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e)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6例糖尿伯伴重度牙周炎患者,于牙周基础治疗前(不包括口腔卫生指导),在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测定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指数(BOP)、探诊深度(PD)及临床附着丧失(AL),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糖化血红蛋白与牙周指标尤其是附着丧失(AL)高度相关。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是评价糖尿病患者牙周破坏与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牙周炎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观察组)与不伴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对照组)各30例行牙周基础治疗,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周附着丧失(AL)、血糖(GLU)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后,两组PD与AL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U与HbAlc指标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和牙周炎之间存在着双向关系,牙周基础治疗可缓解牙周炎患者的局部牙周炎症状态,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糖尿病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局部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患慢性牙周炎病例的患牙120个随机分成4组:(1)盐酸米诺环素+刮治及根面平整术组;(2)单纯刮治及根面平整术组;(3)单纯用米诺环素组;(4)未处理组.分别在基线、1周,4周时检测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指数(BOP)、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等牙周病临床指标.结果盐酸米诺环素+刮治组在1周和4周时探诊深度和探诊出血率显著低于其它3组(P〈0.05).结论龈下局部应用米诺环素联合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在降低探诊深度和探诊出血方面比单纯实施刮治术的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易文  贾洪诚  王璇  刘静明 《北京医学》2012,34(10):897-900
目的评估全口一次性刮治和常规分区段法刮治两种刮治方案对糖尿病伴有牙周炎患者牙周健康和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2型糖尿病伴有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15例。A组为接受全口一次性刮治,B组为接受常规分区段法刮治。于基线和治疗后3个月记录牙周健康情况和代谢水平。牙周参数记录包括菌斑指数、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水平。代谢参数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A组和B组所有牙周参数和代谢参数均有明显改善,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改善与出血指数变化相关。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伴有牙周炎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以及糖代谢水平,且两种刮治方案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5.
李雪  王仁飞  邱于芝 《浙江医学》2016,38(10):732-734
目的研究中、重度慢性牙周炎非手术治疗中联合应用Nd:YAG水激光的短期疗效。方法对19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的380颗患牙采用单盲、随机化左右半口对照实验,实验侧组先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RP)治疗,再应用Nd:YAG水激光进行牙周袋内治疗,对照侧组仅行SRP治疗。治疗后6、12周,比较两组牙周探诊深度(PPD)、出血指数(BI)及菌斑指数(P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6、12周,与治疗前相比,两组PPD、BI及PI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而同期两组间PPD、BI及PI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短期临床疗效评价发现,联合应用Nd:YAG水激光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非手术治疗并无明确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水平与慢性牙周炎(CP)的关系.方法:采集30例CP患者深牙周袋标本及牙龈组织,记录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丧失水平、牙龈指数,real-time PCR法检测EBV DNA.12例正畸、8例腭裂修补术患者作正常对照.结果:CP组EBV DNA检出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P组深牙周袋EBV DNA检出率高于牙龈组织(P<0.05),但2者E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患者深牙周袋EBV DNA水平与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和附着丧失水平均不相关(rs分别为0.34、0.64、0.71,P均>0.05).结论:EBV可能与CP有关,深牙周袋是EBV主要存在部位.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全身或局部使用米诺环素加机械治疗与仅用机械治疗对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观察临床牙周指数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比较三组之间疗效差异。结果三组的临床牙周指数较治疗前差异均有显著性;4周时,局部给药组的牙龈指数、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较全身给药组和机械治疗组有显著性,12周时,局部给药组的上述指标与全身给药组差异无显著性,但较机械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局部和全身使用米诺环素可有效提高牙周炎的临床疗效,但与局部给药相比,全身给药的疗效需要较长时间方可显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超声龈下刮治联合手工根面平整治疗老年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40例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20),分别使用超声龈下刮治联合手工根面平整(试验组)和超声龈下刮治(对照组)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12周记录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 、探诊深度(PD)和附着丧失(AL)。结果 治疗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标PLI、BI、PD 和AL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P<0.05),其中PD减少量和AL减少量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I减少量和BI减少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龈下刮治联合手工根面平整治疗老年慢性牙周炎疗效优于单独超声龈下刮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局部放置缓释强力霉素(doxycycline hyclate,DH)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颗粒型羟基磷灰石,Doxycycline和煅石膏按一定比例制成强力霉素给药系统,对68位慢性牙周炎病人进行治疗,并以传统的刮治与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作为疗效对照,治疗9个月,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9个月时2组附着水平的获得(DH组0.72mm,S对照组0.75mm)和袋深的减少(DH组-1.28mm,对照组-1.13mm)结果相似。结论 DH操作简单,病人感觉较舒适,局部药物浓度高,作用时间长,可周期性使用,患者依从性好,因此DH可以单独作为慢性牙周炎维护期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常规治疗,分析牙周基础治疗对患者血清中生化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19年2月亳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及口腔科2型糖尿病伴轻中度慢性牙周炎住院患者共120例,男性58例,女性62例,年龄(56.63±10.96)岁。