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丰山铜矿的开采现状,针对零星小矿体的赋存条件,分别采用巷道式浅孔扩压采矿法、无底柱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浅孔留矿与中深孔联合采矿法、中深孔分段嗣后充填采矿法等多种采矿方法进行回采,实践应用表明,2014年共回收零星小矿体10.77万t,采矿综合损失率下降9.9%,贫化率下降6.9%,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破碎围岩矿体预控顶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阿舍勒铜矿650 m中段破碎围岩矿体,采用分段崩矿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采场发生垮塌的状况,提出了预控顶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的技术方案。7个采场的回采实践表明:该采矿方法适合阿舍勒铜矿上盘围岩破碎矿体的开采技术条件,并具有采场稳定性好、作业安全、贫化损失率低、生产能力大、综合经济效益高等突出优点,采场实际损失率为4%~5.7%、贫化率为3.3%~10.9%。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锡矿急倾斜薄矿体的赋存形态和矿岩稳固性,对崩落采矿法、空场采矿法、充填采矿法进行初选,对初选出的浅孔留矿法和分段矿房法从采场生产能力、采准工程布置、回采工艺和矿石综合回收率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选择浅孔留矿法开采,并对所选的采矿方法进行了底部结构优化,降低了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优化后的平底结构浅孔留矿法对类似生产条件矿山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熊国雄 《现代矿业》2016,32(10):26-27
铜绿山矿原主要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手工凿岩,生产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无法满足深部矿体安全高效开采要求。通过引进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并在井下采场试验。结果显示,变更采矿方法生产能力可达到450 t/d,矿石贫化率可控制在5%,回收率可提高到94%,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和资源回收利用率,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在铜绿山矿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广西大部分金属矿山采用浅孔留矿法回采,已无法满足矿山生产效率高、劳动强低、安全可靠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迫切需要对浅孔留矿法进行技术改造,以提高矿山机械化装备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根据凤凰山银矿急倾斜薄矿体的储存条件和矿山生产实际,提出适合急倾斜薄矿体的安全、高效率、低成本的开采技术—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结合3Dmine、ANSYS建立FLAC3D数值模型,采用FLAC3D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并开展了工业试验,取得采场生产能力180 t/d、损失率7.40%、贫化率14.96%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朱天平 《有色金属》2004,56(1):90-91,107
介绍白银有色金属公司深部铜矿为降低矿山损失、贫化率,提高生产能力,不同时期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所采用的无底柱分段崩落法、阶段空场采矿法、高分段大跨度空场嗣后充填法及所取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香炉山钨矿缓倾斜中厚矿体开采难题,对比分析了浅孔留矿漏斗放矿嗣后充填采矿法和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与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结合的方案,以安全、高效、低成本为原则,通过现场试验对比,确定矿山Ⅲ盘区矿体开采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与浅孔留矿嗣后充填采矿法相结合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某铜矿500 m水平西部区域为破碎难采矿体,采用低分段空场小步距嗣后充填法进行开采,对回采方案中的采场结构参数、采切工程布置、回采工艺、顶板管理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低分段空场小步距嗣后充填法和原采矿方法分段崩落法进行了开采技术经济指标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低分段空场小步距嗣后充填法相比于原分段崩落法开采,虽生产能力有所下降,采矿成本有所增高,但实现了本区域恢复开采,工人作业环境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矿石贫化率降低了54.9%,出矿品位提高了40%,损失率降低了17.2%。  相似文献   

9.
广西高峰公司105号矿体为世界罕见富矿。对105号矿体采空区的治理,主要采用"加固—分割—分区充填"的三步治理方案。残矿回采根据不同区段特点,分别制定了上向水平充填采矿法、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进路式充填采矿法、底盘漏斗分段充填采矿法等不同采矿技术方案。并在-151m中段南端进行上向水平充填采矿法试验。试验矿块生产能力达到260t/d,采矿损失率8%,贫化率10%。  相似文献   

10.
某高寒高海拔铜矿属分群展布、大致平行产出的急倾斜薄至中厚矿体,自投产以来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以及浅孔留矿嗣后充填法进行开采,所设计方案上下盘围岩暴露面积大、对矿体形态变化适应性差、合采矿脉间的夹石无法剔除、采场布置和回采顺序的灵活性差、胶结充填成本高,难以满足矿山生产能力的要求。通过综合研究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及生产现状,确定采用机械化盘区上向进路充填法开采,并使用大型无轨设备进行采掘作业。经对比,优化后的开采方案生产能力、回采率、机械化程度均得到了提高,采场安全性得到加强,采矿工艺对矿体的适应性增强,贫化率大幅度降低,并极大地减少了胶结充填的比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为盘区生产能力提高6.16%,综合回采率提高13.78%,综合贫化率降低72.91%。  相似文献   

