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LTE多天线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多天线技术能够在不增加带宽的条件下,大幅提高系统容量和链路可靠性,因而成为LTE的关键技术之一.多天线技术性能不仅取决于空时信号处理,天线本身的指标也很大程度上影响其网络部署.概括了当前LTE多天线技术的现状,通过仿真和测试重点分析了LTE-FDD覆盖增强多天线技术的性能,并对多天线技术在5G系统的演进和技术挑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空间信息传输中的多天线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大量研究。首先介绍了多天线技术的信息论基础和演进过程;然后综述了多天线通信和雷达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卫星通信技术、深空天线组阵技术、空间多维协同传输理论与技术、MIMO雷达技术和分布式孔径相参合成雷达技术,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及未来可研究的方向;最后,总结了多天线技术在航天测控领域应用的优势,展望了基于多天线的测控技术。  相似文献   

3.
吴群英 《电信科学》2009,25(10):67-71
多天线技术,特别是空分复用技术,在HSPA+和LTE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首先分析了LTE系统中采用的各种多天线技术的原理,然后结合几种多天线技术的性能仿真,给出了每种多天线技术的应用场景建议。  相似文献   

4.
基站天线作为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对通信质量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关键技术被广泛研究。通过对基站天线的电调技术、极化技术、宽带技术、阵列天线多频技术和基站天线小型化技术等的研究发展历程介绍,分析了这些关键技术在工程上的实现方法与措施,总结了这5个关键技术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在基站天线下一步的发展中,需要将多个关键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阵列天线多频技术和基站天线小型化技术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5.
多天线技术的发展将经历基础方案阶段和增强型方案阶段。本文简单介绍了多天线技术基础方案采用的技术及其有待优化的方面,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多天线技术增强型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6.
无线通信技术由于其部署灵活的特性,成为智能电网接入网的研究的热点.目前的智能电网无线接入网正处于研发阶段,本文主要探究多天线系统在电力无线接入网中的应用场景以及对系统性能的潜在提升.本文重点介绍了多天线发送技术与多天线接收技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来选择分析适合的多天线技术.  相似文献   

7.
1 智能天线定义和技术特点智能天线原名自适应天线阵列(AAA,Adaptive An-tenna Array)。最初的智能天线技术主要用于雷达、声纳、抗干扰通信、定位、军事方面等,用来完成空间滤波和定位。智能天线是利用数字技术在基带形成天线波束,以此代替模拟电路形成天线波束,从而提高了天线系统的可靠性与灵活程度,智能天线技术因此在移动通信中得到应用。智能天线分为两大类:多波束智能天线与自适应阵智能天线,简称多波束天线和自适应阵天线。多波束天线利用多个并行波束覆盖整个用户区,每个波束的指向是固定的,波束宽度也随阵元数目的确定而确定…  相似文献   

8.
为了节省基站天线所占空间资源,降低其运营成本,现代移动通信需要将多个天线阵列紧密地排列在一起,构成多频共口径基站天线。多天线的紧密排列势必造成天线间强烈的耦合,不仅使得天线阻抗失配、隔离度变差,同时也造成辐射方向图的严重变形。因此,近年来多频共口径基站天线的去耦成为工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早期的去耦技术主要是面向改善天线的阻抗匹配和隔离度,而对面向方向图保形的去耦技术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在简要介绍面向方向图保形的基站天线去耦技术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褚庆昕教授天线射频团队基于感应电流抵消、耦合场抵消和辐射阻断等原理,提出的几种新型的去耦技术。这些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基站天线的阻抗匹配和隔离,更重要的是很好地实现了天线方向图保形。仿真和测试结果验证了原理的正确性和设计的可行性。一些技术已被用于5G基站天线产品。  相似文献   

