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璨 《中国新通信》2011,(10):74-79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依靠工具革新促进时代转变的案例举不胜举.从最原始的甲骨文到手抄本,经历了约4300年;从手抄本到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经历了约1150年;从活字印刷术到英特网的出现,相差了524年;从英特网兴起到搜索引擎是17年;从搜索引擎到相关性排名算法,却只有7年--这一串骤然递减的数字,让我们情不自禁的感慨,从今天开始,我们的阅读已经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想像一下……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子商情》2003,(5):25-25
实时新闻搜索一直是搜索引擎技术提供商渴望解决的问题之一。从互联网早期的7大搜索引擎,到现在Goole的崛起与Yohoo争雄,这个难题一直没有被很好地解决掉,大家把精力投入在了现在我们所熟悉的其他几大搜索指标上:页面检索量、检索时间、查准率和附加的功能值等。此前台湾的Openfind就曾宣称其最新搜索引擎的全球页面量为20多亿,比Google多了约1.7倍。  相似文献   

3.
《重庆通信业》2005,(1):8-10
2004年是重庆通信业特不平静的一年。这一年,我们共同面临了两百年一遇的洪水考验和国际赛事“亚洲杯”的挑战;我们共同庆祝了重庆移动5周岁和重庆联通9周罗的生日;我们共同见证了西南通信到重庆网通的变革和重庆铁通名称与标识的变更;我们共同看到重庆卫通整体搬迁并正式对外开放业务;我们共同为重庆电信创造的多个独家荣誉欢欣;我们还共同经历了从政府到企业一系列的人事变动。  相似文献   

4.
从ESWC比赛     
从2003到2007,从ROC到TFT,War3经历了5年以上的进化,已经发展的越来越成熟;一方面,暴雪在根据玩家们的意见不停的对游戏做出修改,一方面。玩家们不停对游戏进行发掘,对战术进行开发,不断的开拓这款游戏的潜力,而ESWC赛事也陪伴着我们度过了这5年,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5.
林麟 《世界电信》2008,(5):36-36
第一次见到陈山枝博士本人,就被他清晰敏捷的思维、充满激情的谈吐、丰富内敛的肢体语言所吸引。不仅如此,陈山枝如此年轻就拥有众多头衔的经历也让人赞叹不已:刚到而立之年,他就已经被推上了国家“863”计划专家组成员的位置,并且从“九五”到“十一五”期间连续担任;从19997到2000年短短四年时间,他就在北京高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从项目经理做到了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陈山枝曾说道:置身信息通信技术这样一个走在时代最前列的行业,总让人内心充满雀跃和期待。  相似文献   

6.
翁建元 《电子科技》1999,(15):36-38
在Internet上有上百亿个可用的公共Web页面,即使是最狂热的冲浪者也不能访问到所有的页面,而只能看到其中的一小部分,更不会在这浩瀚的W,b海洋中发现你那即使精彩却渺小的一隅。现在让我们理解搜索引擎如何工作以及怎样选择和使用‘hyW0rdS(关键词)等。搜索引擎“搜索引擎”这个术语~般统指真正意义上的搜索引擎(也就是全文搜索引擎)和目录(即目录式分类搜索引擎),其实他们是不~样的,其区别主要在于返回的搜索结果列表是如何编排的。1.目录目录(比如Yahoo!)返回的列表是由人工来编排的。这类引擎提供了一份人工按类别…  相似文献   

7.
《新潮电子》2009,(3):32-33
在不到百年间,我们对电视机的不断需求让电视机经历了数次的技术变革。当我们厌烦了黑白画面时,彩色电视机出现了;当我们嫌弃彩色电视机过于笨重时,平板电视机又出现了;而当我们发现画面过小时,更大屏幕的电视机也出现了;如今我们开始觉得画面不够清晰,于是高清电视机出现在了我们身边。  相似文献   

8.
《数字通信》2006,(1):64-65
2005年已经逝去,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体会的了手机游戏从幕后走入前台所经历的艰难,见证了手机网络游戏从试探到投入运营的全过程,也经历了手机游戏从无人问津到被大家广泛关注。也许2005年对于手机游戏注定是个不平凡的一年。作为一个专注于手机游戏的栏目,《游戏先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在2005年真正开始起航。2005年已经过去,2006年刚刚开始,我们对过去的一年一起来作一个完整的回顾……[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在过去10年,出现了无处不在的电子技术,让透明变得无可避免。鼠标轻点就能撼动一个人的名誉,强大的搜索引擎让网民能在几秒时间内从一个不断膨胀的档案库中挖出资料。在现今社会,透明已经成为一种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10.
回顾98展望99     
回顾98展望99陈凯1998年,伴随着世界通信的变革和发展,中国通信又走过了一个不平凡的发展年头。体制改革步伐加快,与国家改革保持了一致,通信市场的开放也逐步展开。体制改革在短短的二十年中,经历了从计划到市场,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从垄断到开放;从粗...  相似文献   