11.
针对香炉山钨矿缓倾斜中厚矿体的开采难题,创造性提出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与浅孔留矿嗣后充填组合开采的新方案,采场下部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上部采用浅孔留矿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成功解决了缓倾斜中厚矿体采场矿石运搬难题,同时降低了采矿损失贫化指标和采切成本。实践表明,组合开采采场平均生产能力达182.5t/d,采矿损失贫化指标降低了3~4个百分点,采切比由原来的7.1m/kt降为3.64m/kt,既保证了回采安全性,又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地表不允许塌陷时,急倾斜厚大矿体的开采是一个世界采矿技术难题。国内外对此类矿体采用高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和高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以李楼铁矿厚大矿体的开采为实例,从矿体赋存形态和矿岩稳固性对空场法、崩落法、充填法进行采矿方法的初选。对生产中应用的25 m高分段凿岩空场嗣后充填法和高阶段侧向崩矿嗣后充填法从采场生产能力、采场工程布置、采准工程量、工艺技术、采场充填周期进行技术分析比较,提出以高阶段侧向崩矿嗣后充填法为主,25 m高分段上向扇形孔空场采矿嗣后充填法和浅孔留矿法为辅的采矿方法,能实现安全、高效、大规模生产。随着凿岩设备、装药设备、爆破器材的发展,大孔穿爆,高分段或阶段凿岩在矿山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类似开采条件的矿山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洞金矿+65 m以上标高矿体属于急倾斜极薄矿体,该矿体原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安全性差且损失贫化率较高,为保证采场生产安全和提高生产能力,提出采用削壁充填采矿法开采。对矿岩体开展岩石力学参数测试、岩体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质量评价,并结合Mathews图解方法对采场、采场顶板、采场上盘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洞金矿石英岩和粉砂质板岩均属于差岩体,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矿体无法保证采场上盘围岩的稳定性,而选取削壁充填采矿法作为采矿方案较为合理,该方法安全可靠且预期技术经济效果良好,矿石贫化率下降35%,矿石损失率降低16%。  相似文献   

14.
和睦山铁矿后观音山矿段-200 m中段原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在开采过程中发现矿岩节理裂隙比较发育,矿体稳固性差,矿石回采率仅为65%,贫化率高达18%,后期转换为上向水平进路充填采矿法,又因后观音山矿体水平面积小,生产能力低,严重影响矿区的产量。通过技术攻关,矿山采用多分层同步上向水平进路台阶式开采,回采率达到90%,贫化率降至5%,生产能力达1 500 t/d以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采矿方法的平稳转换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5.
根据某低品位不规则厚大钨矿体开采技术条件,通过对比分析多种采矿方法,采用中深孔分段崩落阶段矿房嗣后充填采矿法开采,工业试验结果表明,采场生产能力为518 t/d,损失率为14.7%,贫化率为10.9%,采切比为3.82 m/kt,采场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损失率、贫化率及采切比明显降低,技术经济指标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分段崩落阶段矿房嗣后充填采矿法适合不规则厚大矿体开采,为类似矿山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疆某金矿浅部脉状矿体使用浅孔留矿法开采,但矿山下部约+410m水平脉状矿体逐渐合并成厚大矿体,设计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开采。采用矿山现场测试、实验室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多种方法和手段,研究了该矿下部的矿岩力学特性和胶结充填材料输送特性及强度特性,得出了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的最优采场结构参数和充填材料最佳配比,提出了中段平面上盘区矿房的最佳回采顺序。研究结论对采矿方法优化设计以及矿山安全、高效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主要生产矿井开采的主要金属元素为铜,伴生金、银、铁、硫、砷等元素,对于厚大矿体采用大直径深孔高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扇形中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法,小矿体多采用浅孔留矿法、无底柱小分段崩落采矿法。为提高资源回收率和保护环境,目前正推行全尾充填开采技术。分析了各种采矿方法的采准布置、回采工艺,评价了采矿方法的技术经济指标,为类似矿山开采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以阿根廷MSG铁矿为研究对象,针对缓倾斜中厚矿体的高效开采问题,提出了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和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两种方案。通过对生产能力、技术经济指标、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对比,证明该矿更加适合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可为国内类似矿山的开采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综合瓮福磷矿大塘矿段矿体开采技术条件、矿物加工对矿石质量的要求等,推荐采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包括a层和b层矿混采与a层和b层矿分采分运方案。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分析,混采时推荐下行式大直径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分采分运时推荐沿走向高分段下向中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其中混采时对不同厚度夹层的处理方式可为类似矿山含夹层多层矿体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沙溪铜矿矿床品位较低、矿体厚大、矿体及围岩稳定性好的特征,采用高阶段大直径深孔嗣后充填采矿和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厚大矿体采用高阶段大直径深孔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两段凿岩一段出矿,出矿段高120 m,凿岩段高60 m,采区生产能力2 100 t/d、采切比6.72 m/kt;矿体厚度小于15 m时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中段高60 m,分段高20 m,矿块生产能力500 t/d、采切比17.7 m/kt。由于采矿方法具有采场结构简单,工艺精简的特点,对相邻盘区充填料的破坏不显著,矿石贫化损失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