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由于城市供水系统存在细菌滋生且难以控制等问题,水质生物安全及其稳定性问题的研究愈显其必要性。在我国南方某地区的原水—净水厂—供水管网全流程选取18个采样点进行常规水质及生物稳定性指标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原水预氯化导致水中AOC含量由210μg乙酸碳/L上升至348μg乙酸碳/L,这可能是由于预加氯氧化过程将大分子质量有机物分解为易于细菌利用的小分子质量有机物所致;澄清与砂滤工艺对AOC具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氯胺消毒可有效降低水中的异养菌菌落总数,对异养菌平均去除效率达95%以上。对供水管网水质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管网水中余氯浓度低于0.43mg/L时,异养菌菌落总数与AOC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R=0.27,P0.05,n=97),这表明氯氨含量与AOC和异养菌菌落总数存在相关性特征;在余氯浓度高于0.43mg/L时,细菌总数与AOC含量相关性不显著(R=0.18,P0.05,n=91),说明此时氯氨为细菌生长的限制条件。因此,适当的氯氨投加量条件可有效限制城市供水系统中细菌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王梦蕙  陈璐  李松虎  李力 《给水排水》2012,38(7):151-155
考察了黄河下游某市给水管网水质的生物稳定性。结果表明:2011年2~7月,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在8.7~328.7μg/L,81.3%的检测数据AOC<100μg/L,其值随季节变化、水温升高而升高。AOC P17在AOC组成中占优势,季节变化特征较AOC NOX明显。以引黄水库作为水源、处理工艺不同的两水厂给水管网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存在差异。黄河下游城市给水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总体水平较好,管网不同取样点细菌再生长限制性因子有差异,AOC、磷及其他无机营养元素均有可能成为限制性因子。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我国南方G市的2座水厂配水管网中AOC、HPC和余氯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沿程管网中AOC在总体上有升高的趋势,用户用水量和降雨量对管网水的影响比较显著。管网中AOC含量与余氯呈一定的负相关性,AOC与HPC之间的相关性较差,但在余氯浓度较低时HPC与余氯之间呈现出较好的负相关性。在2座水厂出厂水余氯都控制在0.65mg/L左右的情况下,G市的配水管网生物稳定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某市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以西南某城市第L水厂出水和管网水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常规水处理工艺对AOC的去除特性以及AOC在管网中的变化规律 ,明确了该市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情况。研究结果表明 :该市管网水中AOC冬、春季在 89~ 16 3μg/L ,属于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临界区间 ;夏、秋季在 16 2~ 2 75μg/L ,属于略不稳定的饮用水 ,但问题并不严重。从出厂到管网末梢 ,沿程各点AOC变化不大。因此 ,可以用出厂水中AOC的浓度作为整个管网生物稳定性的评价指标。常规处理工艺对AOC的去除效果在 4 0 7%~ 75 4 %之间。水厂出水加氯消毒后 ,AOC浓度均有增加 ,因此即使处理工艺对AOC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仍然不能保证出水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AOC和有机物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某水厂深度处理各段工艺出水水质进行了分析,重点考察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太湖原水AOC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深度处理工艺对DOC和UV254去除效果良好,去除率分别为35.76%和57.58%;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对AOC去除效果有限。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纳滤膜对饮用水中有机物和可同化有机碳(AOC)的去除效果。对纳滤膜进水和出水进行了AO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定,分析AOC和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间的关系,探讨纳滤膜去除AOC的机理。结果表明,纳滤膜能有效地去除TOC和UV254,去除率均高达95%以上;在不同季节,自来水中AOC浓度有显著的变化,其中AOCP17约占AOC总量的60%~70%;纳滤膜对饮用水中AOC的去除率约为60%,其去除效果受到筛分效应和电荷效应的双重影响。AOC多与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的有机物有关。  相似文献   

7.
