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热转印技术的出现,使传统印刷工艺发生巨大变化.简要说明热转印膜的结构,同时详细阐述热转印膜的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
热转印技术的出现,使传统印刷工艺发生巨大变化。本文简要说明热转印膜的结构,同时详细阐述热转印膜的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正>热转印是一项新兴的印刷工艺,由国外传入不过10多年的时间。该工艺印刷方式分为转印膜印和转印加工两大部分,转印膜印刷采用网点印刷(分辨率达300dpi),将图案预先印在薄膜的表面,印刷的图案层次丰富、色彩鲜艳,千变万化,色差小,再现性好,能达到设计图案者的要求效果,并且适合大批量生产;转印加工通过热转印机一次加工(加热加压)将转印膜上精美的图案转印在产品表面,成型后油墨层与产品表面溶为一体,逼真漂亮,大大提高产品的档次。热转印工艺应用于各种ABS、PP、塑胶、木材、有涂层金属等产品表面。目前热转印工艺已经广泛用于塑胶、化妆品、玩具、电器、建材、礼品、食品包装、文具等行业。  相似文献   

4.
佚名 《上海包装》2010,(5):37-37
热转印是一项新兴的印刷工艺,由国外传入不过10多年的时间。该工艺印刷方式分为转印膜印和转印加工两大部分,转印膜印刷采用网点印刷(分辨率达300dpi),将图案预先印在薄膜的表面,印刷的图案层次丰富、色彩鲜艳,千变万化,色差小,再现性好,能达到设计图案者的要求效果,并且适合大批量生产;转印加工通过热转印机一次加工(加热加压)将转印膜上精美的图案转印在产品表面,成型后油墨层与产品表面溶为一体,逼真漂亮,大大提高产品的档次。热转印工艺应用于各种ABS、PP、塑胶、木材、有涂层金属等产品表面。目前热转印工艺已经广泛用于塑胶、化妆品、玩具、电器、建材、礼品、食品包装、文具等行业。  相似文献   

5.
熱轉印花膜     
热转印花膜的印刷生产,在印刷行业中,只能算是一朵小花。但随着塑料行业的不断发展,塑料制品的表面图文装饰要求迅速提高,普遍使用的丝印、移印形式,已满足不了新的装饰要求。而热转印这种新的特殊印刷形式,由于具有转移烫印过程简单、快捷、无污染、附着力好,因此得到人们普遍的认识和接受。现在这朵原不显眼的小花,已越来越显得娇艳醒目,迅速形成一个新的耗材市场。  相似文献   

6.
热转印花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转印花膜的印刷生产,在印刷行业中,只能算是一朵小花。但随着塑料行业的不断发展,塑料制品的表面图文装饰要求迅速提高,普遍使用的丝印、移印形式,已满足不了新的装饰要求。而热转印这种新的特殊印刷形式,由于具有转移烫印过程简单、快捷、无污染、附着力好,因此得到人们普遍的认识和接受。现在这朵原不显眼的小花,已越来越显得娇艳醒目,迅速形成一个新的耗材市场。  相似文献   

7.
嵇俊 《中国包装》2005,25(3):95-96
数字印刷(digitalprint)是用数字信息代替传统的模拟信息,直接将数字图像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技术。我们一般把数字印刷分为在机成像印刷(directimage,或DI)和可变数据印刷(variableimagedigitalpresses)。在机成像印刷是将制版的过程直接移到印刷机上完成,省略了中间的拼  相似文献   

8.
陈海生 《包装工程》2016,37(9):144-147
目的研究喷墨热转印纸性能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4种纸张特性不同的喷墨热转印纸,分别测试其匀度、白度、灰分、透气度、吸收性和粗糙度等主要性能指标。用喷墨打印机对这些纸样打印相同的印刷图案,通过磁力烫画机将各样张的图案转印到同样材质的热转印T恤上,对比热转印纸转印前后质量的变化,探讨热转印纸张性能对油墨转移率的影响。结果匀度高的纸张,纤维分布规则,有利于获得较好的印刷适性,从而提高油墨转移率。纸张灰分含量低,纤维交织紧密,油墨转移良好。较低的粗糙度和吸收性及适中的透气度对提高油墨转移率具有显著作用。结论喷墨热转印纸的性能会直接影响油墨转移率,必须在热转印纸的生产及研发中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9.
一、热转印机用微胶囊隐形材料中科富华公司由热转印及喷墨打印技术原理出发,自主开发研制与之配套的微胶囊荧光防伪材料,一举成功,并在热转印材料,喷墨打印材料方面得到成功应用,为中国的防伪行业又增添了一朵奇葩。普通印刷油墨的组成主要是三大部分:连结料、颜料(或称染料)、填料(或称助剂)。将这三种不同物质按不同质量百分比相互混合,根据不同印刷形式的需要,研磨成与之相适用的油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离型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热转印是近年来国内外逐渐受到重视的一种印刷方式,它不拘泥于产品形状,生产规模小,操作简单,印刷精美,很有发展前景。离型剂是热转印技术的核心内容,是油墨能否全部成功附着于承印物表面的主要决定因素,所以我们对离型剂的研究尤为重要。目前在热转印中使用较多的离型剂还是  相似文献   

