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为解决优质多抗棉花品种不足的问题,以优质高产多抗协同改良为主攻目标,构建了"优异种质发掘、骨干亲本改良、性状精准鉴定、生态穿梭育种、分子标记辅选"的"五位一体"复合育种技术体系,鉴定出与棉花抗黄萎病、耐盐、铃重、衣分等重要农艺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95个,创制出9901、531037、垦721等10余个优异棉花种质及骨干亲本材料。育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6个。其中,中棉所76和鲁津棉36号品质优良,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均达到"30"以上,仁和39号耐盐性好,鲁垦棉37号抗黄萎病。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小麦红叶耳基因的染色体位置,以小麦BS210(红叶耳)/O;201(绿叶耳)的DH群体为材料,于2005~2006和2006~2007年度分别将120个DH株系及亲本在北京种植,并对该群体进行叶耳颜色的鉴定.遗传和方差分析表明,红叶耳由一对主效基因控制,同时受环境影响,并存在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根据DH群体叶耳颜色分别构建红叶耳池和绿叶耳池,利用BSA法和SSR引物筛选与红叶耳基因连锁的标记,将红叶耳相关基因定位于38染色体长臂上,QTL分析表明,红叶耳主效QTL位于WMC182和WMC54之间,贡献率为24.1%,与最近标记WMC182的距离为7.1 cM,红叶耳基因来自母本BS210.本研究结果还表明,BSA与QTL方法相结合,有利于提高简单性状基因定位的效率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3.
高品质棉主要经济性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陆地棉与中棉和陆地棉与海岛棉杂交培育的高品质棉品系为材料,分析了不同远缘亲本育成的高品质棉主要经济性状特点以及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与纤维性状的关系;并结合灰色关联度分析,研究了各纤维性状与环缕纱强和气纺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棉花有染色体 2 6对 ,比其它大的作物多。在揭示作物的简单和复杂性状的遗传基础中 ,DNA标记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但棉花基因组作图的研究应用远远落后于其它大的作物 ,近年来 ,美国农业部作物种质实验室在 Dr.Kohel的领导下 ,在美国棉花带的几个植棉州就棉花的分子水平的作图进行了研究。对陆地棉和海岛棉纤维品质的基因特征进行了作图描述。就其基因位点和基因效应对两个陆地棉材料爱字棉 HS42 7- 1 0和 PD6 992与海岛棉材料 3 - 79进行了比较。鉴定的品质性状有 1 3个 ,包括 4个纤维强度性状 ,3个纤维长度性状 ,6个纤维细度性状。分子…  相似文献   

5.
彩色抗虫杂交棉-滨彩1、2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有彩色棉种质衣分低 ,品质差 ,不抗虫等弊端。我所棉花杂优育种组从 1 998年开始搭配组合 ,筛选彩色抗虫杂交棉组合 ,经过对 80余个组合评选 ,选出带有标记性状的滨彩 1、 2号两个组合。1滨彩 1号1 .1 亲本及选育方法 组合为抗 A× 99- 1 1 0 ,其中抗 A为转基因抗虫棉亲本 ;99- 1 1 0为深棕色、红叶彩色棉亲本 ,是从国外引进的种质。1 .2 品比结果  2 0 0 0年品比 ,每公顷产子棉3795.0 kg,比对照 33B增产 1 6.6% ;皮棉产量1 2 97.5kg,比对照增产 2 .7%。1 .3 主要特征特性 该组合是红叶型彩色棉与抗虫棉的杂交种 ,F1为红叶 ,…  相似文献   

6.
陆地棉亚红株新突变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亚红株突变体的发现。 2 0 0 1年在陆地棉亲本 FB- 2群体中发现一棵淡棕絮亚红叶突变单株 ,在吐絮期 ,混收该单株所有棉铃。 2 0 0 2年将该单株编号C1 1 9,吐絮期在该株行群体中 ,选得 1棵总体农艺性状较好的深亚红叶、深棕絮单株 ,编号 C1 1 9- 9,收全株棉铃。2 0 0 3年将该材料编号为 PD- 1 7,在苗期、蕾铃期观察该株行群体的亚红色性状表现均匀一致、群体中棉株叶色没有分离 ,表明 PD- 1 7的亚红株性状已经趋于纯合。2亚红株突变的表型观察。亚红株突变有别于经典红株突变及其杂交 F1 的表型性状表现。 2 0 0 3年苗床营养钵播种育苗…  相似文献   

7.
棉红叶枯病在山西的发生与症状表现吉贞芳,樊宝华,李建勋山西农科院棉花所运城044000王美计山西省阳城县棉办梁廷康山西省平遥县农业局植保站棉红叶枯病又称棉红叶茎枯病或凋枯病,它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在我国广大棉区均有发生,而且危害较重,轻者病株结铃少铃变...  相似文献   

