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4 毫秒
1.
目的 观察膜型和分泌型MICA对NK细胞受体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NK细胞抗肿瘤活化机制及肿瘤细胞表达MICA分子的意义。方法 用MTT法测定人NK细胞系 (NK92 )的细胞毒活性 ;用RT PCR或FACS检测NK细胞受体 (NKG2D ,NKG2A B ,KIR2DL1,KIR2DS1)及NKG2D的识别配体MICA的表达。结果 肿瘤细胞表面的MICA分子可上调NKG2D的表达 ,下调抑制性受体NKG2A B和KIR2DL1的表达 ;而分泌型MICA (sMICA)分子对NKG2D及抑制性受体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结论 膜型MICA分子可上调NKG2D的表达 ,激发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效应 ;分泌型MICA分子则通过降低NKG2D的表达下调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肿瘤细胞分泌sMICA分子为肿瘤发生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K细胞活化性受体NKG2D的结构与功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系统归纳总结国内外近20年有关NKG2D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资料。结果:NKG2D是表达于NK细胞表面的Ⅱ型膜蛋白受体,其基因定位于12p12. 3-p13. 1,含10个外显子和9个内含子。NKG2D单聚体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含2个α螺旋,2个β片层,4个二硫键,主要依靠接头蛋白传递活化信号。NKG2D以同源二聚体形式结合DAP10,并使之磷酸化,然后与肿瘤表面的相应配体MICA、MICB、ULBPs结合,激活PI3K、PLCγ2、JNK-cJunN等信号通路,使NK细胞TNF-α、IFN-γ、颗粒酶释放分泌增加,Fas L、TRAIL表达上调,对肿瘤细胞发挥细胞毒性效应。结论:活化的NK细胞高表达NKG2D,而肿瘤细胞则高表达MICA、MICB、ULBPs,活化NK细胞表面的NKG2D与MICA、MICB、ULBPs结合,触发NK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分泌颗粒酶、表达Fas L、TRAIL,使靶细胞溶解,多途径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乳腺肿瘤细胞膜MHC Ⅰ链相关分子A(MHC class Ⅰ chain-related gene A,MICA)及血清中可溶性MICA表达,探讨MICA在NK细胞杀伤乳腺癌中的作用.方法 流式细胞术检测膜型MICA(mMICA)及NK细胞表面NKG2D表达,观察膜型MICA、可溶性MICA(sMIcA)对NKG2D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膜型MICA及可溶性MICA的表达及分布;抗体封闭法观察膜型MICA与NKG2D相互作用.结果 乳腺细胞膜型MICA在正常组织不表达,在良性肿瘤表达量为(38.5±7.5)%,恶性肿瘤表达量为(53.2±5.6)%.可溶性MICA含量在健康成年人为阴性,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血清中含量(76.8±22.3)pg/mL,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含量(205.36±71.27)pg/mL.经NKG2D或MICA抗体封闭后,NK细胞的杀瘤活性显著减弱.含可溶性MICA的血清可明显下调NKG2D的表达.结论 大部分乳腺肿瘤细胞膜都有MICA的表达,可作为乳腺肿瘤相关性抗原.膜型MICA与NKG2D的相互识别在介导NK细胞抗乳腺癌中起重要作用,而可溶性MICA通过下调NKG2D表达介导肿瘤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4.