11.
《国际防伪》2006,(2):63-63
镭射介质膜是镭射包装膜的一种,呈透明状,亮度较普通镭射透明膜高。镭射介质膜复合于产品外包装上,使产品防伪花纹或商标与产品的原外包装的印刷完美结合,而且耐磨损、不失光,不影响原包装印刷图案花纹的对外展示,有极好的防伪效果。主要用于高档药盒、酒盒、化妆品盒、牙膏盒、香皂盒、礼品盒、笔记本封面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防伪报道》2005,(9):61-64,F0003
一、热转印机用微胶囊隐形材料中科富华公司由热转印及喷墨打印技术原理出发,自主开发研制与之配套的微胶囊荧光防伪材料,一举成功,并在热转印材料、喷墨打印材料方面得到成功应用,为中国的防伪行业又增添了一朵奇葩。普通印刷油墨的组成主要是三大部分:连结料、颜料(或称染料)和填料(或称助剂)。将这三种不同物质按不同质量百分比相互混合,根据不同印刷形式的需要,研磨成与之相适用的油墨,然后再以各自不同的印刷方式印刷。油墨的生产制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连结料的选择、颜料的浓度、添加料(助剂)的性能,都会对油墨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印刷适性,因为承印物的不同,对油墨的要求也就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承印物,而油墨本身的粘性、流变性,流动度及附着力等许多因素也会  相似文献   

13.
在工业换热过程中.除非采用热源(冷源)直接对工艺介质进行加热(冷却)的换热方式,一般均采用中间传热介质在热源(冷源)和工艺介质之间作为媒介进行换热。这种通过中间介质进行换热的方式称为间接换热.间接换热的最大优点是可在换热过程中对被加热的工艺介质进行精确的温控。有利于实现工艺过程的有效控制和产品及其质量的精细化。而实现间接换热方式最大优点的关键是在热源(冷源)的工作方式和工艺需求之间找到一种适合的中间传热介质。  相似文献   

14.
《包装世界》2007,(2):44-45
现在,药品包装上需要印刷越来越多的可变信息,这种需求迫使包装企业必须考虑采用热转印,那么,柔性版印刷还有存在的空间吗?  相似文献   

15.
关维 《上海包装》2003,(6):29-29
在各种精细的文具、仪器、玩具、工艺品和日用品、化妆品等产品包装上,热转印膜的崛起方兴未艾。目前还发展到塑料包装桶、像框镜架,甚至各项木和塑料及金属的建筑材料表面装饰,都受到人们青睐。而且现在的转移印刷,已不是简单的花色图案。而有了金银镀铝膜,镭射转印膜,可以做到局部、全息的转印。达到珠光、哑光的效果,其印刷的色彩和网线几乎能与精细胶印和凹印的产品相媲美。这种包装已成了新宠。  相似文献   

16.
智美源热转印有限公司根据客户的要求设计、生产出热转印膜。该膜具有色彩鲜艳,光泽度高、图案层次丰  相似文献   

17.
两种新发展的热转印技术引起了化妆品工业方面许多人的注意,新的热转印技术以及改进的热转印机械和标贴可用于装潢具有特殊外观的软质和硬质容器。日本Nissha印刷有限公司的一种新技术使用具有特殊外观的标贴,如光亮的金属颜色和龟壳、木纹或大理石花纹表面,并用一道工序就可把这些花纹转印到塑料  相似文献   

18.
缩孔是包装印刷墨膜因流平不良而出现的故障之一。油墨印刷后,湿墨膜在流平过程中出现回缩后成了小圆形的裸露出承印物材料(底部)或上一道墨层。产生缩孔的主要原因是印刷的湿墨膜上下部分的表面能力不同而导致的。有人对此认为:一个湿墨膜可以视为是上下双层的液体墨膜。在成膜过程中,当上层湿墨膜的表面张力低于下层湿墨膜的表面能力时,就发生了缩孔。这是由于润湿承印物材料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日,欧盟出台了一个名为CLIPP的新投资项目。该新项目旨在通过特殊工艺去除印刷膜中的杂质,从而将印刷膜进行循环再生。
  CLIPP项目科研人员通过新挤压工艺,利用二氧化碳喷射技术将印刷膜中进行除杂去污。据西班牙塑料研究院研究员Vincent Martinez介绍,循环再生的印刷膜有机化合物含量更低、油墨味更淡、色调更浅,然而却保持印刷膜原有的所有特性。  相似文献   

20.
蔡洁纯  缪惟民 《塑料包装》2012,(1):55-55,54
在广东省科技厅的主持下,汕头市东田转印有限公司与武汉大学开展产学研项目《玻璃制品光敏热转印接着剂的产业化及其推广》,目前在汕头进行了项目验收和科技成果鉴定。热转印技术因其独特的优点,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在塑料行业中,已在各种精细的文具、仪器、玩具、工艺品、日用品、化妆品等方面得到应用推广,大大的提高制品表面的装饰水平。传统的玻璃制品表面装饰工艺有丝网印刷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