受石油污染水源饮水净化工艺与水质综合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石油污染水源水的水质综合分析、净化工艺及生物处理进行较全面的研究。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石油污染水源水中检出大量石油有机污染物与毒性物质,具有较强的致突活性和致畸性;部分经处理后的饮用水中仍存在一定量的石油有机污染物、致突活性和致畸性;(2)石油污染地下水中AOC水平达400~700μg乙酸-C/L,且随季节有较大波动;经深度处理(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后饮用水的AOC水平仍高于100μg乙酸-C/L,表现出生物不稳定性;饮用水的AOC水平与工艺运行、配水管网情况有关。(3)生物预处理工艺能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COD)20~30%和无机营养物(NH_3-N)80~90%及石油污染物40%,降低水中AOC40%,同时有效控制水中微量有机污染物和水的致突活性,提高水的生物稳定性。结合生物预处理的传统工艺在控制水中有机污染物和致突活性方面明显优于其它组合工艺,保证饮水水质,是净化石油污染水源的最佳工艺组合。(4)凡使水中有机物小分子化,含羰基基团有机物比例增加的水处理技术将导致水的高度生物不稳定。对于臭氧氧化技术,必须与能有效减少水中有机物的生物技术或活性炭技术连接,以提高水的生物稳定性。(5)易降解有机物质对石油的生物降解无明显的增强;对于石油中难降解的芳香烃类物质,有可能因易降解底物的竞争而  相似文献   

8.
针对珠江下游地区(广州、深圳、东莞)原水水质的低碱低硬度、氨氮、有机物等对管网输配过程的影响,制定合理的技术路线,进行大型管网运行监控及优化调度、管网系统改造诊断、二次供水设施的改造与水质保障、长距离输水水质优化及运行安全性保障、再矿化与管网运行稳定性控制等关键技术攻关和成套技术集成研究,选择有代表性的管网区域及二次供水系统进行工程示范应用,解决珠江下游地区饮用水管网水质稳定性差、饮用水在输配过程中所造成的二次污染、管网渗漏、爆管严重等问题,形成适合珠江下游地区气候及原水水质条件的水量、水质综合调控与安全保障集成技术及示范工程.为提高我国供水系统安全输配提供技术支撑和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本课题采用粉末活性炭和硅藻土过滤技术,简称PDF技术,对自来水进行深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 1.粉末活性炭吸附速度极快,故吸附时间对有机物去除效果影响较小; 2.原水中颗粒粒径大小对过滤周期的影响远大于颗粒浓度的影响;同时,附加剂中颗粒粒径分布的均匀性对过滤周期的影响很大; 3.预涂剂中投加适量的混凝剂,对过滤周期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4.PDF技术可以取得稳定的有机物去除效果。试验表明: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60mg/L时,COD_(Mn)平均去除率为为60%左右,UV_(254)平均去除率为90%以上。对三氯甲烷、四氯乙烯的去除率分别为61.61%和84.26%; 5.PDF技术在过滤过程中不存在微生物滋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给水排水》2001,27(1):105-106
AOC在净水工艺中的去除与在管网中的变化和影响 博士生:吴红伟导师:王占生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100084) 深入分析了国内主要城市自来水厂净水工艺对AOC的去除规律,在此基础上首次详细完整地研究了各种组合工艺和处理单元对AOC与BDOC及其它有机物特性指标(不同分子量的有机物、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和UV254)的去除效果,并针对消毒剂和细菌对水中AOC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研究,同时还初步研究了水中AOC对管网腐蚀的影响。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 (1)我国大部分城市的饮用水属于生物不稳定的饮用水,有必要对自来水厂的现有净水工艺进行改进。 (2)掌握了各种单元净水工艺对AOC与BDOC的去除能力,使得净水工艺的选择可以针对水源水有机污染特征有目的地进行。对于AOC和BDOC来说,生物处理、生物活性炭和臭氧-生物炭是非常有效的处理单元。预臭氧-生物预处理、常规处理与臭氧活性炭的组合工艺对AOC和BDOC有最高的去除,可使出水达到生物稳定。 (3)氯和氯胺氧化水中有机物成为AOC的反应都存在两个较快增长期和下降期,由此提出了AOC在配水管网中变化的改进模型,使它更符合管网中的实际情况。 (4)在保证消毒效果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加氯量,采用氯胺消毒,对降低水中可同化有机碳AOC值、增强管网水的生物稳定性都很有效。因此氯胺消毒在控制饮用水生物稳定性方面比氯更有优势。 (5)证实了水管中确实存在微生物腐蚀,且微生物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互相促进、互为条件,微生物腐蚀的产物往往和电化学腐蚀的产物混合在一起。对于各种条件都相同的水管,可以肯定有机物AOC含量越高,管网腐蚀得越严重。 [关键词]AOC,生物稳定性,组合工艺,消毒剂,微生物腐蚀。(答辩时间:2000年5月) 燃煤火力发电厂干收湿排闭路除灰系统的结垢 及其防治研究 博士生:刘绍银导师:郝吉明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100084) 针对燃煤电厂干收湿排闭路除灰系统中的结垢及其防治问题进行了研究,其目的是探讨与该系统结垢及其防治有关的理论问题,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作者将该系统分为除灰和回水两个子系统,分别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最后,论文研究了整个闭路除灰系统与结垢有关的系统稳定性问题。 对于除灰系统,论文研究了该系统中的成垢过程,提出了该系统结垢是由于灰浆中沉淀的碳酸钙夹杂其它物质在灰管壁上的沉积与沉积物被灰浆中的灰颗粒冲刷和磨损之间抗衡结果的观点,并认为,灰浆中出现碳酸钙沉淀是灰管结垢的决定性因素。根据这一观点论文解释了复杂的灰管结垢现象和结垢的形态。随后作者用试验手段,研究了干收湿排灰浆碳酸钙沉淀动力学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目前对于干收湿排灰浆防垢最有发展前途的“管前预处理”法中的一些理论问题。研究中,通过反应器概念的引入,从理论上阐述了“管前预处理时间”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研究了“管前预处理时间”的确定办法,从而使该法的理论体系趋于完整。 对于回水系统,作者首先分析了回水系统结垢的原因以及回水碳酸钙结垢的判断问题。提出了可用于高pH回水碳酸钙结垢判断的“改进Langelier指数法”。同时,论文还引入了多组分情况下的化学平衡计算法,用于在测试数据较为充分的情况下,更准确地判断回水的结垢。作者还从理论上研究了利用二氧化碳对回水进行稳定处理的工艺,提出了再碳化处理的理论。此外,本文还结合回水系统的特点,研究了适于该系统的阻垢剂的评选办法。 作者认为,解决闭路除灰系统的结垢问题,应是在尽力减轻系统结垢的基础上,辅之以除垢的方法。基于此,论文还就目前较为流行的开路酸洗方法中酸的浓度和流速等因素对酸洗的影响问题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并对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 关于闭路除灰系统与结垢有关的稳定性问题,论文主要研究了闭路循环的水质变化、回水系统防垢方法对除灰系统结垢的影响以及闭路除灰系统的补水点的合理选择和系统的水平衡等问题。 [关键词]燃煤火电厂,水力除灰系统,结垢,防垢。(答辩时间:1999年9月) SBR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生物除磷特性 及好氧颗粒污泥的研究 硕士生:卢然超导师:张晓健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100084) 采用模拟生活污水,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污泥,研究SBR工艺生物除磷及其在不同运行条件下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并着重考察了反应器中培养出好氧颗粒污泥的理化特性和颗粒的微观形态结构。 反应器经过了驯化、调整和提高阶段,反应器在高效除磷阶段中培养出具有除磷能力的好氧颗粒污泥。试验结果表明:(1)对于COD在475.4~595.4mg/L,P在9~15mg/L,TN在20~30mg/L的进水,出水COD浓度一般在52.3~68.5mg/L,P约为2mg/L,TN为5~6mg/L。总的COD去除率基本在90%左右,P的去除效率在85%左右,氨氮去除率在90%以上,总氮去除率约为80%。反应器处理有机物的负荷为1.2~1.6kgCOD/(m3*d)。这一数值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0.6~0.9kgCOD/(m3*d),也略优于吸附再生法0.8~1.2kgCOD/(m3*d),相当于氧化沟负荷的3倍。而且该工艺的曝气时间仅为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半,节省动力能耗。这些表明此工艺对于处理生活污水具有很好的运行性能。