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幽默四则     
畅销商品·正华译·一位顾客抱怨道:“在不到-个月的时间里,我已是第-次来买这种2/!螺口灯泡了。请问,这批灯泡是不是次品?”“绝对不是,先生。”售货员激动地说,“事实证明,这正是我店最畅销的商品!”驯兽师·正华译·记者采访一位驯兽师。“听说您的父亲也是驯兽师。”“是的。”“有人讲,您曾把头伸进狮子的大口中。这是真的吗?”“是真的。不过我只伸进去一次,”年青的驯兽师回答说,“那是为了寻找我的父亲。”抗议·玉丰·一名小偷在超级市场的出口处被逮住了。治安管理员打开他的皮袋一看,全是防盗锁。管理员问小偷:“…  相似文献   

2.
情书公司     
情书公司马丁·格列别尔的生意十分奇特。他所经营的公司的业务是精心炮制”情书”,供没有灵感、不善言谈的男女谈情说爱使用。按照顾客的要求,模仿顾客的笔迹创作的“情书”,每封收费30美元。位于美国好莱坞的这家公司经常向顾客寄发“情书”目录,顾客可以通过邮局...  相似文献   

3.
在英国,新一代青年作家正在蓬勃崛起。尤其在小说界,他们辛勤耕耘,成绩斐然,逐渐确立了小说家的地位。这些文坛新秀主要有马丁·艾米斯(老一辈最负盛名的小说家金斯利·艾米斯之子)、A.N.威尔逊、萨蒙·拉什迪、格雷厄姆·斯威夫特、蒂莫西·默、威廉·博伊德、伊恩·麦克尤恩和朱利安·巴恩斯。他们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崭露头角,构成英国小说界中一股充满生机的创作群。马丁·艾米斯是这批年轻作家中的出类拔萃者。他最富激情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海外一直存在着有关中国“金字塔”的种种传闻,就像海外仙山,缥缈在云雾之间,却又乍隐还现……(一)早期的西方“目击者”。(1912年)弗烈德·麦耶·斯克洛德是一个美国商人,他于1912年赶着大篷车从中国长城向内地贩卖东西。除了贩卖香烟、烟草、蜡烛等零杂物品,他还向蒙古人贩卖枪支和弹药。有一次当他经过内蒙与陕西的交界处时,他的中国旅伴——一个饶舌的老和尚对他说:“我们将经过金字塔。”“什么金字塔?”“就是陕西的金字塔。我不是跟你说过了吗?”“但你说的是墓葬。”“不是墓葬,它们是跟天一样高的山。虽…  相似文献   

5.
马太·帕克英国牧师。英语中的成语“大鼻子帕克”就是来源于他的名字。“大鼻子帕克”的含义是“爱管别人闲事的人”。帕克是英国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坎特伯雷地区的大主教,他尽管腼腆,温文尔雅,但主管着教堂的一切事务,于是,他的政敌就叫他“大鼻子帕克”。梯尔·布莱希丹麦天文学家。在一次决斗中,他的鼻尖被对手用剑削掉了。后来,他装上一个黄金做的假鼻子,这恐怕是价格最贵、分量最重的鼻子了。西兰诺·蒂·伯乔兰克法国诗人、小说家。伯乔兰克是个思想活跃人物。他因鼻子长的奇特,曾与侮辱他的人进行了* 余次决斗。托马斯·韦…  相似文献   

6.
去年是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诞生的110周年纪念。作为“爵士时代”的“编年史家”和“桂冠诗人”,他英年早逝,可是他却留下了许多令人难忘的杰作,如为世人所熟知的《了不起的盖茨比》(1925)和《夜色温柔》(1934),也已成为世界学的珍品。菲茨杰拉德的创作生涯中。有两个女人对他的写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她们是姗尔达·赛瑞和雪拉·葛雷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享有全球影坛龙头之尊的美国好莱坞,每年总是吸引无数盼望一偿星愿的追梦人,除了美国本土的有志青年外,还有为数不少的异乡人渡海来美寻找新天地。其中,耕耘有成者亦不在少数。大不列颠新移民大不列颠与美利坚有着割舍不断的渊源,对同文同种的英国人而言,到美国打天下,当然方便得多,因此,数十年移民始终络绎不绝。以目前仍称霸影坛的老牌007扮演者肖恩·康纳利为例,他来自苏格兰爱丁堡,从007系列走红至今,享誉大西洋两岸,而今好莱坞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另外罗杰·摩尔,提摩西·达顿及皮尔斯·布洛斯南等历任007同样也来自大…  相似文献   

