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曹雯  郑仁东  范尧夫  陈国芳  吕伶 《西部医学》2018,30(10):1467-1470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对患者血尿酸及糖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门诊确诊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A组)28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B组)45例、同期我院体检的甲状腺功能健康人群(C组)50例。分别检测A、B、C 3组的甲状腺功能、甲状腺相关抗体、血尿酸(SUA)、血糖(FBG)、血脂、血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随着甲减程度的加重,SUA及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人群,SUA、TG及FBG明显高于抗体阴性人群(P<005);SUA及TG与促甲状腺激素具有明显相关性(r=0428,P<0001;r=0346,p=0007),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易导致患者SUA、TG及FBG发生异常,尤其是甲状腺相关抗体阳性人群,增加代谢性疾病发生风险,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替代治疗前后血尿酸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亚临床甲减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LT4)治疗,至甲状腺功能正常。对照组为体检中心的健康成年人20例。测定亚临床甲减组治疗前后与正常健康对照组的甲状腺功能、血脂水平及血尿酸水平的变化。结果 亚临床甲减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TC、TG、LDL-C、UA明显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亚临床甲减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TC、TG、LDL-C、UA明显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TC、TG、LDL-C、UA水平,对预防亚临床甲减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尿酸(U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郸城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5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甲减组)和同时期在郸城县人民医院行健康体检的50名健康人员(对照组)纳入研究。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_4)和血尿酸(UA)、24 h尿尿酸定量(24 h UA)水平。对比甲减组与对照组血UA、尿24 h UA水平,分析甲减组患者血清TSH、FT_4水平与血UA、尿24 h UA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甲减组血UA水平高于对照组,尿24 h U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FT_4水平与血UA水平呈负相关(r=-0.611,P<0.001),与尿24 h UA水平呈正相关(r=0.315,P=0.026);TSH水平与血UA水平呈正相关(r=0.587,P<0.001),与尿24 h UA水平呈负相关(r=-0.433,P=0.002)。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UA代谢功能障碍,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HUA发病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脂代谢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我院近三年来收治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疾病患者10 0例 ,通过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 (下称甲亢 )和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 (下称甲低 )治疗前后进行了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甲状腺素 (T4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游离甲状腺素 (FT4 )水平和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水平的分析 ,探讨了甲状腺激素对血脂代谢变化的影响 ,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对象  (1)正常人对照组 :35例 ,男 14例 ,女 2 1例 ,平均年龄 41岁 ,经查体证明为无甲状腺…  相似文献   

5.
费扬  李红 《浙江医学》2011,33(3):341-343,346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血糖、血脂、血尿酸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将105例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分为临床甲亢组、亚临床甲减组和临床甲减组,并设健康对照组46例,同时分别测定各组空腹血糖(FPG)和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UA)水平.结果 经年龄、性别、血压、体重等因素校正后,临床甲亢组FP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临床甲减组较对照组降低(P<0.05),而亚临床甲减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甲亢组血TG、TC、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1),临床甲减组上述各项血脂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均P<0.01),亚临床甲减组上述各项指标和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3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 结论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除血糖、血脂外,血尿酸水平亦有明显的变化,在临床中应予关注.  相似文献   

6.
本文测定了20例急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急性肾衰)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及LDL-C/HDL-C,TC/HDL-C水平,与同年龄正常对照组比较,LDL-C无显著性差异(P>0.05),HDL-C,TC、TG、VLDL-C极显著降低(P<0.01~0.001),而TC/HDL-C,LDL-C/HDL-C显著增高(P<0.01),提示急性肾衰患者仍存在着广泛的脂质代谢异常,有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7.
采用酶分析法测定70例冠心病患血清总胆固醇(TC)、游离胆固醇(F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中的游离胆固醇(HDL-fc)和结合胆固醇(HDL-e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各种胆固醇与TC比值。结果表明:冠心病组的HDL-fc水平与HDL-fc/TC比值分别为0.13±0.05mmol/L与0.027±0.012,急性心肌梗塞患为0.104±0.015m  相似文献   

