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猪附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畜、人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引起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附红细胞体属单细胞原虫的一种,血液中虫体附在红细胞表面,一个红细胞可附1—10个血虫.有的虫体游离在血浆中。其细胞体形状呈球形、卵圆形、逗点形、杆状、环状。一般常用消毒药都能够将病原体杀灭。  相似文献   

2.
酶异常和溶血为遗传性分子病,即红细胞酶发生异常,其结果发生了红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的早期溶血病。目前了解有16种酶,曾于1956年发现了戊糖循环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在1961年发现糖酵解系统的丙酮酸氧化酶缺乏症。此后,相组发现了与糖酵解系统酶,谷胱甘肽代谢、核苷酸代谢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从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猪场,无菌采集血样,抽提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采用真细菌的通用引物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从3个地理位置不同的猪场均成功地扩增出长度为1469bp的核苷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3个猪场样品所测序列一致性达99.52%以上,具有相同的基因型,但与国外报道的猪附红细胞体Illinois株同源性为95%,属于同一基因群,但基因型不同;所有种类的附红细胞体和血巴尔通氏体组成同一进化分支,这类血营养菌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的病原最靠近(75%),而与立克次氏体目的病原较远(70%)。上述研究证实,广东所流行的猪附红细胞体是一种新基因型的猪附红细胞体,建议命名为猪附红细胞体广东株型;为反映进化关系,猪附红细胞体和其它血营养菌应划归于支原体科的支原体属。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阿拉善盟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内蒙古阿拉善盟人、动植物体及水、土等其它物质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方法采人血静脉血和未梢血制作血片,染色后镜检。对于其他液体被检物,直接吸取一小滴镜检。对于固体被检物,需研碎后,吸取汗液进行镜检观察。结果在血片上检查到少量附红细胞体和大量附红细胞体空白痕迹,在血片染色液、水、土、草、树叶、瓜果、蔬菜、注射药物等中检查到附红细胞体。结论附红细胞体传染源多,抵抗力强,无处不在,目前没有特效消毒药和治疗药,也没有有效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镜检法检测屠宰生猪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共检测血样397份,检出阳性血371份,感染率为93.45%,说明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极高。同时,抽查3头母猪及其新生仔猪各5头,采用耳尖采血调查垂传播,结果2头猪所产5头仔猪所产5头仔猪均检出附红细胞体,1头未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母猪所产5头仔猪也未发现附红细胞体,这对生趣传播提供了有国和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温氏附红细胞体部分16S 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确诊为附红细胞体感染的黄牛无菌采集血样,抽提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用实验设计的能扩增多种动物血营养菌部分16S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扩增出大小约为370bp的DNA片段。PCR产物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实验获得的核苷酸序列为温氏附红细胞体的16SrRNA基因,与国外报道的温氏附红细胞体的同源性为97%。反映出不同地理株的温氏附红细胞体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为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犬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犬附红细胞体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红细胞和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1998年,我站接诊65例,治愈达95%以上。1流行病学本病由附红细胞体(又称血虫体)寄生于红细胞引起,人和脊椎动物都可感染。动物之间长期或短期接触以及被附红细胞体污染的医疗器械在...  相似文献   

8.
12条健康幼犬.经血液学检查确认无附红细胞体感染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消化道接种组,将奶牛附红细胞体阴性菌血和阳性菌血分别经呼吸道接种对照组和消化道接种组各犬,逐日采血,测定其红细胞感染率,并在红细胞感染率最高的时候,测定其生理指标、血液常规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消化系统接种组接种前后各犬体温、脉搏、呼吸、血红蛋白和一分钟胆红素无明显差异(P〉0.05);红细胞感染率、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和总胆红素差异显著(P〈0.05),红细胞感染率最高可达30%。对照组没有明显变化。结果证明,消化道可以感染该病,为该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12条健康幼犬,经实验室栓查确认无附红细胞体感染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经呼吸道接种奶牛附红细胞体阴性菌血和阳性菌血,逐日采血,测定其红细胞感染率,并在红细胞感染率最高的时候,测定其生理、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呼吸道接种附红细体阳性菌血组)犬体温、白细胞总数、总胆红素升高,脉搏、呼吸次数加快,红细胞感染率最高可达85%,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降低,1 min胆红素不变.而对照组上述各项指标没有明显变化.结果证明,呼吸道可以传播该病.  相似文献   

10.
去年八底,河北省抚宁县某养殖户送来濒死猪1头。半天后死亡,根据其临床表现、剖检病变、实验室诊断确定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经过对病猪群检测,该猪场还有16头猪感染,感染率达53.3%(16/30)。根据体外药敏试验和药物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血虫净,盐酸土霉素、硫酸卡那霉素对猪附红细胞体病均有效,但以血虫净配合盐酸土霉素效果较好。为验证其致病性,将保存的含猪附红细胞体的血液接种子健康猪3头,结果导致发病,感染猪临床表现与自然发病猪相似。地感染猪的血液进行镜检,根据视野中感染红细胞数目计算出红细胞感染率。又通过对感染猪血液部分血液学指标测定的结果表明,猪附红细胞体可使猪红细胞数目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红细胞脆性增高。猪附红细胞体不但可以引起猪发病,而且还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病畜而引起人的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  相似文献   