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牙周基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60例,牙周基础治疗组进行糖尿病常规治疗(包括糖尿病宣教、牙周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血糖控制)和牙周基础治疗[包括菌斑控制、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根面平整术)、术后洗必泰含漱(3次/d)],常规治疗只进行糖尿病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2组的血清生化指标(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比值、血钙、血磷、C-反应蛋白)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IL-10)水平。 结果 治疗前牙周基础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年龄、性别、BMI、腰围、空腹C肽、牙周炎情况、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牙周基础治疗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值、甘油三酯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牙周基础治疗组TNF-α、IL-1β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IL-10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可以通过降低血糖、血脂及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来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糖脂代谢及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在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FM-SRP)或分区龈下刮治(Q-SRP)治疗后全身急性炎症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将20例中、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FM-SRP组(一次性完成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和Q-SRP组(每次进行单个象限的刮治),每组10例。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PD)及临床附着丧失(CAL)等临床指标的基线值。分别于刮治开始前和刮治完成后2h,检测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记录患者术中和术后牙龈疼痛程度、是否服用止痛药物以及发热等急性炎症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基线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M-SRP组和Q-SRP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治疗前分别为(3.17±0.54)mg/L和(3.42±0.71)mg/L,治疗后2h分别为(3.17±0.54)mg/L和(3.46±0.83)mg/L,同一时点两组患者间比较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自身对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的术中和术后反应情况分析显示,在同一时点两组患者间比较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自身对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SRP和Q-SRP均未引起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全身急性炎症反应,临床医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龈下刮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LF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乳铁蛋白(LF)浓度,并探讨其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前、基础治疗后及健康对照者各位点的龈沟液样本,用ELISA法检测各样本中LF的浓度.结果 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LF平均浓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牙周基础治疗可使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LF含量显著下降(P<0.05),治疗前后LF的浓度与牙龈指数、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均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LF与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过程关系密切,龈沟液中的LF可以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对慢性牙周炎进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症对牙髓感染的影响及重度牙周炎患牙的牙髓治疗时机和方案。方法 将443例重度牙周炎患牙分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及牙髓敏感干预组,牙周基础治疗后,牙髓敏感患者40例共计108颗患牙进行根管治疗,经6个月随访,通过对比分析基础治疗前、后(1、3、6个月)的牙髓活力检查(冷测、电测)及牙周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患牙牙髓敏感度经牙周基础治疗一个月后较治疗前有所增加,至治疗结束(6个月随访)患牙牙髓敏感度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根管治疗对于患牙牙周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 BOP)、牙周袋深度(probing depth, PD)及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CAL)指标较非根管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基础治疗对于牙髓敏感症状的缓解作用并不明显;而根管治疗对于改善重度慢性牙周炎患牙的牙周基础状况作用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全身应用克拉霉素和甲硝唑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慢性牙周炎合理用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ScienceDirect和EMBase等数据库有关克林霉素和甲硝唑对比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17年6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使用RevMan 5.3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个随机对照实验(RCT),共516例慢性牙周炎患者,纳入指标按照随访时间进行亚组分析,与甲硝唑组比较,克拉霉素组慢性牙周炎患者随访1个月和3个月时牙周探诊深度(PD)减少、附着丧失(AL)获得和龈沟出血指数(SBI)减少方面更加明显,PD、AL和SB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0.53,95% CI:-0.67~0.39,P<0.01;MD=-0.31,95% CI:-0.39~-0.24,P<0.01;MD=-0.23,95% CI:-0.29~-0.16,P<0.01)。结论:在牙周基础治疗过程中,在短期观察中慢性牙周炎患者全身应用克拉霉素辅助治疗比甲硝唑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孙颖  李璐 《吉林医学》2014,(22):4886-4888
目的:观察单独超声龈下刮治与合并手工龈下刮治治疗磨牙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26例,将患者左右两侧Ⅱ~Ⅲ度根分叉病变的同颌磨牙随机分为试验组(超声龈下刮治合并手工刮治组)26颗牙,共42个位点,对照组(单独超声龈下刮治组)26颗牙,共36个位点。观察治疗前后牙周临床指标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G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的变化,记录单颗牙的治疗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各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月,两组GI和PD均明显降低(P<0.05),CAL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GI和PD的改善更加明显(P<0.05),但单颗牙的治疗时间稍长(P<0.05)。结论:超声龈下刮治合并手工刮治治疗磨牙根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独超声龈下刮治。  相似文献   

16.
