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利用1H NMR技术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考察了七元瓜环(Q[7])及对称四甲基六元瓜环(TMeQ[6])与甲基黄的分子包结作用,以及体系pH值对主客体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系pH约为1的条件下, Q[7]、TMeQ[6]与甲基黄均有明显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形成了1∶1的包结配合物,包结常数KQ[7]-g为3.54×106 L·mol-1,KTMeQ[6]-g为2.50×106 L·mol-1.测试了上述客体与不同瓜环作用体系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  相似文献   

2.
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核磁光谱、等温量热滴定研究α,δ-二环己基六元瓜环与对苯二胺盐酸盐在固态及溶液中的结合作用。实验结果表明,α,δ-二环己基六元瓜环与对苯二胺盐酸盐在固相和溶液中都以1∶1形成包合物。等温量热滴定结果表明,这两种组分结合能力很强,结合常数为1.03×10~5L·mol~(-1)。  相似文献   

3.
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八元瓜环(Q[8])与[Co(三元胺配体)(二元胺配体)C1][ZnCl4]体系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客体与Q[8]形成物质的量比1∶1的超分子结构,稳定常数在104~107 L·mol-1范围.  相似文献   

4.
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瓜环与喹啉衍生物包结物包结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利用紫外吸收光谱法考察了七元、八元瓜环(Q[7、8])与喹啉、异喹啉、7一-甲基喹啉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七元、八元瓜环对喹啉、异喹啉、7-甲基喹啉有包结作用,并用两种方法测定了主客体包结物的包结比及包结常数。  相似文献   

5.
针对敌草快用量大及水溶性强,易造成农作物农药残留及水资源污染的现状,提出了以八元瓜环为构筑主体,以染料分子噻唑橙(TO)作为客体,构筑了瓜环—染料超分子荧光探针,通过荧光光谱法来检测敌草快(DQ)。噻唑橙(TO)在水溶液中几乎没有荧光,加入八元瓜环(Q[8])后使TO的荧光增强,形成2∶2的稳定复合物。当在Q[8]/TO荧光探针体系中逐渐加入敌草快之后荧光强度又逐渐降低。根据其光谱变化,表明探针Q[8]/TO对敌草快有分子识别作用,由此建立了以Q[8]/TO荧光探针检测水中的敌草快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其在0~3μ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8.82×10-9mol/L,其在河水中的回收率可达到105%~106%。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八元瓜环(Q[8])与1,1'-亚乙基-2,2'-联吡啶(EB)及金刚烷胺(AD)在水溶液中的超分子相互作用,探讨了主客体作用体系的作用机制,作用模式及热力学性质等。研究结果表明Q[8]与EB及AD均形成了包结计量比为1∶1的主客体配合物,通过主客体包合物的结合能力不同,AD能竞争与Q[8]作用,使EB被挤出Q[8]内腔,从而引起光谱学及热力学性质变化,其结果为瓜环在自组装方面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七元瓜环Q[7]与双子型表面活性剂12-2-12在水溶液中发生的相互作用,探讨了瓜环对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Q[7]和12-2-12可以形成2∶1的配合物;当存在Q[7]时,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团浓度(cmc)和最低表面张力(γ_(cmc))增大,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pC_(20))和表面压(Π_(cmc))下降,表面活性和发泡能力降低;同时,表面活性剂的饱和吸附量(Г_(max))降低,最小分子横截面积(A_(min))增大,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表面排列更疏松。瓜环对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1H NMR及二维核磁共振谱NOESY和ROESY,对八元瓜环(Q[8])与N-苄基六次甲基四胺盐酸盐(M)相互作用的模式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两者形成包结比为1∶2的主客体配合物,两个客体分子的苯环部分进入瓜环的腔内,而六次甲基四胺部分处于瓜环的两个端口。  相似文献   

9.
以单羟基七元瓜环(Q[7]-OH)和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OH-PDMS)为固定相,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PDMS/Q[7]-OH的固相微萃取搅拌棒(stir-bar sorptive extraction,SBSE),建立了SBSE-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测定了六元瓜环(Q[6])和对称四甲基取代六元瓜环(TMeQ[6])与钆(Ⅲ)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结构。结果表明,Q[6]-Gd(Ⅲ)离子和TMeQ[6]-Gd(Ⅲ)离子都形成1∶2的配合物,配合物通过氢键网络形成超分子链。  相似文献   

11.
在CuCl2或Cu(NO3)2存在条件下,分别合成了六元瓜环(Q[6])与La(NO3)3形成的配合物,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方法对其结构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两种不同阴离子铜(Ⅱ)盐诱导作用下,Q[6]与La3+离子都直接配位形成了"半分子胶囊"结构的配合物。进一步研究表明,在CuCl2溶液中,六元瓜环(Q[6])与La(NO3)3形成的"半分子胶囊"通过结晶水分子形成了一维超分子链。而在Cu(NO3)2溶液中,六元瓜环(Q[6])与La(NO3)3形成的"半分子胶囊"则通过共用硝酸根阴离子形成了一维超分子链。  相似文献   

