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区域建筑负荷是该区域各类建筑负荷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有序耦合,电力负荷特征的把握是区域能源规划的基础.为分析区域建筑空调电力负荷特征,从区域建筑空调电力负荷的时间动态特征、负荷波动特征、以及单体建筑和区域建筑负荷的耦合关系等方面建立区域建筑负荷分析指标体系,并利用GIS将建筑负荷信息可视化.最后以一典型高校校园建筑为例,利用上述方法对该校校园建筑的夏季空调电力负荷特征进行分析,得到该校各类建筑和区域建筑的夏季空调电力负荷特征及其耦合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就负荷水平而言该校科研类、办公类建筑负荷水平最高,教学类建筑单位面积负荷小于宿舍类建筑,但日尖峰负荷和日平均负荷则大于宿舍类建筑;就负荷波动性而言,科研、宿舍建筑日、周负荷波动小,办公和教学类建筑波动大;就单体建筑对区域负荷贡献而言,科研类、办公类,教学类建筑对区域尖峰负荷贡献大,宿舍较小.各类建筑运行模式和使用时长是影响建筑负荷特征的重要因素;区域负荷特征与区域内建筑种类和配比有关,适当的建筑类型配比有助于减小区域负荷的波动性.不同指标分析的侧重点不同,本方法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区域建筑负荷特征、以及与单体建筑负荷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炎热的夏季,测试悬挂位置不同的不同材质窗帘的大学生宿舍室内热湿环境,得到各宿舍室内热湿参数和PMV-PPD指标,并与空调房间的室内热湿环境比较,得出在不开启空调时,采用厚涤纶遮光窗帘悬挂于阳台门外侧的宿舍,窗帘隔热降温效果最好,室内热湿环境舒适度较高,可以降低空调能耗.  相似文献   

3.
建筑遮阳是夏热地区降低夏季空调能耗有效措施之一,不同类型的建筑遮阳设施对建筑能耗的影响效果差异较大。文章以上海地区某居住建筑为例,通过采用建筑能耗分析软件建立模型,经过逐时计算建筑全年能耗来研究该建筑南向外窗采用不同类型遮阳设施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与不采用遮阳设施的建筑比较,采用遮阳设施的建筑空调耗电量降低幅度范围为3.37%~11.04%;对建筑采暖能耗的影响因遮阳类型不同差异明显,最多降低0.87%,最高增加1.54%;就建筑全年总耗电量而言,遮阳材料透射比为0的可升降活动外遮阳综合节能效果最优,可降低建筑全年总耗电量4.78%。  相似文献   