8.
标杂A1杂交棉(简称标杂棉)是山东省2002年唯一通过审定的棉花新品种,它集带有鸡脚叶标记性状、适宜宽行稀植、简化整枝修棉,减少病虫防治、适合间套增效、高产优质、省工省本诸优良性状于一身.  相似文献   

9.
陆地棉野生种系具有较多的优良遗传特性,通过试验可以看出,7类半野生棉种质材料当中,有许多优良抗源材料和耐寒材料,其中,帕默尔棉(Palmeri)和莫里尔棉(Morrilli)综合性状较好,值得进一步在北疆棉区进行杂交转育和抗性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10.
棉属野生种质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克服棉属种间杂交困难的方法与技术,利用野生棉与栽培种间杂交,将野生棉的一些有益遗传性状转育到栽培棉中,经鉴定筛选出一批可供棉花育种利用的具有抗病虫,抗旱和纤维品质优良等性状的新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镇头红叶白菜的性状和在油菜杂种优势研究利用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镇头红叶白菜红叶对绿叶为显性,通过与甘蓝型油菜杂交.可以转育成具有红叶标志性状的甘蓝型油菜恢复系,从而获得了油菜杂种一代幼苗期识别真假杂种植株的简易方法.同时还发现镇头红叶白菜具有油菜pol不育胞质的恢复基因,从而拓宽了恢复基因的来源.  相似文献   

12.
超鸡脚叶类型的棉花资源在生产上直接利用,目前世界各植棉国未见报道.在选育出超鸡脚叶型的棉花自交系Y2-2,利用其配制成标杂A1、标记杂交棉1号的过程中,发现超鸡脚叶类型棉花品系具有多种独特的、其它一般棉花品种所不能代替的优良性状,通过改良和选育,产生巨大的利用价值.为此,从1997年着手研究选育超鸡脚叶类型棉花新品种,经过8年的南繁北育,初步选育出了一批具有红叶、无色素腺体、窄卷苞叶、光子等不同标记性状的超鸡脚叶新类型.  相似文献   

13.
标杂棉是河北省石家庄农科院利用超鸡脚叶、无腺体两个遗传标记性状自交系与Y2-2组配而成的棉花杂交种.  相似文献   

14.
棉花属、种间杂交真假杂种问题,目前从理论和方法上还有不少争议,也未得到较理想的解决。为了创造育种的中间材料,探索异属花粉诱变的途径,我们利用红叶陆地棉的红叶是不完全显性的指示性状,进行了棉花屑、种间授粉,从而诱变出了分离复  相似文献   

15.
棉红叶茎枯病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徐鞠晖(乐平市农业局333300)棉红叶茎枯病又称棉黄叶枯病,属生理病害,近几年来在我市发展较快,危害面积较大,是棉花中、后期的一种常见病害。发病棉株不仅结铃少,而且铃小,衣分低、纤维短,对棉花产量和品质影响甚大,一般造...  相似文献   

16.
亚洲棉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棉属植株的组织离体培养难以得到活力旺盛的愈伤组织,而且愈伤组织在培养过程中容易发生老化和变褐色。有关细胞悬浮培养的报道更少。James等(1978)用克劳茨基棉的愈伤组织进行悬浮培养,经4~5次继代培养后死亡。本试验用亚洲棉红叶中棉品种131花药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为材料,成功地建立起细胞悬浮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7.
棉红叶螨常规预报,主要查有螨株率、百株螨、红叶株率等主要参数,因红叶螨螨卵微小,查有螨株率、红叶株率,只能粗略地反应其发生量和危害面,准确率往往较低。如应用危害指数或红叶率法预报,既能提高预报准确率,而且方法简单易行,工效  相似文献   

18.
棉花标记基因Ls2的改良利用①王忠义赵敬霞河北省石家庄市农科院石家庄050041具有标记基因Ls2的超鸡脚叶棉花类型,由于农艺性状差,在育种、生产上未能被利用。1982年我们在田间发现一株有腺体超鸡脚叶棉株,结铃3个,铃重3.2g,衣分32.5%,纤...  相似文献   

19.
棉花品种直接关系到机采棉高质量发展。确定品种选育评价指标对机采棉品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从生育进程指标、株型结构性状、集中成熟性状、叶片及脱叶催熟性状、采净率相关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性状和抗逆性状等方面对新疆机采棉品种选育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分析,为新疆机采棉品种选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杂交水稻》2014,(5):7-9
热农1A是从T98B/金23B∥宜香1B杂交后代群体中获得的转绿型新叶黄化自然突变株系为父本,以丰源A为母本,经测交和连续多代回交转育而成的籼稻叶色标记不育系。热农1A全生育期每片叶都经历新叶黄化,随后从叶尖向叶基部由黄转绿的动态发育过程,是一种新的理想型水稻叶色标记材料;该不育系具有标记性状明显、农艺性状优良、花粉败育彻底、异交结实率高、米质较优、配合力好等特点,于2013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