8.
毫无诗意的诗人婚姻吴庆丰编译“我不知道埃兹拉·庞德同哪位姑娘结了婚,”研究庞德的老前辈休·肯纳写道。他的话不无夸张的成分──他本人不止一次地会见过多萝西·莎士比亚·庞德,并与之做过充分的交谈。但他想说明的是,即使对庞德的作品以及他生活的丰富经历最了解...  相似文献   

9.
伊丽莎白女王俊霖编译1937年,在父亲的加冕典礼上,6岁的玛格丽特曾经问11岁的伊丽莎白,“你是不是会成为下一任英国国王?”“是的,”伊丽莎白回答。“你好可怜,”玛格丽特说道。今年已经68岁的伊丽莎白·亚历山大·玛丽·温莎,这位举世闻名的女王,如今正...  相似文献   

10.
百年孤独     
何·阿·布恩迪亚和乌苏拉是表兄妹。他们的结合受到亲族们的反对,因为乌苏拉的一个姑妈同何·阿·布恩迪亚的一个叔叔结婚,生下了一个长猪尾巴的孩子。但年少气盛的何·阿·布恩迪亚却无所顾忌地说,生下猪崽子也没关系。两人毅然结婚。可乌苏拉总是心有余悸,结婚一年多拒绝跟丈夫同房。慢慢地村里人都传说何·阿·布恩迪亚不通人道。在一次斗鸡中,他赢了邻居普罗登西奥,后者心里窝火,当众奚落他不能讨好老婆。何·阿·布恩迪亚受不了这种侮辱,  相似文献   

11.
永恒的微笑     
列奥纳多·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被人们称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达·芬奇这幅被誉为“永恒的微笑”或“神秘的微笑”的《蒙娜·丽莎》,创作于1503年,在他的家乡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据说该画是应他未来的赞助人朱利亚诺·德·梅迪契的要求创作的,此人从1513年开始资助达·芬奇,直到1516年去世。几十年后,意大利的著名画家、建筑师和作家瓦萨里第一个在书中提到,《蒙娜·丽莎》的原型是佛罗伦萨人佛朗切斯科·德·乔孔多的妻子。后来,他又考证了创作时间以及此作品的经历,认为《蒙娜·丽莎》曾归法国弗…  相似文献   

12.
1921年。德国柏林。著名电影导演F.W.茂瑙正在约法的电影制片厂内拍摄他的吸血鬼片《吸血鬼诺斯费拉杜》开头的几场戏,他的制片人和美工导演A.格劳为物色扮演男主角吸血鬼奥尔洛克伯爵的演员人选和他纠缠不休。但是茂瑙不急于告诉他。于是,编剧H·卡莱恩、摄影师沃尔夫冈·米莱尔和男演员G·冯·范根海姆随摄制组起程,一同去斯洛伐克的外景场地。在那里,茂瑙给大家介绍了男主演M·施勒克———吸血鬼奥尔洛克的扮演者,并向人们解释施勒克在俄国戏剧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手下接受过训练,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施勒克都将以吸血鬼…  相似文献   

13.
小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1929—1968)受到仁爱与和平抗议可以结束人世间不平这一信念的鼓舞,在其短暂而积极活跃的一生中,成了美国卓越的黑人领袖之一。他唤起黑人和白人共同反对种族歧视、贫困和战争。他是主张不以暴力抵抗压迫的战士,因而在1964在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金。  相似文献   

