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跨膜蛋白CD133和细胞增生核抗原Ki-67与乳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在105例乳腺癌病理标本中,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检测CD133和Ki-67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105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CD133阳性50例(47.62%)、KI-67阳性69例(65.71%);随着肿瘤分化降低、癌周浸润加大、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递增CD133和Ki-67表达逐渐增高(P0.05);CD133与Ki-67具有强关联性。结论 CD133和Ki-67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将它们作为乳腺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抗原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与胃癌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探讨胃癌的发生、发展及相关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取胃癌标本共88例作为试验组,慢性浅表性胃炎标本16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确定检测部位。结果Ki-67抗原在胃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二者的阳性率分别为89.4%和26.7%,P〈0.001,Ki-67抗原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二者的阳性率分别为92.2%和62.5%,P=0.036。结论Ki-67抗原在胃癌中高表达,且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对胃癌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Survivin、Ki-67核抗原在涎腺基底细胞腺瘤、癌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涎腺基底细胞腺瘤、癌中survivin表达与Ki-67核抗原表达的相关性,了解其在肿瘤恶性增殖及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5例正常涎腺组织、28例涎腺基底细胞腺瘤、23例基底细胞腺癌组织中survivin及Ki-67核抗原的表达;RT-PCR分析2例涎腺基底细胞腺瘤及2例涎腺基底细胞腺癌survivin、Ki-67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Survivin及Ki-67核抗原在正常涎腺组织、基底细胞腺瘤、基底细胞腺癌中的表达依次递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核抗原的表达随survivin表达增加而上升(P0.05)。涎腺基底细胞腺癌survivin mRNA表达水平高于基底细胞腺瘤。结论 Survivin、Ki-67核抗原的过度表达可能参与涎腺基底细胞腺瘤的恶性增殖过程,并且可作为基底细胞腺瘤、癌的鉴别诊断分子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vimentin、Ki-67在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计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8例CCRCC和40例正常肾脏石蜡包埋组织中vimentin、Ki-67的表达和MVD计数。结果 CCRCC中vimentin阳性表达率为76.47%,Ki-67阳性表达率为89.71%,MVD计数为52.00±19.03;正常肾组织中小管上皮细胞Vimentin阳性表达率为10.00%,Ki-67阳性表达率为0,MVD计数为6.47±2.28。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CRCC病理分期及组织学分级越高,其vimentin、Ki-67的阳性表达率越高,MVD计数也越高。CCRCC中vimentin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与MVD计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vimentin、Ki-67和MVD在CCRCC的发生发展中具有协同作用,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三款常用的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处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患者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各1块,切取层厚3μm的石蜡切片12张,分别使用三款常用的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进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及和Ki-67染色,分析、比较采用3种仪器处理标本后,标本的4个免疫组织化学指标的阳性率。结果:染色仪A处理的标本,ER阳性18例(10%~99%,+~+++),PR阳性14例(1%~99%,+~+++),HER-2阳性29例(+~+++),Ki-67阳性30例(5%~90%,+);染色仪B处理的标本,ER阳性18例(10%~99%,+~+++),PR阳性12例(1%~99%,+~+++),HER-2阳性28例(+~+++),Ki-67阳性30例(5%~90%,+);染色仪C处理的标本,ER阳性18例(10%~99%,+~+++)、PR阳性12例(5%~90%,+~+++),HER-2阳性28例(+~+++)、Ki-67阳性30例(5%~90%,+)。经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三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处理标本后,各指标间具有一致性(P0.05)。结论:三款常用的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处理组织切片后,ER、PR、HER-2、Ki-67的病理诊断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这3种仪器处理病理标本的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53,Ki-67及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TNBC和52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NTNBC)组织中p53,Ki-67及E-cadherin表达情况,观察3个指标与TNBC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NBC组织中p53,Ki-67及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3%,80.8%,26.9%;而在NTNBC组织中为44.2%,61.5%,48.1%(均P0.0 5)。在TNBC组织中,p 5 3表达阳性与肿瘤大小、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有关(均P0.0 5);Ki-67表达阳性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E-cad her in表达阳性与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在TNBC患者中,p53,Ki-67及E-cadherin表达阳性者与阴性者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多因素显示:淋巴结转移、p53、Ki-67及E-cadherin表达是影响TNBC患者总体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结论:TNBC组织中,p53、Ki-67高表达,其表达阳性者预后差,E-cadherin低表达,其表达阳性者预后良好。联合检测p53、Ki-67及E-cadherin表达可为TNBC患者的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磷酸酯酶及张力蛋白同源物(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ue deleted on chromosome 10,PTEN)和细胞核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对43例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标本进行病理分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EN、Ki-67的阳性表达率,并与9例正常脑组织进行比较。