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下丘脑瘦素和瘦素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发病中的变化规律,探讨中药降脂颗粒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高脂饲料(88%普通饲料+10%猪油+2%胆固醇)制备SD大鼠脂肪肝模型,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组和降脂颗粒组,并设空白对照组.治疗4周后,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记录肝指数,作血清TC、TG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测,RT-PCR法检测下丘脑组织瘦素和瘦素受体(OB-Rb)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下丘脑磷酸化瘦素受体(p-OB-Rb)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指数、血清TC、TG指标明显升高,并出现弥漫性的肝脏脂肪变.药物干预后这些数值都明显下降(P<0.05),肝脂肪变明显减轻,且降脂颗粒组优于辛伐他汀组;大鼠下丘脑瘦素受体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在模型组明显降低,两用药组大鼠下丘脑OB-Rb mRNA水平及p-OB-Rb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降脂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瘦素受体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瘦素(LP)及其受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制备Wistar大鼠NASH模型;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瘦素(LP)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水平;比色法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含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胰岛素(FIN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E、苏丹Ⅳ、Masson三重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肝组织OB-Rb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瘦素、TG、FFA、HOMA-IR、TNF-α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模型组大鼠肝组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脂肪变性、炎症坏死及窦周纤维化;肝组织OB-RbmRNA和蛋白的表达则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弱;相关分析显示: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瘦素受体蛋白表达与与血清瘦素水平、血游离脂肪酸、TNF-α、胰岛素敏感指数、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活动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0.71、-0.74、-0.65、-0.83、-0.87,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瘦素受体表达减弱是肝脏脂肪变性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肝组织瘦素受体表达减弱是NASH瘦素抵抗的重要病理机制之一,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相互作用,共同促进了NASH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调肝理脾方对实验性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以“白酒-吡唑-玉米油”混合液灌胃16周制备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给药后检测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变化、肝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结果]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功能显著异常,肝纤维化明显;经4周治疗,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及西药组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透明质酸水平均有显著下降(P〈0.01),且中药组能显著下调大鼠肝组织中TGF-β1蛋白。[结论]调肝理脾方能够有效阻止和逆转酒精性肝纤维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内骨调素(Osteopontin、OPN)变化规律,初步探讨骨调素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胃制造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选用纯系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66只,体重在180 g~200 g之间,将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1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予以正常饮食.B组、C组、D组、E组、F组大鼠每天清晨用白酒-玉米油-吡唑混合液灌胃,分别于灌胃2周、4周、8周、12周、16周后行股静脉采血,处死大鼠,并留取肝组织标本,分别测定肝功能(ALT、AST)、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CⅣ);并作肝组织常规HE、Masson胶原染色及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原位杂交技术动态观察肝组织中骨调素、α-肌动蛋白(d-SMA)表达、分布状况、定量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酒精灌胃4周、8周、12周、16周组大鼠OPN、α-SMA表达显著增强并且肝内胶原纤维含量显著增加.正常肝组织中几乎不表达OPN,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建立过程中,从第四周开始中央静脉和邻近肝窦内皮细胞OPN的表达显著上调,并与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呈明显正相关(r=0.88).结论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OPN在肝组织中显著表达,并可能在酒精性肝纤维化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强肝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对血清瘦素、肝组织瘦素受体mRNA、P-JAK2和P-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强肝胶囊治疗NAFLD的可能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制备SD雄性大鼠NAFLD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待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模型)组、强肝胶囊组和辛伐他汀组。