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急诊患儿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宝鸡市中心医院和宝鸡市中医医院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22例,其中细菌感染患儿(细菌感染组)176例、病毒感染患儿(病毒感染组)268例、支原体感染患儿(支原体感染组)78例。同时,选择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PCT和hs-CRP的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支原体感染组PCT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病毒感染组PC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PCT和hs-CRP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感染组PCT和hsCRP阳性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PCT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s-CR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hs-CRP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0、0.797、0.913,灵敏度分别为76.8%、85.6%、92.3%,特异度分别为88.7%、72.3%、83.4%,PCT、hs-CRP单独诊断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截断值分别为0.62ng/mL、8.23mg/L。结论血清PCT和hs-CRP水平检测可用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可为早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患者早期感染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6例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是否发生感染及培养结果分为观察组(感染者)和对照组(未感染者)各63例。采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PCT水平,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CRP水平,比较两组CRP、PCT水平并加以分析。结果观察组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RP阳性率为76.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33%(P0.05),观察组PCT阳性率为74.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39%(P0.05)。观察组CRP+PCT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CRP、PCT单独检测阳性率(P0.05),且观察组CRP+PCT联合检测阳性率为90.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92%(P0.05)。结论 CRP、PCT在恶性肿瘤早期感染患者水平均显著较高,CRP、PCT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是早期诊断细菌感染的有效指标,有利于及时对症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36例作为观察组,并根据患儿实验室诊断结果,将观察组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同时选取同期83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PCT、hs-CRP、IL-6水平,同时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PCT、hs-CRP、IL-6水平,比较PCT、hs-CRP、IL-6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PCT、hs-CRP、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CT、hs-CRP、IL-6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R敏感度与特异度相对较高,且阳性与阴性预测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项,约登指数也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联合检测虽然敏感度有所提高,但特异度降低,约登指数下降。结论 PCT、hs-CRP、IL-6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均有一定的临床意义,PCT作为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的指标特异度更好,真实度更高,对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及综合评价,可显著提高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对于早期病情诊断与预后评估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734-736
分析呼吸道感染疾病患儿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根据病原菌检测结果将接受治疗的12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划分为A组(细菌感染,41例)、B组(病毒感染,54例)及C组(支原体感染,33例),并选择46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4组儿童的血WBC,hs-CRP和PCT水平,探究上述指标对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A组WBC、hs-CRP及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C组WBC、hs-CRP及PCT水平显著高于B组与对照组(P0.05),B组除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血WBC、hs-CRP、PCT单独及联合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B组与C组,C组WBC及联合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B组,但B、C组hs-CRP、PCT单独检测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WBC、hs-CRP和PCT联合检测可提高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阳性率,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有显著作用,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血清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联合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经临床确诊的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6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临床确诊的病毒性脑膜炎新生儿56例为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抗病毒治疗,观察组行常规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CT和hs-CRP水平变化情况,两指标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价值。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PCT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CT和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CT和hs-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PCT和hs-CRP水平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96.67%、94.64%和95.69%,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任一项指标(P0.05)。