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叶青苓 《上海化工》1989,14(5):10-12
乳化剂也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在3.5~6之间的为水/油型乳化剂(亲油型),在8~18之间的为油/水型乳化剂(亲水型)。食品工业中常用的乳化剂为非离子型酯类。要得到稳定的乳浊液,必须选择适当的乳化剂(适应的HLB值),时常用复方以便取得更佳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10%丁草胺水乳剂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王军  杨许召  葛虹 《农药》2007,46(5):314-315,322
对10%丁草胺水乳剂,采用span 20和Tween 20复配系列不同HLB乳化剂的方法,发现水乳剂体系的最佳HLB值为11.76。再根据此HLB值选择出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3#乳化剂对为最佳乳化剂。利用乳液离心分离和丁草胺一水界面张力的测定表明,加入3%的乳化剂就可获得稳定的水乳液。所配制的10%丁草胺水乳剂具有良好的冷、热和稀释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乳化炸药是用乳化技术制备的油包水(W/O)型抗水工业炸药,乳化炸药的乳化效果、炸药爆轰性能和储存稳定性与乳化剂的品种和质量等有着密切联系。乳化剂的选择与乳化剂的HLB值、分子构成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根据油包水型乳化钻井液的作用机理及应用特点[1],通过与常规油水比的油基钻井液体系性能及特点进行对比,研选合适的乳化剂来制备低油水比(体积比油相︰水相50︰50)的油包水乳液并进行室内评价,并通过调整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的分子结构和基团比例,以保证超低油水比下的乳液粘度和乳化稳定性,这一探索性技术如能研究成功将会大大降低油基钻井液的使用成本。  相似文献   

5.
<正> 研究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平衡值(简称HLB值)的文章很多,本文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重点介绍几种有实用价值的农药乳化剂HLB值的测定方法。一、乳化试验法乳化试验法测定HLB值的依据,是乳化剂和被乳化物所要求的HLB值,应当是相同的。(一)乳化剂HLB值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10%辛硫磷水乳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pan20和Tween20以不同比例复配对10%辛硫磷进行乳化,发现复配乳化剂的最佳HLB值为11.5。再根据此HLB值选择出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乳化剂对,确定了最佳乳化剂对。乳化剂的用量为2%,加入0.5%的助乳化剂十六醇和0.1%的增稠剂可明显提高水乳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国外一直将使用油基钻井液当作钻深井、超深井、大斜度定向井、水平井和水敏性复杂地层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护油气层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内油包水钻井液的应用规模十分有限,这除了与成本因素有关外,更多是受到油包水钻井液乳化剂研制的制约。乳化剂是油包水油基钻井液体系中最为关键的处理剂。因此,乳化剂的研究决定着油基钻井液技术发展,在国外经验和国内初步实践的基础上,应着重研发适合国内使用的抗高温乳化剂、适用于高密度体系的乳化剂等,以促进国内钻井液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8.
《应用化工》2022,(12):3021-3025
基于电导率的测定得到最大增容水量,探究表面活性剂种类、复配后亲水亲油平衡值(HLB)、用量、温度等因素对油包水(W/O)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pan 80和Tween 80复配的表面活性剂,在HLB值等于5.5的条件下,W/O型微乳液的稳定性最佳。以此为基础,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甲基丙烯酸丁酯(BMA)的共聚物为壁材,聚丙烯酰胺(PAM)水溶液为芯材,通过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微胶囊,并对其形貌及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沈启航  梁大川  王瑜  杨阳 《化学世界》2020,61(4):298-304
以有机酸(C_8~C_(18))、氨基乙基乙醇胺为原料,KOH为催化剂,经酰胺化反应合成了可逆乳化钻井液用乳化剂EMUL-GP。研究了胺值、黏度、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乳化温度等对乳化剂的影响。采用二种或者二种以上的乳化剂复配混合乳化剂,研究了混合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对乳化稳定性能的影响,并对所研制的可逆乳化钻井液体系进行了放置稳定性、热稳定性、可逆乳化性、抗盐性、润滑性等一系列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4%混合乳化剂,在乳化温度80℃,油水质量比为7∶3条件下,该可逆乳化钻井液体系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郭晓轩  王鉴  郭明贤 《化学工程师》2014,28(12):43-45,55
提高乳化剂的抗温能力是目前抗高温油基钻井液发展的技术难题之一。通过对表面活性剂的优选和复配,优选出了一种适用于白油的抗高温油包水型乳化剂。通过电稳定性评价法、乳化率评价法、离心评价法、高温老化实验,系统考察了该乳化剂的性能及其乳状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以乳化剂PF-MOMUL-HT为主乳化剂,PF-MOCOAT-HT为辅乳化剂,选择3#白油为基础油,优选其他处理剂,可以构建出性能不错的抗高温油基钻井液。  相似文献   

