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 毫秒
1.
目的:探索实行机采血小板双预约机制和制定采供血库存控制策略,以保证血小板的临床供应和减少不合理的过期报废.方法:机采血小板采集、供应实行双预约机制,建立库存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疫情防控期间取消了现场预约,改进了检验方案.结果:预约和库存管理机制的实施,有效降低了报废率,特别是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机采血小板报废率仅为0...  相似文献   

2.
目的 改进机采血小板供者的献血前初筛策略,以减少采集后报废率.方法 根据临床需求制定机采计划,招募预约献血者,初筛合格后机采.结果 2008~2011年,机采血小板报废主要原因有ALT增高、过期、感染因子阳性、脂肪血等,5年报废率依次为1.52%、1.53%、0.62%、0.72%,明显低于红细胞报废率.结论 通过加强献血前征询、初筛、预检工作,合理制定采集计划、及时调剂使用可有效控制报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年度机采血小板采血数量和献血人群及各血型采供比例情况,分析临床用血规律,为机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招募和供血服务及建立机采快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2009年机采血小板采供血数据,计算采供血量,分析机采成分血使用情况及各血型使用的构成比例,以及献血者年龄血型、不同年龄段血液报废率等.结果 2009年采集5823人次,采集机采血小板8819治疗量.献血人员构成以21至25Y人员为主,共采集3257人次,占所有机采献血人次的55.9%(3257/5823),同时其淘汰人次也相对较高40.4%[(18+3)/(49+3)],其次为26至30Y的献血者占12.3%(716/5823).男性献血者占献血人次的74.3%(4325/5823),女性献血者占25.7%(1498/5823).各种血型年度间构成比例基本稳定,变化不大,其采集比例顺序是:O型、B型、A型、AB型,年度内构成比例基本稳定,各月份间比例变化不大.结论 研究结果对今后自愿无偿机采献血者的招募,采血计划的制定,机采血小板的储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建立中等城市自愿捐献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采集、质控模式,确保机采血小板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与及时。方法固定献血者作为自愿者实行一对一动员,并计自愿服务小时,实行星级管理;争取市政府支持,对献血次数达20次以上者进行表彰;根据献血者采血前血常规检查和献血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判断能否捐献两个治疗量。以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的原招募模式和2011年7月与2012年12月实施新的招募模式的捐献机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队伍、自愿捐献双份的比例和成品机采血小板作对照,分别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行新的招募模式后,捐献机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队伍、自愿捐献双份的比例(χ2=413.48,P〈0.01)、机采血小板捐献成功率和成品机采血小板质量均大幅度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行新的招募模式、采集、质控模式能够更好地巩固和发展捐献机采血小板固定献血者队伍,保障机采血小板质量和临床用血安全及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健康宣讲在北京大学生捐献机采血小板中的作用。方法对2016~2017年度和2018~2019年度分别采用传统方式和健康宣讲方式招募北京大学生捐献机采血小板。收集2组大学生捐献血小板的采血人次、采血量、重复献血人次和初筛合格率以及因献血反应导致的报废率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北京大学生捐献机采血小板的采血人次、采血量、重复献血人次均有所增长。2018~2019年与2016~2017年相比,北京大学生捐献机采血小板初筛不合格率由10.97%降低至8.51%(P0.05),因献血反应导致的报废率由0.45%降低至0.17%(P0.05)。血常规不合格为大学生机采血小板初筛不合格主要原因。结论健康宣讲招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让北京大学生了解了机采血小板的过程,壮大了采集队伍,在首都成分献血的招募和保留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飞  傅强  马贵明  张跃进  周源  周妍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12):1078-1079