4.
住宅建筑的采暖空调能耗受室内居住人员行为方式的影响,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确定了两种反映室内居住人员行为方式的计算模式。在两种不同计算模式下,利用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DeST对上海地区同一住宅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调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模式对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的影响,从而获得能正确反映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的模拟计算方法。此方法可用于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的能耗分析与评价,并正确指导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5.
玻璃幕墙建筑夏季室内热环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影响幕墙建筑夏季室内热环境的各种因素基础上,阐述了热舒适与辐射换热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幕墙建筑常用的几种玻璃的光学性能。根据设定的幕墙建筑模型的各种参数计算结果,分析了玻璃类型、窗墙比、表面平均辐射温度、遮阳措施等因素对人体舒适温度及空调能耗的影响,为幕墙建筑室内环境参数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行为模式对外墙内外保温节能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的连续用能方式与该地区实际用能情况存在严重偏离的问题,在该气候区典型城市杭州开展居民空调用能行为的问卷调研,发现本地区居住建筑普遍具有间歇用能的特点,空调开启行为受人体热感受影响,室内气温偏离人体舒适度范围越大空调开启率越高.然后,采用De ST建筑能耗模拟软件分析不同类别用能方式下居住建筑外墙内外保温的全年节能效果.结果表明,在连续用能方式下,外保温的全年节能效果优于内保温;在不考虑容忍温度的间歇用能方式下,内保温的全年节能效果优于外保温.容忍温度可变的情况下,内外保温节能效果相同的容忍温度临界点为夏季31.8℃、冬季13.4℃.当容忍温度低于临界点时,内保温节能效果更优;当容忍温度高于临界点时,外保温节能效果更优.合理规定节能设计标准中的空调运行工况是准确评价外墙保温措施节能效果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7.
南方建筑体形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太阳辐射的方位特性,可以得出建筑长宽比和高宽比的合理尺寸,使得建筑外表面夏季所得太阳辐射热较少,从而有利于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空调能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苏南地区两栋不同年代居住建筑的夏季室内通风及热环境状况进行实地测试,比较分析测试结果,从平面布局、辅助空间、围护结构等角度出发,研究影响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自然通风环境的因素,提出改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通风环境的设计策略,为创造经济与节能型、健康与舒适型的居住建筑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三峡电站主厂房设计的若干特殊性, 围绕发电机层夏季分层空调负荷特性与过程设计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在发电机层空调负荷核算基础上,根据不同核算结果进行其分层空调负荷特性分析以及节能效益乃至核算方法的评价; 进一步以发电机层标准机组段下游侧为代表, 对其空调过程设计中的设计工况与系统设计冷负荷确定等问题进行对比与分析,从而为该电站主厂房发电机层空调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亦为同类电站厂房建设以及分层空调技术的推进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10.
由于泵驱动回路热管换热机组具有低耗能、高能效比(EER)的特点,为了将该机组更好地应用于小型数据中心,对某小型数据中心散热用泵驱动回路热管换热机组的运行性能进行研究,拟合出其换热特性曲线,并通过拟合曲线对其进行节能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过渡季节及冬季,当室外温度低于15℃时,采用氟泵系统对数据中心机房进行散热能满足室内负荷要求并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与之前的采用空调散热相比节省电能至少达到36.57%.  相似文献   

11.
住宅建筑中空调能耗极大程度上受到人员行为的影响,对空调能耗进行预测的关键在于准确预测人如何调节空调。虽然ASHRAE以及其他一些导则建议了人员在室时刻表用于建筑能耗评估,但人员使用空调的行为存在地区差异并随时间变化。基于实时监测获得的2016-06-01-2016-08-31的大量数据,统计分析夏季卧室与客厅房间空调器能耗的人员行为因素,主要包括房间空调器的设定温度、空调使用率等。基于统计分析,探究了空调使用率与室外日平均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两者呈"L型曲线"关系,说明该人群对空调依赖较高,当室外温度处于较低水平时,仍有部分居民使用空调。基于空调使用率建立优化的能耗模拟模型,基于设置温度、室外日平均温度、运行时长等建立能耗预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使用率模式为"L型曲线"的能耗模拟模型以及结合设置温度等的能耗预测模型比传统空调使用模式的模拟结果更接近实测值。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the track behavior of passenger car was studied.The vehicle driving trajectory and driving direction were defined,and a classification of the type of vehicle trajectories along the curves was developed.The statistical parameters of vehicle trajectory samples in free flow and their frequency curves and cumulative frequency curves were achieved,K-S test and chi-square test were used to test normal distribution and gamma distribution for collected sample data,and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were given.At last,dispersion degree between vehicle trajectory random variabl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cumulative frequency curve in each key cross section in curves was analyzied.The proposed conclusion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reasonable optimization of widen curve,design of alignment and the management of counter flow conflicts.  相似文献   