龈沟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牙周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龈沟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牙周炎症的关系。方法:采用邻苯三酚法检测性成人牙周炎患者龈沟液SODI舔生。结果:牙周炎症牙位龈沟液SOD活性显著低于健康牙位,且随牙组织炎性破坏的加重明显降低,在治疗后又明显回升,与牙龈指数、附着丧失、探针深度等牙周临床指标呈高度负相关。结论:龈沟液SOD活性与牙炎症的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可作为牙周炎症的临床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牙周炎与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牙周病是口腔的两大疾病之一,我国成人的患病率高达80%~90%。其中牙周炎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医学研究的重大发现是牙周炎不仅累及牙周组织,而且严重危害人们的全身健康,是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并与妊娠早产低体重儿有密切关系;而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功能紊乱、骨质疏松症等也会增加患牙周炎的风险,并影响牙周治疗的效果。目前,牙周炎与全身健康的关系已是国内外医学专家和口腔医学专家的关注热点,此综述将根据近年来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牙周实验室的相关工作进一步阐述牙周炎与糖尿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慢性牙周炎患者非手术治疗3月后的临床疗效。方法25名慢性牙周炎患者,每位患者至少有8颗天然后牙。每个象限中至少有2个牙牙周袋深度≥5mm,采用口内自身对照的实验方法,以设A、D区后牙为对照组,共102颗;B、C区后牙为实验组,共107颗。观察这些牙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临床指标如探诊出血(BOP)、牙周袋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菌斑指数(PLI)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PD、CAL、PLI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上各指标的改善程度在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OP指标的改善程度在两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非手术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超声洁治结合手工龈下刮治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超声洁治(龈上、龈下)结合手工龈下刮治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90例(牙周袋深度(PD)≥4 mm,探诊出血均≥2,牙龈指数(GI)≥2,龈沟出血指数(BI)≥3),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的牙周袋深度、探诊出血、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等临床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CP)和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协同作用。方法:口腔门诊就诊的CP患者59人,由内科医师依据病史、物理和血清检测结果,按照MS最新诊断标准分组,其中MS组26人,非MS对照组33人。同一名牙周医师记录口内缺失牙,存留牙近中颊和远中舌2个位点菌斑指数、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别检测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反应(flow-mediated dilatation, FMD),以这两项反映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血管改变。结果:MS组的AL显著高于对照组[(2.91±1.84) vs. (1.97±1.74) mm, P=0.03],MS组颈动脉IMT及粥样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左侧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左侧IMT (1.00±0.45) vs. (0.80±0.26) mm, P=0.04, 右侧IMT (0.87±0.44) vs. (0.78±0.31) mm , P=0.23;左侧斑块检出率34.62% vs. 9.09%, P=0.02,右侧斑块检出率19.23% vs. 9.09%, P=0.26 ]。MS组FMD较对照组差,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7±5.06) vs. (11.82±7.00), P=0.02)。随着全身情况和CP程度加重,IMT呈增加趋势,FMD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吸烟后,年龄是影响颈动脉IMT的重要因素(OR=0.016,95% CI 0.01~0.02,P<0.01 ),在调整性别、年龄和吸烟因素后,CP程度(OR=-2.67, 95%CI-4.70~-0.62,P=0.01)和患MS(OR=-3.36, 95%CI-6.61~-0.10,P=0.04)均是影响FMD的重要因素。结论:CP和MS可能协同影响FMD,从而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