目的探讨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2009~2010年成分血报废的原因,寻找减少成分血报废的途径,确保血液安全的基础上避免血液资源浪费。方法对本地区2009~2010年所采集的成分血报废的各种原因进行统计并分析原因。结果 2009年我中心献成分血3 636人次,报废47人次,报废率1.29%;2010年献成分血4 432人次,报废46例次,报废率1.04%。机采血小板报废主要原因依次为:过期,抗-HCV有反应性,HBsAg有反应性,SYP有反应性,抗-HIV有反应性,破损,不规则抗体。2年中,初次献血者报废率1.75%,多次献血组报废率0.18%。结论过期和实验室检测不合格是我市成分血报废主要原因。为降低成分血报废率,需要加强献血者尤其是初次献血者招募时的教育宣传和病史征询,同时加强与临床沟通,制定实时血小板采集计划,必要时对初次献成分血前加做胶体金法检测抗-HCV、抗-HIV和抗-T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建立深圳市龙岗区血站自愿捐献机采血小板队伍的招募策略,确保血小板用血安全。方法开展多渠道宣传、招募和加强管理的"新招募策略",加强对自愿捐献机采血小板队伍的管理。以实行"新招募策略"前1年自愿捐献机采血小板队伍的稳定性和应急调血比例为对照,实行后1年自愿捐献机采血小板队伍的稳定性和应急调血比例为实验组,分别对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行"新招募策略"后,自愿捐献机采血小板队伍稳定性大幅提高(χ2=52.16,P<0.01);应急调血比例减少(χ2=430.16,P<0.01)。结论对自愿捐献机采血小板队伍实行"新招募策略",能更好地保持自愿捐献机采血小板队伍的稳定性,有效保障机采血小板的临床供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深圳市龙岗区2006~2009年临床使用机采血小板高峰期,以探索和掌握其临床使用的时间分布特征,为医疗用血的采集、供应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圆形分布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09年临床使用机采血小板高峰期为3月12日~10月20日,平均高峰时点为7月3日。结论该区机采血小板临床应用高峰期始于3月份,至10月回落,应在此时间段加强血小板的宣传招募、采集和供应管理。统计分析显示,圆形分布法明确可靠,可为我们在制定采供血和血液管理对策时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不同血容量献血者机采血小板产品的聚集情况、血小板含量、机采循环血量等分析,得出不同血容量的机采献血者上机的合适条件。方法随机选取本中心307名合格的机采献血者,通过献血者相关指标研究献血者的循环血量、血容量PBV、性别、采前Plt、HCT、PCT,机采血小板的聚集与采集时间的关系;不同血容量、不同血小板计数分组的机采血小板聚集率的差别;不同血容量分组的血小板收集量,循环血量的比较。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析方法包括多元回归分析、χ~2检验、t检验等。结果 1)采前PLT、PBV、HCT越低,采集时间越长,而性别和PCT与采集时间无关;采集时间越长,机采血小板聚集的可能性越高。2)低血容量组和低血小板计数组,机采血小板聚集率较高。3)机采献血者的血容量越高,其机采血小板的收集量越多,循环血量越少。结论根据不同血容量献血者体检的各项指标,进一步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优化机采方案,尤其对血容量较低的献血者进行合理安排,从而提高血小板采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机采血小板预约和库存量的合理控制方法,以保证血小板的临床供应和减少不合理的过期报废。方法登陆医院LISS系统,运用Excel表格运算公式,统计住院患者血小板计数情况,分析住院患者血型分布情况,结合患者病情,着重预约偏型的血型。结果库存控制后,血小板的过期报废率明显降低(P0.05),血小板的临床满足率也由库存控制前的90.82%升到95.30%。结论采用新的预约和库存管理方法后血小板的过期报废率明显降低,临床供应的及时性和满足率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临床用血的现状和血型分布规律,使血液中心采供血工作有据可依。方法:对2005/2008年沈阳市临床成分用血量及各血型用血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沈阳市临床成分输血(红细胞类、机采血小板、血浆、冷沉淀)比例保持较高水平并逐年增长,各血型用量比例近年来相对稳定。结论:沈阳市临床成分输血用量及比例保持上升的趋势,各血型用血比例相对稳定。随着临床用血量逐年增加,在宣传推广规范用血的同时,合理制定采血计划、科学管理血液库存、更好地满足临床用血需要也将成为我们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2.
血液库存调控策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索保持血站血液适宜库存状态的有效方法,避免血液过剩或不足。方法 运用卫生统计学方法 对影响临床用血量的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筛选3个显著因子建立回归方程,根据每月、每周快报资料计算预测值,结 合临床用血增减趋势,制订适宜的采血计划;依据7~14d红细胞剩余率与7天红细胞更新率指标,合理调节库存状 态。结果 得预测方程^Y=419.050+0.603X1+1.901X2+8.175X3,预测结果与实际符合率达90%,应用该法使 红细胞过期报废率降至0.2%以下,年紧急采血次数降至10次以内,临床供血保证率接近100%。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证临床的急救用血和后期血小板的持续有效供应,本站第一时间启动了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采供血预案,全力做好全血和血小板献血者的应急招募工作。通过上述应急无偿献血招募途径和血站人员的共同努力,"8·2"事故应急无偿献血招募采集工作顺利完成。数据显示,8月2-9日,本市共采集全血2 683人次,共728 280m L,机采血小板125人次,共127个治疗量。新增加团体预约13家单位,预计预约献血人数1 500人左右。验证了昆山市无偿献血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正>机采血小板是临床上较常用的一种血液制品,具有纯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机采血小板采集的过程中,因献血者精神紧张或采血不畅等诸多因素会导致血小板出现冲红的现象,冲红后的血小板混有大量的红细胞,无法发放临床。由于采集血小板的耗材十分昂贵,同时血小板捐献者的招募又存在困难,如果把冲红的血小板报废掉,这就  相似文献   

15.