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与其细胞表面的受体和靶细胞表面的配体密切相关,NKG2D为NK细胞活化性受体,表达于所有的NK细胞表面,是介导NK细胞识别和溶解肿瘤细胞的主要活化性受体。NKG2D配体为MHCⅠ类链相关基因产物(MICA、MICB)及ULBPS(人巨细胞病毒UL16蛋白的结合蛋白ULBP1、ULBP2、ULBP3),NKG2D的配体在多种肿瘤细胞表达,其在鼻咽癌细胞的表达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流式细胞仪技术探讨其在鼻咽癌细胞CNE2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在NK细胞杀伤CNE2细胞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敏  孔北华  曲迅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5,21(5):347-350,354
目的:研究卵巢癌、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NKG2D的表达及局部组织中相应配体MICA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分析探讨宿主NK细胞受体NKG2D在抗卵巢癌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方法:对4 2例卵巢癌、2 3例良性卵巢肿瘤及2 0例正常妇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细胞NKG2D的表达状况,RT PCR技术检测在上述部分相应组织标本中MICA的表达。结果:恶性、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NK细胞NKG2D的表达水平分别为( 94 2 3±6 0 2 ) %、( 98 70±0 98) %、( 98 6 1±1 5 9) % ,恶性组与另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5 ) ;相应配体MIC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率较良性卵巢肿瘤中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 1) ;在卵巢癌病人是否绝经、不同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手术分期及是否淋巴转移等各组临床病理情况下,其表达率未见明显差异(P >0 0 5 )。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降低,其活化性受体NKG2D表达的下降是NK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NKG2D的配体MICA的基因表达可能与卵巢癌的恶性转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卵巢癌的免疫逃逸可能与NKG2D表达下调及其配体MI CA的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结肠癌患者单核或树突状细胞是否表达MHCⅠ类相关抗原A(MICA),并分析MICA+单核细胞的频率是否与患者体内NK细胞的活性相关联。方法:首先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MICA在外周血单核细胞和由单核细胞诱导而来树突状细胞(DCs)上的表达;并用IL-15和IFNα-刺激树突状细胞,观察MICA表达的变化;然后检测患者外周血NKG2D+、CD16+、CD69+NK细胞的频率及NK细胞的杀伤活性;最后分析MICA+单核细胞的频率是否与NK细胞表达NKG2D及其杀伤活性关联。结果:与健康个体相比,结肠癌患者MICA+单核细胞的频率无显著变化。未成熟DCs表达MICA,但受IL-15和IFNα-刺激后,结肠癌来源的DCs表面MICA的表达无显著上调。结肠癌患者外周血NKG2D+、CD69+NK细胞的频率显著降低,NK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降低,而CD16+NK细胞的频率无明显变化。结肠癌患者MICA+单核细胞的频率与NK细胞表达NKG2D无明显关联,但与NK细胞杀伤靶细胞时CD107a的表达正相关。结论:结肠癌患者体内单核细胞表达MICA与NK细胞表达NKG2D无关,但高频率MICA阳性的单核细胞与NK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用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处理HeLa细胞,检测其NKG2D 配体 MICA 的表达及其对NK92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不同浓度的 5-FU处理 HeLa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用半定量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表面的NKG2D配体MICA在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情况,用MTT法检测NKG2D抗体封闭NK92细胞的NKG2D受体前后, NK92 细胞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不同浓度的5-FU作用于 HeLa 细胞后,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MICA表达随5-FU作用浓度增加逐渐增高.而且40 μg/ml 5-FU作用于HeLa细胞后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0、8、16、24 h)MICA表达增加,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MICA表达的增加主要依赖于未凋亡细胞的 MICA表达.在40μg/ml 5-FU作用24 h,效靶比为2.5∶ 1,5∶ 1,10∶ 1,20∶ 1时都检测到NK92细胞对HeLa细胞的杀伤增强,杀伤作用可部分被NKG2D抗体抑制.