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57年11月1日,新华社电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吴有训等电贺李政道、杨振宁获诺贝尔物理奖。电文中说:“中国物理学家对这一可喜事件感到自豪。” 由吴有训来发电报给自己当年的学生是很适合的。吴有训是我国最早的一位具有国际声誉的物理学家,任过清华大学教授、西南联大教授,杨振宁、李政道当时都是西南联  相似文献   

2.
救火     
《科学24小时》2012,(12):43
一个物理学家,一个化学家和一个统计学家被召到院长办公室,他们刚刚坐定就发现一个废纸篓着火了。物理学家说:"我知道怎么办,把材料温度降至可燃温度以下,火自然就灭了。"化学家不同意:"不对,必须先切断氧气的供应,缺少了反应物,火才会灭。"正当物理学家和化学家争论不休的时候,他们  相似文献   

3.
<正.物理学家肯尼思·威尔逊正在设计一种更好的计算机程序编写方法。他说目前的计算程序大难,不易阅读和修改。由康奈尔大学的物理学家、计算机专家以及计算机管理人员组成的小组  相似文献   

4.
几年前,当粒子物理学家把他们的统一场论用到“大爆炸”假说上时,引出了一些对宇宙早期模式相当奇怪的见解。有些物理学家推测,“大爆炸”造成了许许多多的磁单极子,至今它们可能仍在宇宙中游荡;有些物理学家则依靠大量的微黑洞来解释“大爆炸”后的状态;也有一些物理学家大谈由夸克和胶子构成的“宇宙汤”;另有一些物理学家惊呼,我们的宇宙可能只是一个单泡,它被包容在更加巨大的、处于无限变化的其他宇宙泡中。现在又出现了一种新假说:宇宙中有许多“线绳”。“线绳理论”的创始人之一是图夫茨大学的亚历克斯·维莱金。据他的解释,“大爆炸”产生的力可  相似文献   

5.
<正>20世纪80年代末,正值"神经网络"一词极大地激发了公众的想象力之时,粒子物理学家就开始了对人工智能(AI)的研究。粒子物理学家的研究领域导致他们要向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发展,高能物理学家要利用机器学习的能力筛选粒子碰撞产生的碎片,因为几乎每一个实验中心都致力于在粒子探测器产生的数不尽的相似数据中发现微妙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苏联物理学家朗道(L. D. Landau)认为,物理学家必须“头脑敏锐、基础深广”。而在本世纪的物理学家中真正够得上这个标准的,只有爱因斯坦和玻尔两人。的确,他们对于现代物理学的贡献,称得上是开创性的、奠基性的和指导性的,他们的影响所及,超越了与他们同时代的物理学家。  相似文献   

7.
宋牧襄 《自然杂志》1995,17(2):111-114
安培(A.M.Ampere,1775—1836)先是一位化学家和数学家,后才成为一位物理学家。然而从其方法论看,他首先是一位物理学家,其次才是一位化学家。他身上没有任何实证主义色彩,他的化学充满着物理学和几何学的方法,所以也可称他是一位“有物理学倾向的化学家”。  相似文献   

8.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组物理学家创造了一种“原子源”。原子源中的钠原子通过激光压力缓慢地上升,然后在重力作用下又下降,由于原子在原子源上部附近运动得很慢,所以物理学家就能对电子做非常精确的计算。直到现在,这并的计算受到了限制,因为原子通过一些测量装置时运动太快。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马克·凯斯维奇、厄尔林·里斯和史蒂文·丘与IBM研究中心的拉尔夫·德沃,利  相似文献   

9.
丹麦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格·尼尔斯·玻尔(Aage Niels Bohr)自2009年9月8日在丹麦逝世后,世界为此失去了一位顶级理论物理学家。阿格是揭秘大自然奥妙长期接力中的一束不停燃烧的火焰,也是一位具备深远洞察力的智者,其非凡的天赋同时也得益于他那非同寻常的家庭背景。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一位美国物理学家的计算,关于时间旅行的一个流行模型难以成立。这个结论将使很多人失望,但却使霍金感到欣慰,因为他于1991年猜测,物理定律一定会禁止时间旅行。最近一段时期,许多物理学家热衷于研究理论上的“时间机器”,因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看来并  相似文献   