12.
考察在不同介质中金属铁离子对非洛地平片溶出度影响。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ODS Hypersil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水(50:15:35),流速为1.0m L·min-1,检测波长为238nm。测定非洛地平片在四种介质(pH1.2盐酸溶液、pH4.0醋酸盐缓冲液、pH6.8磷酸盐缓冲液及水)中(均含0.3%十二烷基硫酸钠),金属铁离子对其溶出度影响。在pH1.2盐酸溶液介质中产生降解杂质高达13%、在pH4.0醋酸盐缓冲液介质中产生降解杂质1%,pH6.8磷酸盐缓冲液及水未产生降解杂质,三价铁离子在酸性条件,可将非洛地平氧化,导致非洛地平片体外溶出度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考察了七、八元瓜环与抗癌药物哈尔碱在溶液中的主客体相互作用;考察了时间和pH值对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影响,并利用摩尔比法和Job法考察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包结比,用Reactlab EQULLIBRIA software(R)程序计算了相应的稳定常数.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溶液中七、八元瓜环对哈尔碱都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并且分别形成了2∶1、1∶1的包合物.所测得包合物的稳定常数分别为3.12×1013 L2·mol-2和6.8×104 L·mol-1.  相似文献   

14.
将五甲基取代五元瓜环(Me5Q5)羟基化制备得到了溶解性改善的五甲基五羟基取代五元瓜环(Me5Q5(OH)5),其结构得到了1H NMR和MS测定结果的证实。将Me5Q5(OH)5用1,4-异氰酸苯作交联剂,合成了含瓜环基的网状高聚物(Polymer),并进行了红外光谱结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一种新的有机显色剂——对偶氮苯重氮氨基偶氮苯磺酸的合成、理化性质及分析特性,并给出了试剂的光谱性质及与过渡金属离子反应的最佳条件。在Triton X—100存在下,四硼酸钠介质中,试剂与Cd(Ⅱ),Hg(Ⅱ),Ni(Ⅱ)和Cu(Ⅱ)在水相直接显色,生成高灵敏度的有色络合物,摩尔吸光系数分别高达:Cd(Ⅱ)532nm,2.2×10~5l·mol~(-1)·cm~(-1),Hg(Ⅱ)526nm,1.8×10~5l·mol·cm~(-1),Ni(Ⅱ)546nm,2.3×10~5l·mol~(-1)·cm~(-1),Cu(Ⅱ)540nm,1.6×10~5l·mol~(-1)·cm~(-1)。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气相色谱法考察了瓜环Q[5]、Q[6]、Q[8]及混合瓜环Q[n]对卷烟主流烟气中焦油、烟碱的截留作用,结果表明空腔较大的瓜环对焦油、烟碱有明显的截留作用,截留效率随瓜环空腔尺寸及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瓜环用量为20 mg时,Q[8]和Q[n]对焦油、烟碱的截留分别达到46.1%、60.3%和32.5%、40.8%.  相似文献   

17.
用流动放电-化学发光技术测定了O(~3p)原子与乙醚和异丙醚总包二级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关系可表达为k_1=(1.91±0.70)×10~(-11)exp[-(2.14±0.16)kcal·mol~(-1)/RT]·cm~3·molec.~(-1)·s~(-1) [O(~3p) 乙醚] k_2=(3.25±0.80)×10~(-11)exp[-(2.57±0.20)kcal·mol~(-1)/RT]·cm~3·molec.~(-1)·s~(-1) [O(~3p) 异丙醚] 还讨论了醚分子中氧原子对α-位C—H键能及其反应活化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原子使α位C—H键能减弱而降低了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湛蓝色荧光蛋白(marine fluorescent protein,MFP)作为蛋白防晒剂的可行性,通过PCR定点突变、原核表达和亲和层析纯化获得MFP,并通过UVB紫外线照射大肠杆菌存活实验初步分析了MFP吸收紫外线的能力,采用噻唑蓝法(thiazolyl blue tetrazolium bromide assay,MTT法)分析了MFP对细胞的毒理性.结果表明:MFP将250~400 nm波长的紫外线吸收后释放的荧光波长大于400 nm,吸收峰波长为280 nm(ε_(max280)为3.27×10~4 L·mol~(-1)·cm~(-1))和365 nm(ε_(max365)为1.54×10~4 L·mol~(-1)·cm~(-1));在大肠杆菌内表达MFP可提高菌株抗紫外线的能力;c_(MFP)5μmol/L时,MFP对TL-Om1细胞株基本没有毒性.因此,MFP可作为广谱防晒剂应用于防晒霜和防晒喷雾等,该结果为蛋白类防晒剂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利用X-射线衍射方法测定六元瓜环(Q[6])与[Zn(H2O)6]2 形成的超分子自组装结构。在该化合物结构中,每一个六元瓜环分子包结了一个1,4二氧六烷分子,与瓜环两端的锌水合离子形成一个分子胶囊结构,并通过锌离子上的配位水分子分别与相邻两瓜环端口的羰基氧原子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一维超分子链。  相似文献   

20.
六元瓜环对尼古丁捕集作用的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通过利用^1H NMR技术,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考察尼古丁(gN)与六元瓜环(Q[6]的相互作用情况,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同。结果表明,六元瓜与尼古丁环能相互作用而形成配合物,是一个快速反应,且在pH=3~10时,相互作用效果均很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