在厌氧段,平均释放磷0.5~0.8mgP/(gSS*h);在好氧段,平均摄入磷0.9~1.1mgP/(gSS*h)。(2)在高效除磷阶段前后,分别对进水中不同COD/TN、COD/TP、TN/TP、温度和污泥龄作比较,发现进水中较高的C/N比(24.68)、COD/TP比(58.25)、温度(22℃)和较低的污泥龄(10d)对生物除磷和颗粒的形成有利;适当的TN/TP比(2.36)、溶解氧和厌氧区的搅拌作用是保证除磷过程的基础;接种污泥的选择是好氧颗粒污泥形成的关键所在。污泥量对颗粒化影响不大。(3)在高效除磷稳定运行阶段,好氧颗粒污泥粒径大多在0.2~1.0mm之间,最大的达到了2mm左右。这种污泥不仅去除有机物的能力强,而且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耗氧速率和较低的含水率,SVI值通常在50mL/g左右。污泥中微生物相丰富,颗粒表面存在着大量形态各异的细菌和原、后生动物。这种颗粒并且在SBR工艺中得到重现。好氧颗粒污泥的形成对SBR生物除磷工艺的良好运行性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试验结果对SBR生物除磷工艺和好氧颗粒污泥的推广和应用均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生物除磷,SBR工艺,好氧颗粒污泥。(答辩时间:2000年6月) A-A/O工艺中的深水微孔曝气氧化沟技术研究 硕士生:游映玖导师:翁达、邵林广、江小林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430070) 以广西桂林第四污水厂A-A/O工艺中的深水微孔曝气氧化沟为对象,重点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1)深水微孔曝气氧化沟工艺特性的研究:通过实测氧化沟不同水下推动动力强度条件下的混合液流态、各断面流速及DO值分布和该氧化沟所处A-A/O处理系统中DO值的情况得出:①采用适量液下推进器能够满足氧化沟水流推动力的要求;②混合液流态为紊流,处于完全混合悬浮状态;③采用微孔曝气器,氧的利用率高,可满足氧化沟各段生化反应对溶解氧的要求。且氧化沟曝气和水流推动分别采用不同的设备,易实现氧化沟中DO及水流推动力的控制,便于现场运行管理。 (2)深水微孔曝气氧化沟生物脱氮试验研究:该项研究主要目的是通过试验,分析和验证氧化沟生物脱氮性能。在二级处理系统稳定运行的条件下,进行各取样点水质指标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夏季二级处理构筑物各指标的去除率COD为86.5%、TN为61.6%、NH3-N为94.9%;冬季相应指标COD为69.5%、TN为52.4%、NH3-N为57.1%,氧化沟中各生化段达到脱氮的功效。并提出运行中可通过氧化还原电位来控制鼓风机的曝气量,从而使氧化沟中溶解氧值符合生物脱氮硝化和反硝化反应要求。 (3)深水微孔曝气氧化沟生物除磷试验研究。该项研究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①NO-x-N对生物厌氧放磷的影响;②生物厌氧放磷过程试验;③生物好氧吸磷过程试验;④各试验水样活性污泥耗氧速率的测试。 (4)根据生物除磷的试验分析,本研究提出了生物厌氧外源放磷、生物好氧吸磷过程和生物好氧吸磷时的需氧量动力学数学模型,并根据动力学模式得出该系统稳定运行时,生物除磷效率受最大吸磷量、厌氧放磷时的污泥放磷负荷和回流污泥中磷的浓度影响。 (5)根据动力学数学模型及试验研究参数,本研究提供了深水微孔曝气氧化沟的设计方法:①氧化沟缺氧段按微生物放磷过程设计,然后校核反硝化反应过程(缺氧段硝酸根离子浓度小于5mg/L);②好氧段以硝化反应中亚硝化过程为控制步骤,校核生物吸磷和BOD降解反应。 (6)通过能耗测试,与同类工程比较该系统处理1m3城市污水节省电耗31.2%,去除1kgBOD节省电耗20.9%。 [关键词]A-A/O工艺,深水微孔曝气,氧化沟,城市污水,脱氮,除磷。(答辩时间:2000年6月) 遗传算法在给水管网优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硕士生:贾燕兵导师:吕NBD27、程静 (北京工业大学市政工程系 100022) 以给水管网工程设计为研究对象,针对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计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研究内容包括: (1)给水管网优化设计的含义和管网优化模型的评价标准。 (2)分析应用遗传算法求解管网优化设计问题的特点。 (3)建立基于遗传算法的给水管网优化模型,管网优化设计模型包括反馈分析过程,参数调整过程和优化计算过程,能够有效地求解给水管网的最小投资问题,能够把管网可靠性指标合并入管网优化设计模型中,求出可靠性与投资的权衡关系曲线。 [关键词]给水管网工程,遗传算法,优化模型,管网可靠性。(答辩时间:2000年6月)  相似文献   

11.