11.
刘辉  叶绍志  黄晖  李星 《电信科学》2002,18(3):43-45
本文首先介绍了IPv6搜索引擎发展的国内外背景、网络指南针IPv6搜索引擎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实现;然后基于网络指南针搜索引擎运行过程中得到的数据,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全球IPv6网络的发展,包括站点的分布、规模、类型等;最后对IPv6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月1日,广西、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内蒙等十省区的广播电视节目同时上星播出,到现在已将近两年。采用数字压缩技术上星播出对各省都是第一次,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在设备运行方面经历了从不熟悉到熟悉,在发射状态方面经历了从把握不准到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13.
手机作为人们生活越来越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自1983年正式问世以来,经历了短短的二十多年的飞速发展,已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手机的功能从刚开始的只能实现双方语音收听,到后来将个性铃声、文字短信、彩色信息等多种新鲜元素融入其中,再到如今手机的集成多媒体功能,让我们看到了手机发展的巨大空间和扩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纵观音响技术的发展史,从最原始的留声机到LP密纹唱片,再到CD、硬盘播放甚至网络下载;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便携设备;从喇叭单元技术的巨大变革,这些年人们聆听音乐的载体和手段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往的高保真音响器材巨大而且笨重,甚至属于富豪阶层的专利玩意。到了1979年SONY发明Walkman随身听,人们开始经历着获取音乐便利性的革命。  相似文献   

15.
在浩如烟海的Internet上查找你所需要的信息,使用搜索引擎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式,一个优秀的搜索引擎可以让你事半功倍。目前国内流行的中文搜索引擎比较多,为了帮助网上一族选择合适的搜索引擎,我们对国内著名的10个中文搜索引擎进行了此次专题评测。  相似文献   

16.
张忠 《电子产品世界》1998,(11):33-34,72
自1985年Xilinx公司推出第一片中大规模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至今,FPGA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历史。在这十几年的过程中,可编程器件有了惊人的发展:从最初的1200个可利用门,到今天的25万可利用门,规模增大了200多倍;FPGA供应商也从Xilinx的一枝独秀,到今天近20个厂商的分庭抗争;FPGA从单一的基  相似文献   

17.
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之后,作为信息化时代主角的电子计算设备经历了三次进化的过程:从大型计算机到个人计算机;从个人计算机到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计算终端;从移动计算终端到穿戴式设备。而如今我们正处于电子计算设备的第三次进化的开始阶段。本文通过对电子计算设备的发展历史的回顾,提出了对电子计算设备下一阶段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一、交换技术发展简况电话发明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了。交换技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交换技术得到空前的进步。交换技术经历了人工交换(磁石式、供电式)到自动交换的过程。从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自动交换技术的发展过程和方向:①元器件的使用经历了由机电式到电子式的过程;②接续部分的组成方式由空间向时分方向发展;③控制设备的控制方式由布线逻辑控制(布控)向程序控制(程控)发展;④交换的信号类型由模拟向数字发展;⑤交换的业务由电话业务向综合业务(ISDN)方…  相似文献   

19.
1引言 随着互联网在人们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日益渗透,互联网海量信息的飞速膨胀,催生了互联网搜索业务的诞生以及搜索引擎技术的成熟。搜索引擎作为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主要工具,使用率呈现逐年上涨趋势。2006年中国搜索引擎用户数达到了1.26亿,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92%。预计到2010年,搜索引擎用户数将突破2.5亿,占互联网用户总数的98.1%。但是,互联网搜索业务存在着终端的局限性,无法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服务,用户必须通过联网PC终端才可享受到搜索服务。  相似文献   

20.
从第一块联想汉卡到第一块联想电脑主机板,从第一台联想家用电脑到第一个中文场景式功能操作环境,从应用电脑到功能电脑,联想始终致力于信息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普及,联想的产品始终走在中国IT产业的前头。那么,在新世纪到来之际,联想又将以怎样的策略和产品架构来构筑联想电脑的产品线呢?又将用什么样的信息产品来服务于一贯给予我们厚爱的广大的中国用户呢?一、联想因特网时代的战略在阐述联想因特网时代的战略前,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联想电脑的发展历程:1990年到1999年联想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在19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