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鑫  王力  赵友军 《煤矿机械》2012,33(3):183-185
负荷传感液压系统在国内外已普遍应用于掘进机,通过对负荷传感液压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得知:(1)因为它有高度系统集成,将系统所需的控制功能集成在1~2个元件内,为机器安装布置节约大量空间;(2)负荷传感系统可根据负载的变化,对泵流量作相应的调节,使换向阀节流点前后的压差保持不变,即泵的压力总是等于负荷压力与此节流压差之和,使泵流量始终与换向阀上调节的流量需求相适应。因此,负荷传感系统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调速刚度大为提高;(3)因为它相对常规定量泵和变量泵调速系统可以实现按需供油,系统始终没有多余流量,彻底消除系统溢流损失,但不能消除系统节流损失、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另外它要实现单泵驱动多个执行机构同时工作、互不干扰,又会给系统带来新的压力补偿损失,这也是负荷传感液压系统的最大缺点。  相似文献   

2.
挖掘机中的负荷传感液压系统操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负荷传感技压系统不仅效率高,而且有很好的操作性,在国外很多型号的挖掘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负荷传感液压系统中,有泵控和问控两种形式,前者采用变量泵,后者采用定量泵,与间校形式相比,泵校式有更高的传动效率。有的负荷传感系统只适用于单个执行元件的控制,有的可用于多个执行元件的控制。当执行元件进行复合动作时,必须解决各执行元件因负载不同而产生的速度相互干扰问题,这就需要在并联的各回路中设置自动调节压力差的压力补偿阔。本文分析了常用的带压力补偿问的负荷传感液压系统的特点。一、负荷传感液压系统特性分析带…  相似文献   

3.
负荷传感转向系统是一种新兴的液压控制转向系统。系统本身具有安全、可靠、节能的特点,在矿用车辆中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简单介绍了负荷传感转向系统的原理及其在铰接式矿用车辆中的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4.
围绕空调系统循环泵在部分负荷下运行常见故障,将空调系统负荷变化分为负荷渐变和负荷突变2种情况。对一级泵变流量系统循环水泵运行工作点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是:在负荷渐变情况下,只要水泵选型合理,不会出现循环水泵运转异常,在负荷突变情况下,循环水泵过载或不能启动的原因是由于系统阻力循环系数民水泵设计扬程下联合运转工作点对应的阻力特性系数不匹配,造成水泵实际工作点发生偏移,超出水泵的合理工作范围引起的,并提出了为保证部分负荷下水泵正常运转,对系统设计和水泵选型的要求,图3,表1,参6。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煤矿挖装机常用的齿轮泵定量液压系统和负荷传感控制液压系统的优缺点。研究了负载独立流量控制系统(LUDV)的液压原理,指出该液压系统的各执行器流量与压力无关,而只与操作阀开口大小相关。根据该系统负载、速度及变化规律,确定了合理的调速控制方案和液压过载保护方式。现场应用表明,LUDV系统性能优良,能满足岩巷掘进机械施工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我矿深部选厂供电量的增加,系统线损也同时加大。在总的功率为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所有系统线路上消耗的电量增大,那么实际投入使用的电量就会相应的减少,这种情况对整个供电系统是很不利的,同时也是对国家电力资源的严重浪费。我磨浮配电室使用的电机多、功耗大。原有的自动补偿装置已不能满足工业用电的要求。工业用电要  相似文献   

