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长跑需要采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正确的呼吸方法应遵循以下三个要素。1.呼吸要有节律。运动中呼吸要节律化,如三步一呼与三步一吸或二步一呼与二步一吸。若呼吸紊乱、不规则,一方面易出现“岔气”,进而导致肋骨痛,影响人体运动能力的发挥。另一方面还会使呼吸肌的耗氧量增加,进而引起呼吸肌的疲劳,导致工作能力的下降。同时还会导致呼吸效率下降,使运动中“极点”的出现提前,“极点”的反应加强,进而降低机体的运动能力。2.呼吸要有深度。一般人的呼吸是浅而快,即呼吸深度浅,呼吸频率快。这一方面容易引起呼吸肌的疲劳,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2.
呼吸肌无力,易疲劳,肺组织的回缩功能降低是呼吸功能低下的主要表现。气功腹式呼吸运动方法,不但能锻炼呼吸肌,提高呼吸肌的收缩机能与耐力,增强呼吸功能,而且对改善人体内环境,调整各脏腑器官生理机能的稳定有一定作用,较深慢腹式呼吸配合阻力的呼吸锻炼,更适合于呼吸障碍者。  相似文献   

3.
呼吸是人体特有的生理机能,是人体与外界环境吐故纳新以及人体内部所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运动性呼吸是有规律、有节奏的。它按照运动的快、慢、强、弱、轻、重等有控制性的变化。人体内胸腔的扩大和缩小(也就是吸气和呼气),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呼吸肌节律性的收缩来实现。武术运动遵循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格律组  相似文献   

4.
<正>人体在运动时,配合呼吸的形式、速率、深度以及节奏等的控制与调整,会产生相应的效果,如维持身体平衡、提高动作稳定性、增强爆发力、保持动作节奏等,这里把其称为"呼吸技巧"。不同的运动方式对呼吸技巧有着不同的要求,如伸展肢体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选择以"呼吸方法"作为耐久跑教学有效性的着眼点在进行耐久跑教学时学生往往会出现呼吸困难、呼吸节奏紊乱、频率剧增、深度减小的现象。造成的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人体肺部的气体交换受到呼吸频率(次数)、呼吸深度(潮气量)与死腔大小的影响。所谓死腔代表人体口、鼻、咽喉、气管与支气管等气体通路(约150ml),当吸入的空气通过这些空间时,会保留下死腔大小的空气量,不会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增加呼吸的深度(每次吸入的空气量),可以显著降低死腔的影响,达成增加肺部气体交换量的目的。同时对于呼吸循环系统而言,不管是肺部的气体交换、心跳率、心脏每跳输出  相似文献   

6.
<正> 呼吸是人生存的基本保证,是人的一种本能。呼吸系统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之一,是代谢过程的重要部分,同时又与能量代谢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体在运动时的呼吸方式与安静时有显著的不同,因此,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不仅可以省力、省功,而且还能充分发挥人体的机能能力,有助于提高练习效果。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中,学生在不停地进行锻炼时,要承担较大的生理负荷,必须及时地供给大量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对呼吸系统的各器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运动时,呼吸系统各器官承受的动作强度也比安静时大得多。例如,呼吸频率安静时为每分钟20次左右,剧烈运动时增加到30~40次;呼吸深度可以加大到2000~3000毫升;肺通气量可达  相似文献   

7.
一、呼吸的节奏性 呼吸与动作有密切的关系。吸气时,隔肌收缩下降,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腔内压减少,空气经呼吸道进入肺部;呼气时,膈肌松驰而上升,肋间内肌收缩,肋骨下降,使胸廓缩小,胸腔内压升高,肺部空气经呼吸道排出体外,与外界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在运动中有节奏地呼吸,能有效加大气体的交换,同时能延缓呼吸肌的疲劳,提高运动效果。如中长跑的呼吸自然均匀,并与跑的节奏向配合,一般是“两至三步一吸气,两至三步一呼气”。要求用半张嘴和鼻同时呼吸,呼吸均匀,深而慢,越是跑到最后阶段,越是要求加深呼吸和保…  相似文献   

