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闽台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更由于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关系,闽台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特别是两岸农业科技与农业产业合作更是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初期,福建沿海地区率先通过民间渠道,引进台商在农业领域进行试探性投资。到90年代后期,以引进资金、良种、管理、技术为主要内容,台商投资向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全面发展方向转化,闽台农业合作进入更高层次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
<正>闽台农业合作有其独特优势,福建省是台商农业投资的首选地区,利用台资农业合作项目总额在全国首屈一指,显示福建农业发展的特色。本文研究分析闽台农业合作的态势,以期进一步发展两岸农业"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正>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两岸农产业合作取得显著成效,从最初福建沿海地区率先引进中小台商进行试探性投资,到现阶段台商投资逐步向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据台湾相关部门统计,至2004年7月底,台商赴大陆农业累计投资案  相似文献   

4.
闽台农业合作与福建农业现代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榕 《亚太经济》2000,(5):44-45
闽台农业合作有长期、良好的基础,加入WTO后,将有利于闽台农业合作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合作水平的提高,为此,我们要抓住机遇,在贸易、农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等领域加强合作,以推进福建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产业     
<正>闽台构筑两岸产业合作重要基地福建作为台商最早投资的省份,在两岸产业合作中始终扮演先行先试的重要角色。如今,台湾已成为福建吸收境外资金的第二大来源。闽台产业合作领域已从第一、二产业延伸到物流、金融等第三产业。目前,台商在闽投资中,第一产业约占10%,第二产业占65%,第三产业占25%。20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支持福建按  相似文献   

6.
1978年开始我省就已与台湾有着农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20年来双方在互利互补的基础上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好处。至今,到我省落户的台资农业项目已达1000多家,投入资金10亿美元,形成了一批出口创汇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名牌产品,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与1978年对比,我省农业总产值增长了25倍。我省利用与台湾一水之隔,两岸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相似的优势,先后设立了厦门海沧、杏林、集美和福州马尾台商投资区,以及福州、漳州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农业已成为闽台合作的重要领域。研究表明,闽台农业合作要更上一层楼,目前必…  相似文献   

7.
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作为海峡两岸合作最为成功领域之一的闽台农业合作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闽台农业合作历经20余年的发展,迄今巳形成以水海产品、蔬菜、茶叶、食用菌、水果、花卉、畜牧的种养及其加工出口的特色产业链,奠定了福建以外向型为主的农业产业格局。同时,福建成为承接台湾水产养殖业、园艺产业、林业的产业移植前哨和重镇。  相似文献   

8.
台商在厦门投资现状 厦门从1984年引进第一家台资企业项目开始,到目前为止,共批准台商投资企业 1750家,投资总面 40.22亿美元,其中台商投资 38.59亿美元,已开业企业1396家,实际到资 2378亿美元;分别占厦门外商投资的35.38%、19.07%、20.97%和28、23%,在批准的台商投资企业项目中,独资企业占项目总数的77.8%,合资企业占15.9%,合作企业占6.3%;其中投资1亿美元以上企业2家(翔鹭、正新),台商共投资4亿美元; 投资 3000~10000万美元的企业 8家,台…  相似文献   

