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混凝土超声检测的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林维正 《无损检测》2002,24(10):428-431,459
介绍国内结构混凝土超声波检测进展情况,包括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内部缺陷,混凝土厚度,藻注桩质量和墙体材料的超声检测以及混凝土质量冲击振动法检测,其中大多数是作者多年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超声波无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维正  袁益镛 《无损检测》1997,19(5):121-122,127
利用超声波方法检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参数,抗折强度和厚度。介绍其在深汕高速公路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石世赛  官权 《无损检测》2011,(3):66-67,72
钢管混凝土脱空是一种常见的缺陷,脱空缺陷直接影响其耐久性和可靠性。为了探测钢管混凝土内部的情况,可以用超声检测方法估计脱空厚度。根据超声检测的声时和现场钻孔测试相结合,把数据进行直线回归拟合,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钢管混凝土拱肋的缺陷。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探地雷达检测公路路基路面厚度的基本原理和检测方法。应用美国GSSI公司TerraSIRchSIR-3000探地雷达系统,对连霍高速公路三门峡段路基路面厚度进行了无损检测。计算得出公路路基路面各检测层的平均厚度和标准差,同时通过探地雷达交互式解释方法可以绘制连续清晰的厚度曲线图,有利于探地雷达厚度检测成果的进一步精细解释。  相似文献   

5.
Jimao  C 《无损检测》1994,16(4):111-115
人工合成新材料的迅速发展,向无损检测技术,尤其向超声检测提出了新的挑战,促进了超声检测技术的革新。新型材料,特别是非金属材料超声检测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陶瓷材料、新型混凝土材料的无损检测,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由于混凝土材料超声检测将有专题论述,本文只简述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陶瓷材料及其它非金属材料的超声检测技术,并着重论述超声检测新技术的应用。 1 复合材料的超声检测 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中,超声检测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它不仅能检测分层、气孔、裂缝和夹杂等缺陷,而且在判别疏松、密度差异、弹性模量、厚度等特性和几何形状的变化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能力。对判定复合材料制件是否合格,确定是否变质均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路面结构形式,试验检测是质量保障的重要措施。本文主要是针对公司辖区内的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现场试验检测技术的相关内容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混凝土超声检测的实际应用中,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制约,超声换能器的布置一般有两种方式,相应的检测方法分为超声对测法和超声平测法,为对比两种常用混凝土超声检测方法的准确性,有必要对其进行试验。对超声平测法不同检测距离、侧面与底面平测、平测与对测进行对比试验,并对不同检测条件下所得混凝土超声声速回归曲线进行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检测混凝土强度时,平测法可以代替对测法。  相似文献   

8.
从第15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看土木工程无损检测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维正 《无损检测》2002,24(3):123-125
简要介绍国外土木工程无损检测的进展,包括超声仪器发展、冲击回波法研究,空气耦合超声检测,混凝土裂缝检测以及高强度混凝土检测等。  相似文献   

