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巨大甲状腺肿瘤可压迫气管软骨使之软化,术中和术后可发生呼吸道梗阻,甚至窒息死亡。我院于1987年11月至1991年10月成功地施行7例巨大结节性甲状腺肿切除术。本文对麻醉方法选择、维持呼吸道通畅和气管软化的处理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压迫气管的巨大甲状腺肿围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13年收治的33例气管有压迫的巨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的围术期的气道管理。结果所有患者采取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诱导插管均成功,麻醉维持平稳,术后发生气管软骨软化造成呼吸困难需要气管切开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术前对患者的气道进行评估,术中掌握合适的麻醉诱导处理方法 ,对于提高围术期麻醉管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肿伴气管软化病例,手头文献未见报导,我们遇见1例,并经手术证实,现简要介绍如下。男,35岁。甲状腺肿大15年余,近几年来气短、心悸,颈部有压迫感,临床诊断为单纯性甲状腺肿而住院准备手术治疗。查体:一般情况良,体温、脉搏及血压正常,无眼球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气管软骨软化是一罕见的婴儿疾患,一般认为是气管与支气管软骨发育不良的结果。本文复习了4例婴儿严重气管软骨软化的临床特点、诊断过程和处理。 病例报告: 例1:生后10周的女婴,因进行性喘息和呼吸窘迫3周而入院治疗。胸部X线照像和吞钡检查正常。支气管镜检查,呼气时可见主支气管和气管远端萎陷,气管环难以辨认。检查后喘息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气管内留置国产Z形螺旋状金属内支架,治疗肺部恶性肿瘤、隆突再造术后气管狭窄。材料和方法:2例患者均为肺癌术后隆突再造术,一例为气管软化,另一例为气管支气管内肉芽组织增生,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置入气管内支架。结果:狭窄段气管或支气管留置支架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好转,脱离呼吸机,一周后出院。一例随访2.5年未见有再狭窄。结论:气管内支架是治疗气管狭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床边非透视下亦可行气管内  相似文献   

6.
气管软化是指气管过度塌陷而导致气道异常的疾病,临床多表现为顽固性咳嗽及反复喘息。呼气相、吸气相气道横截面积变化≥50%为气管软化的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外普遍认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小儿气管软化的金标准,而近年来逐渐开始应用CT、MRI等无创性影像检查方法来评估气管支气管软化。就气管软化分类及影像诊断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内支架治疗复发性多软骨炎重度气管软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置入气管支架对复发性多软骨炎重度气管软化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3例复发性多软骨炎重度气管软化患者,置入5枚气管支架治疗.其中1例置入2枚管状支架于气管,1枚"Y"型支架于双侧支气管.1例置入1枚管状支架于气管全段,1例置入1枚管状支架于气管上段.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置入气管支架,解除气管狭窄引起的呼吸困难,术后患者气促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气管支架对复发性多软骨炎重度气管软化,有良好的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作者以血管成形术用胶囊导管扩张了4例先天性和后天性气管支气管狭窄。全麻醉下,由“T”形连接管与气管内导管相连以维持通气,给100%氧。在扩张前作支气管造影行解剖定位。经气管导  相似文献   

9.
镍钛记忆合金气管支架治疗良恶性气管狭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置入气管支架对良恶性气管狭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25例气管良恶性肿瘤致气管狭窄置入气管支架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经纤维支气管镜或气管插管,置入气管支架,解除气管狭窄引起的呼吸困难,术后患者气促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气管支架对良恶性肿瘤引起的气管受压性狭窄,气管软化引起的气管狭窄,有良好的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巨大胸内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指的巨大胸内甲状腺肿的主要特点有:(1)胸内与颈部甲状腺肿并存,瘤体大部位于胸腔上口平面以下,(2)X线胸片显示,其胸腔部分的横径或前后径大干颈部肿块阴影,气管受压移位、管腔狭窄或多处受压呈“S”形或有双侧对称性压迫使气管呈“刀鞘”式裂隙状狭窄,(3)临床上有轻重不同的气管、无名静脉或上腔静脉受压症状,如活动后心慌气短,头晕,夜间睡眠经常憋醒,不能平卧,颜面浮肿,颈胸部浅静脉迂曲怒张甚至发生窒息者。  相似文献   

11.
扁平颅底是指颅底骨质的异常平坦,可发生于多种先天性疾病(如颅面畸形、骨发育不良、颅锁骨发育不全和Chiari畸形)或后天性疾病(如Paget病、骨软化、佝偻病和创伤),影像学上表现为基底角变钝。最早在平片上测量基底角,目前CT和MRI已成为检查头颅的常规方法。作探讨MRI测量基底角的可靠性,并提出一种改良的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先天性气管含气囊肿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25岁。因间断性咳嗽、咯痰2年入院。既往体健,无外伤及手术史。体检未见异常。胸部平片:可见气管隆突下方有一近似梯形的透亮影,上下径3.5cm,最宽处横径2.5cm,边缘光滑整齐,下缘较平直(图1)。CT见气管隆突下方两侧主支及部分淋巴滤泡,诊断:气管囊肿。讨论气管囊肿表现为含气的空腔者甚为少见。通常认为这是囊肿感染后与气管支气管树发生交通,囊内液体为脓液或空气取代的结果。本例有长期咯痰史,术中见囊肿与周围组织有粘连,病理见囊壁有较丰富的浆细胞,都说明曾有过感染。少数纵隔支气管源性含气囊肿也可是后天性的…  相似文献   