结果PTEN在正常脑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100.0%,在胶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正常脑组织阳性表达率为0,在胶质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N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随恶性程度增加呈下降趋势;Ki-67仅在胶质瘤标本中表达,且随恶性程度增加呈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Leica BOND-MAXTM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在胶质瘤组织病理学中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80例胶质瘤组织标本,其中WH0Ⅰ级、WHOⅡ级、WHOⅢ级、WHOⅣ级各20例,全部组织标本经采用手工操作二步法和Leica BOND-MAXTM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检测组织病理学。结果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检测胶质瘤组织Ki-67抗原标记指数高于手工染色,WH0Ⅰ级和WHOⅡ级胶质瘤组织抗原标记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WHOⅢ级与WHOⅣ级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胶质瘤组织病理学诊断中,采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有利于提高病理学诊断准确性,为胶质瘤分级、预后评估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葡萄糖转运蛋向Ⅰ型(glucose transporter 1,GLUT1)和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0年1月-2008年6月不同卵巢上皮性肿瘤病变患者119例的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二步法检测肿瘤组织中GLUT1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将细胞增殖抗原Ki-67做为细胞增殖活性指标来探讨滋养细胞活性及输卵管患者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与滋养细胞浸润深度的关系.方法 将108例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所取术中切除的输卵管标本,进行光镜检查,根据滋养细胞浸润深度分为3组,Ⅰ组为滋养细胞浸润输卵管黏膜层,Ⅱ组为滋养细胞浸润肌层,Ⅲ组为滋养细胞浸润浆膜层.采用SP法检测各组标本中Ki-67的表达及术前2h内采静脉血检测 β-hCG.并对β-hCG与病变组织中Ki-67的表达及滋养细胞浸润的深度进行分析.结果 Ⅰ组的平均血β-hCG值为(1416.64±859.94)U/L,细胞增殖抗原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21.95%,Ⅱ组平均血β-hCG值为(3380.33±2392.36)U/L,细胞增殖抗原Ki-67阳性表达率为53.66%,Ⅲ组血清β-hCG值最高,平均(6999.33±4949.90)U/L,细胞增殖抗原Ki-67的阳性表达率为86.46%.Ki-67阳性表达Ⅰ组与Ⅱ组、Ⅱ组与Ⅲ组、Ⅰ组与Ⅲ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94、4.07、4.35,P均<0.05);3组患者血β-hCG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914,P<0.01);Ki-67的阳性表达与患者血清β-hCG水平具有相关性,两者呈正相关(r=0.678,P<0.05).结论 血清β-hCG水平越高,提示滋养细胞Ki-67阳性表达率越高,滋养细胞浸润输卵管壁亦越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共同型急性淋巴母细胞型白血病抗原(CD10)和细胞增殖抗原(Ki-67)在三阴型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55例TNBC(TNBC组)、136例非三阴型乳腺癌(N-TNBC组)及42例正常或良性乳腺(对照组)组织中MMP-3、CD10和Ki-67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TNBC组中MMP-3、CD10和Ki-67过表达率分别为50.9%、45.5%和56.4%,明显高于N-TNBC组的19.9%、21.3%、27.9%及对照组的9.5%、7.1%、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NBC组中MMP-3与CD10、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12,P=0.020;rs=0.310,P=0.021),且三者均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及pN级别密切相关(P<0.05)。【结论】MMP-3、CD10及Ki-67在TNBC浸润、转移中起协同作用,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浸润能力及转移潜能,若以三者过表达的细胞为靶点研发抑制剂药物,有望为临床诊治TNBC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抗原修复对A549肿瘤组织内Ki-67蛋白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酶修复法、柠檬酸微波修复法、柠檬酸高压修复法、Tris/EDTA微波修复法、Tris/EDTA高压修复法等对肿瘤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修复,采用二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肿瘤组织的核蛋白Ki-67经柠檬酸微波修复后,染色效果较其他修复方法明显增强,且定位佳,对比度清晰.结论:在核蛋白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柠檬酸微波修复法优于其他抗原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水通道蛋白8(AQP8)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增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接受TNBC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27例患者的肿瘤和癌旁组织石蜡切片中检测AQP8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TNBC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Ki-67的表达,分析TNBC组织中VEGF、Ki-67的表达与AQP8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TNBC组织中AQP8表达显著增加。这种现象伴随着Ki-67和血管生成相关标志物VEGF的异常表达。此外,AQP8高表达与侵袭性临床病理因素、低总体存活时间(OS)和低无病生存时间(DFS)相关。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AQP8表达可能是TNBC患者低OS、DFS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 AQP8高表达与TNBC患者的血管生成、增殖和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三阴性乳癌(TNBC)组织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行保乳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乳癌病人的肿瘤组织切片120例,其中TNBC者60例,非三阴性乳癌(NTNBc)6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乳癌组织中AR、Ki67的表达,分析二者与TNBC病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绝经状态、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AR在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6.67%(16/60),在N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00%(48/6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286,P〈0.01)。Ki67在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67%(43/60),在NTNB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6.67%(16/6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307,P〈0.01)。