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考释敦煌写本P.2966、P.3363《籯金》的内容、分卷及篇目可知:这两种写本应是同一种《籯金》的不同抄本;百篇五卷的卷次分布不是按照内容进行划分,而是按照规模平衡划分;从残存的事例附注内容可知,叙述文字与唐李若立编著《籯金》(S.2053V等)、敦煌张景球改编《略出籯金》(P.2537等)都不一样,应该是吐蕃时期敦煌阴庭诫改编《籯金》的抄本。  相似文献   

2.
关于敦煌写本S.5604号《籯金》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但部分字句始终没有得到准确辨识和校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写卷本身字迹不清、文字存在俗写讹变、整理者对异文比勘不足。今结合多种图版,在充分参比不同写本以及写本与传世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形音义诸要素,从疑难字考释、问题句校勘两个方面对S.5604号《籯金》写本上的10处疑难字句加以考校,以期助益于《籯金》系类书的整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内容与纲要 <制作艺术字>是选自人教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教程>第一册第四章<文字处理>第4.4<图文混排>中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河西学院学报》2022,(1):22-28
通过考察敦煌类书《籯金》写本《储君篇》和《诸王篇》录事与叙文的关系,对比《籯金·诸王篇》与《语对·王部》录事可见,现存《籯金》写本《储君篇》"诸王"之后的"帝子、天孙,大王风、小山桂,瑶枝、琼萼,派裔五潢,祚土、分茅,猿岩、兔苑"等事当属《诸王篇》。《籯金·诸王篇》与《语对·王部》在录事上相似性很高,这说明唐代私修类书在编纂实践中或已逐步形成一些常设部类,部类内或已逐步凝聚了一批核心事例。  相似文献   

5.
敦煌莫高窟隋代第276窟两壁龛外北侧写有一方2行42字的榜题,内容不见佛经记载.考察敦煌文献得知,此为一篇完整的中国僧人编撰的<行香说偈文>,主要在举办布萨等佛教仪式时念诵,内容体现了佛教五分法身的思想.本文经过考证认为此<行香说偈文>可能就是道安制定的行香之法.  相似文献   

6.
赵娟 《教师》2009,(17)
教学内容: 语文出版社S版第五册第二单元第七课<寓言两则>之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狐、假、虎"等3个会写的字和"兽、违、抗、撒"四个会认的字. 2.正确、流利读文,演读课文.  相似文献   

7.
<玉篇>是我国第一部楷书字典,所收的又音字2821个,占总字量的12%.本文通过对<玉篇>又音字的全面考查,对又音字的确定、又音字的产生、又音字的特点作了初步探讨,并且从十个方面论述了<玉篇>又音字的成因.  相似文献   

8.
<字书>在<隋书·经籍志>等书目中都有记载,且在<玉篇>、<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等文献中都被大量引用,但其作者、成书年代都不详,且多被误认为即吕忱<字林>.文章通过<一切经音义>引用<字书>的内容与任大椿所辑<字林>的比对,结合其他文献资料,推断这两种字书间没有彼此相关性,即<字书>非<字林>,并对其成书年代、内容及湮灭的原因作一考探.  相似文献   

9.
齐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集文学之事,始见于萧子显<南齐书·武十七王·萧子良传>,但萧子显不言人数及具体人名.梁元帝萧绎<金楼子·说蕃>篇在萧子显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十一人的竟陵文士集团,并以"士林"号之.<梁书·武帝纪>有竟陵"八友"之说;<梁书·沈约传>言竟陵文士则仅列举六人.三种说法,人数不同,名号有异.如此差异恐与<梁书>编撰过程有关.<金楼子·说蕃>篇所列十一人的竟陵"士林",较之<梁书·武帝纪>的竟陵"八友"之说和<梁书·沈约传>的"六人"说,似更能反映竟陵文士集团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新华字典>收录而<现代汉语词典>未收录的字有78个,<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而<新华字典>未收录的字有938个.对这些字未收录的原因,既从两部辞书的性质、用途等方面做了说明,又从这些字的使用范围、构词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总结.为辞书的编撰和修订过程中处理收字问题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和数据,对汉字的整理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