14.
决不放弃     
14岁的布里恩·沃克酷爱足球,是全美一号足球射手杰姆·米勒的崇拜者。不幸,他患了一种罕见的神经麻痹症,又并发肺炎。医生切开了他的气管吸痰,并使用了呼吸器。在布里恩绝望的时刻,医生告诉沃克夫妇:“我们已经做到了所能做的一切,恢复健康必须布里恩用奋斗来配合。”“我还能走路吗?”布里恩曾问过父亲。“当然能,”沃克坚定地回答,“只要你有很强烈的愿望,你就能够做你想做的一切。”晚上,布里恩奋斗着试图活动脚趾。5个小时过去了,布里恩满身大汗,象掉在池塘里。“我不能动了,”他无声地哽咽着,“我不会好了,我要死…  相似文献   

15.
每当说起知荣明耻,我都不禁会想起一个人。他过去是我父亲的同事,从小看着我长大的吴叔叔。吴叔叔调来市里快五年了,我怎么就没有想起来去看看他呢?于是,我在一个双休日去找他。他们单位的值班员说:“没有这个人呀!”我说了吴叔叔的基本情况,值班的大概想起来了,愣了一下,有些失落地说:“唉!早走了。”我的心突然跳了起来,想盘根问底,可值班员忙着抬他的锅碗瓢盆,我不敢再问,无声地离开了那里。  相似文献   

16.
世界重量级拳击冠军里迪克·鲍(绰号“火鸡”)是举世公认的拳王。是什么力量驱使他一直奋斗在拳击场上呢?他的经纪人罗克·纽曼通过一些调查发现,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弥补他那不幸的童年。里迪克·鲍自幼丧父,在13个孩子中他排行第12。他的母亲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奥斯卡参赛影片,这是第一个值得关注的理由;萨姆·门德斯的又一部扛鼎之作,这是第二个期待的理由;强劲的演员阵容:老当益壮的保罗·纽曼、转变角色的汤姆·汉克斯、风格迥异的贾德·劳,必然成为第三个必看的理由;当然还有久违的老式黑帮题材……“每个儿子都掌握着父亲的未来,每个父亲都是儿子心目中的英雄”。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洛克岛,一个声名显赫的贩卖违禁品的组织正在举行庆典,为首的罗尼先生(保罗·纽曼饰)德高望重,老而弥坚。他有个不大争气的儿子科纳(丹尼尔·克雷格饰),时不时给他捅点娄子…  相似文献   

18.
“洛可可”一词具有“螺贝”的意思,用以形容造型艺术中那种善用蜷曲的线条和繁琐的装饰风格。“洛可可”绘画艺术,是指法国路易15时期(1715-1774年)所崇尚的艺术风格,其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华丽和繁琐的装饰性。画家多用C形、S形或漩涡形的曲线和轻淡柔和的色彩,使画面明丽,风光动人。“洛可可”绘画艺术的奠基人是法国美术学院院士安托尼·华托,但其典型代表人物是弗朗索瓦·布歇。布歇(1703-1770年)自幼心灵手巧,曾从师弗朗索瓦·勒莫学画,后在版画家热·卡尔的工作室工作。卡尔很赏识布歇的才华,曾委托他作丹尼叶埃…  相似文献   

19.
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意大利戏剧家达利奥·福(Dario Fo)堪称文学界的一位奇人,他的艺术创作和文艺观都很有特色。 出色的演员 达利奥·福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演员。 尽管在西方文艺史上,剧作家同时也是演员的不乏其人,如莎士比亚、莫里哀等,但近世集剧作家与演员(特别是扮演丑角的演员)于一身的却是凤毛麟角。瑞典文学院在宣布诺贝尔文学奖时,称达利奥·福为“剧作家兼演员”,“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演出次数可能比任何当代戏剧家都多,影响巨大”。达利奥·福非常重视戏剧演出的独特…  相似文献   

20.
查尔斯·威尔逊·皮尔(Charles Willson Peale.1741~1827)是第一个为乔治·华盛顿作肖像画的艺术家。而成功创作出规范标;隹的华盛顿肖像画的,则是另一位更年轻的画家吉尔伯特·斯图尔特。斯图尔特,生于罗得岛的北金斯顿,1755年22岁时赴英国。他勤学苦练,吸收了意大利和英国绘画大师的长处,画了许多具“宏大气派”的肖像画。[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