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谈低温送风系统空调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温送风系统与常规的空调系统有较大的差异。常规空调的设计标准、传统经验或个人经验不适合于低温送风系统。介绍了低温送风系统设计当中送风温度、送风量(包括新风量)、送风管和送风口的确定及热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石俊龙  张宝刚  郭阳  王红梅 《制冷》2012,31(3):7-12
探究了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较常规空调系统在风管得热、温升及保温的差异。叙述了由于送风温度的降低导致低温风管的得热、温升及保温的变化,并通过计算得出低温送风风管得热、温升及保温厚度,将其结果与常规空调系统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分析表明,在相同的保温厚度下,低温送风系统的风管温升大于常规系统,且这样的温升将会对较低的送风温度带来大的波动。增加保温厚度会减少两者的温升比。而低温送风系统的风管得热与常规系统近似相等。常规空调系统的风管保温层厚度不能满足低温送风风管表面不结露的要求。设计中应综合确定保温层厚度的3个依据来增加保温层厚度。  相似文献   

3.
地下商场冰蓄冷低温送风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商业建筑采用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已经成为被业内人士越来越关注的一种节能形式。然而对于地下商场空调冷负荷的确定,直接影响着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整体优化问题,所以针对地下商场这样的特殊场所,采用冰蓄冷低温送风的具体情况就需要进行特殊的研究与探讨。首先对地下商业建筑的负荷特点进行了简要分析,接着以成都天府广场地下步行街为对象,研究探讨了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送风温度的优化选择问题,最后根据地下商业建筑负荷特点,主要考虑人员、设备和照明散热引起的传热过程,建立了采用方形散流器变风量系统结合低温送风的空调房间计算模型,对气流组织进行了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4.
中央空调低温送风的系统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央空调低温送风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常规空调进行比较,分析了低温送风系统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使系统更节能、高效、合理。  相似文献   

5.
低温送风空调系统节能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扼要介绍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特点及发展状况,从空调系统与建筑初投资、室内相对湿度与舒适感、系统运行费用等角度分析了该系统的节能因素,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系统设计施工的一些注意问题,最后简述了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论当代最优越的空调方式—冰蓄冷低温送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潘雨顺  林志远 《制冷》2000,19(4):21-25
本文介绍了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的特点、技术性能、设计方法和发展趋势,阐明冰蓄冷低温送风的优越性,尤其造价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是空调发展史上继VAV送风量空调系统之后的重大变载,是当代建筑物省电节能,节省基建投资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将空调系统中的冰蓄冷技术和低温送风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和分析,结果表明,冰蓄冷加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相结合,不仅可以降低整个系统运行能耗及费用,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反而可以降低整个系统的初投资;同时可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提高人体舒适感。  相似文献   

8.
与冰蓄冷相结合的低温送风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说明冰蓄冷冷源与低温送风空调的结合形式,对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运行特性及经济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温送风空调与冰蓄冷技术相结合,可降低整个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室内相对湿度的降低,可以提高人体舒适感,改善室内空气品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建行杭州市分行大楼的冰储冷空调和低温送风系统的设计,阐述了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总结了该系统的主要优点.  相似文献   

10.
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技术经济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工程实例,比较低温送风和常规送风方式下冰畜冷空调与常规空调的经济性,指出了采用低温送风技术有助于缩短投资回收期,降低了运行费用,并借助CFD手段,探讨了低温送风时房间气流组织,温度场分布.  相似文献   

11.
简要介绍了在国际上应用日益广泛的冰蓄冷低温送风相结合的空调系统,同时解释了工位空调的概念,并在理论上进行了冰蓄冷低温送风与工位空调结合可行性分析,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工位空调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两方面分析了空调对室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并着重在设计参数、入室新风、回风、气流组织、空调方式以及空调自身可能滋生和传播污染物的途径上展开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地板送风系统以其布置与调节方式灵活、节能和为活动区创造良好的空气品质等诸多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运用Fluent建立地板送风系统静压箱模型,分析作用半径和送风口密度对静压箱送风均匀性的影响,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新风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变风量空调系统在设计工况下新风量分配不均匀性问题,并介绍了几种解决方法。其中以合理布置回风口的方法为最佳,它能在不增加新风能耗的条件下使各区中二氧化碳浓度符合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15.
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关键设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冰蓄冷空调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关键设备的研制进行了总结与评述;认为自主研发的导热塑料蓄冰盘管、低温风口和VAV变风量装置是适合于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理想设备。  相似文献   

16.
首先对气囊隔振装置中气囊的压力分布进行了分析,然后以气囊压力分布方差最小为约束条件,计算出各气囊压力的比例因子,并运用比例控制充气策略,在确保气囊隔振装置高度的高精度控制前提下,实现了隔振系统中各气囊的压力优化分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具有冷却壁面的下送风系统中室内空气的温度变化进行实验研究,分析讨论了在一定热源强度和送风条件下,因冷却壁面导致的下降流的空气温度场和气流分布。实验结果表明:冷却壁面温度越低,下降流越剧烈,产生的范围就越大;由于下降流破坏了室内气流组织,从而导致空气质量的恶化。  相似文献   

18.
高大空间空气处理单元是一种新型的分散式高大空间空调末端,可有效改善冬季室内温度分层现象。以武汉市某火车站候车厅为例,采用CFD模拟方法对高大空间空气处理单元的不同送风角度和送风口尺寸下的冬季候车厅温度分布进行模拟,并与采用分层空调系统时的温度分布进行对比分析,该末端系统可减小33.3%的垂直温度差,进而减小21.3%的热负荷。本研究结果将为高大空间空气处理单元的实际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