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工程地下2层、地上12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于2008年1月发生火灾,过火面积约60 000m2,火灾持续时间约60h,火灾后立即进行了检测鉴定及加固修复处理,8层以上由于损坏严重,需要拆除重建,7层以下采取整体加固的处理方法.通过现场检测,对结构构件的受损程度及结构安全性进行分级,对不同等级的受损构件提出相应的修复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2.
鸡西宾馆(二期)为地下二层地上18层框架剪力墙结构。为解决混凝土实际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和新增两层荷载引起框架柱设计轴压比超限的问题,开展了PC钢棒加固混凝土柱的设计研究,提出了配置PC钢棒箍筋对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增量的计算方法。通过与普通钢筋加固对比得出,PC钢棒加固混凝土柱具有较好的加固效果。本文对PC钢棒加固混凝土柱的设计思路和施工措施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可供同类工程加固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某厂房火灾后加固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火灾后烧疏层处理,高效体外预应力法加固火灾受损梁,置换法加固火灾受损板,扩大截面法和预应力撑杆法加固火灾受损柱的加固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4.
杜锐 《建筑》2008,(18):52-52,59
一、工程概况某市滨河大厦是在原建筑地下一层、地上五层主体结构已施工完毕的基础上进行加固处理,加固处理后,扩建到地上二十层(局部二十一层),由原综合楼改建为底商住宅楼(一至三层为商铺,四层以上为住宅)。结构形式由原"框架结构"改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柱采用加大截面加固法,梁端部采用外包钢板,跨中采用碳纤维加固,并新增剪力墙,加固柱墙混凝土为C45(掺膨胀剂)。以下主要介绍C45大流动性混凝士在加固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建筑为地下1层、地上局部8层框架结构的沿街商铺,因1层结构的原设计高度为3.50m,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根据业主要求,将该建筑1层层高由3.5m抬升至4.8m。结构1层柱抬升后,1层柱的计算高度发生变化,结构的刚度、周期、位移以及结构的配筋等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计算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采用增大截面法进行加固设计后,计算结果可满足设计规范要求,但该加固设计方案存在加固工程量大、加固成本高等缺点。因此对加固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增设短肢剪力墙的优化方案即可满足现行设计规范要求,从加固效果、加固工程量和加固造价等各方面都得到很好的效果,从而证明加固设计方案必须要进行优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某高层宾馆24层,框架剪力墙结构,2层地下室。由于在施工中调度出错,将垫层混凝土用于地下2层柱施工,在主体施工至地上4层时发现质量问题。考虑综合因素,对地下2层柱进行托换加固。针对柱托换加固,提出采用混凝土柱作为临时支撑进行全柱托换等具体措施,可为类似情况和老建筑改造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7.
某综合办公楼2层发生火灾后,结构局部损伤严重。通过对该综合办公楼受火构件的检测与检查,推定火灾范围和火灾温度场,并根据混凝土构件过火后实际强度检测结果,对结构承载能力进行验算与构件安全性等级评定。根据鉴定结果对过火区域进行局部加固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同类火灾事故结构安全检测鉴定及加固修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某高层建筑,设计地上33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近10万m2,9层以下为框筒结构,9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施工至15层时,发现9层以下存在混凝土强度低、钢筋移位及轴线偏差大等质量问题,遂停工加固处理。质量问题主要是:(1)原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用回弹取芯等方法对框架梁柱约  相似文献   

9.
建筑物遭受火灾作用后,不同部位构件的损伤将导致结构整体性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结构的抗震性能也有显著的影响。目前,关于火灾后建筑物的受损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梁、柱等单个构件上,对于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研究比较少。文章以常见的三维空间杆系模型为基础,利用等效截面法估算结构构件受火后剩余承载力;采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建模计算,对比分析区域火灾作用后框架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变化,总结不同区域楼层梁、柱构件分别受火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为结构加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某大型宗教文化建筑火灾后的加固处理为例,宗教文化建筑艺术构件繁多,与之相连的钢架后置埋件需与混凝土结构进行拉结,导致火灾发生后后置于混凝土中的埋件与原混凝土在受热过程中因导热系数不一致而发生膨胀及拉裂性破坏,简述火灾后受损结构加固施工原则,并提出相应合理的梁、板、柱及塔厅转换层加固施工技术措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青岛奥帆基地西地块商业中心,地下2层,地上3层(局部4层),框架结构。由于商业布局改变,需拆除1~2层共6个框架柱,拆除后框架梁跨度18m。采用有粘结预应力加固原有框架梁,取得较好效果。可供类似工程的加固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低温建筑技术》2020,(1):135-138
火灾后的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鉴定及加固对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及后续使用年限具有重要意义。某3层框架结构商业楼首层作为汽车维修车间使用,由室外不明火源引起火灾。为了解受火灾作用后结构的损伤情况,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对过火区域的主要承重构件损伤情况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初步鉴定评级,对主要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及钢筋强度进行检测,依据实测结果对结构承载力进行验算并做出详细鉴定评级。经过计算分析,提出了采用增大截面加固的方法对受损结构进行加固,并验证了加固的效果能够满足结构的安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建筑科学》2015年第11期(第31卷第11期)1~7页,登载了《高性能灌浆料置换加固混凝土柱的受力性能》一文。该文结合某高层混凝土框剪结构住宅楼(地下1层、地上18层)加固工程,对已封顶结构中混凝土强度明显低于设计要求的下部柱、墙选用C60灌浆料置换外周部分截面加固做法,基于截面平衡与  相似文献   

14.