11.
正μ子实验结果让物理学一片混乱。与基础理论相悖的反常实验结果迫使物理学家踏上了寻找新理论解释的艰难道路。物理学家现在应该很是兴奋。2021年4月,一项实验显示,一种叫作"μ子"(缪子、渺子)的基本粒子具有很强的磁性。至少从表面上看,这个令科学界大呼意外的结果意味着现有基本粒子理论并不完备。如果实验与理论之间的这种差异得到证实,那将是现有理论自50年前问世以来首次无法解释实验结果——而物理学家最爱的事莫过于证明某种理论错误。  相似文献   

12.
<正>物理学家认为这是一个好消息:相反的结果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反物质刚刚失去了一点魅力物理学家知道,对于自然界中的每一种基本粒子,都存在一种反粒子——一个具有相同质量和自旋,但带有相等且相反电荷的“邪恶孪生体”。当这些孪生粒子对相遇时,它们会相互湮灭,在接触时释放一道能量闪光。在科幻小说中,反粒子能为曲速引擎提供动力。一些物理学家已经在推测,反粒子正在被引力排斥,甚至在时间中穿越旅行。  相似文献   

13.
李继宏  杨建邺 《自然杂志》2007,29(6):367-370
叙述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提出介子理论的历程,探讨当一直领军物理学发展的西欧物理学家们为核物理学中出现诸多疑难所困扰时,日本物理学家能够迅速走向辉煌的原因,强调中国哲学思想在科学发现关键时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正>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表示:"引力波提供了一种人们看待宇宙的全新方式。(人类)探测到引力波的这种能力,很有可能引发天文学革命。"由此可见,引力波探测对于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首先,对引力波的研究可以加深物理学家对广义相对论的理解。广义相对论在对一些强引力天体系统的精确描述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这些强引力系统中,牛顿力学不再适用,我们只能使用广义相对论来研究它们。通过对  相似文献   

15.
法国某物理学家早在150年前就发现了一种现象,即在两种不同导体的焊接处,一种金属变热。另一种却变冷。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热电现象。日内瓦的物理学家设计了一种不寻常的电冰箱,它基于这种热电原理,可使冰箱中的产品冷却到-5°。而热电现象的另一方面在这里也得到运  相似文献   

16.
许多大科学家、大企业家富有"人情味"。费恩曼和史蒂夫便是好例。费恩曼是什么人?他是美国物理学家,196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国科普作家雷·斯潘根贝格曾评价道,人们把"天才"一词用在20世纪两位物理学家身上,一个是爱因斯坦,另一个就是费恩曼。  相似文献   

17.
自然信息     
用重离子反应产物分离器识别单个重原子德国物理学家发明了一种新技术,它能可靠地识别超重元素的单个原子,他们使用的探测器称为重离子反应产物分离器. 元素铀有92个质子,原子量介于227~240,曾经被认为是最重的元素,但1940年物理学家发  相似文献   

18.
有争议的第四种中微子终于被宣布“死亡”。牛津大学的物理学家安德鲁·海姆最近承认他犯了一个错误。他的小组曾于1991年进行过一个实验,似乎表明有一种质量为17电子伏特的中微子存在。海姆的坦诚态度得到了许多理论物理学家的欢迎。因为如果真有一种17电子伏特的中微子存在,那末物理学家关于宇宙创生及运行的良好理论将遭到毁灭。关于第四种中微子存在的“证据”最早是于1985年提出的。加拿大圭尔夫大学的辛普森在做一次氚衰变实验时,发现了具有不寻常能量的电子。辛普森认为这种不寻常可用同时发射出一种17电子伏特的  相似文献   

19.
<正>在位于日内瓦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中,物理学家绕着一条17英里长的轨道射出质子,让它们以几乎等于光速的速度对撞在一起。这是全球最需要精细调节的科学实验之一,但是当物理学家试图理解量子残骸时,他们开始使用一种异常简单的名叫"费曼图"的工具,它与一个小孩描绘这一情况的方式并没有多少不同。  相似文献   

20.
物理学会引发又一次生物学革命吗?回答这个问题最好要记任,半个世纪前崛起的分子生物学很大程厦上正是基于一小部分物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今天物理学家们已能在实验室操纵单个分子,并且能对复杂生物系统进行模拟和定量分析,有谁还能说什么是不可能的呢?物理物理学能为分子生物学做些什么?在生物医学获得大量资金注入,引起公众广泛兴趣并且正大踏步前进时,这一问题的提出似乎有些不合时宜。的确,作为整体科学的一门分支——分子生物学应该能够自己发展下去。然而越来越多的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和聘用与资助他们的人们正在提出和解决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