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芳是一名礼仪小姐,工作中需要长时间站立.最近她偶然发现自己的腿上有一处爬满了"树根"一样的血丝,注意察看一段时间后,发现"树根"爬的范围慢慢有增大的趋势,像蚯蚓一样很影响美观.到医院请教医生,医生告诉她是得了"下肢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2.
下肢浅静脉里的血液发生倒流,淤积在下肢的静脉血管里,导致静脉内压力增高,静脉逐渐变粗、变硬,就像青筋一样暴起,更像蚯蚓趴在腿上,这就是下肢浅静脉曲张,俗称"蚯蚓腿".中医典籍《外科正宗》对静脉曲张的描述:"筋瘤者,坚而面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 下肢浅静脉曲张唯独青睐这些人 老年人及先天性静脉壁薄弱者;妊娠...  相似文献   

3.
老烂腿学名叫下肢静脉瘀积性溃疡,主要临床表现是小腿中下段的慢性皮肤溃疡.下面为大家详细科普关于老.烂腿康复护理的相关知识. 容易诱发老烂腿的疾病 1.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引起血液返流、静脉高压,静脉血液瘀滞.随着时间延长,皮肤会出现色素沉着、水肿、湿疹等症状,直至坏死,出现溃疡.并且因为营养物质不能输送到溃疡处,患处长时间无法愈合,形成老烂腿.  相似文献   

4.
张岚  张纪蔚 《大众医学》2014,(10):34-34
“老烂腿”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民间俗称“脉管炎”。很多人认为,“老烂腿”是静脉曲张所致,危害不大,故常常在发病数月后,直到腿部皮肤化脓,甚至出现组织发黑(医学上称坏疽)时,才想到去医院就诊。实际上,除静脉曲张外,目前更常见的导致“老烂腿”的疾病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所致。足部组织一旦因严重缺血而发生坏死,截肢风险极大,后果十分严重,治疗困难,医疗费用也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5.
天气越来越凉,老年人体质虚弱,双腿最易受寒邪侵袭,很多人因此出现腿凉、脚凉、"两腿嗖嗖冒凉风"等症状。除了穿上厚厚的棉毛裤,还有些暖腿小方法,老年人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按摩双手抱紧一侧大腿,稍用力从大腿根部向下按摩,一直到足踝,然后再从足踝部按摩至大腿根;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另一条腿。每条腿按摩10~20遍,可刺激下肢血液循环,使腿部保暖,还可以预防老年人下肢静脉曲张、肌肉萎缩等。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部,每天早晚用手掌快速揉搓涌泉穴100下,接着揉搓各  相似文献   

6.
正下肢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疾病,它最直观的表现是腿上出现了蜿蜒迂曲的静脉,仿佛"蚯蚓爬上腿"。下肢静脉曲张(注:本文主要针对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是一种不可逆转的静脉性疾病,虽然它是一种随时间累积的疾病,但是年轻人也同样高发。如果患者没有引起重视,任其发展,会引起下肢皮肤色素沉着、静脉溃疡、静脉血栓以及破裂出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有时,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都可能会让这个"蚯蚓"悄然而至。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老烂腿?老烂腿是对下肢慢性溃疡的俗称。它是指各种原因(静脉性、动脉性、感染性、糖尿病性、外伤性等)引起的下肢皮肤或深部组织缺损,经常规治疗1个月未愈,且没有愈合倾向。在14~64岁人群中发病率,男性9.2%,女性6.6%。在所有原因所致的下肢慢性溃疡中,静脉曲张所导致的溃疡占比最高。  相似文献   

8.
<正>下肢静脉曲张属于"筋瘤"的范畴,俗称"青筋腿",是指下肢静脉由于静脉瓣膜功能不足导致的静脉血液倒流,浅表静脉因血液滞留而导致形成蜿蜒、曲折形态,隆起于皮肤表面或成团卷曲的一种疾病,包括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和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原发性静脉曲张仅大隐静脉、小隐静脉或其分支发病,其他静脉不受影响,除浅静脉曲张外没有其他不  相似文献   

9.
一种相对"年轻"的疾病 不安腿综合症,也称不宁腿综合症,患者大多为中老年人,是一种神经系统感觉运动性疾病.这是一种相对"年轻"的疾病,最近几十年才刚刚被认识. 患者常以失眠为主诉,但多有特征性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夜间睡眠时双下肢不适感,迫使不停活动下肢、捶打小腿或下地行走,进而影响患者的睡眠,导致失眠.  相似文献   

10.
据媒体报道,受“养生”节目“启发”,武汉一爹爹自行用织毛衣的梭子刮腿,竟然刮得腿部破溃.因为在家拖延了3个月才就诊,爹爹腿上烂出了“大窟窿”. 这位爹爹姓钱,82岁,患有下肢静脉曲张,俗称“蚯蚓腿”.因为讳疾忌医,他患病40多年都没有到医院就诊.今年春天,钱爹爹看电视上养生节目说,用梭子刮腿可治疗静脉曲张,便找到老伴织毛衣用的梭子,从下到上刮起右腿.没想到,当时钱爹爹的腿就被梭子刮破了皮.钱爹爹没当回事,在伤口上涂了些碘酒.  相似文献   

