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阴离子聚合法成功制备了锡偶联星形嵌段苯乙烯(St)-异戊二烯(Ip)-丁二烯(Bd)三元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气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透射电镜、动态力学分析等方法表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并与通用橡胶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St含量低于30%时,共聚物趋于无规分布,St含量高于35%时,苯乙烯嵌段结构产生,随着St含量的增加,共聚物侧基结构含量下降;三元共聚中St,Ip,Bd的转化率随总转化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St含量较低时,共聚物微观相态均一,随St含量的增大,微观相态产生相分离,损耗峰向高温移动,宽度略有增加;嵌段共聚物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其他橡胶材料相当,抗湿滑性优于通用胶,滚动阻力小于通用胶,是一种理想的轮胎胎面用橡胶材料。  相似文献   

2.
采用阴离子聚合法成功制备了锡偶联星形嵌段苯乙烯(St)-异戊二烯(Ip)-丁二烯(Bd)三元共聚物。通过核磁共振、气相色谱、凝胶渗透色谱、透射电镜、动态力学分析等方法表征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并与通用橡胶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St含量低于30%时,共聚物趋于无规分布,St含量高于35%时,苯乙烯嵌段结构产生,随着St含量的增加,共聚物侧基结构含量下降;三元共聚中St,Ip,Bd的转化率随总转化率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St含量较低时,共聚物微观相态均一,随St含量的增大,微观相态产生相分离,损耗峰向高温移动,宽度略有增加;嵌段共聚物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其他橡胶材料相当,抗湿滑性优于通用胶,滚动阻力小于通用胶,是一种理想的轮胎胎面用橡胶材料。  相似文献   

3.
邹亮  焦剑  刘攀博  郭琪  许祥东 《材料导报》2011,25(15):75-81,103
介绍了近年来嵌段共聚物及其在制备有序孔材料中的应用与发展。综述了嵌段共聚物的结构特点、制备方法、自组装机理及利用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和利用嵌段共聚物作为模板剂制备有序介孔材料,指出了嵌段共聚物在制备有序介孔材料应用中的优点、社会价值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潘炜  范晓东  佀庆法  张海涛 《材料导报》2013,27(12):67-70,85
以叔丁基锂为引发剂,环己烷为溶剂,通过阴离子反应制备了窄分子量分布的聚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IS)。研究了叔丁基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SIS分子量(Mn)及分子量分布(Mw/Mn)的影响,得到了较优化的聚合工艺条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方法对嵌段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采用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散射技术(SEC-MALLS)对其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精确测定。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三嵌段共聚物的微观相分离结构,发现该三嵌段共聚物具有微观相分离结构,存在3个玻璃化转变温度,即苯乙烯嵌段相、异戊二烯嵌段相及苯乙烯/异戊二烯互溶过渡相。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共聚乙烯含量的聚丙烯(PP)为原料,以豆油/DBP(m(豆油)∶m(DBP)=1∶1)为稀释剂,通过热致相分离法制备PP分离膜。并研究了PP的结构类型对膜的微孔结构、孔径和孔径分布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嵌段共聚PP膜表面和内部能形成大量圆形次级微孔,共聚单元含量越高时膜内部的大孔结构越明显;共聚乙烯含量增加时,PP分离膜的平均孔径和孔隙率提高,比面积减小;共聚PP分离膜弹性模量和最大拉伸强度明显低于均聚PP膜,自主合成的均聚Brici PP制备的膜的综合力学性能良好,最大拉伸强度可达到5.23MPa。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具不同分子量的聚谷氨酸苄酯/聚乙二醇(PBLG/PEG)两亲嵌段共聚物膜。利用大角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研究其聚集态结构,利用力学试验机分析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共聚物的X射线衍射图谱与PBLG均聚物的类似,PBLG嵌段以α-螺旋构型存在,并形成六棱柱晶体。共聚物呈微相分离结构,两嵌段形成的微区的大小和形态与两嵌段的含量有关。PEG嵌段的引入降低了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了其断裂伸长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合成了不同嵌段比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St-b-PVP)。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 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将PSt-b-PVP与添加剂在选择性溶剂中进行自组装,然后采用水洗除去添加剂,得到聚合物孔结构。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研究聚合物孔材料的形态和尺寸。探讨了添加剂,温度,溶剂和嵌段比对孔尺寸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含—OH官能团或者单体本身为添加剂可以减小孔径,采用易挥发溶剂有利于孔的形成,降低温度有利于孔径尺寸减小,亲疏水嵌段为PSt101-b-PVP79有利于小尺寸孔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有序介孔炭分子筛膜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结构导向剂和有机碳源,正硅酸乙酯为无机前驱体,在微量酸的催化条件下,结合非水体系蒸发诱导自组装技术与溶胶-凝胶工艺,采用浸渍-提拉法制备了介孔炭分子筛膜,研究了陈化温度对介孔炭膜结构的影响。通过透射电镜(TEM)、N2物理吸附-脱附、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热重分析(TGA)对膜体的形貌结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123是优良的制膜材料,硫酸的预处理提高了P123的碳转化率,是成膜的关键因素之一。所制备的膜体材料由一定取向的类碳纳米管阵列组成;膜体表面致密、光滑无裂纹,具有孔径均一的对称结构。同时可以通过改变涂膜液的陈化温度来调节炭分子筛膜的孔径大小。  相似文献   