11.
柴油乳化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化技术,就是借乳化剂的乳化作用,降低油水之间的介面张力,在一定条件下将油或水分散成一定微粒的操作技术。我们选用的乳化剂多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乳化作用降低油水间介面张力的平衡方式用HLB值(亲水亲油值)表征。不同的HLB值将决定所得乳化油的类别,一般说来,HLB值8~18者,所得乳化油为水包油型(O/W);HLB值3~6者,所得乳化油为油包水型(W/O);所以选择适合柴油乳化的乳化剂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柴油微乳化技术中乳化剂的选择及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柴油微乳化研究中的应用理论,应用相似相溶原理和HLB值初选柴油乳化剂并对乳化剂进一步筛选和复配,同时确定助表面活性剂为正戊醇.利用HLB值的计算对复配得到的微乳化剂进行验证,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Span80、AEO-3、TX-4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DO8/1021或D12/1421复配作乳化剂时HLB值在6-1 5.9范围内均可制得柴油微乳液;对不同复配乳化剂制得微乳化柴油稳定性验证表明:微乳化剂的组成以AEO-3、TX-4与DO8/1021三种乳化剂复配,复配比为0.6:1.4:8时掺水量达14%,且稳定性高.  相似文献   

13.
根据表面活性剂知识,采用HLB值法筛选和复配乳化剂.观察乳化燃料油离心分离后出水情况,显微镜观察其内部水颗粒状况,分析乳化燃料油的稳定性,以稳定性为依据,选择复配乳化剂及其HLB值,并确定合理的乳化加工工艺;对影响乳化燃料油的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制备多种低黏度油包水体系,考察了含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棕榈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油包水体系的黏度、稳定性、界面张力和乳化体系显微结构,并对比评价了配合使用不同规格粉体、不同表面活性剂以及不同用量棕榈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的油包水体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含有疏水处理粉体的油包水体系中加入适量棕榈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可以使体系的黏度降低,油水两相界面张力降低,乳液的乳化颗粒变小,稳定性增加。因此,通过使用棕榈酰胺丙基三甲基氯化铵,提供了一种解决低黏度油包水体系稳定性的方便有效的新方法。该方法在粉底液、防晒乳等化妆品配方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HLB值法制备DATS乳化剂,确定DATS乙醇溶液的HLB值为16.3,复配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0.1g.mL-1。制备的乳化剂具有良好的外观、乳化性能、稳定性和分散性,并增加了DATS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余越琳  蒲晓林  易偲文  李茜 《应用化工》2013,(10):1747-1750
采用破乳电压法,分析了配制钻井液过程中影响体系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高强度的搅拌和合理的加料方式有利于提高乳状液稳定性。白油基钻井液比柴油基钻井液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内相中的CaCl2和NaCl能提高体系稳定性。乳化剂的选择是提高乳状液稳定性的关键,应优先选择复配型乳化剂,并综合考虑其HLB值、分子结构以及分子特性。随油量的减少,乳状液的稳定性下降。有机土等处理剂的加入则能有效提高体系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以最大增容水量为考察目标,研究了温度、HLB值和助表面活性剂含量对TX-100/正己醇/环己烷反相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绘制了该反相微乳体系的拟三元相图,并用电导率法讨论了微乳液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当温度t=25℃,TX-100与正己醇质量比为1.5时,体系具有最大的增容水量;在不同的增容水量时体系存在3种不同的微乳区域,即油包水、水包油和油水双连续区域。  相似文献   

18.
使用复配乳化剂,以液态烷烃为连续相,丙烯酰胺溶液为分散相制备均匀的油包水(W/O)型微乳液。通过测定体系电导率及观察稳定性,以水相的最大增溶度为指标,研究了连续相的种类、乳化剂复配、丙烯酰胺(AM)单体浓度、电解质浓度对微乳液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异构烷烃Isopar M为连续相,乳化剂Span80/OP-10复配且当复配乳化剂中Span80含量占80%时,体系对水相增溶量最大;提高AM浓度、加入适量电解质Na Ac,都会增强微乳液的稳定性;电解质的加入还会提高乳化剂的最佳HLB值。  相似文献   

19.
采用无醇复配乳化剂,在常温下制备油包水(W/O)型微乳化柴油,并绘制柴油-乳化剂-水的拟三元相图,通过对拟三元相图分析,考察亲水亲油平衡(HLB)值对无醇微乳化剂增溶性的影响;对微乳液中的水滴粒径、表面张力进行测试,考察HLB值与掺水量对微乳液水滴粒径、表面张力的影响,并对微乳液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无醇复配乳化剂微乳化性能较好,乳化剂用量为10.2%时,微乳体系的增溶水量为22.1%;当复配乳化剂的HLB=7.5时,体系拟三元相图的面积最大,且制得微乳液的水滴平均粒径与表面张力最小;当乳化剂用量为5%时,含水量为12%的微乳液能保持180 d外观透明。  相似文献   

20.
<正> 2.4 表面活性剂的使用 选择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三种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并且将后者配合使用,制得不同HLB值的表面活性剂体系。表4列出了实验中所用表面活性剂以及明胶作为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