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孟媛 《石油沥青》2013,(5):39-44
主要介绍了SBS改性微表处技术,针对SBS改性沥青高黏度、难乳化的特点,通过对乳化剂的性能研究,提高其乳化能力,达到对SBS改性沥青较好的乳化效果,并对比SBR改性微表处测试了其乳化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结果表明:SBS改性微表处可以达到SBR改性微表处的应用效果,并在有些指标上优于SBR改性微表处,并且SBS改性微表处在经济效益上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微表处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具有功能全面、适应性广泛、施工简单、快速开放交通等特点.改性乳化沥青是影响微表处工作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改性乳化沥青的性能也极易受到pH调节剂和pH值的影响.试验研究了盐酸和磷酸两种乳化沥青pH调节剂及其pH值对微表处乳化沥青体系稳定性及其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石油沥青》2006,20(2):57-57
2005年12月23日至25日。由《乳化沥青简讯》编辑部和贵州省公路学会在贵阳市联合举办了“2005年度全国乳化沥青学术交流会”。交流会是以改性乳化沥青、改性稀浆封层及微表处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学术会议,涉及乳化剂的开发与制备,改性乳化沥青的研究、生产和应用,改性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的施工工艺、机械设备。分析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微表处在广泛用于整幅罩面的同时越来越多地用于车辙修复。微表处车辙修复的主要破坏机制是高温稳定性不足。以改善乳化沥青残留物和微表处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为目标,通过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软化点和60℃布氏粘度试验、微表处混合料RLWT车辙试验等,对不同添加剂的改性效果和改性效果变化规律进行了评价,为车辙填充微表处混合料添加剂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微表处用原材料选用及技术要求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微表处原材料的选择,包括改性乳化沥青及矿料的选择,并提出了原材料技术要求,对改性乳化沥青生产工艺及矿料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改性乳化沥青是一种将沥青进行改性和乳化而得到的重要化工产品,集改性沥青和乳化沥青的优点于一体,可应用于沥青路面的稀浆封层和微表处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从改性乳化沥青的发展、生产工艺及应用等方面,介绍了改性乳化沥青的研究现状,并指出开发新型的沥青改性剂和乳化剂及生产工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性能与其获取方法密切相关。通过试验研究确定出合理的残留物获取方法后,继而汇总分析确定出微表处用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掺加JY-FJR60废胶粉胶乳的改性乳化沥青对于微表处混合料性能的影响。通过在乳化沥青中分别掺入7%、9%、10%、12%的JY-FJR60胶乳进行试验,研究JY-FJR60对微表处混合料的可拌和时间、黏聚力、湿轮磨耗、抗车辙性能、低温抗裂性及降噪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乳化沥青中加入7%~9%JY-FJR60胶乳时,微表处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性能,湿轮磨耗、抗车辙性能最优,并且具有良好的降噪性及低温抗裂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和“美国不同地区微表处用改性乳化沥青技术标准”等,详细介绍了中外改性乳化沥青的技术标准。简要介绍了暂时未列入我国改性乳化沥青的几种检验方法,并对我国改性乳化沥青标准提出逐步列入粘韧性和韧性、60C动力粘度、弹性恢复等检验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改性乳化沥青的综合性能和降低改性乳化沥青的生产难度,开发了新型的SBS胶乳。通过改性乳化沥青性能对比和用于微表处结合料性能对比,表明SBS胶乳的综合性能优于SBR胶乳。SBS胶乳还可用于生产改性沥青,设备工艺简单,较固体SBS改性生产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详细叙述了微表处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通过室内试验和施工证明, 采用微表处技术可有效地防止路面水下渗和修复车辙等早期病害。  相似文献   

12.
浅谈改性乳化沥青在道路养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玲玲 《石油沥青》2007,21(3):42-44
我国改性乳化沥青在道路的养护中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道路预养护中,加入适当级配的集料、填料、外掺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微表处用混合料,在道路的养护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说明了改性乳化沥青这种新材料在道路养护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微表处混合料拌和试验,对影响乳化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的乳化剂、石料、添加剂、润湿水量和拌和温度等因素进行了考察,结合界面膜理论和双电层结构理论,分析了微表处混合料的破乳机理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微表处施工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因素对混合料拌和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液体SBS改性乳化沥青技术,工艺简单、对设备要求低、能耗少,并可大大减轻沥青及SBS的老化,其混合料优越的高低温及抗湿滑性能,可大大增强路面的耐久性,延长了路面的使用寿命。施工过程中成功应用抽提、现场粘聚力、层间结合力等试验方法,对施工质量进行监控,使得该项技术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5.
SBR改性乳化沥青容易生产,低温性能好,是目前公路工程中常用的改性乳化沥青;而乳化SBS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好,更适应炎热地区使用。在实验基础上,对比两种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性能及造价,乳化SBS改性沥青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实验室内通过添加不能掺量的SBS胶乳和SBR胶乳分别制成改性乳化沥青。分别考察了筛上剩余量、恩格拉粘度、储存稳定性以及残留物的软化点、延度等几项主要指标随胶乳掺量变化的情况。SBS胶乳和SBR胶乳在对乳化沥青高低温性能的改善上各有侧重,建议在对高温性能要求较为严苛的地区使用SBS胶乳改性乳化沥青,而在对低温性能要求较为严苛的地区使用SBR胶乳改性乳化沥青。  相似文献   

17.
毛宇  王虹桥  纪东  常青 《石油沥青》2010,24(5):37-41
试验室内使用一种阳离子乳化剂和一种非离子乳化剂复配成一种复合乳化剂对SBS改性沥青进行乳化,对复合乳化剂的配方进行了调整,选用了一种有机稳定剂并对其剂量进行了调整,确定了合适的pH值,经过对生产工艺的调整,生产出了合格的乳化SBS改性沥青,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检测。该乳化SBS改性沥青应用在呼和浩特市一条重交通公路的路面养护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海有 《石油沥青》2008,22(3):6-11
研究了铣刨回收沥青混合料在微表处中的应用,通过实例介绍了铣刨回收沥青混合料的检验与评价、冷再生稀浆混合料材料选择技术要点及配合比设计流程和方法。研究了冷再生稀浆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和路用性能,并做对比试验路段对研究成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9.
对常温式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基于目前国内冷补沥青混合料的研究现状,采用经验法和马歇尔实验的方法对环氧乳化沥青冷补混合料的施工性能、初始强度、成型强度、水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环氧树脂改性乳化沥青可以用于配制路面冷补混合料而且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20.
SBS改性乳化沥青具有环保、节能、高低温性能优良等特性,在高等级路面的维修与养护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尽管SBS改性沥青有这些优点,但仍然存在难以乳化和不能长时间稳定储存的问题。通过考察制备SBS改性乳化沥青的乳化剂和工艺,研究了适于乳化SBS改性沥青的乳化剂配方,并分析了SBS改性乳化沥青物性与储存稳定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胶体磨间隙不大于1.0 mm、胶体磨转速不小于2400r/min、乳化剂皂液pH值在2~4、改性沥青中SBS质量分数在3.0%~3.5%时,制备的改性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较好。改性沥青颗粒粒径和乳液的恩氏黏度对改性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影响明显,利用改性乳化沥青的物性(粒度、黏度)与储存稳定性的关系,调节工艺条件,能够得到储存稳定性好的改性乳化沥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