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陆相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理论的发展对我国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层序地层学分析研究,乌尔逊凹陷南部下白垩统地层发育阶段性特征明显,可划分出四个二级层序构造单元和七个三级层序构造单元。另外,在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地震资料的基础上对乌南地区沉积相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露头、测井、岩芯和高分辨率地震反射资料基础之上,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为指导,运用精细地层划分和对比技术,可以建立区域上或局部高分辨率地层对比格架,有助于含油气盆地的层序地层学特征研究,增强储层预测的准确性,为隐蔽油气藏的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陆相层序地层学的研究取得了大量丰硕的成果,然而同起源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的海相层序层序学理论相比较,仍处于初级阶段。其中,河流相地层的层序地层学研究更是急需深入,甚至有学者怀疑层序地层学理论能不能应用于河流相环境。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河流相地层各级层序界面的成因及各级层序界面所控制下的层序地层单元与传统沉积相之间的对应关系论述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序学在河流相地层对比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T.Cross的成因地层理论,强调了陆相盆地中基准面的意义及“转换面”和层序划分的关系。根据测井、录井、岩心资料,对吉林油田海坨子地区泉四段到姚家组合地层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通过关键界面的识别和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将目标层段划分为9个四级层序,为进一步精细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陆相地层具有分布范围小、岩性变化快、受水动力影响大、稳定标志较少的特点,加之构造复杂,地层研究难度大。针对这个问题,依据地层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理论为指导,该文提出了一套综合运用地震、钻井、岩心、测井、生产等多种资料的信息,进行地层对比的综合方法,即按照"标志层控制下的旋回对比、分级控制、不同相带分别对待,井震结合,动态验证"的原则,充分运用多信息融合,建立等时地层格架。该方法可为陆相复杂断块油田精细地层对比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特别是在砂泥岩薄互层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为了提高油田注水效率及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要求掌握油藏范围内单一储集砂体及渗流屏障的纵横向分布特征。然而,由于陆相地层纵横向相变快,常规的小层对比方法往往不能客观地反映出地层的等时关系,因而井间砂体的准确对比及砂体时空分布一直是陆相油田储层研究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吐哈盆地鄯勒油田勒3区块七克台组为例,探讨在薄层低渗透油田开发阶段中进行油藏范围内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方法,展示了利用湖泛面识别和对比的新方法,总结了储层的高分辨率层序格架建立的方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科罗拉多矿业学院Cross教授提出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以岩芯、三维露头、测井和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剖面资料为基础,运用精细层序划分和对比技术将钻井的一维信息变为三维地层关系,建立区域、油田乃至油藏级储层的成因地层对比格架,对储层、隔层及烃源岩分布进行评价及预测的一种新理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表现在:理论上的创新、储层研究和预测等方面的应用等。就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仅依靠单一的学科和技术条件对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除了与油气储层岩相、评价和预测的地质研究中的地震、地质和测井资料的综合运用外,还要引进其他的分析手段。文章介绍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几个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地震沉积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油气精细勘探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它是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精细沉积学模式,结合地球物理技术方法,对沉积体系分布特征及其演化进行精细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对地震沉积学近年来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其主要应用在薄层解释,主要技术方法有:90°相位转换、地层切片和分频解释进行了的阐述。中国陆相地震沉积学近年来发展较快,未来着重在地震岩石学、地震沉积相模式和地震沉积学研究规范三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
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学是将层序地层学理论应用于构造活动区盆地分析的一个特例。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作指导来研究前陆盆地沉积地层时不仅要考虑全球海平面的变化,而且要重视构造作用的影响。前陆盆地构造活动不仅影响可容空间,还表现在对盆地基底构造作用的影响。前陆盆地的层序界面主要为构造作用或构造与湖平面变化叠加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分析前陆盆地不同结构单元生储盖组合关系及油气成藏特征,认为前陆褶皱冲断带为前陆盆地中油气主要富集区,前渊蚴陷带为主要的生烃和运移中心,前缘隆起带油气勘探须考虑后期构造作用对油气藏的改造。  相似文献   