13.
病例报告例1:女,62岁,颈前包块10余年,无不适。近3个月包块迅速增大,伴颈部压迫感,入院前3h突发呼吸窘迫、面色青紫、极度烦躁,送本院时已陷入昏迷,呼吸心跳相继停止。即刻气管插管,复苏抢救11min心跳、自主呼吸恢复,逐渐清醒。全麻下紧急手术。术中见:甲状腺右叶及峡都有一块scmX6cmx6cm紫红色囊性肿物占据,下极向下延伸至胸骨后。将甲状腺右侧叶、峡部连同囊肿一并切除,拔除气管插管后,发现第三、四气管管壁明显软化,病人仍表现为严重吸气性呼吸困难。迅速切开软化气管管壁,置人气管套管。术后3周培管现家呼吸正常,拔除…  相似文献   

14.
胸内甲状腺肿的CT诊断(附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胸内甲状腺肿为胸骨后或纵隔内甲状腺肿块。病理上多表现为多结节性甲状腺肿 [1 ]。最常见于气管前间隙 ,也可以发生在纵隔任何部位 ,占纵隔切除肿块的 5 %~ 10 % [2 ]。胸内甲状腺肿系良性肿块 ,以往检查靠 X线平片 ,B超和同位素扫描。查阅近 3年国内外文献 ,未见大宗病例报告。本文通过 11例病例分析 ,探讨胸内甲状腺肿的 CT特征和诊断要点。1 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共 11例 ,男 3例 ,女 8例。年龄 5 1~ 72岁 ,均经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临床多以咳嗽、胸闷、气喘等呼吸道症状就诊 ,部分可触及颈部肿块。7例有明确甲状腺肿大病史 2~…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18岁。发现甲状腺肿物4年余。患者4年前查体发现甲状腺肿物,超声检查提示甲状腺结节,约3 cm大小,未行特殊治疗。1月前为求进一步诊治来诊。查体:右侧甲状腺可触及肿大,颈软,甲状腺无压痛。超声检查:甲状腺右叶显示不清,可见局部一巨大囊实性包块,气管明显受压向左侧移位,大小约9 cm×8 cm×4.2 cm,边界尚清,边缘欠规整,内回声不均,见大片状无回声区,内透声尚可,周围血管受压外移,气管明显受压左移(图1,2);其余实质回声均匀。双侧颈部未探及肿大淋巴结回声。超声诊断甲状腺右叶囊实性包块TI-RADS 3类(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  相似文献   

16.
白永峰  张丽娟 《武警医学》2003,14(2):104-105
甲状腺巨大包块常伴有邻近组织压迫症状,特别是气管的压迫症状,给这类手术的麻醉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危险性。现将近2a来,我院18例甲状腺巨大包块手术的麻醉处理和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18例甲状腺巨大包块手术治疗患者,男6例,女12例,年龄15~70岁,平均39岁。甲状腺瘤8例,甲状腺肿4例,甲状腺癌6例。包块直径8.0~14.2cm,均伴有气管压迫或气管移位。病程6个月~10a。颈部X线片示:14例有气管软化。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者5例,术前通过药物治疗,已得到控制。手术方法:甲状腺次全切除术14例,甲状腺腺瘤摘除术4例,手术时间(178.5±56.5)min。1.2 麻醉方法 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术前常规禁食,麻醉前30min肌注哌替啶1mg/kg、异丙嗪0.5mg/kg、东莨菪碱6μg/kg。患者入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连接麻醉监护仪,监测ECG、BP、P、SpO_2。行半清醒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取仰卧位或半坐位插管。静注氟哌利多5mg与芬太尼0.1mg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评价健康志愿者用力呼气时气管萎陷情况,结果与现行的气管软化症诊断标准进行对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经学术审核委员会批准.符合健康医疗保险要求。获得知情同意书后,51例肺活量正常、无吸烟史或其他可能导致气管软化危险因素的健康志愿者(年龄25~57岁)纳入本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结节性甲状腺肿CT表现,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表现,并与病理所见作对照研究.结果:根据5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的CT表现,将其分为弥漫型和局限型两种类型,弥漫型38例(双侧16例,单侧22例),局限型14例(多发8例,单发6例).15例弥漫型病变伴大范围囊变者,囊壁环状强化,厚薄不均,壁结节强化,囊内呈岛状强化,是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特征性表现,而病灶密度、钙化、延伸范围、对气管血管压迫情况只可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结论:CT扫描特别是增强及薄层扫描对诊断结节性甲状腺肿具有重要价值,并能评价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异常的气管增宽或巨气管症已报告过的有:先开性巨支气管症(mounie—kuh组合征),Ehlers—Danlos综合征,各来自许多炎性病变的获得性弥漫性气管软化,包括长期吸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囊性纤维化,反复性多发性软骨炎,近年作者观察到几个弥漫性肺纤维化病人有进行性气管扩张。  相似文献   

20.
1983年以来我科在甲状腺手术中遇到气管软化者4例,术中行气管软化部位的悬吊术,方法简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例1,女性,40岁。颈前包块20年。近两年明显增大,伴心慌、气短,劳动和平卧时加重。呼吸22次/分,颈前偏右可触及10×12cm包块,边界清楚,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无震颤和血管杂音。基础代谢率、24小时甲状腺吸碘率、T_3、T_4均正常。胸透仅见上纵膈影增宽。颈部拍片气管向左移位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