结论 5-FU 能够上调HeLa细胞表面NKG2D配体MICA的表达,增强HeLa细胞对NK92细胞的敏感性,提示化疗联合NK细胞免疫治疗宫颈癌可产生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高原藏族胃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D(NKG2D)的表达及局部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相应配体MICA 的表达,探讨宿主NKG2D 在抗胃癌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方法: 对33例高原藏族胃癌患者及20 例健康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G2D 的表达状况,RT-PCR 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在局部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MICA 的表达。结果: 高原藏族胃癌患者外周血NKG2D 的表达为(13.47 ±5.26)%,明显低于正常组(32.62±10.08)%,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 藏族胃癌组织MICA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胃癌组织MICA蛋白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为(21.21%,7/33),胃癌组织阳性率为(78.79%,26/33),高分化组(60.00%,3/5),中分化组(72.73%,8/11),低分化组(88.24%,15/17),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 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ICA表达水平与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r=0.903,P<0.01)。结论: 高原藏族胃癌的免疫逃逸可能与NKG2D 表达下调及其配体MICA 的表达升高有关,高原藏族胃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降低,其NKG2D 表达的下降是NK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NKG2D配体MICA 的基因表达可能与高原胃癌患者的恶性转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单核细胞、未成熟和成熟树突状细胞(DCs)表达MHC Ⅰ类相关抗原A(MICA)的情况,以及DCs表达MICA后对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单核细胞、未成熟DC(iDCs)以及LPS、TNF-α、CD40L、IL-15和IFN-α分别刺激的成熟DCs表面MICA的表达,并观察DCs表达MICA后对NK细胞表达CD69、细胞毒活性和分泌IFN-γ的影响.最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重组NKG2D/Fc蛋白和抗IL-12单克隆抗体(mAb)对DCs激活NK细胞的影响.结果:单核细胞不表达MICA,iDCs低表达MICA.LPS、TNF-α和CD40L对DCs表达MICA无影响;但IFN-α和IL-15可促进DC上调MICA表达.DCs表达MICA后可促进NK细胞表达CD69、分泌IFN-γ、杀伤K562细胞.NKG2D/Fe蛋白可抑制NK细胞的杀伤活性和分泌IFN-γ;而抗IL-12mAb仅抑制IFN-γ分泌.结论:MICA在DCs表面的表达受局部微环境影响,且DCs表达MICA后可增强NK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血病患者NK细胞表面NKG2D受体及其配体MICA/B的表达,探讨白血病细胞逃逸NK细胞杀伤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细胞表面NKG2D受体和骨髓有核细胞表面MICA/B配体.结果:治疗前组和完全缓解组NKG2D受体的表达均较健康组低(P<0.05);且完全缓解组低于治疗前组(P<0.05);治疗前组和完全缓解组MICA/B配体的表达均低于增生性贫血组(P>0.50);完全缓解组与治疗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白血病患者体内NKG2D-MICA/B介导的NK细胞功能受抑,这可能导致白血病细胞逃逸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白血病化疗后完全缓解时其体内NKG2D-MICA/B介导的NK细胞功能仍未恢复,且较治疗前更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妊娠期妇女子宫NK细胞(uNK细胞)与外周血NK细胞(pNK细胞)表面NKG2A和NKG2D及其相应配体的表达,探讨uNK细胞表面NKG2A和NKG2D的不平衡表达与母胎界面所形成的免疫耐受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孕6~9周的正常妊娠妇女uNK细胞和pNK细胞NKG2A、NKG2D的表达状况;RTPCR技术检测绒毛膜组织HLAE、MICA的表达。结果:子宫NK细胞NKG2A的表达显著高于外周血NK细胞,二者分别为(97.86±1.75)%与(33.35±10.92)%;子宫NK细胞NKG2D的表达水平与外周血NK细胞相近,分别为(93.21±4.52)%与(97.80±1.72)%,滋养层组织仅检测到HLAEmRNA的表达。结论:妊娠期子宫NK细胞表面高表达抑制性受体NKG2A,同时滋养层组织表达相应的配体HLAE,这可能是维持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NKG2D表达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患儿自然杀伤(NK)细胞和CD8+T细胞NKG2D表达,探讨导致Epstein-Barr病毒(EBV)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的可能机制.方法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29例,同龄健康对照组25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细胞、CD8+T细胞表面激活性受体NKG2D及抑制性受体NKG2A表达,CD14+单核细胞(MC)表面NKG2D配体MHC Ⅰ相关分子A(MICA)与人巨细胞病毒蛋白UL16的结合蛋白1(ULBP-1)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HSA)检测血浆游离MICA (sMICA)、IL-7、IL-12、IL-15、IFN-γ及TGF-β等细胞因子浓度.