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生物技术发展迅速,已由理论研究跨入了生产实践的大门。其中植物细胞组织培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细胞组织培养,一般指离体无菌培养的植物细胞或组织重新再生细胞或植株的技术。通常包括离体的各类组织培养、器官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养及原生质体培养等技术。有时也指培养中的细胞和组织物。在离体培养中的细胞能产生细胞分裂、分化,保持亲本的形态、功能和特性。植物细胞还有再生完整植株的全能性。因此,细胞组织培养已成为加速繁殖含某种有用成分细胞,或快速繁殖优良品系,改良品种的一种新技术。从另一角度来说,运用细胞组织培养手段,在控制条件下,研究离体组织、器官、细胞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和遗传变异等生命活动现象,认识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它的遗传结构和功能。正发展成为生物技术的一个新兴科学分支。  相似文献   

2.
干扰素     
1957年,Isaacs等在研究流感病毒的干扰现象时,将灭活的流感病毒与鸡胚绒毛尿囊膜块一同培养,再用活的流感病毒攻击,发现病毒繁殖被抑制。说明灭活的流感病毒作用于细胞后,细胞产生了一种干扰病毒繁殖的物质,当时称此物质为干扰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从9种组织培养中选出3种,即鼠胚皮肌细咆、鼠胚肺细胞及Detroit-6传代细胞均能使普氏立克次体发育良好。较详细地描述了此病原体在这些细胞中生长繁殖的规律,并发现其在传代细胞中增殖高峰时,能使受染细胞产生特异性的形态学变化。进一步证明普氏立克次体在细胞中的生长特点是在胞浆内繁殖,在组织培养中不能长期传代。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境中克隆植物的繁殖倾向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克隆植物在林下、草原、荒漠、冻原、农田和水域等6种不同类型生境中的繁殖对策及其生态适应意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克隆植物有性繁殖与无性繁殖之间的权衡关系及相对重要性随水分、光照和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阐述。分析表明,在环境条件严酷地区,克隆植物的无性繁殖在种群更新中的相对重要性有所增加。对两种繁殖方式的生态功能特性进行比较,综述了有关二者权衡关系的研究成果及影响二者权衡关系的部分因素。从研究手段上对克隆植物繁殖对策的研究进行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t)是一种特殊的胶质细胞,其数量约为神经元的10倍,它们连续地分布于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执行着复杂的功能。近年来,随着学者们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深入研究,其新功能不断被发现和证实。研究发现,星形胶质细胞通过分泌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2,PGE2)、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等胶质因子,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releasinghormone,Gn RH)神经元的活性和分泌,进而参与对动物繁殖的调控。该文主要综述了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PGE2和TGF-β1对Gn RH神经元的调节及其分子机制,试图揭示星形胶质细胞在动物繁殖调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植物组织培养生物反应器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植物大规模组织培养的特点、反应器类型和反应器中微环境等方面介绍了生物反应器技术在药用植物微繁殖和天然产物细胞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不同倍性鱼垂体细胞和超微结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繁殖季节和繁殖季节后的二倍体红鲫(Carassius auratus red var.)、三倍体湘云鲫以及四倍体鲫鲤脑垂体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以及组织化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3种鱼脑垂体中都存在6种不同类型分泌细胞, 但是不同倍性鱼的垂体细胞大小存在明显差异, 就同一类细胞体积而言, 四倍体鱼垂体细胞大于三倍体垂体细胞, 三倍体垂体细胞大于二倍体垂体细胞. 在繁殖季节, 四倍体鲫鲤中腺垂体的GTH细胞所占比例最大, 其次是二倍体红鲫, 最少的是三倍体湘云鲫, 该现象与四倍体鲫鲤的性腺发育提前、三倍体湘云鲫不育有关联; 另一方面, 三倍体湘云鲫中腺垂体中STH细胞所占比例最高, 其次是二倍体, 最少的是四倍体鲫鲤, 这与三倍体湘云鲫生长速度最快、四倍体鲫鲤生长速度相对缓慢有关. 另外, 三倍体湘云鲫中腺垂体GTH细胞中的分泌颗粒和分泌小球在繁殖季节没有大量排出, 而四倍体鲫鲤和二倍体红鲫明显有大量排出, 说明三倍体湘云鲫的不育性与GTH中的激素不排出有关. 以上结果说明, 不同倍性鱼类在垂体结构方面表现出的差异与它们的生长速度、性腺发育等方面具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动物的繁殖活动关系到整个种群的生存与灭绝, 繁殖投入和繁殖成功率是繁殖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繁殖投入的划分入手, 综述了小型哺乳动物的繁殖投入和繁殖成功率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繁殖生态学中的应用等, 阐述了小型哺乳动物能够根据自身的状态调整每次繁殖活动中的时间投入和能量分配, 采取不同的繁殖对策。这些繁殖对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其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适合度。并且指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繁殖生态学中的应用将大大加快这一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想象一下:你开始对一种蛋白进行临床试验,得到的却非你所需。Hana生物学公司(Alameda,CA)就遇到类似情况。该公司已开始进行移植产胰岛素胚胎祖细胞的第一期试验。实验的出发点是让这些细胞产生胰岛素,最终治愈糖尿病,但实验结果却表明所移植的细胞不产生胰岛素,Hana公司意外地错培养了细胞! 在实验过程中,公司研究人员采用的是混和细胞培养。在混和细胞群中包含着产胰岛素的β-祖细胞。研究人员繁殖了整个细胞群,以为上述β-细胞亦在繁殖之列。然而他们  相似文献   