结论血清PCT和hs-CRP检测在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c-CRP)、前清蛋白(PA)及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84例根据其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为细菌感染48例与病毒感染组36例,选取同期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hc-CRP、PA及PCT结果,同时对比研究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hc-CRP、PA及PCT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相比,血清hc-CRP及PCT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PA明显降低(P0.05),而病毒组和对照组血清hc-CRP、PA及PCT相比较则无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儿血清hc-CRP及PCT水平明显降低,而血清P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检测中PCT阳性率最高,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结论 hc-CRP、PA及PCT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均有一定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且三项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对于早期病情诊断与预后评估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5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肺炎组)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肺炎的严重程度分为重症肺炎组和非重症肺炎组,同期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老人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对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血清PCT与hs-CRP在对照组、非重症肺炎组及重症肺炎组水平依次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经治疗后,血清PCT与hs-CRP显著下降,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组血清PCT与hs-CRP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肺炎患者血清PCT水平与hs-CRP呈正相关(t=0.683,P0.001)。结论血清PCT与hs-CRP可以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早期诊断,提高准确率,并且对疾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临床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住院治疗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62例,根据病原体分离培养和血清学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92例),病毒感染组(7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例设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免疫层析法和免疫荧光分析法分别检测血清PCT和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和hs-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血清PCT和hs-CRP均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仅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患者PCT和hs-CRP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 PCT与hs-CRP可作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儿感染性肺炎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将细菌感染性肺炎(细菌组)104例、非细菌感染(非细菌组)109例和健康体检儿童110例(对照组)纳入本研究,观察各组FIB、PCT、hs-CRP水平变化。结果细菌组患者FIB、PCT、hs-CRP均高于非细菌组和对照组(P0.05)。病毒组、支原体组和衣原体组患儿FIB、PCT、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细菌组、细菌组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阳性率(P0.05)。细菌组中患儿FIB水平与PCT、hs-CRP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45、0.396,P0.05)。PCT与hs-CRP呈正相关(r=0.487,P=0.021)。结论 FIB、PCT、hs-CRP联合检测能有效鉴别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对肺炎的病原体感染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成人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及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其在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该院神经内科脑膜炎患者141例(病脑组53例,结脑组51例,化脑组37例)为观察组,其他患者37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CT、hs-CRP水平及诊断价值。结果化脑组患者血清PCT、hs-CRP含量均明显高于病脑组、结脑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脑组、结脑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清PCT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脑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清PCT诊断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价值高于hs-CRP,两者联合诊断成人化脓性脑膜炎时灵敏度可达93.4%。结论血清PCT、hs-CRP作为化脓性脑膜炎与其他类型脑膜炎早期鉴别诊断的指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该院收治的儿童,其中细菌性感染组226例,非感染性疾病组155例和健康对照组192例,检测血清中PCT、hs-CRP、WBC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hs-CRP和WBC水平明显升高,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细菌性感染组PCT、hs-CRP和WBC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PCT、hs-CRP、WBC对鉴别细菌性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助于诊断儿科感染性疾病的严重程度,指导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的表达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12例作为感染组,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12例小儿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hs-CRP、PCT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感染组的血清hs-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中hs-CRP、PCT的阳性率分别为69.6%和77.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和3.6%(P0.05)。Spearman分析显示,在感染组患儿中hs-CRP与PCT呈正相关性(r=0.56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hs-CRP和PCT。结论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hs-CRP、PCT呈高表达,二者可相互影响,是导致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在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类型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6月我院收治62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疾病类型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317例和病毒感染组304例,另选同期72例健康的体检小儿作为对照组。结果三组之间血清hs-CRP、PC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联合PCT诊断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单独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显示:hs-CRP联合PCTPCThs-CRP;Youd指数显示:PCThs-CRPhs-CRP联合PCT。