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它特在对传统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突破上,特在独具一格的制度依托、目标指引、发展内涵、路径选择上,具有既区别于苏联模式,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和民主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现是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又批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寻求一条既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又不同于现存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或“新社会主义”。他们反思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批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弊端,在关于西方社会变革的动因、主体、途径及策略,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与蓝图,未来社会主义模式等问题上提出了各种观点,形成了种种关于社会主义的“新”理论。在此,试作一述评。(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内…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是根据社会发展的普遍原则,在近代新的生产方式下产生的。社会主义并不必然以资本主义为前提,它们是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的两种可能的制度模式。历史上,自由资本主义在利用和创造新的生活条件的同时,产生了两极分化和严重的阶级对立,付出了高昂的转型成本。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它的合理性将由它造成的现实结果来证实,那就是:顺利完成社会转型,既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又避免两极分化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华民族在对外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对内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独立和发展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方法路径上,先后经历了不同程度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西化"之路,向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学习的"苏化"之路,最终走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发展道路,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系列一脉相承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当今时代需要以更加开放的视角,既坚持中国特色,又充分借鉴世界文明成果,进一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新的飞跃。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两个必然"原理,但要把这两个必然性变成现实,最终取决于生产力水平.在当今世界发展生产力的两种制度模式中,社会主义更有发展效率,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在确信社会主义制度比资本主义制度优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同时,必须全面辩证地认识资本主义,正确对待当代资本主义新的文明成果.面对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我们只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进一步缩小差距,最终战胜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6.
刘东  徐成芳 《晋阳学刊》2014,(6):105-113
制度与伦理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源于制度所具有的伦理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仅具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制度相比的伦理优势,它还拥有作为中国社会发展探索的制度选择所具有的特殊的伦理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伦理优势发端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伦理源头,契合于中国文明的优秀传统和现实需要,发展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进程。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就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制度化法制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实践三个方面下功夫,从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形成这一命题的实践生命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传统理想的结合,建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两个方面。传统社会主义教条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又不能把握它在中国发展实践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一系列新的论断,全面创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社会主义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8.
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五个问题歧见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放 《东南学术》2005,(1):4-10
本文就"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是否有东方落后国家可以首先实现社会主义的思想"、"如何评价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否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当代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什么新阶段"等科学社会主义研究中五个有争议的问题作了述评.  相似文献   

9.
生态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本质区别。生态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和对绿色运动的倡导反映了资本主义世界广大人民的要求,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由于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触及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所以并没有为解救全球生态危机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科学社会主义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分析而构建的关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的科学体系,并为生态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破和超越了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宣告了西方资本主义"历史终结论"神话的破产,冲破了西方文化(文明)优越性和中华文化(文明)劣等性形而上学思维的桎梏,颠覆了欧美世界"国强必霸"的所谓历史铁律,丰富和促进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及其人类文明多样性的认识,其文化意蕴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1.
以西方经济学范式运动呈现出的规律性经验为借鉴,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原创性贡献,能科学全面地展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内在特质与理论贡献。从经济学范式运动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综合”“交汇”“交叉”已有经济学范式的基础上,整体建构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框架,不但改变了西方经济学范式在理论界的主导地位,而且将当代经济学理论推向全新高度,具有重要的理论性、实践性、历史性、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准确理解和把握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总结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把握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演化,把握平衡与充分发展的相对性,把握美好生活的内涵,对于“深入学习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提升党的执政能力,丰富党的执政智慧,更好地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不断发展,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以后,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特别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前途命运,日益成为英美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主题。作为一种代表性观点,英国牛津大学的科恩教授认为,社会主义的实现要基于人们的意愿,而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它更平等,但这些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中却少有论证,因此,当今的社会主义者应更多地从道德方面为社会主义辩护,以激励人们主动投身实现社会主义的事业。尽管科恩对社会主义的必然性缺乏深刻认识,但他的从道德方面为社会主义做辩护的思路还是值得借鉴的。因为社会主义的最终实现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而人的主观努力又是与他们的道德信念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4.
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和演变 ,使社会主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而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绩 ,谱写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 ,并为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闯出了一条新路。世界社会主义将在充满活力的多种模式中走出低谷 ,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的社会主义国家对人类历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一,苏维埃俄国的建立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的局面,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二,苏联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崭新的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给全世界无产阶级以巨大的鼓舞和力量。第三,苏联在1939-1945年的反法西斯战争中,成为打败法西斯的主力。第四,二战后,欧洲和亚洲11个人民民主国家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国际舞台上维护和平民主事业的重要力量。第五,朝鲜和越南人民的抗美、抗法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战争势力,有力地维护了世界和平。第六,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与发展,使得持续了几百年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土崩瓦解。第七,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与发展,无疑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种挑战和压力。第八,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虽然经历过挫折和部分失败,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对人类进步事业将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有关社会主义的研讨并没有停止,一些理论工作者对社会主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为此,以当代俄罗斯颇具影响力的左翼学者斯拉文社会主义观为例,对当代俄罗斯社会主义思想加以研究。斯拉文首先对马克思社会理想进行了阐述,指出马克思社会理想是人道主义的体现,是“真正历史”的开始,具有现实性。斯拉文批判了资本主义给俄罗斯带来的消极后果,包括经济发展落后、社会创新力不足、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就业和教育问题突出等。斯拉文在批判现实的基础上对俄罗斯未来社会主义进行了展望,从所有制关系、科技、生态及国际关系等方面阐释了未来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着重指出未来社会主义应当充分体现“自由”这一属性,还应当凸显“民主”特征。  相似文献   

17.
“依附理论”产生于“第三世界国家”探索国家现代化的历史背景之下,该理论的兴起表面上是为了应对以普拉维什为代表的“发展主义”在拉美的实践危机,实质上则是对西方“现代化”的另一种抗争。它在理论渊源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和几乎同时代相对式微的“发展主义”;运用“中心-外围”分析框架剖析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处于“依附地位”的原因以及如何“走出依附”;抨击了带有“欧洲中心主义”色彩的西方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在“第三世界国家”产生了广泛影响,至今仍被国际上公认为一种独树一帜的学说。这一立足于发展中国家自身国情来探讨现代化的理论,对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在深刻分析社会的一般本质和科学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现实区别的基础上,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只有从人的本质出发,透过社会的本质,才能科学理解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深刻内涵,也才能准确把握这一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以此更好的指导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整个文明和世界历史发展的产物,它不可能脱离人类整个文明和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而发展和进步。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令人注目的新变化,其中最有代表性和全局性的有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第三条道路”和民主化浪潮。经济全球化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增加了助推外力,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生活的网络化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第三条道路”和民主化浪潮的兴起在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直接借鉴的同时也带来了现实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资产阶级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创造了物质和精神条件;合作经济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股份制是资本主义经济转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过渡形式等,标志着社会主义新社会的因素已经在资本主义内部生成与扩张.理性地审视当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深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丰富内涵,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