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与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效果。方法:2016年5月~2017年5月首发抑郁症患者70例,按照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使用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使用阿戈美拉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HAMD评分、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7d、治疗28d、治疗56dHAMD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4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相比于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来说,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阿戈美拉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5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戈美拉汀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阿戈美拉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干预.疗程结束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HAMD-17量表评分、综合治疗效果,并比较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阿戈美拉汀和氟西汀对重度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重度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将其随机分为阿戈美拉汀组(n=30)和氟西汀组(n=30),氟西汀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阿戈美拉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肇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首发抑郁症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抽签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观察组予阿戈美拉汀片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抑郁症状评分、防御因子评分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组阿戈美拉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短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86例随机分为阿戈美拉汀25 mg组(n=30)、50 mg组(n=28)和丁螺环酮组(n=28,30~45 mg·d-1),开放治疗6周。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治疗后HAMA总分和因子分、CGI-SI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P<0.01)。阿戈美拉汀25 mg组有效率77%、临床治愈率33%,50 mg组有效率79%、临床治愈率54%,丁螺环酮组有效率75%、临床治愈率32%,三组有效率(χ2=0.100,P=0.951)、临床治愈率(χ2=3.430,P=0.180)比较无显著差异。HAMA、CGI评分显示阿戈美拉汀治疗2周起效(P<0.05),且25 mg组与50 mg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TESS评分丁螺环酮组高于阿戈美拉汀两个剂量组(P<0.01)。结论阿戈美拉汀25、50 mg·d-1短期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中国药房》2019,(17):2435-2440
目的:为阿戈美拉汀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阿戈美拉汀""抑郁症""安全性""有效性""Agomelatine""Depression""Security""Effectiveness"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0年1月-2018年12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Medline、Science Direct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阿戈美拉汀的药理作用机制、临床有效性和不良反应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42篇,其中有效文献52篇。阿戈美拉汀是首个靶向褪黑素的抗抑郁药物,具有调节昼夜节律的作用,对抑郁情绪及睡眠改善显著,具有对体质量及性功能影响小、耐受性好、撤药反应小等优势,其作用机制与激动褪黑素MT1/MT2受体和拮抗五羟色胺2c(5-HT2c)、5-HT2b受体等有关。阿戈美拉汀对抑郁症急性期、维持期患者及老年抑郁症患者具有明显疗效;与五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类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氟西汀等)和其他类抗抑郁症药物(沃替西汀、米氮平、文拉法辛等)疗效相当;其在治疗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有头痛、头晕、腹泻、恶心、转氨酶升高等,因此,建议在临床使用时应注意监测其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患者采用阿戈美拉汀与其他精神类药物治疗后出现的胸闷等不良反应比较。方法 选取88例在羁押人员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患者,其中70例患者服用其他精神药品,18例患者服用阿戈美拉汀片加劳拉西泮或奥氮平治疗,分析药物使用构成比、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引发胸闷等不良反应情况的系统差异。结果 采用阿戈美拉汀片、奥氮平、劳拉西泮、帕罗西汀、氯硝西泮、阿普唑仑、德巴金和利培酮治疗的患者分别占20.45%、29.55%、12.50%、11.36%、9.09%、7.95%、4.55%和4.55%;采用阿戈美拉汀片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引发胸闷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83.33%和88.89%,与其他精神类药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阿戈美拉汀片和其他精神类药物引发不良反应所涉及到的系统主要为神经系统,但是发现服用阿戈美拉汀片后出现了胸闷等新的不良反应。结论 阿戈美拉汀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症过程中,效果显著,但亦会引发胸闷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抑郁症采用度洛西汀与阿戈美拉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运用度洛西汀治疗,观察组运用阿戈美拉汀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不良反应情况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0%,对照组为6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AMD治疗前后评分上,观察组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22.5%,对照组为4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采用阿戈美拉汀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疗效,降低治疗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与安全更有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舍曲林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伴失眠的效果,以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筛选抑郁症伴失眠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片50 mg,po,q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戈美拉汀片(起始剂量为25 mg·d^-1,po;2周后若疗效欠佳则加量至50 mg·d^-1)。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比较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临床疗效以及血清SOD和MDA水平,并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者HAMD-17、SDS和PSQI指标(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59%vs 79.59%,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舍曲林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伴失眠,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和失眠症状,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可能是其疗效途径之一,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片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87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巴戟天寡糖胶囊组(62例)、阿戈美拉汀组(62例)和联合治疗组(63例)。巴戟天寡糖胶囊组患者口服巴戟天寡糖胶囊,1粒/次,2次/d;阿戈美拉汀组患者于睡前口服阿戈美拉汀片,1片/次,1次/d;联合治疗组采用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片进行治疗,剂量与巴戟天寡糖胶囊组、阿戈美拉汀组相同。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周。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比较3组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汉密尔顿抑郁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治疗后,巴戟天寡糖胶囊组、阿戈美拉汀组和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7%、85.48%、96.8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评分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汉密尔顿焦虑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巴戟天寡糖胶囊组和阿戈美拉汀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治疗组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巴戟天寡糖胶囊组和阿戈美拉汀组,组间比较差异具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巴戟天寡糖胶囊联合阿戈美拉汀片治疗老年抑郁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调整血清因子水平,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入组后通过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8周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戈美拉汀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治疗后2周末,观察组患者的HAMD量表中躯体性焦虑、睡眠障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认知障碍和绝望感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总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首发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上,阿戈美拉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对于首发抑郁症合并焦虑、睡眠障碍的患者而言治疗效果更佳,可在疾病的治疗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荟萃分析(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阿戈美拉汀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改善效果及其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纳入从建库至2020年4月公开发表的关于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中英文文献[研究组患者单独使用阿戈美拉汀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类抗抑郁药(米氮平、帕罗西汀或艾司西酞普兰等)治疗或阿戈美拉汀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提取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相关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合计33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单独使用阿戈美拉汀治疗后,其HAMD评分(SMD=-5.31,95%CI=-6.28~-4.33,P<0.00001)、PSQI总分(SMD=-3.66,95%CI=-4.16~-3.17,P<0.0000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戈美拉汀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和失眠症状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但受纳入研究的质量和样本量限制,该结论需大样本、多中心、长时间的随访结果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3.