我市经过几年的巩固和发展,建立起适合我市特点的以市瞌捐血屋;县区、集市、社区等固定献血日为主,以预约单位为应急献血队伍,以大中专院校学生、部队官兵为保底的自愿无偿献血模式。在现有无偿献血模式下,结合临床用血情况,分析血液采集工作与血液库存状况,制定相对合理的血液库存量,调整均衡采血工作,以保持血液最佳采供平衡状态,既保证了足量的血液供给临床医疗机构,同时又防止了血液过期而报废。现将2004/2008年我站血液采集工作、临床用血情况及血液库存调整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输血医学突飞猛进的今天,成分血的应用比例逐年上升,其中机采血小板以其高纯度、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以及降低输血传播疾病的概率和输血反应率在临床应用上呈大幅度增长趋势[1].随着血细胞分离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可从献血者血循环中一次采集1~2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采集血小板所需时间较全血采集时间长,特别采集2个治疗量血小板循环血量多,所需时间更长,故献血不良反应时有发生.为更好开展机采血小板工作,减低和预防机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现将广州血液中心2008年11月到2009年5月,机采血小板过程中献血者所发生的献血不良反应及处理情况的调查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无偿献血采集过程中发生采血不足量原因的分析,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有效减少血液报废,更好地保障医院临床用血。方法汇总2014年1月-2016年12月3年的采集量,以及发生采血不足量的各种原因,做为研究对象,采取针对性措施,观察其效果。结果针对发生采血不足量的原因采取对员工培训,加强与献血者沟通等措施,采血不足量现象从2014-2016年呈逐年下降趋势,所占比例从0.29%下降至0.20%。结论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静脉采集技术,加强宣传做好献血者沟通及服务,缓解献血者情绪,为献血者营造温馨、和谐、有序的献血氛围,有助于减少采血不足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成都市2010-2015年机采血小板捐献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机采血小板采集计划、献血者招募方案和指导临床用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0-2015年,于成都市血液中心捐献机采血小板的73 106人次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本中心血站信息管理系统查询、收集及整理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年龄、性别、献血人次等资料,计算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的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并且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不同性别及年龄机采血小板献血者的构成比差异.结果 ①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由6 798人次增加至17 684人次,累计绝对增加量为10 866人次,年平均增长量为2 173人次,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1%.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22.4%、28.4%、31.1%、11.6%和13.2%,其中2012年和2013年环比增长速度较高.②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男性献血者为52 650人次(72.02%),女性为20 456人次(27.98%),各年男性献血者均多于女性,并且所占比例均>60%,其中2014年男性献血者所占比例最高,为76.88%(12 010/15 622).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性别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91.483,P<0.001).③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各年均以18~25岁人群为主要机采血小板献血人群,其中2010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中,18~25岁献血人群所占比例最高,为62.80%(4 269/6 798).2010-2015年,18~25岁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而>25~30岁和>30~35岁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所占比例均呈增加趋势.自2012年起,有年龄为>55~60岁献血者参与机采血小板献血,2012-2015年该年龄段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各年所占比例分别为0.46%(49/4 561)、1.09%(153/14 002)、1.42%(222/15 622)及1.19%(210/17 684).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者不同年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542.556,P<0.001).结论 2010-2015年,成都市机采血小板献血人次呈逐年增加趋势,各年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均以男性多于女性,且以18~25岁人群为主要机采血小板献血人群.应根据成都市机采血小板捐献特点,制定科学的机采血小板采集计划和献血者招募方案,确保为临床提供充足、安全的机采血小板制品.  相似文献   

19.
血小板保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小板是血液重要的组成成分,参与机体凝血过程,发挥正常的止血功能,防止损伤后血液丢失,因此血小板输注在临床血液输注中也占有很大比例。血小板采集主要有2种方法:从全血中分离制备血小板,机器采集献血者血小板(机采血小板)。2006年8月,卫生部出台《关于限期停止有偿机采血小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下半年卫生部明确提出全部实现无偿机采血小板,这给血站提出了一项艰巨的工作任务。因为机采血小板需要的采集时间长、存放时间短,捐献者的随机性与临床需求的随机性常不相吻合,而大部分临床科室目前还不太愿意接受冰冻血小板。为此,本站对机采血小板进行先存放、再冰冻,以增加冰冻前血小板的临床使用率,同时保证常规过期前血小板的冰冻,减少血小板的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