结果 (1)IM组患儿NK细胞及CD8+T细胞表面NKG2D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3例拟诊EBV-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患儿表达下调最为显著;(2)IM组患儿CD14+ MC MICA与ULBP-1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IM患儿细胞因子IL-15与TGF-β较对照组降低,IL-7、IL-12、IFN-γ及sMICA较对照组升高;(4)IM患儿NK细胞NKG2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T细胞NKG2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EBV感染患儿NK细胞、CD8+T细胞NKG2D表达过度下调可能是导致免疫功能紊乱的原因之一,IL-15及IL-12等细胞因子调控失衡,sMICA血浓度增高等多种因素可能与其NKG2D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妊娠子宫微环境中子宫自然杀伤细胞(uNK细胞)NKG2A和NKG2D及其相应配体的表达,探讨NKG2A与NKG2D的不平衡表达在母胎免疫耐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0例孕6-9周的正常妊娠妇女,分离其新鲜蜕膜组织,除去绒毛,分离蜕膜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NK细胞的数量及NKG2A与NKG2D的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滋养层组织NKG2A与NKG2D配体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相关蛋白A(MICA)mRNA的表达结果:妊娠子宫蜕膜淋巴细胞中NK细胞约占70%,流式细胞分析的结果显示,子宫自然杀伤细胞NKG2A的表达显著高于外周血NK细胞,分别为97.86%±1.75%与33.35%±10.92%(〖AKx-D〗±s),两者差异显著(P<0.05),在滋养层细胞中检测到其配体HLA-E的表达;而与外周血相比,uNK细胞表面NKG2D的表达与之较为相近,分别为93.21%±4.52%与97.80%±1.72%,但两者仍有显著差异(P<0.05)。在滋养层组织未检测到其相应配体MICA mRNA的表达结论:蜕膜中的淋巴细胞主要为NK细胞,其免疫学表型与外周血NK细胞有较大的区别,妊娠期子宫自然杀伤细胞表面高表达抑制性受体NKG2A,同时滋养层组织表达相应的配体人类白细胞抗原-E,这可能是维持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NK细胞是肌体免疫系统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表达多种活化性和抑制性细胞表面受体。NKG2D是较为独特的活化性受体,属C型凝集素家族跨膜蛋白,分布较广,NK细胞、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都可以产生,其配体具有多样性,MHCⅠ类相关分子(MIC)是人类NKG2D识别的配体之一,应激性表达在一些肿瘤细胞或病原体感染细胞的表面。NKG2D既能直接活化NK细胞,又能以协同刺激的方式促进CD8^+αβT细胞的活化,在抗肿瘤免疫和病毒感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大剂量IL-2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KG2D在NK细胞、T细胞和NKT细胞表面的表达规律。方法 使用三重免疫荧光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检测NKG2D的表达情况。使用sMICA蛋白与人PBMC共同培养,之后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NKG2D在NK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使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大剂量IL-2活化的人PBMC中NKG2D及其锚定蛋白DAP10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使用大剂量IL-2活化人PBMC细胞后,NKG2D在NK细胞、CD^+T细胞和NKT细胞表面的表达均增加,但是在CD4^+T细胞表面始终不表达。同时IL-2可以拮抗sMICA对NKG2D的下调作用。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使用大剂量IL-2活化人PBMC之后,NKG2D及其锚定蛋白DAP10的mRNA水平并不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大剂量IL-2培养人PBMC之后,NKG2D在NK细胞、CD8^+T细胞和NKT细胞表面的表达均增加,可能是PBMC活化并获得广谱抗肿瘤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MICA和MICB是MIC(MHC classⅠchain-related Gene)家族的功能性基因,属于非经典的HLA-Ⅰ类基因,且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它们只在正常的胃肠道上皮和大多数上皮性肿瘤细胞表达。MICA/B为NKG2D的配体,与NKG2D/DAP10结合,激活NK细胞等发挥免疫监视作用;并且发现MICA/B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阿狄森氏病、白塞氏病等)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人自然杀伤细胞家族2成员D(NKG2D)配体包括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肽相关序列A(MICA)、MICB、UL16结合蛋白(ULBP),均定位于6号染色体上;由胞外结构域、跨膜区和胞质结构域三部分组成,在肝细胞癌等多种肿瘤细胞既能单独表达又可共同表达。其与NKG2D相互结合的亲和力从高到低依次为ULBP1、MICA、MICB,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等信号通路,使自然杀伤(NK)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颗粒酶增加,并使肝癌细胞Fas配体(Fas L)、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表达上调,促进靶细胞溶解。诱导肝癌细胞表达MICA、MICB、ULBP1,可显著增强NK细胞对其的敏感性,多途径发挥对肝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18.
