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丛阳  丛珊  李洪霞 《现代养生》2014,(22):149-149
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9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组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性血液透析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收94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组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少,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间歇性血液透析对多脏器功能衰竭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多脏器功能衰竭ICU患者,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30例行间歇性血液透析临床干预,比较治疗后Ccr、BUN、Scr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存活率。结果:观察组C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BUN、Scr数值更低;对照组并发症率为23.33%,存活率66.67%;观察组并发症率为6.67%,存活率86.67%。结论:间歇性血液透析可加快小分子毒素的清除,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连续性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肾衰竭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次数.结果 观察组血肌酐、血尿素氮、心率水平低于对...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高通量血液透析和常规血液透析对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接诊的38例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进行研究,将选取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患者肾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3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含量为(23.11±3.55)mmol/L,血清肌酐含量为(768.36±116.23)μmol/L,β2-MG微球蛋白含量为(18.21±3.88)mg/L,KT/V值为(1.29±0.13),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且无并发症发生,应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对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2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划分成对照组(n=46)与治疗组(n=46),分别给予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13%较对照组的69.57%高(P 0.05);两组治疗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均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肾功能改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肾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透析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透析方案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48例急性肾衰竭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连续性血液透析组和间歇性血液透析组,每组各24例.两组患者在血液透析治疗前后均采集静脉血进行肾功能的检查,在透析治疗前、中、后时段每隔2h进行心率、血压的实时检测,并记录肾功能恢复正常的时间,在透析结束时进行两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系统Ⅱ评分(APACHEⅡ).结果 连续性血液透析组与间歇性血液透析组在每次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平均次数分别为(1.92±0.34)、(3.87±1.22)次,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性血液透析组和间歇性血液透析组在每次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发生心律失常的平均次数分别为(1.38±2.36)、(3.74±3.38)次,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连续性血液透析组和间歇性血液透析组尿量达到600 ml/24 h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5.43±5.28)、(22.92±8.43)d,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连续性血液透析组APACHEⅡ评分[(17.3±4.36)分]明显低于间歇性血液透析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肾衰竭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透析进行治疗,能够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减少透析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2014年2月~2017年2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改善情况,以评价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应用效果。结果:27例患者存活,3例患者死亡;治疗前患者GlasgowPittsburgh评分、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氨、尿素氮、肌酐、尿酸、Pufh-Child分级均比治疗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肝性脑病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探讨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4年7月-2016年8月间接诊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纳入此次研究,并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采取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则加以联合肾康注射液治疗,各32例.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较之对照组有明显提高,比较两组Scr、BUN、ALB、HGB、TP水平,观察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患使用肾康注射液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9,(1):89-90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12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生化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及瘙痒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的BUN、 Scr、 UA、β2-M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BUN、 Scr、 UA、β2-M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浆hs-CRP、 IL-6、 TNF-α水平及瘙痒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瘙痒症状,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保护肾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莹  胡峰  祝巍  张贺  贾楠 《药物与人》2014,(10):3-4
目的:探宛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于本院诊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11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7例,对照组68例,随访两年作为研究终点。对照组予以腹膜透析。研兜组予以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分析两纽治疗前后肾功能、血液指标改善情况度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BUN与Cr值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每周KT/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浆白蛋白与血红蛋白值均高于对照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值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高述平 《智慧健康》2022,(18):173-176
目的研究针对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中不同护理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临床确诊为肾衰竭并相应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患者40例,采用数字随机抽签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20例,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接受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与并发症发生率变化。结果通过采用不同临床护理方法,其中对照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评分低于观察组,观察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方法介入肾功能衰竭并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良好护理效果,能够降低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连续性血液净化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患者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旨在提升MODS患者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68例MOD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4例,研究组患者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炎症因子及马歇尔·霍尔氏病(Marshall)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的BUN、Cr、HCO_3、pH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1d、2d、3d研究组BUN、Cr、HCO_3生化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d、2d两组pH值比较无差异,但治疗3d后研究组的pH值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每日的补液摄入量多于对照组,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h、24h、48h,研究组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Marshall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MODS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可促进BUN、Cr、HCO_3、pH各生化指标稳定,降低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和Marshall评分,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分析在重症急性肾衰治疗上运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500例重症急性肾衰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实验组患者选择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1],对照组患者选择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Ccr)的水平的变化;并对2组患者进行调查随访,比较1年后的存活率.结果 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在Scr、BUN、Ccr方面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访调查显示实验组患者的1年存活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2.4%和52.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相比,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具有临床效果好、患者存活率高等优点,临床意义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王晓雪  徐研  袁园  王晶 《现代养生》2014,(24):122-122
目的:对应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对患有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患有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肾功能衰竭疾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肾功能指标开始改善时间和接受透析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透析治疗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腹膜透析方式对患有肾功能衰竭疾病的患者治疗的效果更加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小组在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和观察组(40例,接受综合护理小组干预),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OL)评估]。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小组能够改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消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终末期DN患者与非DN患者的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情况,为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率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11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其中,DN患者55例作为观察组,非DN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1年存活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3年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心血管并发症、脑血管意外、感染、消化道出血、动静脉内痿闭塞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终末期DN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发症较多,且生存率较低,应给予针对性干预,做好并发症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查看其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皮肤瘙痒的改善情况,并调查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经过护理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皮肤瘙痒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症状采取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283-1284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在肺心病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及肾功能指标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Pa O2、Pa CO2、Sa 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BUN、Scr、β2-MG)及MMS均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李海剑  刘慧  张红霞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1):2860-2862
目的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CBP)与普通血液透析(IHD)治疗老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预后及并发症。方法选取在某院就诊的老年急性肾衰患者38例,随机分为普通血液透析对照组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组,每组19例。对两组患者透析等综合治疗7 d、14 d、30 d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水平,两组患者透析并发症情况、病死率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并发症无明显的特异性及差异性,两组治疗方式对患者死亡率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CBP组,在治疗后7 d、14 d、30 d时,血清肌酐水平和尿素氮水平都低于IDH组,肾功能恢复较IDH组明显快。结论老年急性重症肾衰竭患者,应尽可能予以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促进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