治疗4周后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测,并同时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瘦素,RT-PCR法检测肝组织瘦素受体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P-JAK2、P-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强肝胶囊能明显降低NAFLD模型大鼠肝组织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的水平,改善脂肪变性,降低肝脏炎症反应,并能明显降低血清瘦素高水平状态,改善瘦素抵抗,同时增加瘦素受体mRNA的表达,增加肝组织P-JAK2、p-STAT3蛋白的水平。[结论]强肝胶囊对NAFLD大鼠肝脏脂质和炎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可能机制是通过改善瘦素抵抗,增加肝脏瘦素受体mRNA表达及P-JAK2、P-STAT3蛋白水平而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鳖甲煎丸高剂量组、鳖甲煎丸等剂量组.秋水仙碱组[0.11mg/(kg·d)]、鳖甲煎丸高剂量组[2.2 g/(kg·d]及鳖甲煎丸等剂量组[1.1 g/(kg·d]分别予以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给予等剂量的0.9%氯化钠灌胃,共6周.采用比色法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ALT、AST)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肝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瘦素、瘦素受体表达水平.[结果]鳖甲煎丸能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减轻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P<0.01);抑制模型大鼠肝组织瘦素及瘦素受体的表达(P<0.01).[结论]鳖甲煎丸能有效减轻模型大鼠肝纤维化的病理程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水平,抑制大鼠肝组织瘦素及瘦素受体的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解毒中药治疗脂肪肝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采用高脂饮食加白酒灌胃建立大鼠脂肪性肝炎模型),模型组所有大鼠再随机分为对照亚组、中药亚组、东宝肝泰亚组.用药4周后,观察并比较模型组及其各亚组与正常组对血清脂联素(APN)、瘦素(leptin)及肝脏瘦素受体(OB-R) mRNA、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leptin浓度升高,APN及肝脏OB-R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中药亚组APN水平明显升高,肝脏OB-R mRNA表达上调,同时血清leptin、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下降,明显优于东宝肝泰亚组(P<0.01).[结论]益气化痰解毒中药通过提高APN,上调肝脏OB-RmRNA的表达,以调节leptin水平达到有效治疗脂肪性肝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瘦素(LP)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高脂乳剂灌胃构建成年大鼠NAFLD模型(F组),生理盐水灌胃联合自由摄取普通饲料及饮用水构建对照组(C组)。观察模型组(4周、8周、12周)和对照组(12周)大鼠的体质量、肝脏大小、形态、质地及肝指数;采集肝脏组织,HE染色法观察肝脏脂肪变性及炎症程度并依据组织病理学诊断标准对其进行脂肪变性分度及炎症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VEGF表达;采集周围静脉血,ELISA法检测其VEGF、LP浓度。结果 F组大鼠肝脏脂肪变典型,且脂肪性炎症分级随实验周期延长而加重,符合病理学诊断标准。与C组相比,F组大鼠血清VEGF和LP浓度明显升高(P<0.05),且VEGF和LP浓度以12周时最高、8周时次之、4周时较低(P<0.01);F组血清VEGF和LP浓度同步升高,呈显著正相关(r=0.93,P<0.01);与C组相比,F组大鼠肝脏组织VEGF表达上调且以12周时最高,8周时次之;4周时较低(P<0.01)。结论在反映NAFLD炎症程度方面,VEGF和LP具有一致性;VEGF与LP可激活及促进NAFLD的炎症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内质网应激相关因子及其介导的凋亡途径在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8只)、模型组(酒精混合液喂养);模型组又分为4、8、12、16周4个时相点(各8只);采集标本后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观察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对肝脏脂肪变程度和炎症活动度评分及肝组织中GRP78、SREBP1-c、Caspase-3蛋白表达及动态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8周时肝组织中GRP78、SREBP1-c、Caspase-3蛋白表达开始升高,于16周时达最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GRP78、SREBP1-c、Caspase-3等相关调控因子介导的肝细胞内质网应激和凋亡反应途径参与了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脂肪变性和炎症反应,并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陈宏辉  张明亮  阳学风  严悦卿 《肝脏》2004,9(4):244-246
目的 通过观察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肝组织内骨调素和CD68的变化规律 ,探讨骨调素对巨噬细胞在酒精性肝纤维化肝组织局部浸润的影响。方法 用白酒 玉米油 吡唑混合液灌胃建立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选用纯系SD雄性大鼠 66只 ,体重 180~ 2 0 0 g ,将大鼠分成 6组 (每组 11只 ) ,A组为正常对照组 ,予以正常饮食。B~F组大鼠每天清早用白酒 玉米油 吡唑混合液灌胃 ,分别于灌胃 2、4、8、12、16周后行股静脉采血处死大鼠 ,并留取肝组织标本 ,分别测定血清肝纤维化指标 (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 ) ;作肝组织常规苏木精 伊红、Masson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技术动态观察肝组织中骨调素、CD68表达、分布状况、定量和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乙醇灌胃 4、8、12、16周组大鼠骨调素、CD68表达显著增强 ,且肝内胶原纤维含量显著增加。正常肝组织中几乎不表达骨调素 ,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建立过程中 ,从第 4周开始中央静脉和邻近肝窦内皮细胞骨调素表达显著上调 ,并与胶原纤维面积百分比呈明显正相关 (r =0 .88) ,同时中央静脉和邻近肝窦处浸润的巨噬细胞逐渐增多 ,也呈明显正相关 (r =0 .90 )。结论 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中 ,骨调素在肝组织中显著表达 ,并可能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