中试以超滤过滤后的太湖水为原水,研究超低压反渗透膜在此水源条件下的运行工况,考察其对于有机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临界通量下超低压反渗透膜运行稳定,年产水量下降约为5%,反渗透对于UV_(254)、COD_(Mn)和TOC去除率分别为100%、77%和89%,对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显著;超过临界通量运行后发现膜污染情况加重,但运行通量和污染速率却未呈线性正相关,可能与原水水质变化及难以保证的化学清洗效果有关,对于实际工程运行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充分考虑管网输配过程中水质稳定性对水厂工艺条件、出厂水水质指标的要求,从水厂-管网协同控制的水质安全保障理念,通过优化水厂布局、改善管网水力条件、构建应对多水源和季节性高藻的强适应性净水体系、强化出厂水水质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控制、持续管网及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等工程技术措施,提高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后管网水质的稳定性。根据2014—2019年全市252个管网监测点的水质监测数据,发现管网水浊度整体呈季节性周期变化趋势,且逐年降低;构建的管网水质评价模型进一步证明了管网水浊度一级监测点数量显著增加,2019年一级和二级监测点数量达到总数的94%,管网监测点的浊度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水厂-管网协同控制技术的实施切实保障了北京市供水水质的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南方微污染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对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及超滤膜污染情况。组合工艺出水浊度一般为0.01~0.03 NTU,粒径大于2μm的颗粒数低于10个/mL。组合工艺对CODMn、UV254和TOC的去除率分别为47%、88%和60%,其中炭吸附起主要作用,分别占39%、86%和57%。总细菌数和异养菌平板计数(HPC)在炭吸附池出水中分别为1~1 300 CFU/mL和190~2 880 CFU/mL,而其在超滤出水中分别为0~5 CFU/mL和0~40 CFU/mL,这显著提高了微生物安全保障水平。浮游动物能穿透炭砂滤层,但超滤对浮游动物有非常好的截留效果,出水中偶有检出轮虫,最大为2.5个/100 L。超滤膜污染为由金属离子和有机物造成的综合性污染,金属离子包括Fe3+、Al3+等高价离子,以及Ca2+、Mg2+等二价离子;有机物主要为烷烃和芳香烃等。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非常适合于我国南方地区高温高湿气候,以及季节性有机污染和微生物污染的水质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以我国南方某O_3-BAC深度处理工艺水厂为研究对象,对工艺过程中有机物及三氯乙醛生成潜能(CHFP)进行每月一次为期1年的监测,同时对温度较高的夏季水样予以极性分离,以明晰O_3-BAC深度处理工艺对有机物及CHFP的去除能力与工艺过程中有机物的极性变化等。结果表明,O_3-BAC深度处理工艺原水TOC、UV_(254)、CHFP均呈现一定的季节性变化趋势,高温季节(4~9月)相对较高,范围分别为1.03~2.13mg/L、0.024 1~0.053 5cm~(-1)、17.49~41.40μg/L;O_3-BAC深度处理工艺对TOC、UV_(254)、CHFP去除率范围分别为31.54%~58.83%、46.59%~79.53%、46.20%~75.24%,混凝沉淀和BAC单元在去除有机物和CHFP中起主要作用。此外,臭氧化作用增加了亲水性有机物含量使CHFP升高,同时亦强化了BAC单元对CHFP的去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微污染水源水采用微絮凝-超滤组合工艺进行中试研究,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出水水质稳定,对浊度、COD_(Mn)、UV_(254)、>2 μm颗粒物和原生微生物的去除都有很好的效果,去除率分别高达99.8%、48.5%、73.4%、99.9%和99.9%.  相似文献   

16.