8.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76例Ⅱ例糖尿病(NIDDM)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脂的关系,了解胰岛素对血脂的影响结果:NIDDM患者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对照组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DL-c/TC,HDL-c/LDL-c降低;NIDDM患者各组间TC差异无显著性与正常胰岛素水平组比较,低胰岛素水平组TG有显著意义的升高,低和高胰岛素水平组HDL-c,HDL-c/TC,HDL-c/LDL-c有显著意义的降低,低胰岛素水平组与高胰岛素水平组血脂差异无显著性结果表明,血浆胰岛素水平正常和其功能的正常发挥是使NIDDM患者血脂保持在正常水平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9.
本文测定了妖高征孕妇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亚组成份3(HDL3-C)、亚组成份2(HDL2-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并与非孕妇女和正常孕妇进行了对照。结果:正常及妊高征孕妇血脂及脂蛋白各项水平均明显高于非孕妇女(P〈0.001)。妊高征组TC、TG较正常孕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其HDL-C有降低趋势,HDL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37~42周孕妇分娩时脐血和母血脂类水平。方法:选取73例住院产妇为观察对象,分娩时留取脐血和母血测定脂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总量(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密度蛋白胆固醇2(HDL2-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HDL3-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结果:妊娠晚期孕妇血脂水平高于非孕水平。脐血脂水平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后脂代谢的变化。方法亚临床甲减患者60例,每天口服左旋甲状腺素钠12.5~50μg,观察治疗前后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临床症状。结果有甲减症状的部分患者症状缓解,血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左旋甲状腺素钠治疗可使亚临床甲减患者症状缓解,血脂改善。  相似文献   

12.
汪宇婴  冯春颜  魏建伟 《中国热带医学》2009,9(8):1505-1505,1509
目的分析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患者血脂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52例亚临床甲减患者、60例健康对照组和55例临床甲减组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比较其结果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临床甲减组与亚临床甲减组的LDL—C、TSH明显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甲减组的FT4、TC、TG明显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亚临床甲减组的TC和临床甲减组的FT3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亚临床甲减组相比:临床甲减组的FT4、TC、TG明显升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TSH、FT3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的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临床甲减可以引起血脂代谢异常,并且部分血脂指标接近临床甲减。  相似文献   

