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研究掺入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进行了抗折强度试验研究,考虑的参数包括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基体混凝土水灰比、基体混凝土龄期、再生粗骨料级配、再生混凝土水灰比以及再生混凝土配制方法等,确定了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总结了现有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基础上,采用本文及已有文献的试验数据对各公式预测精度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考虑关键参数影响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与粗骨料级配是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取代率为100%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比普通混凝土低3.9%~26.8%,采用不同粗骨料级配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相差可达15.5%;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降低幅度随混凝土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水灰比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降低幅度相差可达14.7%,而且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低于其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导致现有的计算公式不能有效预测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基于普通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形式,并考虑混凝土水灰比及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综合影响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公式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比值的均值为0.991,判定系数为0.772。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掺入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进行了抗折强度试验研究,考虑的参数包括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基体混凝土水灰比、基体混凝土龄期、再生粗骨料级配、再生混凝土水灰比以及再生混凝土配制方法等,确定了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总结了现有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基础上,采用本文及已有文献的试验数据对各公式预测精度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考虑关键参数影响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与粗骨料级配是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取代率为100%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比普通混凝土低3.9%~26.8%,采用不同粗骨料级配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相差可达15.5%;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降低幅度随混凝土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水灰比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降低幅度相差可达14.7%,而且再生粗骨料对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低于其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导致现有的计算公式不能有效预测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基于普通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形式,并考虑混凝土水灰比及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综合影响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计算公式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公式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比值的均值为0.991,判定系数为0.772。  相似文献   

3.
通过试验研究水灰比、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用水量对再生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各龄期的强度系数随水灰比、骨料取代率、单位用水量等因素变化不大。再生混凝土的各个龄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均随水灰比和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降低。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100%的再生混凝土早期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计算模型,该模型计算结果与他人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寒冷地区不同粗骨料取代率再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共设计了33块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标准试块进行抗折试验,得到了各取代率再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数据,分析了粗骨料取代率对抗折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寒冷地区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折强度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变化,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其中30%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最高,100%取代率的最低。  相似文献   

5.
以榆神矿区煤矸石为粗骨料,通过288个棱柱体抗折强度试验,分析了煤矸石含碳量、煤矸石取代率及水灰比对煤矸石混凝土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不同矿源煤矸石含碳量由0.91%增加至2.09%时,煤矸石混凝土抗折强度降低了21.1%~32.6%;与普通混凝土相比,不同煤矸石取代率下煤矸石混凝土抗折强度降低了20.5%~47.5%;当水灰比由0.25增加至0.45时,煤矸石混凝土抗折强度降低了8.0%~15.3%.综合考虑了煤矸石含碳量和煤矸石取代率的影响,提出了适用于不同矿源煤矸石混凝土抗折强度的预测公式.  相似文献   

6.
再生混凝土砌块抗折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混凝土砌块抗折强度是再生混凝土砌块重要力学性能之一,研究不同因素对再生混凝土砌块抗折强度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再生混凝土砌块配合比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单位混凝土体积用水量、水灰比、粗骨料取代率、细骨料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砌块抗折强度影响大小,及各个因素水平对再生混凝土砌块配合比作用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细骨料含量是影响再生混凝土砌块抗折强度的主要因素,再生粗骨料含量是影响抗折强度的重要因素,用水量和水灰比是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再生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并完成了再生粗骨料已使用年限分别为0、10、40年和取代率分别为0、30%、50%、70%、100%的C30级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相关试验,并以天然骨料混凝土作为基准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与普通混凝土基本一致,在水灰比相同的情况下,再生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高于普通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低于普通混凝土,抗折强度基本接近普通混凝土;另外,还表明再生粗骨料的寿命对再生混凝土强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折强度的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及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在确保水灰比砂率的前提下,适当减小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和保证一定的连续级配,可以提高其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与玄武岩纤维对再生高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影响,对再生高强混凝土78个试件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同强度等级下,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增加,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存在下降趋势;随着玄武岩纤维含量的增大,混凝土抗折强度与劈裂强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但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较小。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取30%时,混凝土强度高且和易性好,为适宜的取代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折强度的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及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在确保水灰比砂率的前提下,适当减小粗骨料的最大粒径和保证一定的连续级配,可以提高其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11.
回弹法检测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0%,50%,70%和100%的150块再生混凝土试块,采用普通混凝土回弹仪进行了抗压强度检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回弹法可以用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通过采用多种回归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了再生混凝土统一测强曲线公式。定量分析表明,其测试精度满足混凝土质量控制要求。为反映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影响,文中还给出了按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类的测强曲线及回归方程。最后,对比了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全国统一曲线。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表面硬度小于普通混凝土,但其随抗压强度增加的速度快于普通混凝土。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静载与钢筋锈蚀共同作用下再生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考虑3种再生粗骨料取代率(0、50%、100%)及4种静载水平(0、0.2Mu1、0.4Mu1、0.6Mu1,Mu1为对比梁的受弯承载力)的组合,共设计了9根再生混凝土梁进行加速锈蚀试验与静力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由0%增加到100%时,纵向受拉钢筋最大质量损失率与平均质量损失率分别增大了12.1%和9.5%;对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50%的锈蚀梁,当静载水平由0增加到0.6Mu1时,纵向受拉钢筋最大质量损失率与平均质量损失率分别增大了43.5%和60.6%,加载破坏时梁受拉裂缝数量减少了21.4%,梁底面受拉裂缝平均间距增大了29.8%,梁屈服荷载与极限荷载分别降低了13.8%和10.4%,屈服挠度与极限挠度分别降低了17.0%和21.2%;当纵向受拉钢筋质量损失率低于7%时,其与周围再生混凝土之间能保持有效黏结,锈蚀再生混凝土梁加载时发生弯曲破坏;锈蚀再生混凝土梁的承载力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而跨中挠度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大,但总体上变化幅度不大;正常使用荷载范围内,平截面假定适用于未锈蚀与锈蚀再生混凝土梁。  相似文献   

