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准确评价水电工程项目群供应链风险等级,有效防范风险事故,应用物元法的区间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系统分析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水电工程项目群供应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ANP确定各指标的全局权重,利用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法求得风险矩阵;引入物元法确定风险矩阵中各元素与各灰类的关联度,得到各指标和整体的风险等级。运用该模型对国内某水电工程项目群供应链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水电工程项目群供应链处于中等风险状态,评价结果与后续反馈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无锡地铁盾构始发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全面深入地分析盾构始发端施工风险影响因素,得到盾构始发风险源,并结合模糊数学与风险分析理论建立盾构始发风险分析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与评判准则。然后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影响因素的权重,建立盾构始发端施工风险分析的非线性模糊评判方法,通过此方法建立了无锡地铁一号线盾构始发风险综合评判指标体系,并且运用非线性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了风险评价。最后运用线性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对比评价,证明了非线性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针对溃口位置选择的重要性,结合洪水风险图溃口位置确定原则,构建溃口选择指标体系,根据建立的模糊互补矩阵,运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专家打分法得到各项指标的评分值;最后,利用各项指标权重和指标的专家评分值对备选堤防段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黄河宁夏中卫河北段溃口选择实例进行分析,以此说明模糊层次分析法在洪水风险图溃口选择过程中应用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工程项目群风险评价时评价者主观估计的可靠性问题,在工程项目群风险评价中引入可靠性分析,对风险评价中常用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进行改进。用评价者的区间估计代替点估计,并根据集值统计原理对评价者给出的估计区间予以量化,得到评价者主观估计的可靠性程度,再将其与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结合应用,从而构建了基于可靠性分析的工程项目群FAHP风险评价模型。将此模型运用于某水电站库周公路网工程项目群,计算结果表明,该工程项目群风险的等级为0.363,属于风险较轻。  相似文献   

5.
针对抽水蓄能电站EPC总承包项目特点,从业主角度出发把风险分为环境、技术、经济、管理和政策五类,使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三角模糊数法计算主、客观权重,利用博弈论组合赋权法确定综合权重,进一步采用白化权函数建立风险隶属度矩阵,获得风险等级,建立了基于组合赋权法的抽水蓄能电站EPC总承包业主风险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某拟建项目进行风险评级,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行,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可为电站建设提供有效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评价水电工程高危作业安全管理风险,提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熵权法(Entropy)的安全管理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前人研究和调查反馈的基础上,结合水电工程高危作业安全管理特点,构建了水电工程高危作业安全管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与Entropy算出综合权重,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综合评价得分,预测风险等级,为项目决策者提供依据。运用该方法对某个水电工程的高危作业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安全管理风险介于一般和较好之间,更接近于一般,说明该项目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为水电工程高危作业风险控制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7.
郭琦  杨胜武 《人民长江》2014,45(4):44-47
影响水库移民安置工程的风险因素众多,为了对水库移民风险作出准确评价,针对水库移民风险因素普遍具有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等特征,从社会、经济、政治、环境4个方面构造了水库移民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和评价矩阵,构造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具体实例分析验证了此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判断水库移民安置方案的风险等级。  相似文献   

8.
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风险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快速准确地对施工期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风险进行动态跟踪分析,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形成监测数据、巡视检查、数值模拟三维一体的评价体系,并考虑评价指标、评价标准的动态性确定地下洞室群围岩发生事故可能性等级。根据不同围岩破坏形式,提出适用于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的损失估算方法,引入当量法概念,确定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损失等级。结合地下洞室群围岩发生事故可能性等级和预估的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损失等级,经风险矩阵最终确定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风险等级。采用C#.Net、SQL SERVER和Python混合编程技术,研发一套能确定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动态风险的系统。该系统应用于国内某在建大型水电站的地下洞室群,能准确确定影响地下洞室群围岩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和危险区域,实时指导施工过程,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保证地下洞室群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
根据河流情况、地质条件、降雨、盾构埋深等多个评价指标,利用云模型和组合赋权法对盾构在泥炭土中施工安全性进行评价。首先根据盾构施工等级分类标准生成每个评价等级的云数字特征,然后建立评价因子的云模型,并得到评价因子的确定度,运用距离函数将层次分析法和改进熵权法进行组合,得到指标组合权重,根据权重及确定度计算出综合确定度,综合确定度值最大原则确定盾构施工的安全等级。该场地地层由泥炭质土、黏质粉土及粉土互层组成,盾构施工下穿多个河道,正直雨季,设计施工风险大。应用云模型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影响,进行施工安全等级评价,为设计及施工安全风险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明确风险等级,在设计及施工中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做到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0.
渔洞水库是云南昭通地区的水源,其水质受水库集水区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大。为对渔洞水库集水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从水源区脆弱性定义出发,构建了水源区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渔洞水库水源区脆弱性进行评价,得到总体隶属度,最后通过综合指数法求得渔洞水库水源区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表明,渔洞水库水源区脆弱性等级为高度脆弱。  相似文献   

