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健脾消痞合剂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根据处方药物组成,确定其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厚朴、陈皮、莱菔子进行鉴别。结果:供试品与对照品薄层图谱斑点相同并清晰,重现性好。结论:健脾消痞合剂制备工艺合理,制剂质量稳定,质量控制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降糖消渴合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及临床疗效验证。方法采用煎煮法制备三批降糖消渴合剂,用薄层色谱法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同时将三批样品采用对照品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三批降糖消渴合剂的鉴别重现性好,疗效确切。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简单,质量稳定,可以作为院内制剂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清肤合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水煎煮提取方法制备清肤合剂,用薄层色谱法控制该制剂的质量,对110例脓疤、囊肿性痤疮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与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控方法可靠,临床使用效果良好,总有效率92.7%。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制首乌育发合剂并拟订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将处方中药材用水提法制成合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合剂中何首乌进行鉴别。结果:薄层图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结论:制备方法简单合理,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当归、白术、芍药的薄层鉴别方法,为白术护肝合剂进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本品制备工艺及所含药材成分的理化特点,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处方中的当归、白术、芍药进行鉴别。结果:薄层色谱上该制剂中的3味药材与对照品色谱相一致,而空白对照色谱中无此斑点。结论:该法操作简单,重现性好,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不失为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平肝合剂的制备方法与质量控制,并观察其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建立该制剂的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赤芍进行定性鉴别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该制剂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84例,其中1周内症状改善大于50%。结论:平肝合剂制备工艺合理,制剂质量稳定,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鼻窦炎合剂的处方、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改进制备流程,采用蒸馏法、煎煮法提取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辛夷,建立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结果:处方配伍及制备方法合理,薄层鉴别斑点明显,重现性好。质量可控。结论:改进后的鼻窦炎合荆制备工艺合理,能较好的控制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解郁消胀合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双提法制成解郁消胀合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牡丹皮进行鉴别,用RP-HPLC法测定丹皮酚的含量。结果制得的解郁消胀合剂性状均一;在供试品的薄层色谱中能检出牡丹皮;含量测定灵敏准确。结论解郁消胀合剂的制备工艺科学合理,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乳癣合剂的制备和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柴胡、淫羊藿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乳癣合剂中柴胡的三个主要成分点及淫羊藿的一个主成分点在薄层板上与对照的Rf值相同,与空白对照中的其他点分离良好,分离度>1.5。结论 乳癖合剂的制备工艺简单,该质量控制方法操作简便,可靠,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甘露饮合剂的制备、质量控制。方法:建立该制剂的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麦冬、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该制剂的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结论: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标准严谨可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制备胆乐合剂制并订质量标准。方法 用煎煮法制备胆乐合剂 ;用薄层色谱法对合剂进行鉴别 ,用酸度计测定合剂的 PH值 ,用比重瓶法测定合剂的相对密度。结果 深入进行山苦茶剂型的研究 ,最后获得处方合理的胆乐合剂 ,并根据合剂的质量要求制订了质量标准。结论 该合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 ,该质量标准能有效地控制该合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阳通络合剂、外用止痛合剂治疗痛风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口服温阳通络合剂及外用止痛合剂组)和对照组60例(口服温阳通络合剂组),治疗时间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关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温阳通络合剂和外用止痛合剂对于痛风缓解期(中医辨证为寒湿痹阻型)患者均有显著的疗效;口服温阳通络合剂联合外用止痛合剂较单纯口服温阳通络合剂在痛风发作关节数量、疼痛持续时间、疼痛程度、显效率等方面改善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养阴活胃合剂对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中选取190例患者,按照随机的方法将1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89例)和对照组(91例),其中治疗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按照中医的养阴活胃合剂治疗,对照组则遵循西医的常规治疗。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分别于2个月后进行治疗前后的病理和胃镜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在两个月后的胃镜及病理检查对比发现,治疗组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有效率占98.2%,对比组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有效率占83.4%。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的养阴活胃合剂对与萎缩性胃炎有显著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参芪活血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的建立。方法:根据中医药传统理论及现代中药药理学及病理学制定处方,采用颗粒剂型的制备方法以及中药有效成分薄层色谱法,控制主药含量的测定方法。结果:该制备方法可行,质量控制合理。结论:该制剂工艺简便、质量稳定、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制订虎黄细辛洗剂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目的:治疗烫伤,落实在中药制剂炮制,发挥中医药优势。方法:用水提取,高压灭菌制备;以薄层色谱法对大黄和虎杖鉴别。结果:工艺合理可行,质量控制方法重现性好。结论: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临床应用方便,疗效可靠,特别适合Ⅰ、Ⅱ度烧伤、烫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复聪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鉴别复聪颗粒中的葛根、丹参、赤芍、枳壳、当归和川芎;用HPLC法对制剂中葛根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分离度好.定量分析中葛根素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412-2.06 g (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100.01%,RSD%=1.65%(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准确、专属性强,可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进炉甘石硫洗剂的配制工艺,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并对其测定方法进行考察。方法:以改进的方法制备炉甘石硫洗剂;采用络合滴定法测定锌盐的含量,采用溴量法测定苯酚含量。结果:改进后配制的炉甘石硫洗剂中的硫分散良好,络合滴定法测定锌盐的含量方法稳定,结果平均回收率100.62%,RSD为0.61%;溴量法测定苯酚的含量方法稳定,结果平均回收率100.34%,RSD为0.51%。结论:改进后配制的炉甘石硫洗剂质量稳定;测定制剂中锌盐和苯酚的含量方法简单、准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并进行初步稳定性研究。方法:对影响制备工艺的关键控制点活性炭用量、pH值及灭菌参数及稳定性进行研究,并以药物成分含量、有关物质等项目为评价指标对制备工艺进行评价。结果:通过科学合理评价筛选出了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的制备工艺。结论:所筛选出的制备工艺能够制备出质量完全符合标准的产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制备清咽喉雾化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鱼腥草等制备清咽雾化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金银花、黄芩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对制剂进行稳定性试验。结果:所得制剂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液体。各项检查均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相关规定。绿原酸含量在1.90—13.97μg(r=0.999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3.70%。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可靠,制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20.
朱雪莲  方琦 《世界中医药》2013,8(3):332-333
目的:介绍复方金钱草膏的制备工艺,并建立其薄层鉴别方法.方法: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柴胡、金钱草、白芍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鉴别呈正性反应.结论:制备工艺简便,鉴别方法易行,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