7.
负荷传感调速液压系统是地下现场混装炸药装药车自动送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三种具有负荷传感功能的调速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原理和特点。三种系统分别通过调节马达节流阀,调节变量泵排量,以及调节定量泵电机转速的方式,利用马达压力传感和转速传感形成电液比例闭环控制回路,实现了负荷传感调速控制的功能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负荷传感调速液压系统是地下现场混装炸药装药车自动送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三种具有负荷传感功能的调速液压传动系统及其原理和特点,三种系统分别通过调节马达节流阀、变量泵排量、定量泵电机转速的方式,利用马达压力传感和转速传感形成电液比例闭环控制回路,实现负荷传感调速控制的功能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导电聚吡咯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能够在低电压驱动下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也能够在受到力和位移输入的情况下产生电流电压,这一特点使其既可应用于执行器中又可应用于传感器中.导电聚吡咯具有尺寸小、柔性高、灵敏度强等特点,尤其适合应用于微小型仿生机械结构中.介绍了导电聚吡咯的工作机理,归纳了导电聚吡咯执行与传感功能的研究现状.同时,以微型扑翼飞行器为应用背景,对导电聚吡咯的执行与传感应用开展了分析,并对导电聚吡咯的相关技术难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乔彦华 《煤矿机械》2019,(7):137-139
结合负载敏感泵技术,对基于负载敏感多路阀的调速问题,在简述了阀前补偿调速和阀后补偿调速的原理后,总结了二者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着重详细分析问题所在,而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有流量调节要求或者多负载同时工作的系统设计提供依据,也为带压力补偿的比例多路阀系统的故障处理和维护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聪  于天蛟  马文远  谭文刚  杨乐 《中州煤炭》2021,(9):209-212,218
目前10 kV配网通常采用带电倒负荷的形式,但当合环电流较大且线路本身负荷较大时,会出现线路及设备过载的情况。针对此类情况,从理论上分析了合环潮流中有功分量和无功分量的决定因素,并结合现场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配网环网电流控制策略,利用PSASP仿真系统对10 kV配网合环电流分别在调整主变分接头、投切电容器和调整系统运行方式下进行仿真试验,验证了配网环网电流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在实际工作中利用控制策略进行配网合环倒负荷,年均减少停电50余次,多收回电费成本6万余元,同时提高了用户用电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李乾  张红安  李俊浩 《中州煤炭》2001,(5):10-10,13
介绍了GGZB1-4型高压电网功率因数自动补偿装置的研制过程,工作原理、在用电负荷多变情况下使用的实际意义和取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情况两台风机并联工作时,若有多工况,哪个工况是它的实际工况则与它投入运转的先、后程序有关。这已为国内个别矿井实践和国外试验台试验结果所证实。文献〔1〕在阐述风机并联工作,出现多工况的情况下,有可能稳定在某一工况运行时,引用了两台直径0.6米轴流风机并联于对角式通风系统的试验资料(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正> 在一般情况下,由被控制对象、测量元件及执行器组成的简单系统,在它们的时间常数(即惯性)较大时,系统的调节质量是很差的。从自动调节理论中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要使系统静差小,它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王军  倪骁骅 《煤矿机械》2011,(11):65-67
通过对装配机械手运动学分析,采用摄动补偿法对装配机械手末端执行器的位姿误差进行补偿,即通过末端执行器的附加运动减少或消除实际运动误差,所提出的误差补偿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机械手末端执行器的定位精度,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利.  СА  邓庆球 《矿业工程》1989,(8):71-73
目前水力输送系统的管道是根据输送系统的水力计算以及输送系统各个环节的强度分析进行设计的。在解决一系列静态问题时(考虑运输物料的温度影响,运输物料的静压力,以及来自管道重量的负荷等),研究管道各个环节平衡条件的方法是分析管道强度的基础。同时,各种动负荷及其影响对管道的工作也往往产生重大作用。统计表明,管道系统的损坏和事故多半是由于动负荷或振动负荷所引起的。采选公司管道输送系统由于动负荷和振动负荷所引起的提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电气设备及其运行特点的分析,旨在探讨负荷计算的方法。 高层建筑是电力能消费型建筑,如空调、电梯和给排水等电气设备较多,动力负荷大。同时各种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均与人的活动状态、季节等因素有关。 根据国内一些新建高层建筑负荷资料统计,照明日负荷一般随时间变化,动力负荷随时间和季节变化,其中空调系统不仅年负荷变化很大,而且日负荷变化也很大,通常称为季节性负荷。消防设备,除消防电梯等在正常情况下参与运行外,其它设备均处于准备工作状态。 在进行负荷计算时,应对高层建筑的负  相似文献   

18.
将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应用到煤矿安全监测中,结合煤矿井下的实际环境,提出了一种分级的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模型,在数据级融合中采用Bayes估计,并通过设定软硬阈值避免传感数据的冗余;基于模糊集系统理论,决策级融合中将数据级融合结果模糊化,结合专家知识库,经过全局融合的合成运算和决策规则,得到煤矿监测环境安全状况的精确估计;该模型即保证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又兼顾了系统的负荷。  相似文献   

19.
摩擦提升容器过卷制动负荷是计算摩擦提升容器结构强度的主要载荷,也是设计楔形罐道、布置提升系统的基础数据.目前,在没有通过计算求得摩擦提升容器过卷制动负荷的情况下,对于多绳罐笼一般都借用空罐的最大制动减速度以不超过五倍的重力加速度为限,并用这个极限值来核算罐笼的结构强度.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摩擦提升容器过卷后进入楔形罐道产生的最大制动减速度,远比五倍的重力加速度要小,采用这个数值显然不利于提高设计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楔形罐道和提升系统的布置也难以作到合理.因此,探讨摩擦提升容器过卷制动负荷的计算方法并力求接近实际情况乃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方庄二矿35 kV变电站采用固定式电容补偿装置、三角形接法,投切电容器需手动装取高压(6 kV)保险操作,无补偿数据显示,系统功率因数仅靠定期计算,不能实时监控,需要进行改造。通过相关理论计算确定了电容器补偿容量,并在现场负荷稳定的情况下进行了参数测定。设计的改造方案按照电压优先原则,使母线电压始终处于规定范围,依系统实际所需无功量自动增减电容无功,提高了功率因数,实现了电容器组的自动投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