8.
人体生命过程需要呼吸 ,运动中人体离不开呼吸。因为呼吸不但是人体代谢过程的一部分 ,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它使糖、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素氧化分解 ,释放出供身体活动需要的能量 ,而且能提高肌肉收缩力量。在运动中 ,应根据不同项目 ,不同动作结构和技术要求 ,采取相应的合理的呼吸方法 ,增加肺通气量 ,减少氧债 ,加强代谢能力 ,推迟疲劳的出现 ,无疑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一、不同的项目 ,不同的动作结构和技术要求有不同的呼吸形式1.在游泳中 ,移臂时快张口吸气 ,划臂时闭气片刻再转换气 ,这种呼吸方法与动作精密嵌合 ,成了掌握动作技…  相似文献   

9.
人皆呼吸空气,通过呼吸从空气中吸取氧气来进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代谢。呼吸与心跳被人们称为维持生命的两大基本组成部分。其实,通过对呼吸现象的进一步探究,我们会发现呼吸是自主进行的。即呼吸的深度和次数是可以通过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控制、调节的。如何控制调节和...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生正是处于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每天保持适量的运动是很有必要的。但在运动过程中常常出现过度气喘、头晕恶心、以及岔气等现象。我们发现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除了与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有关之外,还与在运动过程中的呼吸不合理有很大的关系。呼吸也就是人体与外界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的过程。人体在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体内营养物质的氧化,在这一过程中人体必须从外界不断地吸取氧气,同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要排出体外。这一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呼吸。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人体呼吸的过程、呼吸的形式以及在运动时…  相似文献   

11.
一、加大呼吸深度、控制呼吸频率、提高肺换气效果 人在运动时呼吸加强,是通过增加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来实现的。据研究,人在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时,呼吸频率经过2-4分钟达到稳定状态,而呼吸深度和肺通气量则需经过3-5分钟才达到稳定状态;剧烈运动时,呼吸频率和肺通气  相似文献   

12.
形体训练是通过徒手或器械练习的各种手段和形式来锻炼身体、塑造体型、训练仪态。实践证明,通过科学的形体训练,能够改变和改善体形,培养良好的气质。然而在形体训练过程中,人们往往注重训练的方式、手段、频率、时间和强度等因素,而忽视了训练过程中的呼吸方式对训练效果的影响。 呼吸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运动时进行合理的呼吸,有利于保持内环境的基本恒定,提高训练效果及充分发挥人体的机能能力,因此,合理的呼吸方法必须成为该项运动技能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形体教学训练中,初学者或训练时间不长者,容…  相似文献   

13.
呼吸训练(respiratory training)是一种新兴的训练手段,最初来源于康复治疗领域,属于人体脊柱的解剖学和生理学范畴,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欧美的一些康复治疗专家发现呼吸训练对维持人体躯干肌群力量和身体平衡稳定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便把有关呼吸肌群训练的康复治疗的手段逐渐推广到了体育运动领域。随着身体功能性训练的不断发展,如今核心训练作为身体功能性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诸多学者所追捧,然而作为核心训练的关键环节呼吸训练却少有学者研究。近年来,随着神经肌肉系统训练、本体感受性训练以及运动链理论的提出,许多人发现呼吸训练与核心力量训练之间具有很强关联性,在进行核心训练同时配合相应呼吸训练,运动员的身体姿势、脊柱的稳定及运动能力也会大大增强。通过概述呼吸训练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展,为丰富身体功能训练理论及运动训练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4.
浅析健身气功易筋经功法特点对呼吸肌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健身气功易筋经的特点是变易筋骨,呼吸自然,精神内含而放松.而呼吸自然和精神内含促成了身体放松,利于身形不僵不硬地"拔骨""伸筋",使肌肉以不同形式的收缩工作,伸拉关节、肌肉、肌腱、韧带等组织,并刺激肌肉等软组织.又由于身肢反复的伸、收、展、合、转,使人体胸廓充分的开合,从而刺激呼吸肌群,增强呼吸肌肌力、呼吸肌耐力、呼吸肌的伸缩性,提高呼吸肌的储备力.  相似文献   

