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使有线电视的管理水平和有线电视网络的技术含量得到双重提高。下面结合本单位的使用情况对可寻址用户路权管理系统在CATV网络中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1前言 应用可寻址用户路权管理系统进行有线电视的收费工作,是提高有线电视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可寻址用户路权终端控制器(集线器)是规范有线电视网络电平分配,提高系统技术指标的重要依据.因此,可寻址用户路权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使有线电视的管理水平和有线电视网络的技术含量得到双重提高.下面结合本单位的使用情况对可寻址用户路权管理系统在CATV网络中的应用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可寻址CATV分配网络器件设计南京通信工程学院郝建强张冬梅1引言有线电视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全国已拥有近5000万用户,并且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CATV网络器件产业也随之蓬勃发展。笔者研制成功了具有可寻址功能的网络器件(包括分支、分配、用户...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花都区广播电视局自2001年起不断探索网络改造的技术和方法,主要的思路是以500户为一个光节点,光节点以下RF支线采用星型结构分配,以集中分配或可寻址集线器的方式作为用户端的信号分配。楼内用户线要求穿PVC管,在中间楼层集中分配,当一梯用户较多时,可集中到两个中心点。由于初期穿线时没有进行规范的工程标记,或后期标记不正确,用户线容易产生混乱,使用可寻址集线器方式会导致错误控制,集中分配也会停错用户,给管理和维修工作带来困难。因而寻求一种简单可靠的识别方法,用于清理用户线,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自1999年以来,本管理处对原有有线电视用户树枝型分支、分配网络进行集中布线、集中供电、全封闭式改造,并实行电脑可寻址管理,新建小区也按此标准建设。在宽带接入方面先后进行了CM入户,CM到门栋-五类线入户等多种模式的试验与业务推广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也面临其他广电网络所遇到的相同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沈健  甘云 《电视技术》2002,(9):36-38
针对双向HFC网络上行回传调试难的问题,又传输网络全部采用按放大器“逐级对称性设计和集中分配入户”结构,双向的用户路权可寻址管理。淘汰了传统的树枝型分支/分配结构,实现了上行回传无调试,解决了“汇集干扰”、“汇集均衡”、“网络共同通道安全”等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强用户管理,我区建立一套可寻址管理系统,原系统是传统的不过流系统,而在使用交流60V供电的情况下整个分配网络无法正常工作,为满足网络要求,将电控可寻址用户管理器由交流60V供电改为直流24V供电,经过实际使用性能良好,达到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2.
5 可寻址用户管理系统的行业标准 有线电视集中控制、末端关断/加扰型可寻址用户管理系统(统称“有线电视可寻址用户管理系统”)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产品,是为适应中国有线电视网络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它具有许多明显的功能特点优势。经过几年来研制厂家的努力及用户的考证,已经进入技术、生产、使用的成熟阶段,已为广大有线电视网(台)所接受,并在使用中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广电总局已在2000年5月25日发布其终端控制器(可寻址分配器)的标准,并宣布自2000年8月1日起实行。  相似文献   

13.
1前言近年来国内有线电视技术发展迅猛,各种新技术陆续应用在各地的有线电视网络中。特别是继光纤技术广泛应用后,有线电视的管理者们已经开始在传统的有线电视网络中涉足数据业务、数字电视业务以及可寻址用户管理等业务。新会区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中心为适应技术发展的要求,从2001年开始对原有的550MHzHFC单向网络进行了彻底改造,并使用了实用性和技术性极强的KT分段式可寻址用户路权管  相似文献   

14.
肇东市有线电视台于2002年完成HFC网络改造,如何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提供更好的有偿服务,是我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先进的可寻址加、解扰技术在有线电视领域的应用,将有线电视用户带入了一个科学规范的模式,是有线电视管理史的一次巨大创新.2004年肇东市有线电视台为了解决收费难这一问题,在原有人工收费的基础上,增加了江苏无锡路通公司的射频可寻址加、解扰管理系统,实行先付费后看电视,打破了原先那种完全靠手工收费和用户自觉交费的经营模式.计算机可以根据用户交费情况自动将信息传给前端加扰器,即可对用户解扰器进行状态控制.  相似文献   

15.
CATV可寻址闭锁系统前端控制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CATV可寻址闭锁系统进行了研究,该系统采用循环扫描寻址技术和用户通道控制技术,实现对有线电视信号接收的权限管理.着重介绍了系统的前端控制部分.  相似文献   

16.
什么样的有条件接收系统才适合我国有线电视业普遍实行有偿服务国情呢?市场调查表明:成本低廉、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是此类产品能否大规模使用的首要条件。成都市金亚高科技有限公司最新推出的前端加解扰收费系统正是符合上述条件、适合我国国情的收费管理设备。由于可寻址用户管理系统都是采用在有线电视分配网络的末端进行电视信号处理的方式,不能分别处理不同节目的信号,因此可寻址用户管理系统不适合于微波开路系统,也不适用于需开通特别付费节目的场合。JY—2000型  相似文献   

17.
1 背 景 当前有线电视台为了有效控制有线用户,提高收费率,纷纷实行可寻址改造工程。这是对欠费用户进行收视限制的强有力的技术手段。 目前有关可寻址系统的硬件厂家有很多,各有线台的选择面更加广泛,价格、服务等诸多方面也应该更加优惠、到位。但实际情况却往往不是这样,各厂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可寻址系统原理入手,介绍了可寻址网络用户管理和设备管理的功能,指出了现有可寻址网络管理软件的误区。再分别从用户管理、客户管理、资产管理和设备管理等方面解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与区别。  相似文献   

19.
1 前 言 随着城市宽带有线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有线广播电视行业正朝产业化方向发展,网络业务正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用户、业务管理方式发展滞后,用户收视维护费收取困难,收费率低,网络建设发展资金紧缺;网络扩展业务缺乏有效、实用的管理手段,宽带资源没能充分利用。分频段可寻址控制技术将网络频带划分成多个频段,不同的节目、业务安排在各自相应的频段传输,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  相似文献   

20.
刘红卫 《中国有线电视》2006,(13):1303-1305
随着广电网络的整合,建立统一的用户管理系统来管理全网的用户变得可行而且必要。但是原来很多有线网络已经使用了可寻址管理系统,并仍然在网正常运行。针对可寻址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可寻址管理系统的原理,提出了通过串口分析软件解决统一的用户管理系统与可寻址管理兼容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