9.
以嵌段共聚物为前驱体,通过直接热解聚丙烯腈嵌段苯乙烯(PAN-b-PS-b-PAN)制备新型纳米多孔炭材料。炭材料制备依赖于嵌段共聚物分子的设计,而分子量可控、分布范围较窄的嵌段共聚物则通过可逆加成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合成。所制炭材料不仅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950 m2·g-1),且在2~4 nm的介孔范围内孔径得到良好的控制。此外,作为电极材料在2 mol/L KOH电解液中表现出高的比容量(185 F·g-1,电流密度为0.625 A·g-1),且显示较好的循环寿命,经10 000次循环后,能够保持初始比容量的97.5%。通过不同分子量聚合物的设计,制备结构新颖的多孔炭材料,可应用于高性能超级电容器。  相似文献   

10.
以对苯乙烯基磺酸钠和丙烯酸钠嵌段共聚物(PSStNa-b-PAANa)为大分子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为单体,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方法,制备对苯乙烯基磺酸钠、丙烯酸钠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三嵌段共聚物(PSStNa-b-PAANa-b-PMMA),并通过酯交换方法在聚合物分子上接枝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以得到...  相似文献   

11.
王非  李春忠 《功能材料》2006,37(3):431-433
探索了纳米孔阵列模板制备的新技术--一种基于电场作用下嵌段共聚物薄膜的自组装.采用阴离子聚合技术,以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制备了一定嵌段比例的二嵌段共聚物P(St-b-MMA).GPC分析表明其分子量为23000~49000、分子量分散度在1.06~1.2,1H NMR、FTIR等分析表明共聚物具有嵌段结构成分.共聚物离心涂膜并在电场作用下的自组装,选择性地刻蚀后获得了可控的纳米尺寸孔洞的阵列,SEM、AFM、UV-vis等分析表明阵列模板中孔洞大小为25~800nm,孔密度可达4×108/cm2.  相似文献   

