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爷爷说读书是一种乐趣,老师说读书是一种品味,我觉得读书既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品味。前不久,我在书柜里找到了一本值得百年珍藏的《安徒生童话全集》,这本书让我认识了善良  相似文献   

2.
刘晓彤 《下一代》2008,(3):20-20
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我爱生活,所以,我爱读书。  相似文献   

3.
我爱读书     
赵思琛  白秀英 《红领巾》2007,(12):22-23
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想,如果没有书籍,如果没有阅读,人类注定不能上进。我爱读书。春天,我闻着阵阵花香读  相似文献   

4.
怎样读书,在这里,是个自觉的问题;我说我的,没勉强谁跟我学。第一,我读书没系统。借着什么,买着什么,遇着什么,就读什么。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没趣味的放下,不客气。我不能叫书管着我。  相似文献   

5.
王崧舟 《教育文汇》2012,(11):52-53
我爱读书。有人问:"王老师,读书是不是你的业余爱好?"我说:"错了,应该把‘业余’二字去掉。"读书是我全身心投入的爱好。于我而言,读书跟吃饭一样,跟呼吸一样,在我的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关于读书,我有三句话。第一句:为己读书。孔老夫子在《论语》中说有两种学问,一种叫"为己"的学问,一种叫"为人"的学问。他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什么意思?老夫子认为,古时候的君子读书是为了  相似文献   

6.
《新作文》2013,(Z1):88
我上小学的时候,就读过"囊萤映雪"的成语故事。故事讲的是晋代两个穷孩子读书的故事。囊萤,是说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是说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后来人们常用这个家境贫穷、勤学苦读的故事来教育孩子要珍惜优越的学习环境,勤奋读书。妈妈也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这个故事,可我却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7.
我生长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这里没有水泥路,没有公交车,没有有线电视,没有宽阔的校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进城读书,我的心底也萌发了要进城读书的愿望。我把自己的心思说给父母。第一年父母没答应,说我年龄还小;第二年,我又一次缠父母,父母还没答应,说城里花销大,家里负担不起。  相似文献   

8.
偶然见到久未见面的老朋友,聊到空闲时间都在忙些什么,我说我跟以前一样,业余时间就是读书,写点东西。朋友很是感慨:大家都忙着挣钱,每天都身心疲惫,焦头烂额,你却有雅兴读书,真是幸福啊!  相似文献   

9.
“用身体去读书,得到的是知识;用头脑去读书,得到的是理性;用心灵去读书,得到的是体悟和感受。”我觉得这段话很有道理。我喜欢看书,但却是“用身体去读书”,得到的只是文章极少的表面知识。自从进入中学以来,“感悟”成了老师常挂在嘴边的词,这篇文章要感悟,那篇文章要感悟。中国文学博大精深,用身体去读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读书的需求,使得我对于文章的精华理解不出什么,只觉得意思很蒙,似乎文章的含义离我很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老师时常对我们说:“读书要读得身临其境才能体会文章的含义。”但是我却从未有过身临其境的感觉。即使偶尔…  相似文献   

10.
我生长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这里没有水泥路,没有公交车,没有有线电视,没有宽阔的校舍。随着年龄的增长,身边的小伙伴一个个进城读书,我的心底也萌发了要进城读书的愿望。我把自己的心思说给父母。第一年父母没答应,说我年龄还小;第二年,我又一次缠父母,父母还没答应,说城里花销大,家里负担不起。第三年,我就要上初中了,我再次强烈要求进城读  相似文献   

11.
当把这个问题给一位从事写作的人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会这样说:“我喜欢读书是因为我喜欢写作!”但实际上那个读书仅仅为了写作的人,不过是一个“邮差”,或者一个尾巴主义作家,而非真正地道的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别的作家,那就绝对不会有他这位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一位说过什么的人,那他也就不会有什么东西能说给读  相似文献   

12.
我没有早恋     
《小学生时代》2008,(Z1):51-51
最近,我的成绩很不理想。爸妈说我整天嘴里念叨着男同学怎么了,女同学怎么了,怀疑我早恋,还说让我初中毕业就别读书了。姐姐,你说我该怎么办?浙江诸暨市岭镇中心小学601班陈晓静  相似文献   

13.
<正>高尔基曾经说过:"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对于这句话,我颇有同感。读书的生活就似一簇花朵,  相似文献   

14.
真正的方家学者谈起读书之法,往往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情形:要么侃侃而谈,确有发人深省之处;要么谦虚地说一句没什么方法,唯勤读书耳。我压根儿不是方家,所以这两种情形我都不是。虽然我真的没什么诀窍,但还是想说几句,主要是想谈一下对我个人影响较深、得自师长友朋的言传身教,也是我觉得对读书学习或有些微帮助者。刍荛微言,幸祈方家垂鉴赐教!自八岁入小学,我的启蒙老师教导过一件事,于我印象极深,大意是说:学习知识一定  相似文献   

15.
当把这个问题提给一位从事写作的人时,他会这样说:“我喜欢读书是因为我喜欢写作!”读书仅仅是为了写作的人,不过是一个“邮差”,或者一个尾巴主义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别的作家,那就绝对不会有他这位作家;如果在他之前没有一位说过什么的人,那他也就不会有什么东西能说给读者听。不,我决不是为了写什么才阅读,我爱读书只是因为在这个世界我只有一个生命,而一个生命对我来说是不够的,一个生命不能把我心中的全部动因都激发起来。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的生命更多的生命,因为它从生命的深处增加了生命,尽管它…  相似文献   

16.
我的字典     
我有一位老师,她天天陪着我看书、学习,教我认字,教我读书,但她却从不说  相似文献   

17.
我是电大的     
大仙 《教书育人》2009,(8):80-80
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我们经常在王府井新华书店门口读书交友,我说我是“电大”的,有人说他是“函大”的,还有人说他是“业大”的,也有爱读书的女青年说她是“社大”的,个别人说他是“工大”的——工农兵大学生。不像现在,本科生连香带臭满大街,还有双学士、硕士、双硕士、博士、博士后。  相似文献   

18.
我不在乎     
小时候,爸爸有次摸摸我的头说:“孩子,等爸赚够了钱,就送你去城里读书……” “爸爸,为什么要去城里读书呢?”我问. “城里的学校条件好啊.” 从此,我就开始想象自己在城里读书的样子. 时间很快过去了.到我要念初中的时候,爸爸真的在城里给我找了所学校.报到的那天下午,爸爸特意从工地赶来送我.  相似文献   

19.
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用,把活书读死,就是把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把书为我所我今年87岁了,从7岁上学起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其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听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特别是哲,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一精其选。二解其言,三知其意,四明其理。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真是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  相似文献   

20.
我是电大的     
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我们经常在王府井新华书店门口读书交友,我说我是"电大"的,有人说他是"函大"的,还有人说他是"业大"的,也有爱读书的女青年说她是"社大"的,个别人说他是"工大"的——工农兵大学生。不像现在,本科生连香带臭满大街,还有双学士、硕士、双硕士、博士、博士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