1概述 某大楼是一栋地下一层,地上25层的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基础采用人工挖孔桩,主体结构3层以下是框支柱--剪力墙结构,4层以上的结构通过转换托梁转变为纯剪力墙结构.建筑物设防裂度7度,三层及三层以下的构件抗震等级为二级,三层以上的抗震等级为三级,四层以下的剪力墙、柱砼设计强度为C40,梁板为C30.总建筑面积约24000m2,建筑檐口标高为74.20m.大楼主体结构施工至地上二层后,发现部分构件砼强度偏低而暂停施工,施工单位在浇注梁、柱墙节点部位砼时,未按施工方案施工,不采取任何措施,用梁板砼浇注梁与剪力墙、柱结合部,导致剪力墙、柱与梁节点部位砼试块抗压强度只达到设计强度的82%(34MPa).为此,对已施工完的二层以下绝大部分竖向构件进行了回弹及钻芯检测,通过对这些构件承载力及结构安全性进行验算分析,对于不能满足要求的构件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5.
某10层框架结构办公楼拟改造为酒店,需撤除结构底层4根结构柱改造成大开间。根据新结构空间使用要求以及结构改造前后内力变化,确定了上部结构托梁拔柱和地基基础锚杆静压桩加固设计方案,并重点介绍了施工过程关键工艺;梁与柱、柱与基础承台的连接节点设计是此结构加固改造关键,关系到改造后结构的抗震承载性能,基于"强节点"抗震设计概念,借鉴钢结构节点设计及构造要求,实现结构改造后新增梁与柱、柱与基础承台的可靠连接;加固后的监测结果表明加固改造后的结构构件承载性能及刚度符合规范标准,结构整体安全可靠,加固效果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6.
成都高新科技商务广场一期C座地下2层,地上13层,地上为钢框架支撑结构,地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中地下室的大部分柱为型钢组合钢筋混凝土柱。根据设计,C座中部27m跨桁架下端的12根箱形钢柱柱芯从标高-9.900~12.200m均采用C40混凝土。该箱形钢柱设计截面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7.
哈尔滨新吉商场为地下 1层 ,地上 2层的公共建筑。地上 2层平面布置呈“凹”形 ,凹入区域的面积为 8.4m× 15.0m ,建设单位要求在此区域的地下室顶上补建 2层。凹入区域的东、南、西三侧均为地下 1层 ,地上 2层为框架结构 ,针对凹入区域的四角均设有 1个框架柱的特点 ,提出了“悬吊扩建改造法”和“承托扩建改造法”两种扩建改造设计方案 ,分别介绍了这两种方案的设计思路、连接节点构造措施及建造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可供设计建造同类工程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高层型钢混凝土结构中地下室过渡层设计部位选择方法,阐述了过渡层型钢混凝土柱转换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设计计算要求及构造要求,并对地上部分型钢混凝土柱截面确定后过渡层柱截面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现代建筑中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厂房使用越来越普遍,火灾在部分工程中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到结构材料性能。灾后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可靠性大幅削弱,进而引起结构安全性及可靠性大大降低。因此灾后的结构检测鉴定及加固方法受到了工程人员和设计人员的越来越多关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火灾后的检测鉴定和加固设计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可为混凝土结构火灾加固检测鉴定、加固设计及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结合某框架结构建筑物改造加固的设计实践,介绍了框架结构宿舍楼扩建加层改造的加固设计。分析了扩建加层结构计算模型的动力特性,确定需加固的构件。经分析,加层后原结构主要存在承载力不足,柱轴压比超限和构造措施不满足规范要求等问题。给出了主要构件加固节点设计,主要包括增大截面加固柱、增大截面加固梁和外包钢法加固梁等加固设计,并验算了加固后加层扩建结构模型的各项性能指标,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最后提出加固改造工程需要重视的施工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