12.
20051243 含活性硅嵌段聚合物的护发素,20051244 硅橡胶接枝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基抗冲击热塑性组成物,20051245 聚合物混合相分离机制制备多子LPDMS膜,20051246 脱氢偶合催化剂存在下制备氨基官能的烷氧基聚硅氧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学骜  龙永福  谢凯  安立华 《材料导报》2003,17(9):71-74,77
综述了刚柔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机理,以及近年来利用刚柔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制备有序孔材料的发展状况,指出刚柔嵌段共聚物制备有序孔材料的影响因素,认为刚柔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在原子力显微镜(AFM)轻敲模式下使用普通硅针尖在球形结构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EBS)薄膜表面锻造凹痕和凸痕纳米图案的工艺方法;从嵌段共聚物薄膜的微观结构出发,研究了SEBS薄膜表面的不同相分离形态对锻造压痕的影响,结果证实,只有六角状球形结构的薄膜才能用于制备压痕,其原因是由于该结构样品具有较低的硬度和模量;通过与均聚物PS薄膜比较得出,球形相分离形态的SEBS薄膜具有容易发生变形、压痕精度高、无边界堆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从分子设计出发,合成了一种用于制备膜嵌荷电膜的新材料:聚(4-乙烯基吡啶-异戊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4-乙烯基吡啶)(PISIP)五嵌段共聚物,并用IR,NMR,GPC,DSC等方法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6.
将两亲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b-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S-b-PNIPAAm)涂覆在聚偏氟乙烯(PVDF)膜上构建复合膜,采用热退火方式控制PS-b-PNIPAAm的微相分离行为,并以异丙醇为溶剂,利用选择性溶胀成孔法制备PS-b-PNIPAAm/PVDF复合膜,研究了不同退火温度对PS-b-PNIPAAm薄膜分相行为及PS-b-PNIPAAm/PVDF复合膜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热退火和选择性溶胀成孔法能够得到纳米均孔复合膜,热退火温度对复合膜表面的形貌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纳米结构的构造在整个纳米科技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如何低成本、大规模地实现纳米结构材料的控制合成与组装一直是纳米加工中的热点问题.高分子嵌段共聚物分子结构独特,包含着热力学不相容的不同高分子嵌段,并由化学键相连.通过控制外界条件,嵌段共聚物可以自组装成高度规则的超分子结构,特征尺寸为10nln~100nm.以嵌段共聚物膜自组装相分离图案为模板,或把这种图案复制到其它材料上,通过刻蚀等技术可以制备纳米结构模板,再经纳米铸造得到相应结构的纳米材料和纳米器件,文中主要介绍嵌段共聚物自组装模板的原理、模板图案的调控方法和模板应用,并详细阐述了各自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以聚二甲基硅氧烷聚苯醚(PDMS-PPO)嵌段共聚物为膜材料,正丁醇为添加剂,氯仿为溶剂,采用凝胶溶胶法制备非对称渗透汽化膜,利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膜进行形貌表征及元素分析.研究了铸膜液浓度、膜后侧压力、进料液流速对乙醇/水混合物渗透汽化分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铸膜液中嵌段共聚物质量分数的增大,非对称膜的分离因子和渗透通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随着膜后侧压力的增加,分离因子呈上升趋势,而渗透通量下降较快;随着料液流速的提高,分离因子先上升后下降,而渗透通量呈减小的趋势.以嵌段共聚物质量分数为11%制备的非对称膜,在进料液乙醇含量(质量分数)5%、温度60℃、膜后侧压力10kPa、料液流速0.267L/min时,膜的渗透通量为850.7g/(m2.h),分离因子为8.78.实验表明,PDMS-b-PPO非对称膜对乙醇具有优先选择性,并有较高的渗透通量.  相似文献   

19.
以表面活性剂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环氧乙烷三嵌段共聚物(P123)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共模板剂并通过控制其物质的量比合成了具有不同孔径和壁厚的六方相介孔SiO2材料,以XRD,N2吸附方法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随CTAB与P123物质的量比的增加介孔材料孔径减小而壁厚呈增大趋势,但介孔规整度有所降低.初步研究表明,相比杂原子如钒、铁修饰以单一P123作为模板剂合成的SBA-15,所合成材料在苯乙烯过氧化氢选择氧化反应中催化性能有较大改进.苯甲醛选择性保持95%左右不变,而苯乙烯转化率分别由20.1%(Fe-SBA-15)和25.1%(V-SBA-15)提高到36.8% (F-S)和44.6%(V-S).  相似文献   

20.
从分子设计出发,合成了一种用于制备镶嵌荷电膜的新材料:聚(4-甲基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4-甲基苯乙烯)三元五嵌段共聚物,并用FTIR,^1H-NMR,GPC,DSC,TEM等对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证实了MsISIMs是制备镶嵌荷电膜的理想膜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