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杨忠淼 《当代医学》2009,15(22):161-162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效果。方法对117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SAP,病死率降为12.82%,SAP早期进行持续肾替代治疗(CFLBT),可以有效地防止病人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RS)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展。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AP可降低SAP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与机制。方法:采用生长抑素、中药通里攻下等综合措施治疗AP22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5例。结果:AP病程缩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SAP发生并发症,SAP无一例死亡。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新 《实用全科医学》2007,5(8):694-695
目的通过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结果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规范化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2006年收治的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行中西结合治疗的临床资料,总结内科规范化综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基本方案。结果19例患者死亡1例,占5.26%,余18例患者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规范化治疗急重型胰腺炎能显著降低死亡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治疗效果的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9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手术组29例和非手术组30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中胆源性胰腺炎和非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胆源性SAP患者,手术组临床疗效好于非手术组(P〈0.05);非胆源性SAP患者,非手术组临床疗效好于手术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早期SAP患者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我院应用中药柴芍承气汤结合内科综合措施治疗28例SAP患者取得满意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卫生院住院治疗的47例SAP病人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资料。结果:47例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是SAP早期有效的治疗方法。在非手术治疗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若发现手术指征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7.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危重急腹症之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且严重,病死率16.8%,其特殊类型急性暴发性胰腺炎和腹腔室膈综合征死亡率高达50%~60%,我院SAP病死率为21.9%。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诊治32例SAP,较过去西医药及手术治疗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龚翰林  李娟  万美华 《西部医学》2013,25(9):1431-1432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发病机理复杂,是危急重症,死亡率高,并发症多,属于中医“阳明腑实证”。我们运用通腑攻下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恢复其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功能,疗效确切,但机理不明。SAP存在胰腺细胞坏死,而其坏死方式和程度决定SAP炎症反应与病情严重程度;细胞能量代谢决定细胞坏死方式和程度。SAP是否因腑气壅滞不通、脾不升清、胃不降浊,脾胃运化失司不能把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通过心肺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而致“胰腺腺泡细胞坏死”?从中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实践,扩展研究中医“脾主升清”理论,探索其确切内涵,中医药能否通过影响胰腺细胞能量代谢来减轻SAP病情,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对探索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效治疗方案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自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动态变化,评价其作为SAP预测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07年11月~2008年8月就诊于自治区人民医院胰腺外科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包括1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SAP组)和30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AP组),同时选取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于治疗前后分别取患者静脉血5ml,分离血清,并分别测定AP组、SAP组及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TNF-α、IL-8、IL-6、CRP水平。结果:治疗前,SAP组TNF-α、IL-8、IL-6及CRP较AP组和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SAP组IL-6及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而TNF-α和IL-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IL-6及CRP可能能够早期预测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并能够在-定程度上反映出疾病的严重程度,同时有助于临床疗效的判断。而TNF-α和IL-8在预测及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和临床疗效判断方面仍需要进-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吕仕银  张成荣  陈忠三 《四川医学》2005,26(12):1487-1489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方式经历了手术-非手术-手术治疗及20世纪90年代的中西医结合的曲折历程,虽然国内外学者对SAP的诊断治疗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与探讨,迄今未能获得满意的疗效,病死率仍为20%-40%。及早对病情危重程度和预后作出正确的评估,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现复习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二十九例,从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来看,优于单用西药治疗方法,经临床观察,出现了临床症状缓解,心电图ST-T和体力恢复较快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附1376例报告)   总被引:62,自引:4,他引:58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新治疗方案和有效方法。方法 对不同研究阶段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方案、方法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将历时24年的临床治疗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Ⅰ阶段(1980~1990年),以早期手术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为辅;第Ⅱ阶段(1991~1993年)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强调并发症的中转手术治疗;第Ⅲ阶段(1994~2003年)以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病程后期的感染和局部并发症的治疗。结果 随着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的不断完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下降。三个阶段的手术率分别为77.59%、54.54%和19.38%,而病死率则分别为40.52%、17.17%和10.77%。结论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是继发感染的主要治疗手段,早期手术指征应从严掌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急性胰腺炎是外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随着医学的发展,抗生素、生长抑素等的应用,虽然治愈率有所提高,但至今仍伴有较多的并发症及一定数量的死亡率。方法:本研究观察了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其中33例,采用通里攻下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并根据中西医结合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对照组23例,不用中药,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结果:表明术后采用中药的治疗组,不仅血淀粉酶、体温、肠功能等恢复的快(P<0.01),还可减少抗生素用量.节约住院费用。结论:从而说明中西医结合方法与相应的护理配合是治疗急性胰腺炎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以利于临床更好地推广应用。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胰腺炎病例5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抑制胰腺分泌,积极配合中药治疗,及时给予肠内营养等。结果53例患者经综合治疗治愈42例,治愈好转率为79.2%。结论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疗效,尤其是早期应用,可提高该病的早期治愈率及有效率。  相似文献   

15.
罗卫  赵广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22):1915-1916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6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B组3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的总积分变化、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总积分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后总积分和疗效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脓疱型银屑病具有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背景:抵抗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的含量明显增高,抵抗素有望成为评价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新的标记物。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SAP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确定病例入选标准,病例均源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所有满足入选标准的病人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入研究程序,并按照随机号分别进入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安慰剂对照组,治疗组13例,对照组15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给予西医内科基础治疗联合中医药治疗,安慰剂对照组除给予安慰剂外,其余西医内科基础治疗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主要结局指标:依次于入院时及入院后第1、3、5、7天抽取两组患者静脉血,观察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清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第1、3、5、7天测得的抵抗素水平分别为(3.29±1.66)、(3.71±1.05)、(3.08±1.47)、(3.62±1.67)μg/L,对照组分别为(5.16±1.93)、(5.07±1.53)、(4.88±1.47)、(5.12±1.48)μg/L。治疗组血清抵抗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降低SAP患者血清抵抗素浓度,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早中期原发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疗效,延缓慢性肾衰竭的进程。方法对43例早中期慢性肾脏病患者采用饮食营养、西药治疗(包括降压、调脂等)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结果43例患者治疗后不仅能改善症状与证候,减少尿蛋白及尿红细胞,降低血肌酐,且治疗1年后,患者的GFR较治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个体化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不仅能延缓肾功能减退的速率,且能逆转部分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优势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中医与西医治疗糖尿病的优缺点,阐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优于单纯的西医或中医治疗糖尿病,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是在保持中西医各自原有疗效的基础上,对双方各自难以解决的治疗问题作出合理而理想的解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系统总结帕金森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近10年来关于帕金森病中医药治疗的相关文章30余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该领域研究进展做了综合分析和评述。结论: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中药和中消痞汤联合西药在胆汁反流性胃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将16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铝碳酸锾、多潘立酮进行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中药和中消痞汤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烧灼性上腹痛、饱胀、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积分和胃镜镜下所见黄绿色胆汁、胃黏膜水肿、充血、糜烂、出血点等情况,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差值及胃镜观察项目的 积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进一步探讨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