11.
针对受多种不确定性、模糊性因素影响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问题,首先提出以模糊集理论为基础的模糊可变决策模型,其突出特点是模型及模型中的参数权向量可以调整与变化,有效地降低了评价结果的误差。其次,根据不同影响因素对目标重要性的不同,运用博弈论法将指标熵权与最大离差法权值进行集成,以确定水资源承载力指标的综合权重。最后,将可变模糊决策模型与方法用于甘肃省2006-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并与已有文献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006-2015年甘肃省水资源承载力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灰色模糊可变决策模型的这一评价结果不仅准确性高,而且区分效果明显;同时也可为其他局域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高扬 《人民长江》2012,43(7):98-101
为了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客观的评价,以方便投资方与施工企业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与控制,进而降低经济损失,针对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特点,从社会风险、经济风险、技术风险以及管理风险4个维度构建了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将工程项目风险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问题。利用集对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的各自优势,采用集对分析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而建立了工程项目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具体实例说明集对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对工程项目风险评价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将集对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相结合对工程项目风险进行评价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基于熵权的水资源短缺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针对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中各指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信息论中的熵值理论应用于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中,建立了基于熵权的水资源短缺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采用风险率、脆弱性、可恢复性、事故周期和风险度作为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的评价指标,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所反映数据本身的效用值来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地解决了权重分配困难的问题,并使得权重的确定有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简便可行、科学可靠,结果相对客观可信。  相似文献   

14.
基于立足全局的系统观,提出防洪工程体系综合评判的模糊可变集合方法,该方法能够科学、合理地确定与防洪工程体系相关的各个评价指标处于级别标准值区间的相对隶属函数,并根据工程模糊集理论,建立指标重要性二元比较与量化模型,从而合理地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得出以流域为单元的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风险评价的级别特征值.实例证明本文所提方法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最后证明了可拓学(物元模型、物元分析)中基于“距”与“位值”概念为基础的关联函数基本公式的错误,指出该公式不能应用于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风险评价.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的模糊熵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具有多目标性和模糊不相容性的特点,在模糊理论分析的墓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建立了基于欧氏贴近度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综合评价的模糊优选模型。模型中基于信息熵建立了专家自身权重模型来修正层次分析法得到的指标主观权重,得到的指标融合权重减少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以天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综合评价为例介绍了该模型的具体运用,该模型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综合计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外承包工程相对于国内工程而言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寻找一种合适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考已有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对外承包工程的特点和风险性质,采用德尔菲方法重新构建了对外承包工程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经典的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个指标的权重。模糊综合评价中,充分借鉴专家的经验,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对项目整体风险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合,使得该评估系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在对外承包工程风险评价中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修正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水质评价中越来越为更多的环境水文地质工作者所采用,但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存在确定隶属度问题和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的复合运算问题。通过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处理,对评价方法加以修正,并将修正前后的方法应用同一案例,进行评价效果对比。结果显示,由于所采用的案例区域地下水水质较差,因此导致评价结果与改进前的"相乘取大"和"取小取大"算子相似性较强,但评价结果仍显示,改进后的方法更为真实的反映了地下水水质状况,方法可行,评价结果可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改进的突变评价法在旱灾风险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分析常规突变评价法存在的缺陷,对该方法的初始综合值进行了调整计算,建立了改进的突变评价法,将集中靠近1的常规突变评价值调整到0到1之间的10个子区间,从而可以更直观地区别评价值的等级与大小。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基于突变理论的旱灾风险多准则评价模型。将此评价模型应用于安徽省2005年各市旱灾风险的总体评价,并与常规突变方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模型计算出的风险值的分布更趋于合理,且能够清晰地反映评价值的等级与大小。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估问题,考虑了指标间的相互影响的复杂性,采用结构方程模糊评估模型对水利工程项目风险进行了评定,并将模型应用到M水库工程施工阶段。结果表明:该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评估等级为低等,该模型结果和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一致,并与实际工程相符。此外,该模型易于确定指标权重,且计算的风险层指标间的协方差作用系数,可用于量化指标间的相互影响程度,从而提高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综上可知将结构方程模糊评估模型应用于水利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风险研究具有一定潜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