《中南药学》2020,(2):218-221
目的建立阿戈美拉汀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 mm×4.6mm),流动相为乙腈-水(45∶55),检测波长为231 nm,流速为1 mL·min~(-1)。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附录ΧC溶出度测定第二法,采用溶出仪,通过对转速、取样时间、溶出介质的优化选择,确定阿戈美拉汀片溶出度的测定方法。结果阿戈美拉汀片的线性范围为0.0106~0.028 66 mg·mL~(-1),样品的溶出度均一性良好,以0.3%十二烷基硫酸钠为溶出介质,取样时间为30 min,转速为100r·min~(-1),溶出度均不低于80%。结论本法可用于阿戈美拉汀片溶出度的测定,能有效控制药品的质量,为提高阿戈美拉汀片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钟海龙  何著发 《江西医药》2021,56(8):1138-1139,1146
目的 探讨阿戈美拉汀对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及血清褪黑色素水平影响的研究.方法 选择2019年4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阿戈美拉汀片,对照组则使用舍曲林分散片,比较治疗过程中(治疗前、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两组HAMD评分变化,比较两组干预后8周睡眠质量及褪黑素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期间发生不良事件.结果 治疗后4周、治疗后8周,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12周睡眠质量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褪黑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骨髓抑制、头晕、嗜睡和肝肾功能异常总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抑郁症合并睡眠障碍,使用阿戈美拉汀,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抑郁症状,提高睡眠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解郁丸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卒中后抑郁症4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贾奎  张子祥 《医药导报》2013,32(4):491-493
目的观察解郁丸联合帕罗西汀片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方法将73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20 mg·d-1,最大剂量不超过60 mg·d-1,4周为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治疗组在口服盐酸帕罗西汀片基础上加用解郁丸,po,每次4 g,tid。4周为1个疗程,服用2个疗程。治疗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医证候量表以及帕罗西丁片用量比较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75.8%。治疗后HAMD治疗组为(9.3±4.1)分,与治疗前差值为(18.1±6.3)分,治疗后HAMD对照组为(12.6±3.2)分,与治疗前差值为(14.2±5.4)分。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7.5%,对照组为66.7%。治疗后每日帕罗西汀用量治疗组(30±10)mg,对照组为(40±10)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郁丸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降低盐酸帕罗西汀的用量。解郁丸与盐酸帕罗西汀配合可起到增效减毒作用,是治疗卒中后抑郁症的良好组合。  相似文献   

16.
《中国药房》2015,(27):3819-3822
目的:系统评价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急性期的疗效,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临床试验注册平台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收集阿戈美拉汀对比安慰剂治疗抑郁症急性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RCT,合计2 3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阿戈美拉汀组患者有效率[RR=1.43,95%CI(1.29,1.59),P<0.001]、缓解率[RR=1.27,95%CI(1.03,1.57),P=0.02]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抑郁量表终点评分值显著低于安慰剂组[MD=-2.92,95%C(I-3.65,-2.20),P<0.00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症急性期的疗效显著。但受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和样本量限制,该结论有待更多设计严格、长期随访的大样本RCT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奋乃静联合阿戈美拉汀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1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87例.单一治疗组患者采用阿戈美拉汀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单一治疗组的基础上采用奋乃静治疗.采用韦氏记忆量表检测两组患者的认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抑郁症伴失眠患者采用盐酸舍曲林、阿戈美拉汀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在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就诊的180例抑郁症伴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90例,对照组行盐酸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则行盐酸舍曲林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将两组抑郁症伴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2、4、6、8周后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 <0.05)。观察组治疗4、6、8周后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 <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MDA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SOD高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 <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乏力、眩晕、多汗、头痛、恶心)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抑郁症伴失眠患者采用盐酸舍曲林、阿戈美拉汀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戈美拉汀治疗首发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首发抑郁障碍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接受阿戈美拉汀治疗,对照组接受帕罗西汀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抑郁程度、认知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8.3%(χ^2=12.34,P<0.01)。治疗后,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1.7%(χ^2=14.05,P<0.01)。结论阿戈美拉汀治疗首发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潘红珊 《北方药学》2016,13(6):75-76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对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睡眠节律紊乱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老年认知障碍睡眠节律紊乱患者资料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设计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地西泮、利培酮等常规镇静药治疗,治疗组予以阿戈美拉汀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与夜间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2例,好转7例,无效9例,有效率55.0%;治疗组显效5例,有效4例,好转6例,无效5例,有效率75.0%,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夜间睡眠时间及觉醒次数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对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睡眠节律紊乱临床疗效良好,能逆转其生物节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