15.
<正> 近年来,在国内的运动生理及运动医学的研究中,对于外呼吸的研究极为少见。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人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外呼吸对人体的运动能力影响不大,笔者认为不尽合理。外呼吸机能主要指肺通气机能和换气机能。诸如肺活量、呼吸频率、呼吸深度、通气量和换气效率等。这些机能对吸氧量有一定的影响,国外一些学者曾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本文着重探讨呼吸深度对吸氧量的影响。改变呼吸  相似文献   

16.
呼吸和动作密切配合,是太极拳运动重要特点之一。打拳过程中,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增加肺换气量,发挥人体机能能力,提高运动水平,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气以直养而无害”,究竟怎样达到这个原则要求,目前尚没有定论。一般只是参照“拳势呼吸(开吸合呼)”、“自然呼吸”和“辅助呼吸(短暂呼吸)”等方法结合使用。由于太极拳动作繁多而复杂,套路编排和动作结构不是按照呼吸的节拍出发,呼吸  相似文献   

17.
<正> 耐久跑是体育课的基本教学内容之一。在教学之前,教师应向学生讲清楚练习时可能出现的一些人体生理上的正常反应及对付的办法,以消除学生练习时的恐惧心理。一、肌肉酸痛。学生初练长跑,由于下肢肌肉活动频繁,负荷过大,氧气供应不足,使肌肉里堆聚了大量的代谢产物——乳酸,刺激神经而造成肌肉酸痛。只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调整好锻炼计划,持之以恒地坚持练习或稍休息几天,做做按摩、热敷,疼痛即可减轻,甚至消失。二、胸肋疼痛。学生跑步时由于呼吸方法不正确(呼吸表浅,急促),使呼吸肌过度紧张和疲劳,引起呼吸肌痉挛,刺激呼吸肌的神经感受器,而造成胸部两侧或左右肋下刺痛,遇到这种情况,只要适当减慢跑速,注意加大呼吸的深度,并用力向外呼气,使呼吸肌得到放松,或用手按摩、抵住疼痛部  相似文献   

18.
体育锻炼时掌握合理的呼吸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锻炼效果,要想掌握合理的呼吸方法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采用口鼻呼吸方法减小呼吸道阻力人体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氧气的需要量明显增加,所以仅靠鼻实现通气已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因此,人们常常采用口鼻同用的呼吸方法,即用鼻吸气,用口呼气。活动量较大时,可同时用口鼻吸气,口鼻呼气,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小肺通气阻力,增加通气,另一方面,增加体内散热。有研究证实,采用口鼻呼吸方式可使人体的肺通气量较单纯用鼻呼吸增加1倍以上。在严冬进行体育锻炼时,开口  相似文献   

19.
从解剖学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游泳呼吸动作的原理及动作结构进行研究,说明“快吸,适憋,长呼”的顺腹式呼吸是人体呼吸系统生理学解剖学特征与游泳技术自身发展的科学结晶。  相似文献   

20.
0前言呼吸是人体特有的生理机能,是人体与外界环境吐故纳新以及人体内部所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武术运动是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月u柔虚实等矛盾的互相变化的规律编成的套路运动,十分强调动作与精气力神的协调配合。因而在武术运动中,呼吸的配合与调节显得十分重要。俗话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如何掌握好呼吸方法,并合理加以运用,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人体机能能力,节省能量消耗,还有利于提高武术运动技术和动作质量。本文试图对武术运动中呼吸的常用方法作一探讨。1呼吸在武术运动中的作用呼吸运动与武术动作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