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8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OS)评分:良好32例,占84.21%;中度残疾5例,占13.16%;重度残疾1例,占2.63%;死亡0例。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病情变化较快,密切的病情观察,动态头颅CT复查及正确掌握手术指征,早期积极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死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脑挫裂伤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脑挫裂伤患者70例,根据伤后36h内脑挫裂伤的体积分组,A组为脑挫裂伤体积≤50m L,B组为脑挫伤体积50m L,A组40例,其中手术治疗20例,非手术治疗20例;B组30例,其中手术治疗15例,非手术治疗1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致残率、病死率和GO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组非手术良好8例,轻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15.0%;A组手术良好10例,轻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3例,病死率为15.0%;B组非手术良好3例,轻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4例,死亡5例,病死率为33.3%;B组非手术良好8例,轻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3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6.67%;两组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预后结果比较,A组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组与非手术组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入院36h以内应根据患者脑挫裂伤体积分开治疗,≤50m L多数以非手术治疗为主,50m L多以手术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的诊治方法,提高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09年6月44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GCS)评分:康复良好36例,占81.82%;中度残疾6例,占13.64%;重度残疾2例,占4.54%;死亡0例.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动态复查头颅CT、掌握手术时机及时手术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额叶底部脑挫裂伤的损伤机理及诊治体会。方法:对19例双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例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恢复良好13例,中度残疾3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1例。结论:双额叶底部脑挫裂伤患者,切不可单纯以患者的意识、血肿量的大小,中线结构有无移位来确定手术指征,应尽可能在脑疝发生前依据病情变化,及时手术减压,以免丧失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合理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双侧额底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4例患者行冠状开颅加去骨瓣减压术11例,冠状开颅骨瓣复位20例,冠状双额去大骨瓣术13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恢复良好15例,中度残疾14例,重度残疾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7例.结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要严密观察神志瞳孔情况,动态头颅CT复查,脱水剂不可过快过早减量停用,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早期手术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双额叶脑挫裂伤早期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4年5月采用手术治疗双额叶脑挫裂伤28例临床资料;28例患者中,冠状开颅加去骨瓣减压术13例,冠状开颅骨瓣复位9例,冠状双额去大骨瓣术6例。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28例患者经过积极的早期手术干预,其中到明显恢复19例,中度残疾4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为肺部感染)。结论:双额叶脑挫裂伤的患者,早期手术治疗,以充分减压,是保证治疗成功、保存和恢复神经功能,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并发中央型脑疝的早期救治方法.方法:对41例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41例病人中,31例经手术治疗,存活28例.伤后半年时根据GOS分级标准:恢复良好12例;中残13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结论:对于双额叶重度脑挫裂伤患者,应予以高度重视,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停脱水剂不宜过早、过快;要动态复查头颅CT,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早期开颅清除坏死脑组织及去骨瓣减压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针对ICU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8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视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个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综合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良好、中度残疾所占比重分别为62.9%、22.9%,对照组分别占40%、14.3%;观察组重度残疾、植物人、死亡患者分别占8.6%、2.9%、2.9%,对照组分别占11.4%、17.1%、14.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为54.3%。结论:及时有效的治疗是保证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生命健康的必要手段,综合治疗可以作为治疗ICU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双侧额底部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救治经验,探讨其手术方法及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双侧额底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患者行急诊开颅手术14例,保守治疗无效后开颅手术28例。冠状开颅加去骨瓣减压术10例,冠状开颅骨瓣复位18例,冠状双额去大骨瓣术14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恢复良好16例(38.1%),中度残疾13例(30.9%),重度残疾4例(9.5%),植物生存3例(7.1%),死亡6例(14.3%)。结论双侧冠状开颅术及标准冠状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双侧额底脑挫裂伤和(或)颅内血肿的有效术式,在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病情变化,在达到手术指征时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王宝普 《当代医学》2014,(13):56-57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损伤(PHI)的特点,为临床治疗PHI提供依据。