13.
非饱和土的持水性能通常以土水特征曲线的变化规律来体现。荷载和温度等因素对土水特征曲线的重要影响已逐渐被认识,但综合考虑湿-载-热对土水特征曲线共同作用的研究鲜见报道,对其主导性影响因素的分析更为罕见。为了探究粉质黏土在湿-载-热共同作用下的持水性能,本文开展了在不同竖向应力和温度条件下粉质粘土的干湿循环实验,分析了各因素的影响机理、特征和重要性, 并建立了反映多因素共同作用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竖向应力的增加,非饱和土的进气值增加、减湿率降低、干湿循环过程的滞回效果变强,且在各个温度下皆表现出相同的特征;(2)对比在相同的竖向应力、不同温度下的实验曲线,发现在温度较高的状态下,土体的进气值相对略低;(3)竖向应力对于土体持水性能的影响最大,但主要局限于低吸力阶段;干湿循环的作用排第二,且随着循环次数增加会快速衰减;温度的影响较小且在吸力值或密实度较高时可忽略不计;(4)基于Logistic曲线改进后的L模型比常用的V-G模型更适用于巴东粉质粘土的土水特征曲线拟合 。综合研究结果得出:竖向应力引起特征值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内部孔隙结构的改变,进而导致持水性能产生差异;温度主要影响土体处于低应力低吸力状态时的持水性能; 三种赋存条件对粉质黏土持水性能的影响程度呈竖向应力>干湿循环>温度分布;改进后的L模型可以有效反映粉质黏土在湿-载-热共同作用下的持水性能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中央空调的基本工作原理,提出中央空调主机、冷冻水进出水温度变化、风机盘管冷冻水与末端房间热量交换、室内平均温度变化以及处于开状态末端房间占比的数学模型;提出中央空调主机断电直切和柔性恢复的紧急控制策略,并分别探讨中央空调紧急控制在受端电网高压直流闭锁后响应稳控以及低频/低压切负荷信号的可行性;通过算例仿真中央空调的紧急控制特性,并模拟山东电网直流闭锁情况下中央空调参与紧急控制,当中央空调占总负荷的1%时,可提升频率0.04Hz,验证了中央空调紧急控制应对大受端电网直流闭锁故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quifer parameters,induced by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pump(GWSHP) operation under variable flow,were theoretically analyzed through a case study,in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uilding air conditioning load were considered.The 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stant flow operation,indicate that the influence on the variations of porosity,hydraulic conductivity and confined water head is decreased by 48%,51% and 71%,respectively,under variable flow operation.The security of varia...  相似文献   

16.
长江流域夏季炎热、冬季阴冷,全年高湿,室内热环境恶劣,多样化的空调使用习惯对住宅供暖空调能耗有重要影响.大数据技术发展为更大样本、更高精度、更多维度的空调行为监测提供了基础,弥补了现有研究方法误差大和分类指标单一的不足.选取重庆市作为长江流域典型城市的代表,随机抽取2000台住宅房间空调器样本,从空调使用时长、温度需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作者研制的一种自动测试仪器的基本原理及用途。该仪器用来测试触点跳跃式机械开关的特性(动触点机构所受驱动力Fc与其位移S之间的函数特性)。在测得驱动力Fs和位移S后,用微处理机对数据进行处理,由X-Y绘图仪绘出开关正、反行程的特性曲线,并绘出坐标值及特殊点的Fs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普通列车、高速列车、双层列车、国际旅游列车的空调及其机组的设计、研究、分析后,提出了有用的列车空调设计资料,以资我国列车空调设计人员参考、选用。  相似文献   

19.
以徽州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地一幢典型传统民居进行为期一年的室内多项环境参数现场测试以及连续监测,从舒适性角度对民居室内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徽州传统民居具有"冬冷夏凉"特性;夏季自然通风、遮阳以及隔热性能良好,其室内热环境较为适宜;冬季防寒保温及密闭性效果不佳,其室内热舒适性差;过渡季(春、秋季)室内热环境较好,人体热舒适性好。徽州传统民居室内具有较好的声环境,但是光环境不佳,大部分时段不能达到现代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相似文献   

20.
现有建筑用户行为节能潜力评估方法未能充分考虑不同用户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显著降低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针对此种不足,提出一种行为节能潜力评估的新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对用户行为影响因素进行降维处理,在此基础上,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中的聚类分析技术对样本用户进行合理分类,并针对不同类用户特征分别进行节能潜力评估。由于该方法既全面考虑了同一用户不同因素的影响,又充分体现了不同用户之间的差异性,可显著提高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将其应用于湖南省3所高校100名研究生用户电脑待机行为的节能潜力评估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