9.
对大厚度钛合金锻件不同厚度的横截面及纵剖面切片试样进行了金相观察,应用超声接触法和水浸法检测了不同厚度试样的衰减和杂波水平。进而分析认为大厚度钛合金锻件远场区厚度影响杂波评定水平的两个主要途径为:远场区的声束扩散和主声束与声轴线的声压分布随厚度的相对变化。分析结果为大厚度钛合金锻件远场区超声检测方案的确定和超声检测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超高强度混凝土超声波测强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童寿兴  李为杜 《无损检测》1994,16(1):7-8,29
介绍混凝土含水状态对超声测强的影响,混凝土超声声速-含水率综合法对超高强度混凝土测强是行之有效的,可显著提高混凝土无损检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基于核电混凝土预设缺陷的相控阵超声检测试验,采用COMSOL软件进行模拟分析和模型的可靠性验证。采用验证后的模拟方法来研究不同相控阵阵列偏转角度和聚焦距离对超声检测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控阵超声检测是一种有效的无损检测方法,COMSOL多物理场模拟软件能够正确模拟声束在缺陷混凝土中的传播规律;相控阵阵列采用不同的声束偏转角度和聚焦距离对检测结果有一定影响。该结论为混凝土检测用相控阵超声探头的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传统混凝土内部检测方式,只能测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而无法同时对钢筋直径进行有效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涡流阵列的新型检测装置。使用ANSOFT仿真软件对检测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检测模型对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以及钢筋直径具有较好的响应效果。通过BP神经网络建立了线圈信号和保护层厚度、钢筋直径之间的数学模型。试验结果基本满足精度要求,弥补了传统涡流检测仪器无法同时完成对保护层厚度与钢筋直径测量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因孔板流量计壳体焊缝结构特殊,其流量计管道短接外形和厚度尺寸变化等因素影响了无损检测方法的应用,为了解决壳体焊缝缺陷检出和厚度的测量问题,以及满足检测的要求,开展了时差衍射法超声检测、全聚焦相控阵超声检测和常规超声检测技术的检测试验,优化了超声检测方法,确保了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检测数据分析,对不同超声检测方法的结构显示和相关焊缝缺陷显示特征进行了总结,为开展类似的检测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由于线性超声波法对混凝土早期应力不敏感,而非线性超声谐波法可以反映材料裂纹及应力演化特征,提出了基于非线性超声谐波效应的混凝土应力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混凝土材料裂纹演化与超声波非线性二次谐波效应的关系,建立了混凝土轴向应力与非线性响应声学参数的本构关系模型,明确了其主要影响参数。最后通过混凝土标准试样的超声谐波应力检测试验,将所得结果与本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提出的检测方法的有效性,为工程上混凝土的应力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超声回弹综合法在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佟成娥 《无损探伤》2008,32(3):45-46
介绍超声回弹综合检测技术的原理,分析超声回弹综合法在结构混凝土强度检测各种方法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超声回弹综合法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用混凝土强度检测方法有: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针对混凝土表层与内部质量有差异的情况,单一回弹法的检测结果不能很好地反映内部混凝土强度实际情况,需利用钻芯法修正回弹值。通过钻芯修正,对比回弹法与超声回弹综合法的检测结果差异,得出更加合理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了得到混凝土结构的厚度,采用了探地雷达技术进行检测.介绍了探地雷达的检测原理,由发射天线向混凝土结构发射高频脉冲电磁波(1 MHz~2 GHz),电磁波在其中传播时,其传播路径、电磁场强度和波形将随所通过介质的电磁属性(介电常数)和几何形态的变化而变化.雷达主机将接收此部分的反射波,并根据其双程传播时间t和计算所得速度?计算出各结构层的厚度.通过采用RIS-2K型探地雷达配置1 600 MHz天线,对阶梯试件厚度的检测,发现在厚度<400 mm时,检测最大误差为6.7%.实际的桥梁混凝土检测发现,该技术对120 mm左右的现浇混凝土板的变异系数为4.5%,而钢筋保护层厚度和钢筋间距的变异系数较大,说明后两者的均匀性较差.试验证明,采用雷达法检测混凝土结构的厚度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表面损伤层厚度的超声波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商涛平  童寿兴  王新友 《无损检测》2002,24(9):373-374,385
在混凝土表面损伤层厚度的超声波检测中,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取代传统的作图法,能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对埋有钢筋的混凝土表面损伤层的厚度进行检测,指出了钢筋对检测的影响程度。当换能器连线与钢筋轴向成斜角布置时,能避免钢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岩石和混凝土的超声无损检测原理是相同的。将成熟的超声波无损检测混凝土缺陷的方法移植于石材质量的判定检测。试验表明,针对混凝土非均质材料的超声检测技术,完全适用于在石材上的无损试验。研究结果对于均质石材内部质量的判据,采用统计方法检测石碑的均匀性,判断石碑的缺陷,所取异常数据判断值应比混凝土更严格些,建议提高至声速平均值减一倍标准差的临界值来评判,能避免缺陷的漏判。对石碑的裂缝检测时,结合超声首波相位反转的现象计算裂缝深度,可提高检测裂缝的精度。  相似文献   

20.
钢管混凝土拱桥超声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超声检测钢管混凝土的基本原理。针对目前钢管混凝土普遍存在脱空问题,为保证巫山长江大桥混凝土拱桥满足工程要求,应用超声波技术,对钢管混凝土进行了全面的检测。发现部分测试区域内声时变长,频率损失增大,波形畸变严重。深入分析,钢管混凝土存在一定程度的脱空,在各抽样钻孔点,声学参数变化反映的脱空值与实际值相吻合,证明超声技术用于钢管混凝土拱桥缺陷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