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5 毫秒
1.
如意金黄贴膏剂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敏伟 《中成药》2005,27(7):864-866
目的:建立如意金黄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的黄柏、大黄、白芷、姜黄、陈皮、苍术进行了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主药黄柏中的有效成分小檗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制定了如意金黄贴膏中黄柏、大黄等六味药材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论:方法简便、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有效的控制如意金黄贴膏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增效如意金黄散软膏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意金黄散始见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由姜黄、大黄、黄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等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上用治痈疽发背、疮疡肿痛、丹毒流注、跌打损伤等[1].现代研究表明,如意金黄散具有抑菌、消散肿疡、抗肉芽囊炎症等作用,并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2].笔者运用L9(34)正交实验提取如意金黄散样品,并通过柱层析法分离出作为质控指标的盐酸小檗碱,再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其含量,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并对制备工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如意金黄散又称金黄如意散、金黄散、金黄膏。本方来源于明《外科正宗》,含有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厚朴、天花粉、生天南星、生苍术、陈皮、甘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传统应  相似文献   

4.
如意金黄散又名金黄如意散、金黄散,再加乳膏基质可制成金黄膏,出自清代《外科正宗》.由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花粉、生南星、苍术、厚朴、甘草等组成,有清热解毒、散瘀化结、消肿止痛等功效。传统功用主要用于丹参、疮毒、脓肿、乳痈及无名肿痛等。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如意金黄散可抑茵、抗炎、镇痛、解痉,有减轻局部疼痛、水肿、渗出物过多和继发性感染等作用。  相似文献   

5.
笔者临症时,采用加味如意金黄散治疗疖肿数十例,获效满意。现简介如下:方药:如意金黄散:天花粉10份,黄柏、大黄、姜黄、白芷各5份,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天南星各2份。加味如意金黄散:如意金黄散10份,蚤休、黄独各5份,黄连、雄黄各2份,冰片1份。上药研极细末,置阴凉干燥处,备用。  相似文献   

6.
我院近两年来运用“如三醋膏”为主,治疗疖肿、急性淋巴结炎、多发性毛囊炎、外伤感染等202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一)药物组成“如三醋膏”是由《外科正宗》如意金黄散、三黄散与醋膏配制而成的外用复方。1.如意金黄散: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00克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1000克花粉500克,共研细末。2.三黄散:黄连黄柏黄芩各等份,共研细末。3.醋膏:即食醋煎熬沸去水而成。约10斤食醋熬成3斤醋膏。(二)配制方法如意金黄散、三黄散按4:1的比例,加入  相似文献   

