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微型计算机》2014,(9):19-19
毫无疑问,对于消费者来说,《新消法》的出台的确大力提升了保护消费者利益的幅度,特别是“七天无理由退货”、维权纠纷举证责任倒置(消费者与厂商因产品质量问题出现法律纠纷时,由厂商承担产品质量鉴定的费用)等条款的加入,  相似文献   

2.
不管怎样解决.包括开放清算市场,从国家利益、产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这三个中国梦统一的角度看问题.支付清算的支撑平台建设.应有利于支付业务创新,包括向金融和信息两个增值方向创新。  相似文献   

3.
考虑由两个生产不同质量产品的制造商和一个电商平台组成的供应链,基于消费者剩余理论,研究电商平台的信用支付服务决策问题。基于消费者选择不同支付方式购买产品的消费者效用,建立电商平台收益模型,进一步分析得到平台的信用支付服务决策。研究表明,当消费者对质量一般产品的接受程度较高、信用支付服务对消费者带来的负效应较大时,推出信用支付可以提高平台收益,增加消费者剩余;当消费者对质量一般产品的接受程度较低、信用支付服务的负效应较小时,推出信用支付服务且设置较长的延迟支付期可提高平台收益,增加消费者剩余,否则将产生较大资金成本,使平台利益受损。电商平台可通过制定合理的信用支付策略提高平台收益。  相似文献   

4.
比较购物的出现对消费者无疑是一个福音,它有利于消除消费者和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促进公开、公平的市场消费体系发展。可是对于比较购物与商家的关系.有人认为比较购物损害了商家的“利益”,所以他们之间是对立的关系.也有人认为,比较购物给商家带来消费者.促进销售,所以他们之间是互利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场企业正版化运动正在拉开序幕。利益相关各方包括计算机厂商、软件厂商、用户和消费者如何演好各自的角色?当正版化大潮再次席卷而来之时,我们需要一种什么态度来应对?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以及规模化生产所造成的品 牌趋同,各品牌电脑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与此同时,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日趋成熟,几乎到了一种近乎挑剔的程度,人们在追求物质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补充,如何贴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带给广大消费者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便成为各电脑厂商殚精竭虑想要追求的目标。 精明的厂家几乎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把服务作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有力武器,在服务的形式和内容上花样百出,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有人甚至弄巧成拙,因工作内容与承诺不符而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在这些情况的同…  相似文献   

7.
《计算机与网络》2011,(5):79-79
每年3月。围绕着315消费者权益日,总有不少品牌厂商借此机会向消费者示好,举办各种服务类或打假等活动。可3月一过。一切做秀都偃旗息鼓,又恢复往日的模样。但经过长期维权意识的培养,今天的消费者已经不那么容易被短期的小利益所蒙蔽。在数码打印产品市场,真正值得推崇的,  相似文献   

8.
IBM 《信息与电脑》2008,(10):56-59
“在商战中,是否比自己的竞争对手更多地考虑到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心理,以及是否能提供有着足够吸引力的产品服务,将决定企业在营销战中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一些不法商家由于利益驱使,水货行货兼作。由于IBM水货和行货价差在千元以上,如果按行货价卖水货的话,损失最大的是消费者。  相似文献   

10.
《微电脑世界》2012,(1):123
随着圣诞节和新年的到来,在线购物进入了高峰时期,与此同时侵害商家及消费者利益的网络犯罪也时有发生。Radware安全产品总监Ron Meyran,根据当前网络安全现状,为电子商务企业及消费者提供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犯的15条安全小贴士。  相似文献   

11.
只有切实保护消费者权利,电子商务才能得以长足发展。对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利保护程度的定位,应依据“利益衡量说”予以解决。在消费者的各项权利中,其知悉真情权、保障安全权、获得合理赔偿权及个人隐私权更应尽快研究加以解决。同时,对电子商务中出现的交易争端,应设计一套及时、快捷、有效的解决机制,以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随着精准化营销和个性化服务的广泛使用,一些市场主体越来越注重对消费者的了解,他们在利益驱使下,在 网上消费者不知情或不情愿的情况下采取各种技术手段获得和利用其信息,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尽管消费者可以因此享 受到更加便利和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但是他们对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也日益关注。本文对电子商务中消费者的隐私权进行 概述,并总结了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信息收集的常见途径,最后对基于隐私保护的数据挖掘技术与常见算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企业是为企业相关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设立的,企业的相关人包括股东、经营者、职工、客户(经销商、消费者)等。企业要在市场中永立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地满足这四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4.
大家难免会遇到某电脑经销商一夜间“蒸发”的情况,一旦发生,最大的受害者莫过于消费者本人。这很可能意味着你将无法得到售后服务。消费者此时是放弃应享有的权利.不再追求“三包”,还是坚持到底.积极争取自身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现代计算机》2005,(B05):18-18
一、笔记本当大白菜卖Inspiron2200性能究竟如何?Dell Inspiron2200是近段时间媒体与消费者谈论的热门话题,5999元能买到国际名牌笔记本电脑,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单说价格低还不足以让消费者立马掏腰包,再来看看它的配置:  相似文献   

16.
在计算机技术快速进步的时代,消费者既是技术进步成果的享受者,又可能是牺牲者。由于技术的进步,消费者能够采用更好、更先进的技术来为自己服务。同时技术在更新换代的时候,由于新的技术并不总是在旧的技术基础之上发展,一部分消费者的利益可能会在技术更新的过程中遭到损害。 下面就是一个实际的例子: 成长的烦恼 A公司是一个中小型企业,从事一些工业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他们已在局域网上建立了一个系统,用于管理企业的数据库,例如库房、电话、客户资料和反馈信息等。同时老板和员工有时候出差,希望在出差期间也能够正常…  相似文献   

17.
IaaS服务的商用化使得对计费模型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合理公平的计费模型对服务提供商和服务消费者来说都至关重要,现有典型的IaaS服务计费策略多数只侧重服务提供商或服务消费者一方的利益,因此,提出一种基于服务等级协议(service level agreement,SLA)与投资回报率(return on investment,ROI)结合的计费模型来同时保证提供商和消费者双方利益.实验证明,该计费模型对用户和服务商来说都相对比较公平,在二者之间取得了平衡.  相似文献   

18.
天上不会掉馅饼,便宜的iPod竞是一场空欢喜;遭遇网商失信消费者如何保护自己利益?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与网络》2006,(18):21-21
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句饱经历史见证的治国古语放在如今的“IT国度”依然成为屡试不爽的治理名言。国君欲得到子民的拥戴,而厂商欲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商品不再供不应求.消费者有绝对充分自由的选择空间,那么要想赢得消费者、占领市场首先就得“得人心”。谁的产品更适合消费者,谁的产品更能站在消费者利益方面考虑,让消费者看着开心,买的舒心,用的顺心,谁的产品自然就会有不俗的市场表现。只从单纯的促销活动和降价让利来实现销售的增长点显然已经不现实了。  相似文献   

20.
T产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影响,随着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对细节的要求越来越明显。当我们有一台电脑,我们就希望有一副手感舒适的键盘;当我们有一台MP3或MP4,我们就希望有一副音质优异的耳机;当我们有一台游戏机,我们就希望有一些品质卓越的周边设备与之匹配,所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厂商,我们都面临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对IT周边产品品质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