9.
多输入多输出(MIM0)、多模式多频段等现代新型通信技术,都有赖于多天线的使用.在诸如移动台等有限空间平台的限制之下,多天线的集成将是一项极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本文对有限空间中的多天线集成技术做了全面深入的探讨,系统总结了实现有限空间中的多天线高效集成的主要方法,为有限平台空间内的多天线集成研究与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认知无线电是当前通信领域的一个新兴技术,文章介绍了多天线技术在认知无线电频谱检测中的应用,包括宽带感知RF前端阵列天线空间滤波,非合作频谱检测以及合作检测中的多天线技术应用,从而使认知无线电实现更为灵活并为天线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由LTE向NR演进过程中,多天线技术是提升系统整体吞吐量的关键技术。从网络建设优化角度看,相比加站点和加频谱,多天线技术是提升系统容量的有效手段,天线阵列越多,可产生的波束越窄,可实现更好的隔离度和干扰控制;基于波束赋形形成的窄波束,在相同的地理区域范围内,复用相同的频谱资源,获取资源复用增益。多天线技术方案随之而来的是重叠覆盖加重以及小区间的负载不均衡,这也是网络优化需要重点关注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多天线技术有多种实现模式,不同的实现模式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景。文章首先介绍了波束赋形(BF)、循环延迟分集(CDD)、空间分集(SD)、空间复用(SM)等各种多天线技术实现模式的原理。进而分析了各种多天线模式的技术特征以及他们适合的应用场景。基于这些分析,文章提出了一种多天线模式自适应切换算法,他能根据应用场景或者无线信道特征,自适应地选择最优的多天线模式来发送数据,从而进一步发挥多天线技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在多天线信号联合检测场景中,信号存在相关性和噪声方差无法准确确定问题会同时发生,导致经典的多天线能量检测算法性能不理想。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多天线信号等增益合成的信号盲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多天线合成技术,补偿各路天线接收信号的差异性,然后进行等增益合成,并取合成信号能量与单路天线信号的能量比值作为检测统计量,利用统计理论推导出相应的检测门限和检测概率。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摆脱噪声的不确定性影响,且比现有盲检测算法具有更优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短波OFDM调制下多天线分集合并接收技术。针对短波信道存在多径干扰、深衰落、多普勒频移等特点,采用ITU-R建议的中纬度恶劣信道条件下的短波信道参数,应用短波Watterson信道模型,运用最大比值合并的多天线分集合并算法,进行了短波OFDM系统下误码率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算法,在不加大发射功率的情况下,有效地降低了OFDM系统的误码率,减轻了信道衰落的影响,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用户节点无法安装多个天线的问题,提出了多节点协作通信技术来形成虚拟的多天线阵列。多节点协作是一种新的空间分集方法,不同节点彼此共享天线并相互转发信息来得到分集增益。通过研究多节点协作通信的关键技术,分析多节点协作的性能增益,指明了多节点协作的发展与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6.
陈书恒  张鑫  朱倪瑶  赵勇 《电讯技术》2024,64(2):247-251
海上升空通信中继系统是解决海上广域无线宽带通信的重要手段,但其性能易受海面波动带来的多径衰落影响。为了有效提升中继系统接收信号质量,提出了一种多天线分集接收方法,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 FPGA)实现相应的接收处理。仿真分析及实验室测试表明,所提出的四天线分集接收技术能够带来近6 dB的合成增益。经海上对比试验验证,采用所提出的多天线分集接收技术的升空通信中继系统,其数据接收完整性提升了10%~20%,系统性能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7.
A four-antenna receiver in 90-nm CMOS for beamforming and spatial diversit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fully integrated four-channel multi-antenna receiver intended for beamforming and spatial diversity applications is presented. It can also be used as a low-power area-efficient range extender for spatially multiplexed multi-antenna systems that are poised to become mainstream in the near future. Implemented in a 90-nm CMOS technology, each channel weights its input signal by a complex weight with full 360/spl deg/ phase shift programmability using vector combinations of variable-gain amplifiers, thus obviating the need for expensive phase shifters. The chip consumes 140 mW from a single 1.4-V supply and achieves 12 dB of array gain with all four channels activated and >20 dB direction-of-arrival-dependent interference rejection.  相似文献   

18.
多天线技术是TD-LTE和LTE FDD系统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的合理应用将对LTE网络的建设、后期维护、业务发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相关设备性能介绍、链路预算、站址选取、具体应用场景、覆盖仿真等方面对比分析多天线技术在LTE混合组网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并针对未来LTE混合组网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GPS姿态测量技术是根据安装在载体上的多天线阵所确定的基线平面来推算出载体的航向及姿态原理。通过将载体姿态信息反映在其多天线阵接收信号状态上,并形成测姿所用的观测文件,以实现对测姿接收机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灵活测试。提出了GPS姿态信号模拟的原理设计方案,同时进行了建模与仿真分析,包括从姿态信号生成模拟、多天线阵定位解算到载体姿态解算的一系列完整过程。仿真结果表明,三维姿态角标准差都在0.2°以下,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OFDMA及其在IEEE802.16-2005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翠  张世琦 《通信技术》2009,42(8):165-167
正交频分多址(OFDMA)是以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为基础的新一代多址技术,具有很高的带宽利用率。文章介绍了它的基本原理,然后简单介绍了它在移动宽带无线接入中的应用,主要是关于信道编码,链路自适应技术,多天线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