7.
如意金黄散是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的名方之一,由天花粉、黄柏、大黄、姜黄等10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现代临床上常用于静脉炎、痛风性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糖尿病足溃疡等的治疗。笔者就近年来如意金黄散的临床、药理和药学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药的深入研究提供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如意金黄散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外用中药如意金黄散出自明·陈实功<外科正宗>一书[1],主治各种疮疡、痈疽等病.因其疗效显著可靠而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此药后多简称为"金黄散".临床上除外科应用较多外,皮肤科、泌尿科、骨科及五官科也因其简便、有效而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如意金黄散的新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意金黄散始载于明代陈实功所著的《外科正宗》,为如今临床常用的疮科要药.如意金黄散是由姜黄、大黄、黄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共10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火消肿、散瘀止痛之功效,多用于疮痈初起、红肿热痛、小儿丹毒、疮疡及无名肿毒等病症的治疗.近年来临床观察发现了他的一些新用途,且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如意金黄散又名金黄如意散、金黄散,来源于明朝陈实功的《外科正宗》,由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厚朴、天花粉、生天南星、生苍术、陈皮、甘草组成;方中黄柏、大黄、甘草清热解毒,白芷、天花粉消肿排脓,厚朴、生苍术、陈皮燥湿理气化痰,姜黄、生天南星散结消臃肿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除湿散痞、化痰消肿止痛之功。本方可用葱汁、酒、醋、麻油、蜜、菊花露、凉茶、丝瓜叶捣汁调敷,醋调取其散瘀解毒止痛的作用,酒调取其助行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壳聚糖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为成膜材料制备了如意金黄散膜剂,使其释药比原膜剂更均匀和持久.方法 兼顾如意金黄散中各主要成分的溶解性,以乙醇为溶剂提取有效成分,以壳聚糖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为成膜材料制备膜剂,HPLC测定膜剂中的姜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小檗碱的含量.结果 以膜剂中大黄酸的释放度为评价指标,膜剂体外缓释效果比以壳聚糖为成膜材料更好.结论 以壳聚糖接枝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为成膜材料制备如意金黄散膜剂柔性更好,大黄酸体外缓释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碘海醇注射液外渗使用如意金黄散外敷的护理效果.方法:对6例碘海醇外渗使用如意金黄散外敷并抬高患肢.结果:使用如意金黄散外敷后,患者肿胀、疼痛明显减轻,无一例出现组织坏死或炎性反应,于3日后症状完全消失.结论:如意金黄散治疗碘海醇外渗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如意金黄散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如意金黄散始见于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由姜黄、大黄、黄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天南星、白芷、天花粉等组成,具消肿止痛之功。临床上用于疮疡肿痛、丹毒流注、跌打损伤等[1]。近年来有关如意金黄散的临床应用、药理实验、制剂及质量等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2,33(12):1638-1638
目的:探讨如意金黄散加蜂蜜外敷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如意金黄散(大黄、黄柏、姜黄、白芷、胆南星、陈皮、苍术、厚朴、天花粉等)加蜂蜜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96%,对照组治愈率为4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本方法治疗静脉炎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之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纯中药制剂蜂蜜调敷如意金黄散肛门局部贴敷应用于围产期痔疾的临床疗效。方法共50例,随机分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组,治疗组30例采用如意金黄散(大黄、黄柏、姜黄、白芷、胆南星、陈皮、苍术、厚朴、天花粉等)加蜂蜜外敷治疗,对照组20例采用九华膏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有效率9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蜂蜜调敷如意金黄散肛门局部贴敷应用于围产期痔疾具有独特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具有效果良好,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如意金黄散的剂型改革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医将如意金黄散用于消肿止痛等方面,因散剂放置易受潮,使用要另加调配,且皮肤渗透不佳。我们将散剂改为涂膜剂用于治疗乳痈,红肿热痛等,临床疗效很好。1.处方:天花粉5g、白芷25g、姜黄5g、  相似文献   

17.
如意金黄散外涂治疗化疗后静脉炎64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如意金黄散外涂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化疗所致静脉炎 6 4例 ,以食醋将如意金黄散调成糊状局部外涂。结果 :如意金黄散外涂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有效率达 96 .9%。结论 :如意金黄散是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8.
金黄散外敷并中药内服治疗痛风急性发作42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傅渊  黄光明  徐志荣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1):1293-1293
如意金黄散由明代著名医家陈实功所创,首载于《外科正宗》,被历代医家称为外科用药之首,其剂由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花粉、天南星、苍术、厚朴、甘草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散瘀化结、消肿止痛等功效,用于治疗丹毒、疮毒、脓肿、乳痈及无名肿痛等。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如意金黄散可抑菌、抗炎、镇痛、解痉,有减轻局部疼痛、水肿、渗出物过多和继发性感染等作用。我院1995年以来采用金黄散外敷配合内服中药汤剂治疗痛风急性发作4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比研究了如意金黄散、TMP、及TMP配伍如意金黄散对3种不同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TMP对如意金黄散有较明显的抗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20.
赵慧萍  王菊仙  王育红 《光明中医》2012,27(5):1014-1015
目的 探讨中草药金黄如意散粉剂外毅治疗因化疗毒副作用而致皮肤损害的效果.方法 用金黄如意散粉剂与醋或香油等水剂液体拌成糊状敷抹受损皮肤,无菌透明膜敷贴24~48小时后观察.结果 通过金黄如意散外敷治疗与护理,减轻了毒性吸收与皮肤局部疼痛感,避免了皮肤加重受损导致坏死、溃烂,在短期内皮肤恢复了正常,治疗效果满意,良好.结论 金黄散外敷治疗安全,可靠,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