11.
抗附红细胞体有效药物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PCR检测附红细胞体呈现阳性,且镜检染虫率达909/5以上的猪血样为研究对象,选择几种附红细胞体敏感的药物(血虫净,附红净,庆大霉素,博士914,土霉素,三毒清,红弓链914,附红120,红弓链克,乌金土霉素)和对支原体敏感的恩诺沙星,对立克次氏体敏感的红霉素,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体外药效试验。附红净对附红细胞体的作用效果最明显,而庆大霉素对附红细胞体基本无效,其他药物对附红细胞体也有一定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2.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家畜血液中的红细胞表面或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以贫血、黄疸、高热为特征。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体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附红细胞体,另一种是小附红细胞体。后一种对猪不发生致病作用,前一种引起猪发病。1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发病较多,一般认为附红细胞体病多发生于夏季,尤其是雨后湿度大的时候。各种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均能感染,但以架子猪为多见。一般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猪多呈隐性感染,仔猪的死亡率较高。猪通过摄食血液或带血的物质,如舔食断尾的伤口、互…  相似文献   

13.
对猪发生“附红细胞胞体病”的调查研究和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近几年发生的“猪附红细胞体病”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广泛用于诊断附红细胞体病的血液压片检验法,看到刺状红细胞、狼牙棒状红细胞和血浆中游动物,经用超高倍显微分析仪放大2万倍后,进行活血分析,结果认定,所谓附着于红细胞上的附红细胞体及刺状红细胞等变化,是红细胞膜发生畸形或改变,它是因血液生化异常,机体代谢障碍或紊乱,造成红细胞形态改变,而不是因附红细胞体附着所致。血浆中游动物,系血小板及乳糜微粒等颗粒。由于广泛使用这种不适于做为诊附红细胞体感染的血液压片检验方法,从而得出了猪和多种畜禽以及人,大量被附红细胞体严重感染的错误结论。如用血片染色认定附红细胞体,必须要制作出高质量的鲜血染片,并应由经验丰富的专家认定。根据调查研究分析,还认为近几年严重发生的“附红细胞体病”,不符合该病发生和流行病学等方面的规律。认为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必须慎重对待。应使用严谨可靠的诊断方法,查清当前人畜感染本病和危害状况。  相似文献   

14.
猪和兔附红细胞体的形态学及生殖方式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光镜和电镜对猪和兔附红细胞体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猪和兔附红细胞体在光镜和电镜下的形态结构、大小以及在红细胞上的附着方式等均无显著差别,其形态多为球形、卵圆形,直径0.2~2.5pm,在红细胞表面以一根或数根纤丝连接成串珠状或单个寄生。在透射电镜下,首次观察到附红细胞体边缘有一段20~30nm厚的光亮区域,并且在扫描和透射电镜下同时观察到附红细胞体的出芽生殖现象。由此推测,附红细胞体的发育方式为成熟的附红细胞体以出芽的方式产生1个未成熟形态的附红细胞体,随着未成熟形态附红细胞体的发育,逐渐从成熟附红细胞体体内脱离出来,最后以纤丝与成熟附红细胞体相连接;脱离出来的未成熟形态的附红细胞体黏附到同一红细胞或临近红细胞的膜上,最终发育成1个成熟的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15.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综合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而引起的一种血液传染病。附红细胞体在分类上,属于立克次氏体一类,它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接近于细菌的一种病原微生物。猪通过相互斗殴,如舔食断尾的伤口,摄食血液或带血的物质等可以直接传播。间接传播可通过活的媒介如疥螨、虱子、吸血昆虫(如刺蝇、蚊子、蜱等)传播。污染的注射器及用来  相似文献   

16.
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基于猪附红细胞体广东株16S rRNA基因的序列特点,设计合成种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特异性扩增523bp的猪附红细胞体16SrRNA基因片段,而对猪丹毒杆菌G4T10株、猪链球菌STl71株、多杀性巴氏杆菌E0630株、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肺炎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和猫血巴尔通氏体CA株的基因组DNA没有扩增带出现。对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的最小检测量为160pg。通过对38份临床样品的检测,8份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阳性,其余为阴性。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急性猪附红细胞体病和临床健康带菌猪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由附红细胞体在动物血液里附着的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桨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或黄疸为主要特征。近两年来,我市经常发生此病。  相似文献   

18.
一例犬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附着在红细胞上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近几年在部分省份呈暴发流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附红细胞体属立克次氏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其形态呈环形、卵圆形、逗点形或杆状,常常单独或呈链状附着于红细胞表面,使红细胞呈星状突起。附红细胞体病的传播方式及途径非常复杂,有直接接触性传播、血源性传播、垂直传播、媒介昆虫传播等。直接接触性传播,是指动物之间通过长期或短期接触发生的传播,摄食血液或带血的物质直接传播。血源性传播大多数是指通过污染的注射器、针头等发生感染。垂直传播是指胎儿在母体中或分娩过程中通过胎盘发生的母源性传播。媒介昆虫传播是指通过活的媒介如疥螨、虱子、吸血昆虫间接传播。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京鑫养猪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情况,并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于2003年6月份对全场猪只附红细胞体感染情况做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本场猪群附红细胞体感染率达90%以上,为此,选自然感染附红细胞体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头,分别用血虫净0.25ml/kg,金光1号0.2ml/kg,复方914A0.3ml/kg,附红弓清0.3ml/kg,肌肉注射;阿散酸拌料200g/t。结果显示治疗附红细胞体病最有效的药物是复方914A,其次是血虫净。  相似文献   

20.
猪和兔附红细胞体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RPMI1640和小牛血清按不同比例混合作为体外培养猪和兔附红细胞体的基础培养基,同时以去掉红细胞上自然感染的附红细胞体后的红细胞泥作为培养附红细胞体的寄生载体,进行猪和兔附红细胞体的体外培养。培养结果表明,以RPMI1640与小牛血清按6:4比例混合,同时选用兔红细胞泥作为载体的培养效果最佳,接种感染了附红细胞体的猪、兔阳性红细胞后24h生长达到高峰,感染率分别为40.2%和31.0%,而采用猪红细胞泥作为培养载体时红细胞感染率无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