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氯乙烯(PVC)是我国通用塑料中的主要品种之一。目前我国 PVC 制品以软制品为主,而 PVC 硬制品有着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因此,调整 PVC 软、硬制品的构成比例,扩大硬制品的比例,是 PVC 加工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研制出性能优异的硬 PVC 粘结剂,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伏玲丽 《上海涂料》2001,39(4):26-27
1 前言 PVC属于第一代塑料,被称为民用塑料,如不加于改性,性能一般。PVC制品分软制品和硬制品,其中软制品的比例高于硬制品,但以后硬制品的比例会上升,特别是在建筑上。PVC管材是消耗PVC树脂的大宗产品,重要的化学建材之一,它包括建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聚氯乙烯树脂(PVC)因其原料易得,价格低廉,性能优良,是应用最广泛的三大热塑性塑料之一。近年来,由于硬制品塑料的不断发展,使聚氯乙烯树脂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PVC产量迅速发展。我国现在PVC产量达六十万吨左右,预计1990年达110万吨。由于聚合过程中一般转化率在80—85%之间。未反应的氯乙烯单体(vcm)自压回收到气柜,但浆料中仍残留单体2%左右。虽经  相似文献   

4.
一、序言 用挤出法生产硬PVC低发泡型材,国外自七十年代初开始广泛地发展。首先在美国采用了型材挤出的工艺方法生产,用在活动房屋和旅游车上,起到了代替本制品而作为装饰用的非结构材料的作用。1971年美国用于挤出发泡硬PVC的PVC消耗量为3,400吨,1972年上升到23,000吨,1978年约为10万多吨。 在英国,1973年ICI公司开发了低发泡硬质PVC混合物,随之进行了异型材  相似文献   

5.
聚氯乙烯(PVC)树脂是江苏合成树脂与塑料的主体。从1966年第一套1000吨/年生产装置在无锡市电化厂投产以来,1966—1983年PVC累计产量29.4万吨,占同期合成树脂与塑料累计总产量的53.9%。1984年产量4.46万吨,比1983年增长3.2%,又创历史产量最好水平。1984年PVC树脂消耗氯气约3.5万吨,约占氯气总产量的18%。PVC树脂作为一个主要吃氯产品,为促进江苏氯碱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为加快国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在塑料管材当中,产量最大的是PVC管。以美国和日本为例,硬PVC管占塑料管总产量的70~90%。以PVC树脂的消费结构来看,美国硬PVC管及管件所消耗的树脂占树脂总产量的40%左右。我国硬PVC管正大量推广应用于建筑落水管和雨水管,近年来硬PVC管的产量成倍增长。硬PVC管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PVC树脂本身的比重较大,成型加工  相似文献   

7.
据美国一调查组预测,1995年世界塑料耗用量将达109×10~6万t,其中PVC树脂的产量为19.7×10~6万t。到1995年,PVC树脂总产量仍占世界塑料总量的五分之一。1989年,世界PVC总产量已达到1.6~10~6万t,总消费量约为1.61x10~6~1.62×10~6万t。世界PVC塑料市场供求基本处于平衡。近几年来,随着PVC塑料应用领域不断地开拓,其软、硬制品被广泛应用到建材、日用、包装、农用等各领域。自1986年以  相似文献   

8.
我国PVC树脂经过40多年的发展生产企业约70多家,1990年生产能力为270万吨;2001年已达到390万吨,实际生产2847.7万吨。预计2005年的产量将超过420万吨。目前我国PVC市场需求缺口仍较大,从国外进口的树脂2001年为200万吨。在2005年前我国将计划新增PVC生产能力200万吨/年,预测我国2001-2005年PVC的需求增长率为7.5%/年。 PVC制品的发展方向,①PVC建材向经济规模化方向发展,我国硬PVC管材占整个塑料建筑用  相似文献   

9.
聚氯乙烯(PVC)是重要的热塑性塑料品种,近几年PVC值得重视的发展动向是硬质PVC的稳定增长。以西欧为例,已由1960年占PVC加工的25%上升到1980年的60%以上,大量用于制作管道、型材等制品。PVC的迅速发展,除了它是目前量大的塑料品种中消耗石油最少之外,还由于对它进行了改性的结果。PVC可以通过选用聚合方法或是改变聚合条件来  相似文献   

10.
随着硬聚氯乙烯(PVC)制品品种的开发和生产,润滑剂在PVC制品加工中的作用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对其品种和数量的需求亦不断增加。PVC润滑剂的生产在油脂化学工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生产润滑剂在世界颇有名声的联邦德国汉高公司为例,其塑料用添加剂的生产是以天然油脂原料为  相似文献   