充分考虑管网输配过程中水质稳定性对水厂工艺条件、出厂水水质指标的要求,从水厂-管网协同控制的水质安全保障理念,通过优化水厂布局、改善管网水力条件、构建应对多水源和季节性高藻的强适应性净水体系、强化出厂水水质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控制、持续管网及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等工程技术措施,提高南水北调水源进京后管网水质的稳定性.根据2014-2019年全市252个管网监测点的水质监测数据,发现管网水浊度整体呈季节性周期变化趋势,且逐年降低;构建的管网水质评价模型进一步证明了管网水浊度一级监测点数量显著增加,2019年一级和二级监测点数量达到总数的94%,管网监测点的浊度指标得到显著改善,水厂-管网协同控制技术的实施切实保障了北京市供水水质的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7.
黄浦江上游原水水质特征与处理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浦江上游原水水质基本为Ⅲ-Ⅳ类,具有藻类较低、高锰酸盐指数高、季节性氨氮较高及低分子量溶解性有机物占多数的特征。常规工艺和强化常规工艺对分子量小于3000的溶解性有机物去除率不到5%,难以使出厂水CODMn降到3mg/L以下。周家渡水厂深度处理生产性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预臭氧+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对分子量小于1000的有机物与AOC具有良好的去处效果,能提高水的生物稳定性,改善口感,保障饮用水水质的安全,适合黄浦江上游原水给水厂的改造。  相似文献   

18.
臭氧在生物活性炭工艺中作用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验证臭氧在生物活性炭工艺中所起的作用,在中试系统上考察了生物活性炭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原水有机物的去除效能.结果表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对CODMn、UV254、BDOC和AOC的去除率比生物活性炭工艺分别高出21%、37.28%、10%和26.4%.在生物活性炭前设置臭氧工艺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出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而且可以在较低投氯量的条件下使细菌的致死率达到近100%.因此,为更好地发挥生物活性炭在水处理中对有机物的去除作用,应在生物活性炭前增设臭氧工艺.  相似文献   

19.
J市地下水无机盐污染物超标,常规工艺难以有效处理。为保障居民用水品质,开展以纳滤和反渗透为核心的膜分离技术中试和扩展小试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超滤作为预处理工艺能有效保证纳滤和反渗透工艺的进水水质;纳滤和反渗透工艺能有效去除水中的TDS、总硬度、硫酸盐、氟化物、UV_(254)和DOC,除氟化物外去除率均在95%以上,且纳滤和反渗透工艺运行稳定,投加阻垢剂后无明显膜污染;为提高经济性,可将处理水与原水掺混供水,掺混比为38%,掺混后供水水质达标;通过技术经济分析,结合当地水质情况,纳滤工艺更适合作为改造的核心工艺。  相似文献   

20.
在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中,水资源监测设备起很大作用,本监测实验室通过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购置了相应的仪器设备。为了最大程度发挥监测设备的作用,对其中的TU-195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254 nm下对有机物的吸收值做了研究。通过对南运河四女寺枢纽节制闸下600 m河段实验水体进行紫外监测,研究了紫外吸收值作为有机物替代参数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水体中溶解态与颗粒态有机物在254 nm下的紫外吸光度值分别为0.107和0.165;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在波长254 nm处有很好的响应性和重现性;UV_(254)值与CODCr值之间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可以体现出COD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对紫外分光光度计更广泛应用及紫外吸收值作为有机物替代参数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