9.
闽台两岸产业对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是台商投资大陆的初始地,吸收台商投资具有区位优势、政策优势,台资已成为福建省利用境外资金的第二大来源,实际利用台资额占全国吸收台资总额的四分之一,位居全国各省区第3位。闽台两岸产业对接,关键在于把握国家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机遇,发挥闽台合作优势,明确产业对接重点,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台商投资福建有以下特点:(一)投资规模日益扩大,意向更加广泛,我省台资企业投资额以100万美元居多,大多数企业增加投资并扩大生产。有些企业还逐步向上下游延伸,如养殖厂向饲料,加工延伸;制鞋厂向鞋材业延伸等,逐步形成行业的配套。(二)出现行业性转移或合作的趋势。台湾制鞋,工艺品,农药等行业的十多个同业公会已先后来我省考察,洽谈,有的已拟议在我省设立行业专业区,台湾“亚农中心”已多次派专家到东山县、福清县考察,准确合作开发农业。(三)台资企业大多为产品出口型,生产型,分别达70%和90%以上,而且投资期限长,独资比重大。近期多数企业投资期限在15年以上,基建项目长达70年,独资企业多,占台资项目57%,资金的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闽台产业合作现状及其前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庄宗明  林畅 《开放潮》2005,(8):14-16
闽台产业合作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制定了一系列旨在缓和两岸关系的方针政策,为闽台经贸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台商在福建的贸易额与投资不断扩大,闽台经济合作日益加深。其发展过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闽台经贸合作的层次和规模有待突破,关注其研究进展对推动两岸的经济共同繁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文献计量的方法对闽台经贸合作的研究现状进行信息挖掘。研究发现:现有文献侧重以发展历程、现状、影响及比较等为切入点,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台商投资,农业、产业合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福建自贸区等对闽台经贸合作产生的影响等领域。当前亟待强化闽台经贸实证的研究,并重点寻求两地在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双向性合作等相关研究领域实现突破,推动福建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过去20多年,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岸经贸关系获得迅速发展。在这一总格局中,昆山已成为台商投资的聚集地之一。本文主要分析昆台经济合作发展的现状,以及昆山招商引资上的特点,最后,还对进一步发展昆台经济合作提出一些建议。1.昆台经济合作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昆山与台湾的经济合作发展,主要集中在贸易、投资、科技和金融等领域。其中,台商在昆山的投资居于首位,也是最活跃的领域。目前,昆山已成为台商投资活动比较集中的区域之一。(1)从综合指标看,自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在昆山落户到2002年…  相似文献   

14.
台商积极投资海南农业被誉为中国“天然大温室”的海南省,其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吸引了众多台商前往投资开发。目前,琼台农业合作已成为海南省农业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最近国务院已确定将海南省列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基地”,以期让琼台农业合作踏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构建闽台农业合作长效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闽台农业合作长效机制具有重大的经济和政治意义。但区位优势减弱、投资环境不够优化、闽台农业合作层次、水平偏低等问题,影响了闽台农业合作的纵深、长远发展。文章对建立闽台农业合作的长效机制提出思考、对策。  相似文献   

16.
自1987年11月,台湾当局有限制地开放民众赴祖国大陆探亲以来,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祥和,闽台之间的民间交往也日益频繁,出现了令人欣喜的现象。福建以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优势和廉价劳动力,吸引台商来闽投资。福建因此成为台湾商贾云集之地,成为探索两岸经济与科技合作的试验区。SO年代及gO年代,闽台的经济与科技合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世纪快结束了,对世纪的情况将怎样呢?研究表明,21世纪闽台经济与科技合作将出现如下几种发展势头:1.互补互利将更加明显闽台地缘近,血缘亲,语缘同,商缘广,加以1981年10月,福建省委、…  相似文献   

17.
陈洪昭  赵航  林卿 《乡镇经济》2008,24(4):37-40
台商与农户之间不稳定的农地租赁关系,以及台商租地难等问题,成为影响当前闽台农业进一步合作的关键问题。文章通过对农地租赁流转中的主要影响因素——农地租赁价格,以及在不稳定合作预期下的台商农地租赁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促进双方稳定合作的相应思路。  相似文献   

18.
闽台两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禀赋相似,因而在农业发展方面,闽台两地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文章分析了闽台农业合作的特点,剖析了引种、投资、人才、发展软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继续搞好闽台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相关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祖国大陆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已到祖国大陆发展的台资企业,纷纷看好在祖国大陆的投资前景。最新报道显示,2004年1-3月核准台资企业对祖国大陆投资申请件数为554件,较去年同期增加5.93%,核准投资金额为12.92亿美元,增加16.09%。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其中又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为重中之重,这里聚集了约70%的台商,由东向西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20.
两岸关系     
台商扩大在祖国大陆的投资范围今年上半年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格局出现新的变化,投资项目达2179项,比去年同期增长11.34%,投资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台商投资已涉及三大产业、26个行业。传统制造业仍是台商投资祖国大陆的重点;其次是社会服务业;第三是农林渔牧业;第四为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其分别占项目总数的比例为77%、7.5%、5.5%及4.3%。上半年新成立的台资企业都是生产机电产品的企业。台资企业在祖国大陆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变化,从单个产品的加工逐渐演变为联合上、中、下游相关产业配套的模式,在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