NKG2D配体的表达直接影响NK细胞对不同发育阶段DC的杀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NKG2D配体在不同发育阶段树突状细胞(DC)表面的表达及其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用细胞因子(rh IL-4、rhGM-CSF、TNF-α)体外诱导培养单核细胞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和成熟树突状细胞(mDC)并鉴定形态和表型,免疫磁珠法分离纯化NK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iDC和mDC表面NKG2D配体MICA/B、ULBP1-3的表达.用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iDC和mDC的杀伤活性以及抗NKG2D单克隆抗体(mAb)阻断NK细胞后的杀伤活性.结果:培养的iDC和mDC具有典型的细胞形态和免疫表型特征.iDC表面表达MICA、MICB、ULBP1、ULBP3,表达率分别为(32.39±8.30)%、(17.75±3.40)%、(26.71±6.48)%、(38.37±6.89)%;mDC表面表达MICA 、ULBP3,表达率分别为(7.82±2.67)%、(8.36±2.42)%,比iDC表面相应配体表达率低(P<0.01).各效靶比NK细胞对iDC的杀伤活性均比对mDC的杀伤活性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NKG2D mAb阻断NK细胞后对iDC杀伤活性比阻断前减弱(P<0.05);对mDC的杀伤活性与阻断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KG2D配体在iDC表面表达高,介导了NK细胞对iDC的杀伤,而对mDC的杀伤无影响,是NK细胞对iDC选择性高杀伤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板蓝根多糖(RIP)影响NK细胞对食管癌细胞杀伤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相关蛋白CyclinD1、p21和p27的表达,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α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NKG2D配体MICA、MICB、ULBP1和ULBP2的表达,钙黄绿素释放法(CARE-LASS)检测NK细胞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率。结果:RIP可促进NK-92细胞增殖,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且具有显著剂量依赖性。食管癌可促进NK细胞中TNF-α和IFN-γ的表达。RIP可促进食管癌细胞Eca-109中NKG2D配体MICA、MICB、ULBP1和ULBP2的表达,促进与食管癌细胞联合作用后NK细胞中TNF-α和IFN-γ表达,提高NK-92细胞对食管癌Eca-109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RIP通过提高食管癌Eca-109细胞中NKG2D配体表达,促进NK-92细胞中TNF-α和IFN-γ表达,增强NK-92细胞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自然杀伤细胞家族2成员D(NKG2D)配体包括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肽相关序列A(MICA)、MICB、UL16结合蛋白(ULBP),均定位于6号染色体上;由胞外结构域、跨膜区和胞质结构域三部分组成,在肝细胞癌等多种肿瘤细胞既能单独表达又可共同表达。其与NKG2D相互结合的亲和力从高到低依次为ULBP1、MICA、MICB,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等信号通路,使自然杀伤(NK)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颗粒酶增加,并使肝癌细胞Fas配体(Fas L)、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表达上调,促进靶细胞溶解。诱导肝癌细胞表达MICA、MICB、ULBP1,可显著增强NK细胞对其的敏感性,多途径发挥对肝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