13.
杨宁  徐援  王广  张冬磊  姚志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6):64-66,71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代谢指标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T2DM患者409例(T2DM组)及健康者8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间代谢指标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稳态模型评估2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和尿酸(UA)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tri-iodothyronin,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FSH)。根据HbA1c。将T2DM组分为血糖控制理想组(DMA组,n=71)和血糖控制不理想组(DMB组,n=338),研究T2DM患者中影响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因素。结果T2DM和对照组BMI、HbA。TC、LDL-C、TG、UA、FT3和FT3/FT4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HDL-C、FI?4和TS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T3[(3.07±0.30)ng/L]、FT3/FT4(0.269±0.039)均高于DMA组f(2.71±0.42)ng/L、(0.235±0.040)]、DMB组[(2.42±0.43)ng/L、(0.209±0.040)],DMA组FT3、Fr3/FI'4均高于DMB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HbA1c。与FT3及TSH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β=-0.247、0.150,P:0.000、0.002);BMI、HbA1c、TC、UA与FT4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常伴随甲状腺功能异常,随着HbA,。升高而FT3及FT3/FT4则递减,甲状腺功能异常与T2DM密切相关并影响其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唐山市超重、肥胖儿童尿酸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间的关系,为预防高尿酸血症、降低心血管疾病罹患风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2018-2019年唐山市学龄儿童体检筛查出的560例超重、肥胖儿童为研究对象,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BP),计算体重指数;检测尿酸(UA)、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人甲状腺激素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且甲状腺功能正常病人3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体质量指数(BMI)不同分为正常体质量组、超重组及肥胖组3组。检测所有病人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肌酐(Scr)、尿酸(UA)、BMI等代谢指标并探讨甲状腺激素与代谢综合征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TSH、TG、LDL-C、Scr、UA、SBP、DBP 7个指标水平均按照正常、超重与肥胖体型逐级上升(P < 0.05~P < 0.01),HDL-C、FT3、FT43个指标水平则逐级下降(P < 0.05~P < 0.01),HbA1c与TC在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SH与BMI、LDL-C、TG、TC、Scr、UA呈正相关(P < 0.01),与HDL-C呈负相关(P < 0.01),与SBP、DBP、HbA1c无明显相关(P>0.05);FT3与SBP、DBP、Scr、UA、BMI呈正相关(P < 0.01),与LDL-C、HDL-C、TG、TC、HbA1c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FT4与Scr、UA呈正相关(P < 0.01),与TC呈负相关(P < 0.01),与BMI、LDL-C、TG、LDL-C、HDL-C、SBP、DBP、HbA1c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BMI、TG、UA与TSH水平显著相关(P < 0.01);与高血压无明显相关(P>0.05)。 结论 2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正常的病人应密切注意病人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代谢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刘芳  蒋一倩  马志红  周桂英 《海南医学》2013,24(21):3164-3167
目的 探索和评价营养和行为干预对肥胖患者体重及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体检中心100名肥胖患者,检测体重、身高、腰围、臀围、血压(BP)并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同时采集研究对象血样,检测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FPG)和血尿酸(UA).进一步通过单纯随机抽样选取50例,一对一进行营养知识行为指导,进行合理膳食结构调整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50例对照组仅给予医学对症处理,干预时间为1年,之后重新测定患者体重及生化指标.结果 干预组干预后,BMI (P<0.001)、TG (P<0.001)、TC(P=0.036<0.05)、LDL-C (P=0.001<0.05)、FPG(P=0.006<0.05)和UA (P<0.001)均较干预前下降,而对照组干预后各指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舒张压(P=0.02<0.05)三酰甘油(P<0.001)、胆固醇(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01)、血糖(P<0.001)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合理的营养和行为干预是改善肥胖患者体质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及血脂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肌酸激酶、血脂变化及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方法:检测32例原发性甲减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空腹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肌酸激酶(CK)、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原发性甲减患者血清肌酸激酶、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甲减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活性与FT3、FT4、TSH具有显著相关性;胆固醇、甘油三酯与甲状腺功能各项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血清肌酸激酶、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升高;血清肌酸激酶活性与甲状腺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练世刚 《西部医学》2010,22(8):1467-1468
目的了解90岁以上老人血脂、血糖及血尿酸浓度在不同年龄组及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其对长寿的影响。方法对881例90岁以上老人,采用葡萄糖氧化法测量血糖(GLU);采用酶法测量血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尿酸酶法测量血尿酸(UA)的水平。结果①90-94岁老人与95岁以上老人TC有显著差异(P〈0.05);②男性组TC低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90岁以上老人血脂、血糖及血尿酸浓度异常占所有检测者比例偏低。结论 90岁以上老人血脂、血糖及血尿酸浓度异常的比例偏低,可能与其长寿相关,尤其女性高龄老人更为明显,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患者促甲状腺素(TSH)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及意义。 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7月160例在余姚市人民医院初次诊断的SCH患者,根据TSH水平将SCH患者分为A组(90例,4.95 mIU/L10.00 mIU/L),并选取50名甲状腺功能正常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TSH、血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腰围、体重指数(BMI)、同型半胱氨酸(Hcy)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TSH与上述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 结果 A、B组BMI、TC、TG、LDL-C、Hcy、TSH、CIM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B组TC、TG、LDL-C、Hcy、TSH、CIMT均明显高于A组、对照组(均P<0.05)。SCH患者中,TSH与BMI、TC、TG、LDL-C、Hcy、CIMT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均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SH为LDL-C、Hcy、CIMT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TSH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是影响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健康体检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与尿酸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中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142-1143,1148
目的:探讨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MS)与尿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老年人群健康体检病例573例。计算体质指数(BMI),测量血压,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尿酸,分析老年人群代谢危险因素和尿酸的相关性。结果:MS组与非MS组相比,MS组BMI、SBP、DBP、FBG、TG、TC、LDL-C和尿酸偏高(t=14.014、9.766、9.111、7.214、2.305、2.541、2.765、3.489,均P<0.05),HDL-C偏低(t=-3.125,P<0.01)。随着MS组份个数的增加,尿酸水平增加。BMI与年龄、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是尿酸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08,P<0.01)。结论: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与尿酸有关,肥胖是尿酸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