11.
尽管PVC是最老的通用塑料之一,但近年来并没有失去它的吸引力。事实证明它在技术和经济上都是最好的,西欧PVC的消费量将近500万吨/年,位于LDPE/LLDPE之后,居第二位。因此在大吨位通用热塑性塑料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实际上,PVC的消费量占西欧通用塑料消费量  相似文献   

12.
增塑剂是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加工中关键的添加剂,伴随着我国聚氯乙烯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必将促进增塑剂生产更快发展。 一、聚氯乙烯树脂及加工工业在发展 世界聚氯乙烯树脂总产量1986年达到了1410万吨,其中糊树脂产量为120万吨,占有率为8.5%;在1410万吨产量中: 美国 336.2万吨 西欧 410.0万吨 日本 154.0万吨 1987年世界总产量已接近1500万吨,我国1987年总产量(不包括台湾省在内)为57.83万吨。 1987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为297.8万吨,其中聚氯乙烯制品产量为110万吨,占  相似文献   

13.
一、概况 1965年西德露公司用45%VA(醋酸乙烯)为原料研制了商品名为Levapren VC45/50的共聚树脂。80年西德在塑料窗生产中所用的改性剂为EVA、CPE、ACR三种,它们占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65%、25%、10%。由此可见,EVA接枝共聚树脂作为PVC改性剂发展之快。 VC—g—EVA接枝共聚树脂具有较高的冲击性能、良好的耐候性以及较低的熔体流动温度,加工工艺易于掌握,把它作为硬制品的改性剂(改性树脂)已广泛用于门、  相似文献   

14.
一、聚氯乙烯(PVC) 1985年以来,全世界PVC、VCM和EDC市场供销两旺。过去三年中,PVC需要年增长率达5.5%。PVC总产量的65%用于建筑构件部门,由于北美、西欧、拉丁美洲及亚洲大部分地区经济高涨,促使建筑业的兴盛,当然低利率亦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经济继续正常发展,PVC仍以3.4%/年增长,1987年PVC需要1590万吨,到1995年为2050万吨。在拉丁美洲,1982~1986年间,PVC需要年增长率为7%,但某些经济部门疲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PVC(聚氯乙烯)象聚烯烃和聚苯乙烯一样,是重要的商品塑料之一。目前,全世界的PVC产量已经超过1800万吨/年,约占世界塑料总产量的四分之一。PVC在经济上和人类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尽管人类认识PVC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工业化生产的实践也有50多年,但仍存在许多尚待探讨的问题,PVC树脂的热稳定性问题就是其中  相似文献   

16.
聚氯乙烯和共聚改性为什么聚氯乙烯(PVC)是世界上最大产量的热塑性,因为: 1)PVC具有适宜的机械性能和电性能,因此PVC塑料具有广泛的用途,可做成从工业到民用的软、硬制品,并可做成从透明到不透明的各种色彩的制品。 2)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耐酸、耐  相似文献   

17.
<正> 一、前言目前,我国PVC树脂年产量50余万吨,是产量最大的塑料品种。如何开发PVC硬质制品,仍是塑料行业面临的重要课题。PVC在食品包装上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仅日本一国而言,每年用于食品包装的PVC就有十余万吨。七十年代初,美国首先发现了氯乙烯单体(VCM)对人体的危害,随后引起了日本、欧州各国的注意,使得悬浮法PVC在食品包装上  相似文献   

18.
增塑剂是塑料加工的重要助剂,也是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加工助剂。主要用于改善聚氯乙烯树脂的加工性能,同时提高制品的可塑性及柔韧性。还用于纤维树脂、醋酸乙烯树脂、ABS 树脂和橡胶加工行业,在化工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国外增塑剂的生产现状与趋势1931年PVC 树脂的生产工业化以来,增塑剂的生产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全世界生产的增塑剂已有500种,约100种获得了广泛使用。邻苯二甲酸酯类是增塑剂的核心产品,占总产量的80%。现今全世界增塑剂年产能力已达500万吨,其中美国约82万吨,西欧150万吨,东欧  相似文献   

19.
不同碳酸钙对PVC制品机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碳酸钙填充PVC制品(分硬制品和软制品)时,对制品机械性能的影响,为塑料加工行业提供了使用不同类型碳酸钙的依据,结果表明,经过表面处理的碳酸钙提高了PVC制品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20.
市场动态     
“十五”我国塑料产量将年增10% 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在《全国塑料工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中,农用塑料、包装塑料。建筑塑料和工业及工程塑料制品被列为“十五”期间我国塑料制品发展重点。塑料产品在2001-2005年的年增长率预计为10%,2006-2015年的年增长率将为8%,相应产量分别为2500万吨和5000万吨。 根据市场预测,2005年按用途划分,部分塑料产品的产量及占总量比例分别为:农用塑料产品470万吨,占总产量的19%;包装用塑料产品550万吨,占总产量的22%;建筑用塑料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