结论 PCT对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真实性最高,hs-CRP联合PCT对小儿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最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痰培养联合呼吸道IgM九联检及血清PCT水平检测在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下呼吸道感染患儿83例,依据临床诊断分为观察组(细菌感染)43例,对照组(非细菌感染)40例,并取40例健康体检患儿作为健康组,均行呼吸道IgM九联检、血清PCT水平检测,并对患儿进行痰培养,统计各组血清PCT水平、阳性检出率及呼吸道IgM九联检与痰培养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PCT水平及阳性率(90.70%)高于对照组及健康组,对照组血清PCT水平及阳性率高于健康组(P0.05);观察组呼吸道IgM抗体阳性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52.50%(21/40);痰培养阳性率为30.23%(13/43),高于对照组0.00%(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联合呼吸道IgM九联检可提高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准确率,可作为临床诊治疾病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诊断早期新生儿败血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为观察组,另外选择38例同期同病区的非感染性新生儿为对照组。2组患儿均检测PCT、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并比对结果。结果观察组PCT、SAA、hs-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及ES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SAA、hs-CR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8.9%、63.2%、52.6%,特异度分别为86.8%、73.7%、68.4%。结论 PCT在诊断早期新生儿败血症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肺部感染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免疫比浊法对120例肺部感染患者(包括细菌感染组62例,病毒感染组29例,支原体感染组25例,衣原体感染组4例)及6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进行PCT和hs-CRP定量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PCT、hs-CRP水平较其他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原体感染组PCT、hs-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PCT与细菌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衣原体感染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衣原体感染组PCT与细菌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水平与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T、hs-CRP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与hs-CRP检测对肺部感染病原体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8):1460-1461
分析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WBC)检测在肺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选取我院50例肺部细菌感染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肺部非细菌感染者49例为对照组,检测对比两组PCT、hs-CRP及WBC水平及各指标对肺部细菌感染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观察组PCT、hs-CRP及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hs-CRP及WBC检测对肺部细菌感染均具有较高检测准确率,且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较高,联合检测检测准确率高于单一检测,联合检测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高于WBC、hs-CRP单一检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联合检测在肺部细菌感染中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WBC)及降钙素原(PCT)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儿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02例,根据呼吸道感染类型,分为支原体感染组(n=24)、病毒感染组(n=30)、细菌感染组(n=48)。另选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n=45)。比较各组研究对象的hs-CRP、WBC、PCT水平、阳性率及诊断呼吸道感染的准确性。结果3组患儿hs-CRP、WBC、PCT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hs-CRP水平细菌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WBC、PCT水平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组患儿hs-CRP、WBC、PCT水平均显著下降,且恢复至正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儿hs-CRP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WBC、PCT阳性率显著高于支原体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差意义(P<0.05)。hs-CRP、WBC、PCT联合指标检测诊断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特异性(96.87%)、灵敏度(98.91%)、AUC(0.955)均显著高于单一指标和两两联合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WBC、PCT检测对儿童呼吸道感染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3者联合指标检测诊断准确性更高,可鉴别疾病类型,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902-903
收集186例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血样,同时检测超敏CRP和降钙素原,同时采集120例正常儿童血样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病毒感染组hs-CRP结果为0.7±0.49ng/ml,阳性率为6.1%。PCT结果为0.61±0.23ng/ml,阳性率为10.1%。细菌感染组hs-CRP结果为5.1±4.3ng/ml,阳性率为94.8%,PCT结果为0.96±0.52ng/ml,阳性率为87.4%。细菌感染组的hs-CRP、PCT水平和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疾病感染组的hs-CRP和PC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升高不明显。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早期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联合检测在病原菌感染初期中的应用。方法选用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成都市郫县中医医院不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66例,其中23例为革兰阳性菌感染(G~+菌组),18例为革兰阴性菌感染(G~-菌组),25例为真菌感染(真菌组);以本院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4组患者均检测血清PCT、hs-CRP水平,同时进行局部拭子以及外周血细菌和真菌培养。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两项指标单独及联合应用对3组患者感染初期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初期,3组患者hs-CRP水平均有明显升高,且G~-菌组高于G~+菌组和真菌组(mg/L:102.32±9.15比72.36±1.11、49.85±1.26,均P0.01);G~+菌组和真菌组的PCT水平均明显低于G~-菌组(μg/L:3.35±0.27、0.65±0.21比5.38±0.96),但G~-菌组PCT水平高于正常参考范围(0~0.5μg/L),而真菌组处于正常值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G~-、G~+、真菌组3组患者hs-CRP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83.33%、91.30%、8.00%比3.33%,均P0.05);G~-、G~+菌组PCT阳性率(83.33%、91.30%)明显高于真菌组(8.00%)和对照组(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G~-菌感染时,hs-CRP异常增高伴随大幅增加的PCT;G~+菌感染时,hs-CRP异常增高,伴随较低幅度的PCT增加;真菌感染时,hs-CRP异常增高却不伴随PCT的增加。细菌感染组PCT、hs-CR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真菌组hs-CRP阳性率增高,PCT阳性率未见增高。如果二者联合检测,可为感染早期及时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提供重要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