10.
李明银  何云晓 《植物学报》2005,22(6):641-647
植物嵌合体是由2种或者2种以上遗传型细胞组成的特殊的植物结构, 它在西欧国家观赏植物产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及作者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园艺科学所多年的研究结果,着重介绍了植物嵌合体的概念及形成机理、植物嵌合体的分类以及植物嵌合体繁殖中的特点,植物嵌合体的作用, 并简要地讨论了其在植物育种中的生产开发和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1.
高寒草甸矮蒿草种群繁殖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繁殖对策是指生物对环境的生殖适应趋势 ,是资源或能量向生存、生长和生殖等活动中最适分配的结果 ,在不同的环境中具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研究植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繁殖对策可以反映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在该生境中的生殖潜能。国内外学者对植物繁殖对策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2 ,4 ,5,6] 。但对高寒草甸矮嵩草 (Kobresiahumilis)种群繁殖对策的研究报道甚少。矮嵩草是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的建群种 ,它具有草质柔软、营养丰富、热值含量较高等特点 ,是青藏高原重要的可更新草地资源。本研究对矮嵩草的繁殖对策进行了较全面、…  相似文献   

12.
邱并生 《微生物学通报》2011,38(12):1862-1862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是一种严格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CT在宿主细胞浆内增殖,形成光镜可见的典型细胞内包涵体,包涵体为CT在宿主细胞内的生长繁殖提供屏障保护,同时也是CT与宿主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门户,CT不仅可从宿主细胞摄取营养物质,还可分泌效应蛋白进入宿主细胞质调节宿主细胞功能.CT基因组DNA序列和功能注释完成后,衣原体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已成为衣原体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1-3].在CT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过程中,Inc蛋白、分泌蛋白等衣原体蛋白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往往与其功能密切相关,衣原体蛋白在感染细胞中的定位认识成为其功能研究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植物遗传嵌合体及其在观赏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植物嵌合体是由2种或者2种以上遗传型细胞组成的特殊的植物结构,它在西欧国家观赏植物产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有关资料及作者在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园艺科学所多年的研究结果,着重介绍了植物嵌合体的概念及形成机理、植物嵌合体的分类以及植物嵌合体繁殖中的特点,植物嵌合体的作用,并简要地讨论了其在植物育种中的生产开发和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14.
《遗传》1987,(5)
苏联最近出版了遗传学家杜比宁1985年所写的《遗传学》一书。 作者认为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与变异的一门科学。由于生物体具有繁殖的特性,所以它的繁殖、进化和选育过程均与此有关。遗传现象是在分子、亚细胞、细胞、个体、群体以及种的水平上表现出来的。因此从根本上讲,进化与选择过程是有联系的,都可以在分子、亚细胞、个体、群体以及各种特异水平上发生各  相似文献   