11.
谈到"静脉曲张",大多数人脑海里浮现的大多是一条凸起静脉的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蚯蚓腿".但是有些静脉曲张"潜伏"得极深,虽然看起来不明显,但也存在不小的隐患. 近日,陈先生(化名)就遇上了这一件"怪事":明明是自己腿上有皮肤问题,可医生坚持要他转到血管外科就诊……  相似文献   

12.
正俗话说"人老腿先老",是很有道理的。如何预防腿部衰老呢?建议你练练如下健腿防老八节功。民间有首歌诀曰:"健腿防衰八节功,养生延年显神通。诸君坚持经常练,健康长寿乐融融。"一、剥蛇皮。坐姿。双手抱大腿,从腿根向下推拿按摩到脚踝,再向上推按到腿根,像蛇剥皮一样。做2个八拍。两腿交替进行。有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水肿、肌肉萎缩,促使下肢血液畅通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正张老师最近很是高兴,困扰她10多年的下肢静脉曲张终于治好了,最让她开心的是手术并没有给她留下任何疤痕。张老师是一名中学教师,由于长期站立的教学工作,十多年前她就发现左小腿有一块青筋膨出,而且越来越明显,就像一条条蚯蚓盘踞在腿上,非常难看,夏天再热也不敢穿裙子。可是随着症状越来越重,影响她的不仅仅是美观问题了,张老师开始觉得腿部酸胀难忍,时不时还会出现抽筋的现象。张老师开始尝试各种方法,比如穿弹力  相似文献   

14.
下肢静脉曲张与肺栓塞,一个病在腿,一个病在肺,看起来毫不相关,但实际上,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要警惕发生肺栓塞。这是因为部分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可以在曲张的浅静脉内形成血栓,如果不及时治疗,血栓有可能向上或通过交通静脉蔓延到深静脉,造成深静脉血栓。栓子一旦脱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了静脉腔内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9例(90条腿)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腔内激光治疗并对其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出现皮肤灼伤5例,出现皮下硬结14例,有色素沉着的减轻或消失,湿疹样皮炎明显好转,无残留曲张静脉,无一例复发.结论: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新方法,具有手术操作简便、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外表美观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病,亦是多发病,不仅影响美观,常伴有下肢酸胀不适、沉重感,甚至导致皮肤营养障碍、色素沉着、皮肤瘙痒、血栓性浅静脉炎、溃疡形成,所以科学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才是最优的治疗方案。本文通过对下肢静脉曲张疾病的科普,使广大患者正确认识该病。并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阐述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发展及其临床表现,对比开放式手术及腔内消融治疗两种术式的优缺点,进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另外,建议患者要避免久坐久站,穿合适的压力弹力袜,合理饮食,以预防静脉曲张。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认为,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是引发下肢静脉曲张的直接因素,若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治疗,还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溃疡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烂腿"。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的突出症状为长期渗液、色素沉着、伴有溃烂、疼痛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甚至影响患者的自身形象,使其产生心理障碍或负担。调查显示,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甚至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不仅是因为生活模式发生改变,也因为人们的饮食状况趋于高营养化。而在对下肢静脉曲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治疗时间长一直是困扰医疗工作者和患者的一大难题。该疾病短时间内无法治愈,而患者因为各种因素并不能够坚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系统和全面的护理配合,来满足临床对于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需求。本文主要对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下肢静脉曲张伴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十月怀胎不容易,而有的孕妇在孕期时,腿上还会长出"小蚯蚓",不仅不美观,还会肿胀疼痛发痒。这其实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一种表现,俗称"炸筋腿",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不光孕妇,长期久站或久坐、爱跷二郎腿等人群,"小蚯蚓"也容易找上门。如不尽早干预治疗,可能出血感染、反复溃疡,甚至出现血栓等,影响腿部功能。30多岁的刘女士身材瘦削,平日里也没有注意锻炼。  相似文献   

19.
玉子 《家庭医学》2007,(1):59-59
“老烂腿”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俗称。主要发生在大隐静脉和小隐静脉。患下肢静脉血液回流不畅。由此而导致下肢疼痛、难治性溃疡等顽症,重导致截肢。传统治疗方法采取结扎或手术切除病变静脉,手术创伤大,并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术后形成的瘢痕也难以被患接受。  相似文献   

20.
下肢静脉曲张影响下肢美观,也影响患侧肢体血液循环。消除原发病,找出患病因素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是关键措施。加强下肢静脉曲张护理,普及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知识,采取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措施。降低下肢部位的静脉曲张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