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再循环系统技术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宏彪  刘升 《中国电力》2004,37(2):89-91
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较高造成燃烧效率下降的问题,介绍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正逐步推广应用的飞灰再循环技术。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飞灰再循环系统可降低飞灰含碳量并提高石灰石利用率。经在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上应用证明该技术成熟可靠,在环保政策的推动下将会创造显著的社会效益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循环流化床燃烧无烟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无烟煤的试验研究和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结果发现循环流化床能够有效燃烧无烟煤 ,但存在着火温度高 ,飞灰含碳量大 ,燃烧效率较低等问题。根据已有的试验结果和工程经验 ,对如何提高无烟煤的燃烧效率 ,降低飞灰含碳量 ,以及高效燃烧无烟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图 8表 1参 6  相似文献   

3.
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飞灰含碳量的工业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卿山  王华  青莹 《发电设备》2005,19(5):277-280
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飞灰含碳量是锅炉燃烧好坏的直接反映,它对锅炉热效率有很大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着粉煤灰的综合开发利用。通过对CFB锅炉的工业实验研究,得出了CFB锅炉的床温、煤质煤粒、一次风、二次风、床压和旋风分离器效率等因素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找到了指导实际生产的能降低CFB锅炉飞灰含碳量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片状无烟煤的颗粒特性,观察和实测了燃烧该无烟煤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表现。针对片状颗粒特点,利用煤粉锅炉的卫燃带技术调整锅炉热力责任,建立了飞灰含碳量与炉膛出口之间的关系,有效地降低了片状颗粒的飞灰含碳量。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影响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热效率的主要因素,并介绍了具体的技术措施,包括适当提高燃烧温度、降低飞灰含碳量和床底渣含碳量,适当降低排烟温度,防止燃烧分层和燃烧偏斜等。其中重点分析了降低飞灰含碳量的具体措施,包括提高分离灰循环倍率,均匀供给燃烧室上部中心区的氧量,提高分离器的分离效率,以及电除尘灰再循环燃烧。  相似文献   

6.
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普遍存在燃烧效率较低、飞灰含碳量较高的现象。以人冶电厂两台40t/h CFB锅炉为例,分析了燃烧工况差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改进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的主要技术措施:控制适当的燃烧温度;降低飞灰和炉渣含碳量;保证燃烧所需要的氧气;优化燃烧控制;防止燃烧分层和燃烧偏斜;和适当降低排烟温度。  相似文献   

8.
陈伟球 《湖南电力》2007,27(2):14-16
通过对连州电厂4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Ca/S比优化燃烧调整试验,分析Ca/S和污染物排放、床温、飞灰含碳量、锅炉效率之间的关系,找出锅炉高效、洁净燃烧条件下的最优Ca/S比,从而指导CFB锅炉运行。  相似文献   

9.
对于锅炉来说飞灰含碳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锅炉效率的高低,随着人们对节能降耗的重视,如何才能降低飞灰含碳量提高锅炉效率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流化床锅炉的燃烧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于海龙 《电力学报》2013,28(3):248-251
以某电厂480 t.h-1循环流化床锅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燃烧调整试验,燃煤粒径分析和飞灰粒径分析,找出了造成飞灰含碳量高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破碎和筛分系统的原因导致入炉煤粒径分布偏离锅炉设计要求,导致飞灰含碳量偏大,建议对破碎和筛分系统进行改造。在结合实际运行情况的基础上,给出了经济运行工况的参数范围,对该类锅炉的经济运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安徽电力》2010,(2):I0002-I0002
本项目通过300MW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掺烧煤泥的调试、运行与燃烧调整试验,获得了煤泥含水率与泵送能力的关系,解决了煤泥枪堵塞问题,得到了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煤泥后床温、床压、炉膛上部差压、引风机电流、旋风分离器出口烟温随投入煤泥量的变化规律,对煤泥投入量与飞灰含碳量、  相似文献   

12.
对一台75 t/h垃圾焚烧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的运行性能进行测试,得到锅炉床温、床压降、循环量、飞灰含碳量、底渣含碳量、排烟热损失、锅炉热效率随垃圾掺烧量的变化规律。随垃圾掺烧量的增大,床温降低,床压降和循环量升高,飞灰含碳量、底渣含碳量、排烟热损失增大,锅炉热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用贫煤和无烟煤的运行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运行优化,能够使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用低挥发分贫煤和无烟煤的飞灰含碳量控制在10%以内.分析了贫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粒径分布,床压和一、二次风率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在燃用低挥发分贫煤和无烟煤时,控制入炉煤中小于100μm的颗粒所占比例,采用较低的床压和增加二次风的混合可降低飞灰含碳量.  相似文献   

14.
连州发电厂超高压中间再热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广东省第一台135MW(44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锅炉飞灰含碳量偏大的问题,通过对引起锅炉在运行中飞灰含碳量偏大的相关原因进行探讨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循环流化床锅炉汞排放和吸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一台有代表性的44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用美国环保署推荐的安大略法,现场测定了入炉煤、底渣、飞灰和烟气中的各种汞形态浓度,获得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汞排放特性。结果表明,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中主要是颗粒汞,静电除尘装置的脱汞效率达98%,烟气汞排放浓度为0.062 mg/m3,底渣中汞小于总汞的1%。飞灰对汞强烈的吸附作用主要归因于其较高的含碳量,其次与飞灰中碳的结构形式和烟气温度有关。大幅度提高飞灰含碳量并不能提高其汞吸附量。  相似文献   

16.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优化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了总风量、床压、床温、一二次风比率和燃煤粒径等因素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效率的影响.通过对220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调整得到的大量实验数据分析,对锅炉给入总风量、一二次风比率、燃烧温度、床压等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等速取样飞灰的含碳量从23.09%最低降至11.75%,锅炉热效率由试验前83.86%提高到试验后的...  相似文献   

17.
飞灰含碳量是影响锅炉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石油焦作为燃料其碳含量高但较难燃尽,飞灰含碳量往往较高。针对某石化公司310 t/h循环流化床(CFB)锅炉飞灰含碳量偏高的实际情况,分别从影响飞灰含碳的重要影响因素:入炉燃料粒度,床层压降,床温,一、二次风配比等角度,试验分析了飞灰含碳量偏高的原因,并提出改进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牛蔚然  邱燕 《华东电力》2006,34(2):57-59
针对HG-465/13.7-L.PM 7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飞灰含碳量高的问题,利用正交试验及分析方法,得到了煤质及各运行参数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利用试验结果指导运行,使该炉的飞灰含碳量有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35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机组效率的火用分析,揭示了其发电过程中各环节的火用效率及火用损失。分析表明,对于135 MWCFB锅炉机组,燃烧与传热火用损失最大。提出了降低燃烧和传热火用损失、凝汽器背压、飞灰含碳量等提高机组系统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王金鑫  戚峰 《热电技术》2003,(3):24-25,28
针对京西无烟煤及煤矸石难以完全燃烧的特点,结合流化床燃烧稳定性好、气相污染物排放量低的优点,介绍了飞灰底饲回燃技术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上的应用,阐述了煤的燃烧特性、运行参数对锅炉的影响及飞灰底饲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点,为今后更进一步的技术改造提供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