15.
用冰冻断裂和蚀刻技术对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及其在细胞中的繁殖进行了观察。验证了Furlong等提出的疱疹病毒核壳体模型;同时发现在细胞膜上大片形成吞饮泡,细胞质泡状结构的膜上颗粒随机分布于PF和EF面. 本文对这些现象与病毒繁殖及细胞骨架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四月初,瑞典Pharmacia公司Oldentoff先生和Bartlett博士前来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举办细胞生物学新技术讲习班。沪、杭、宁、苏地区有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100名人员听了讲座,有54人观摩了示范实验并进行了实验操作。讲座内容包括:应用一种新的密度梯度介质Percoll分离细胞、细胞器、细菌及病毒细胞亲和层析方法;细胞学研究中Lectins和ProteinA的应用;Cytodexl应用于大量繁殖细胞等。瑞典外宾  相似文献   

17.
<正>是繁殖还是死亡,这是一个基因最根本的功能.没有任何生命可以永生,因而唯有繁殖才是生命得以延续的方法.而一个细胞的分裂复制,也就是有丝分裂,则是这一过程的根本所在.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组蛋白修饰在有丝分裂中的重要作用,并将成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他们向我们展示了在细胞完成分裂之前,新合成的染色质分离并向细胞两极运动这一重要的过程是如何被精细调控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天麻种子消化入侵的紫萁小菇菌丝及营养繁殖茎消化蜜环菌过程中,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紫萁小菇侵入种胚后,染菌胚细胞的细胞器逐渐消失,其细胞质产生囊状体起消化菌丝的作用,存在于胚细胞中的紫萁小菇菌丝有脱壁或失去细胞质成为空腔等变化;种子萌发形成的原球茎消化紫萁小菇的方式同胚萌发阶段类同。蜜环菌侵入原球茎分化的营养繁殖茎后,皮层细胞产生消化酶类颗粒或囊状体包围并分解蜜环菌菌丝;被皮层细胞消化的菌丝残物或部分菌丝进入皮层内面的大型细胞,此时大型细胞的代谢功能显著增强,该细胞中的各种水解酶颗粒及液泡等完成对菌体物质的最终同化。紫萁小菇及蜜环菌先后在天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阶段侵染供给其营养,但菌丝被消化过程中的细胞形态变化、被消化方式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9.
弗吉尼亚艾尔利——通过融合一种日本食用藻 green nori 的孢子而繁殖植物的二位威尔明顿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海洋植物学家已经建立了一种方法,为二亿美元的 nori工业提供“种子基地。”生物学教授 D.F.Kapraun 和 D.W.Freshwater 已经杂交了一种不能有性繁殖的绿藻 Ulvaria 的游动孢子。这种性的缺乏对海藻生产者是件头痛的事,在他们的海洋养殖场不能栽培 green nori,因此,必须收集野生的。上个月,Kapraun 研究小组首次融合了孢子,并在三周以后从这个种再生了细胞。其关键是他在黎明的海洋中发现了成百万个密集的细胞,他解释说,“我们最近利用了在细胞分  相似文献   

20.
从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技术手段、蛋白质组学在人类不育及精卵相互识别并结合的机理研究、免疫法开展男性避孕方法的研究及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在家畜繁殖环节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蛋白质组学在人类生殖及动物繁殖环节相关研究中的重要作用。说明蛋白质组学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未来发展的主要分支之一,为揭示生命个体的蛋白质动态变化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理论基础,并将在药物开发,生命活动机理研究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也必将会在家畜繁殖学领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