10.
在对比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相控旋回等时对比技术的基础上,认为二者同属于地层精细划分方法,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在层序划分级别上有可比性,在实际运用中各有其优缺点,在同一研究中可以结合运用。综合应用两种方法的优点,对商河油田沙二段地层进行了等时划分与对比,在砂层组(中期旋回)的划分中,主要依据标志层,按照相控旋回等时对比技术进行,在小层(短期旋回)的划分中,主要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细分出各个短期基准面旋回。据此把沙二段地层划分为10个砂层组(中期旋回),34个小层(短期旋回),通过两种方法的结合使用,建立了适合研究区地层划分的“相控旋回约束下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方法”,实现了地层的精确等时划分与对比。  相似文献   

11.
苏里格气田单砂体的空间分布复杂,下步高效开发气藏难度大。基于区域地质、沉积相、测井、钻井、岩心资料,以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其技术方法为指导,采用多级旋回层序划分方案,结合测井相分析技术,对苏里格气田山西组山1段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测井相研究。通过精细划分和对比,共识别出1个长期、3个中期和7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建立了区内高分辨率地层对比格架。上述沉积相划分和小层对比格架的建立加深了对研究区砂体纵横向展布规律的认识,为合理制订下步滚动勘探开发方案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层序地层学为指导,运用综合地层学研究方法,依据岩石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古生物地层学、测井地层学、地球化学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南部深层地层进行划分,建立等时性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3.
高分辨率地层学是一门新学科和新技术,其核心是地层基准面变化旋回的识别和对比。该文通过钻井、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的详细分析,对胡状集地区沙河街组沉积地层的中、短期基准面旋回进行了仔细研究,并从砂泥岩变化、颗粒粒度变化及测井曲线变化等方面进行描述、总结出该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堆积样式和沉积特征,为今后胡状集地区高分辨率地层研究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层序地层学为指导,综合运用地层学方法,依据岩石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古生物地层学等资料概括梨树断陷深层地层岩、电、震及古生物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层序地层学是研究回方式、成因上有联系的、以侵蚀面或者与其可以对比的整合面为界的年代地层格架,以及沉积层序内部地层、岩相分布模式的地层学分支学科。针对近年来层序地层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层序地层的研究精度不断提高,本文在我国层序地层学研究状况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其新进展与油藏、气藏等钻前预测和合理的资源开发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高台子油田北部葡萄花油层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精细沉积学理论,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精细对比,建立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进行沉积体系-沉积微相、储层分布研究,搞清研究区内储层分布模式,预测有利储层。  相似文献   

17.
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通过地震剖面、电测曲线、岩石类型组合等层序地层界面划分标志,将三水盆地宝月-竹山岗地区古近系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12个体系域。层序均由低位域、湖侵域和高位域构成。在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三水盆地古近系层序地层模式,研究了与岩性油藏的关系,认为布三下亚段是岩性油气藏勘探最有利的目的层系,尤其是低位域时期沉积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带是油藏发育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8.
赵莹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23):113-116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测井、岩心资料,对头台油田茂11区块扶余油层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详细划分,建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将扶余油层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7个短期和31个超短期基准面旋回,并且每个超短期旋回与单一河道相对应。  相似文献   

19.
层序地层学理论如今广泛应用于煤系地层的研究中。文章分析了陆相成煤、海侵过程成煤以及海侵事件成煤几种不同的成煤模式,在层序地层学的视角下,总结了不同成煤理论的层序地层模式,分析了煤层在层序地层划分中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在实际运用中可能存在的误区。  相似文献   

20.
综合采用层序地层学、地震地层学、沉积学等最新理论和方法,通过岩心观察描述,运用地震、测井等分析资料,对东南隆起区王府凹陷中浅层层序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中浅层层序地层格架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