13.
钢纤维再生混凝土的抗折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0%、30%、50%、70%及100%再生粗集料(RCA)的钢纤维再生混凝土(SRC)的抗折强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在室内对RCA的密度、洛杉矶磨耗和压碎指标等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然后针对不同配合比的SRC试件,在室内进行了抗折强度等试验。结果表明,RCA的含量和水灰比等因素对SRC的抗折强度有较大的影响,在设计抗折强度为6.0MPa,钢纤维的掺量在1.0%的条件下,当RCA的含量小于50%,水灰比在0.44~0.47时,SRC的28d抗折强度比较接近于基准钢纤维混凝土,而超出此范围时,SRC的抗折强度会明显降低。最后,通过工程应用对含30%RCA的SRC的相关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证明,适当配合比的SRC能够满足I级刚性路面的抗折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Twenty two push-out tests wer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bond behavior between H-shaped steel an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RAC). Eleven kinds of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RCA) replacement ratios (i.e.,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and 100%) were designed in the test, and considering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bond position of H-shaped steel, concrete protective cover thickness, stirrup reinforcement ratio, source and size of RCA were also selected. The load-slip curves at the loading end and free end were obtained; in addition, the distribution of H-shaped steel strain and the bond stress along the embedded length were analyzed. The bond strength in this investigation is related to the RAC cub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as a result, the interface bonding increases with RCA replacement ratio increasing. The bond strengths between different parts of H-shaped steel and RAC can be disparate: (1) the largest bond stress is located at the inside interface of the flange of H-shaped steel; (2) the second one is on the outside interface of the flange of H-shaped steel; (3) the bond stress between web of H-shaped steel and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concrete is the smallest. What’s mo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ultimate and residual bond stresses can be enlarged due to the stronger grip action with increasing of concrete protective cover thickness and larger constrained effect with expanding the stirrup reinforcement ratio. The RCA serving age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the bonding performance, and when the size of RCA reduces, the ultimate bond strength decreases accordingly. Finally, four calculation models applied to predict the bond strength for all the specimens and the component of bond stress between shape steel and RAC is derived through the law of periodic transmission.  相似文献   

15.
以再生混凝土路面砖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养护龄期、粉煤灰取代率、被取代物(水泥、细骨料、水泥-细骨料)对再生砖孔隙率、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粉煤灰取代率对再生砖的孔隙率影响程度最大,养护龄期对再生砖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影响程度最大,试验范围内再生砖取得最佳性能的方案为养护龄期28 d、粉煤灰取代6%细骨料。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再生混凝土梁的弯曲性能,进行了钢筋再生混凝土梁及其经CFRP加固后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CFRP加固层数对再生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的影响,比较了钢筋再生混凝土梁加固前后的挠度和裂缝扩展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梁的变形能力和受弯承载力较普通混凝土梁没有明显降低,但其刚度和延性均有所降低,可通过CFRP加固提高其刚度和极限荷载,但不能改善其变形能力; CFRP加固层数对钢筋再生混凝土梁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和极限荷载影响较大,其中极限荷载受加固层数影响最大。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建立了钢筋再生混凝土梁及其经CFRP加固后的受弯承载力计算式,理论计算结果与钢筋再生混凝土梁的试验结果符合较好。研究成果可为再生混凝土梁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采用提出的再生混凝土动态本构关系数学模型和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深入分析了结构恢复力行为受应变率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影响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综合考虑应变率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恢复力特征参数计算模型。通过对特征参数定量对比和分析,分别给出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屈服荷载和变形的应变率影响因子计算公式。通过对再生混凝土结构延性受应变率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影响的变化规律量化分析,给出了位移延性系数的应变率影响因子计算公式。通过对所建议模型预测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校核,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文章的研究工作为再生混凝土率敏感性等基础性问题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以期为再生混凝土的推广、工程应用以及抗震优化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再生混凝土用作结构材料的三个关键问题——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异特性、再生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和再生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进行试验研究。在抗压强度变异性试验中,采用3种不同来源的再生骨料。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与普通混凝土相近,受再生骨料来源影响不大;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概率分布均服从正态分布;再生混凝土的粘结-滑移全曲线的总体形状与普通混凝土类似;再生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较相同配合比的普通混凝土略低,但热膨胀系数与普通混凝土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9.
再生混凝土收缩徐变试验及徐变神经网络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试验研究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下再生混凝土的收缩与徐变规律.结果表明:龄期120d时,粗骨料取代率为50%,100%的再生混凝土RAC50,RAC100的收缩总变形值较普通混凝土分别增加17%,59%;徐变持荷90d时,再生混凝土RAC50,RAC100的徐变变形值较普通混凝土分别增加12%,76%.将徐变试验数据与RILEM B3,ACI 209R 92,CEB FIP(90)等徐变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并结合试验结果对RILEM B3模型进行了修正.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再生混凝土徐变进行了预测,考察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水灰比等对再生混凝土徐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