方法选择PHI患者70例,分析PHI部位分布及手术时机对病情的影响。结果24 h内出现血肿54例,占77.1%,24~48 h出现血肿16例,占22.9%,不同时间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GCS评分:重型17例,占24.3%;中型40例,占57.1%,轻型13例,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70例患者中痊愈和恢复良好44例,轻度残疾8例,重度残疾10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11.4%。结论颅脑外伤患者中在首次CT存在脑挫裂伤、颅骨骨折及蛛网膜下腔出血者,再行开颅手术后可能会发生PHI,故应尽可能在12 h内进行复查CT,以便及时发现PHI,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额叶脑挫裂伤合理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42例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非手术治疗18例,手术治疗24例。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0.5~1年,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标准:良好35例,中残4例,重残2例,病死1例。结论:对双额叶脑挫裂伤患者要高度重视,严密观察意识、瞳孔情况,必要时进行颅内压监测及动态头颅CT复查,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积极的综合治疗是治疗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重型额叶脑挫裂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30例重型额叶脑挫裂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14例急诊手术;16例早期非手术观察治疗患者,6例GCS5~8分患者后期转手术治疗。根据GOS预后评分,良好20例(66.67%),中残5例(16.67%),重残3例(10.0%),死亡2例(6.66%)。结论对重型额叶脑挫裂伤患者,临床上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动态观测颅脑CT改变,尽早进行综合治疗,有手术指征时即刻手术.才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降低死残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6月至2014年1月38例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迟发颅内血肿、术中弥漫性脑肿胀、严重的脑挫裂伤、外伤性的大面积脑梗死、术中低血压或低氧血症、气道梗阻、外伤性颈内动脉闭塞等是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根据GOS评分,术后6个月恢复轻残8例(21.1%),中残7例(18.4%),重残5例(13.2%),植物状态3例(7.9%),死亡15例(39.5%)。死亡原因:原发脑干损伤3例,慢性全身衰竭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9例。结论术前详细了解受伤机制,认真研究影像学资料对术中脑膨出的预判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张超勇  樊晖晖  巴永锋  滑祥廷 《安徽医学》2010,31(12):1466-1467
目的探讨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形成的机制、手术时机选择、手术治疗结果。方法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22例,无瞳孔散大常规开颅、保留骨瓣9例,单侧瞳孔散大去骨瓣减压8例,双侧瞳孔散大、行内外减压5例。结果 22例患者,恢复良好11例,中残6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3例。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多为对冲伤,病情进展快,多需急诊手术治疗,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生原因及各种防治措施的疗效。结果20例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患者中交通事故伤17例,重物砸伤1例,高处坠落伤2例;受伤机制:减速伤16例,加速伤3倒。旋转性损伤1例;脑膨出原因:迟发性颅内血肿或血肿增大诱发9例,同侧或双侧大脑半球急性脑肿胀4例,广泛严重性脑挫裂伤4倒,呼吸功能障碍、创伤性休克导致的脑组织缺血缺氧3例;伤后6月,按GOS预后分级:良好1例,中残2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1例。结论颅脑损伤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总体预后差,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可防治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了脑挫裂伤合并四肢骨折脱位的中西医结合治疗48例,方法是以西医常规治疗处理脑挫裂伤的同时,及早用中医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四肢骨折脱位,并配合中药治疗,结果疗效良好。认为:(1)中西医结合有利于脑挫裂伤和骨折脱位治疗同时并举,互为补充,可以缩短病程,提高疗效。(2)脑挫裂伤与四肢骨折脱位两者治疗用药有一定的共通性,这有益于中西医结合和疗效提高。(3)在特别情况下,对于脑挫裂伤和骨折脱位应按急缓重轻先后处理。  相似文献   

17.
额部脑挫裂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前额脑挫裂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提高对前额脑挫裂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62例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前额脑挫裂伤病例的治疗体会。结果:92例手术治疗组中。恢复良好58例,中残1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7例,死亡率18.5%。70例非手术治疗组中,恢复良好37例,中残12例,重残9例,死亡12例,死亡率17.2%。结论:前额脑挫裂伤脑水肿明显且持续时间长。病情变化快.掌握好临床特点及手术时机.可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额叶挫裂伤2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明发  庄明华  张增良 《重庆医学》2004,33(8):1225-1226
目的总结额叶挫裂伤的临床表现和诊治特点.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62例以额叶挫裂伤为主的脑外伤患者.结果伤后出现昏迷共172例,伤后未出现昏迷共90例,而在入院时昏迷115例;精神症状的发生率在GCS13~15分与GCS3~12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额叶挫裂伤可不出现昏迷,常出现精神症状,诊断主要靠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19.
陆路交通事故致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交通事故严重颅脑损伤的特征和救治,以求降低死亡率。方法:C地1992年1月-1994年12月收治的39例严重颅脑交通事故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严重颅脑交通事故伤占同期严重颅脑伤的56%,其临床特征3为:伤势严重紧急、意识障碍明显,有广泛性脑挫务及不同程度的脑肿胀、颅内血肿发生率高、有多发性颅骨骨折,开放有:脑组织外溢,伤口污染严重,合并伤多,结论:救治原则应注意院前急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额叶脑挫裂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应用显微技术锁孔开颅手术治疗额部脑挫裂伤30例。结果全部病例手术效果满意,创伤小,病程短。结论对于病情比较稳定的额叶脑挫裂伤,且脑挫裂伤比较局限、占位效应明显、但尚未形成脑疝者,适宜经眉切口锁孔开颅减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