TNBC病人AR表达与BMI、淋巴结转移及绝经状态有关(X2=4.972~10.774,P<0.05),Ki6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有关(x2=4.213、9.492,P〈0.05)。TNBC病人AR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0.246,Pd0.05)。结论AR、Ki-67在TNBC中的表达与NTNBC相比有明显差异,有望成为新的预后指标,从而为预测TNBC的特点及内分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基底细胞样型浸润性乳腺癌中PTEN、p53、Ki-67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基底细胞样型浸润性乳腺癌中PTEN、p53、Ki-67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基底细胞样型浸润性乳腺癌中PTEN、p53、Ki-67的表达水平。结果基底细胞样型浸润性乳腺癌中PTEN、p53、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38.6%(22/57)、56.1%(32/57)、82.5%(47/57),与对照组非特殊类型浸润性导管癌中PTEN、p53、Ki-67的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阳性标本中Ki-67的阳性率(68.2%,15/22)与PTEN阴性标本中Ki-67的阳性率(91.4%,32/35)相比差异显著,统计学分析显示PTEN表达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抑癌基因PTEN、p53的异常表达与基底细胞样型浸润性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PTE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肿瘤抑制蛋白质p53、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与阑尾黏液性肿瘤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及其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中心病理科2015年1月~2018年7月经病理学确诊的48例阑尾黏液性肿瘤的手术标本为观察组,另取同期41例因单纯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的阑尾组织标本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分别检测p53蛋白、Ki-67抗原在阑尾黏液性肿瘤和单纯性阑尾炎中的表达水平,分析p53蛋白、Ki-67抗原表达与阑尾黏液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观察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及Ki-67抗原标记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理类型、有无淋巴转移、有无出现PMP的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p53蛋白阳性率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及不同性别的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p53蛋白阳性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类型、有无淋巴转移的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Ki-67抗原阳性率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有无出现PMP的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Ki-67抗原阳性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黏液性肿瘤中p53蛋白、Ki-67抗原阳性率均显著升高,联合检测p53蛋白、Ki-67抗原对评估阑尾黏液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具有积极作用,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p53及Ki-67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与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Survivin、p53及Ki-67的表达,并用RT-PCR方法验证其中3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显示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56/88)和45.5%(40/88),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均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Survivin的表达与膀胱癌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膀胱癌组织中Ki-67增殖指数(PI)为20.4±10.7,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为0。RT-PCR方法显示在3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100%,而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均无表达。结论Survivin与膀胱癌的恶性程度有关,与p53及Ki-67共同参与了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进程。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增殖动力学,我们用流式细胞术结合单克隆抗体CD71,Ki-67和增殖性细胞核抗原(PCNA)检测了21例初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骨髓细胞的增殖性抗原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白血病细胞的CD71标记指数(LI)与正常细胞相比无显著差异,且个体间异质性较大;白血病细胞的Ki-67和PCNA的LI明显高于正常细胞,每例标本的PCNA LI均高于Ki-67LI,两者间有明显相关关系。本实验结果提示白血病细胞的增殖活力明显高于正常细胞,单克隆抗体Ki-67和PCNA是检测白血病细胞增殖活力的有效生物学指标,且PCNA的敏感性高于Ki-67。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患者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该院甲状腺癌组织标本82例(甲状腺癌组)、甲状腺癌旁组织标本82例(癌旁组织组)及甲状腺良性病变标本82例(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标本中CXCR4、Ki-67的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甲状腺癌组织CXCR4、Ki-67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癌组CXCR4、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组、对照组(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CXCR4阳性率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Ki-67阳性率与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包膜侵犯有关(P0.05)。甲状腺癌患者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37.92个月(95%CI:27.89~43.31),CXCR4、Ki-67阳性者的TTP显著高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甲状腺癌患者CXCR4、Ki-67呈高表达状态,且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共同影响患者术后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抗原热修复法对乳腺癌组织内ER、PR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应用高温高压及微波抗原修复法对3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进行检测比较。结果30例乳腺癌组织内ER、PR经高温高压抗原修复后,染色强度较微波抗原修复后阳性表达明显增强,染色阳性度及敏感度也更高,而且定位也较佳。结论在需要抗原热修复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使用高温高压抗原修复法染色强度及染色效果较优于微波法及其他抗原修复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